第65章 我的登州【一】(1/1)
杨元嗣感叹不已,老贾就是天下芸芸众生的代表。
一个虚假的头衔,就能让他态度改变的如此之大。
所以在北宋来说,天命所归,人心向背还是个主要问题。
要想在北宋搞土地革命,变革社会结构还不太现实。
只能顺应现实的情况,先建立再改变。
杨元嗣笑着对老贾点了点头,说道:“那我一定要回去看看老贾的手艺!”
老贾听了杨元嗣的话,好像得到了莫大的荣耀,昂首挺胸,得意非凡。
杨元嗣又去看了登州的仓库,里面堆满了铁锭。
登州在莱芜监有三个大仓库和两个货站,一千五百多人。
名义上这些人是货站的伙计和护院,实际上全部都是登州军的精锐。
这些铁锭都被运回登州,打造成铠甲和武器。
这几年登州军储存的器械足够武装三十万人。
初时听到这个数字,杨元嗣也吓了一大跳。
赵纬纶这是一点儿也没给自己留退路啊。
这些甲胄和兵器都够登州全部人久族消消乐了。
不过未雨绸缪,莫过于此。
杨元嗣对于赵纬纶的工作是相当满意的。
杨元嗣和刘十三策马在驿道上驰骋,秋高气爽。
旁边田地里的庄稼已经收完了,已经是晚秋天气。
杨元嗣和刘十三的马速都十分快,路上有一队破衣烂衫的队伍也在行进。
一个穿着破烂麻衣的小男孩儿突然从队伍里冲了出来,差点儿撞在杨元嗣的马头上。
杨元嗣用力将马勒的人立而起,堪堪停在那小儿跟前。
那孩子吃惊不小,吓的大哭起来。
他母亲急忙冲出来将他抱在怀中,一边朝着杨元嗣作揖:
“官人饶命,小儿不懂事,冲撞了。”
杨元嗣急忙下马,那小儿果然没有什么损伤。
那流民的队伍有一百多人,里面有青壮有妇孺,显然是拖家带口。
杨元嗣问其中的一个青年道:“你们这是干什么,要到哪里去?”
那青年骨架虽然很大,不过饿的皮包骨头,精神还算可以。
“小人们本来是济州人,本来还有几亩薄田,只是大河发水遭了灾。”
“为了活命,借了本地大户的利子钱,将老本都折了,这才游离失所。”
杨元嗣疑惑道:“你们扶老携幼,又能去哪里?”
那青年回道:“听说登州郡王那里有活路,再不济也能北渡去渤海讨一条活路……”
杨元嗣听的心中一热,转头问刘十道:“你身上有多少银子?”
刘十三对于银子问题相当警觉,立即捂住口袋道:“我是不会告诉你的,休想打我这一百三十六两银子的主意!”
杨元嗣将自己身上的一百多两也掏了出来,和刘十三的银子一起给了那领头的青年。
那青年呆呆的看着手里的银子,连感谢的话都忘了说。
杨元嗣嘱咐道:“马上就要入冬了,这些钱足够你们路上买粮了,一定要加快速度,等下了雪就了不得了。”
所有的流民都对着杨元嗣离去的方向跪拜,久久没有起身。
汴梁的繁华荣耀仿佛还在眼前,流民的队伍又开始缓慢前进。
杨元嗣有些恍惚,不知道这些景象哪一个更真实。
历史上的大宋给人的印象好像是突然死亡一般。
前一年还在丰亨豫大,一片富足景象,后一刻就国都沦丧,皇帝都做了俘虏。
路上又有四五拨同样的人为了活命赶往登州。
这些人让杨元嗣认识到,大宋的败亡早已经从金字塔底开始了。
刚到莱州就见前面官道上尘土飞扬,大队骑兵席卷而来。
杨元嗣看到旗帜知道是韩世忠的队伍。
韩世忠骑在一匹高头大马上,穿着一身墨色的绸缎,腰间挂着宝刀,威风凛凛。
杨元嗣回登州,最高兴的就是韩世忠。
他跟梁红玉早已经有了婚约,只是没有成亲。
梁红玉是杨元嗣的义妹,也是娘家人。
杨元嗣不回来,他也不能追着杨元嗣给自己主持婚礼。
这下杨元嗣确定回登州,韩世忠肚子里的石头才落了地。
杨元嗣当然知道他的小心思,等韩世忠下马跪迎的时候。
杨元嗣故意板起面孔,一本正经道:“让我看看是谁这么大胆,居然敢将我的妹妹拐到军营里面?”
韩世忠抬头谄媚道:“主人可要看仔细了,小人正是是韩世忠。”
“整个大宋,除了我也没人敢娶你妹子了。”
杨元嗣哈哈大笑,跳下马来将他扶了起来,二人携手而行。
神武右军的大营在莱州城外,离着城池还有二十多里。
杨元嗣开始的时候就要韩世忠按照十万人的规模建设营房。
神武后军的满额应该是一万人,现在也只有两万人出头。
但是营房内丝毫没有拥挤的迹象,因为战马实在是太多了。
杨元嗣看着大营内来回驰骋的骑士,心中十分欣慰。
他现在已经不是神武军的都指挥使,但是这些军卒的吃穿住用行,花的都是他的钱。
神武右军的军卒全部都是登州本地兵源,
只认登州郡王,不知道徽宗。
杨元嗣也颇有一种袁世凯的感觉,果然是文化越低的人,感情越朴素。
这些军汉可不管你什么天命所归,谁给我吃饭,我就为谁卖命。
因此杨元嗣出现在军营的时候,迎接她的是山呼海啸的欢呼声。
赵金儿的车驾还在营外,杨元嗣也不能多留,他也知道这些丘八的脾气。
杨元嗣高声喊道:“今晚上每人加二斤肉,二斤酒,走我的私库!”
军营的欢呼声更大了,也不知道哪个带头喊“万岁!”
花荣吓的脸都白了,急忙命令亲兵们去阻止。
杨元嗣却看也不看,骑着马缓缓的走出了营门。
韩世忠望着杨元嗣的背影,眼里满是热切和期冀的光。
杨元嗣对于这些早就已经不在意,这个距离已经能够听见大海的涛声。
登州,久违了!
按照杨元嗣的意思,快马加鞭晚上就能回郡王府过夜了。
只是娜仁和杨霜荻,包括公主都从来没有见过海。
大队的车驾停在海边,娜仁挎着赵金儿的胳膊,两人看着大海都一脸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