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不蒸馒头争口气(1/1)
自从女婿女儿确定国庆期间摆酒。
陶红梅和夏知节开心之余也挺纠结。
女婿弄了个豪华接亲车队。
来的不仅仅有外籍友人。
还有中海商界朋友。
这小子买了魏少君的房子当婚房。
新楼盘。
装修还不错。
接亲回到新房看上去还有模有样。
而自家房子是厂职工家属小区。
建于九十年代初期。
小十年了。
当然比不了新房。
关键是当时普遍是有得住就行。
房型设计不太合理。
分到的两房两厅还不到60平米。
接亲的时候人一多就太挤了。
如果不是女儿意外怀孕。
怎么也得买一套大点的新房才合适。
但很是明白。
接亲车队过来。
冲着方燃的面子。
而不是方家、夏家的房子如何。
想明白了这一点。
面子什么的顾不得了。
总不能让女儿产子之后再摆酒。
虽然想通了。
但还是过不去心里的那道坎。
金杯海狮开到楼下。
陶红梅特别留意女儿同学们的表情。
见小伴娘们没有什么异常。
心里略微舒服一些。
“前年才取消福利分房,我们桂城是小城市,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思想都转变得慢。”
“新楼盘少之又少,等明年放假再过来玩,就能去新家了。”
“你们一旦决定在中海安家。”
“先得买房。”
夏小雪听虎妈这么一说。
知道是要面子了。
觉得现在的住房与财富地位不匹配。
这纯属有些过虑。
即使中海还有着大量的棚户区。
更别提其它城市。
房地产当下才起步。
也就是像中海那样的超一线城市动静大一些。
带电梯的商品房在很多城市都很稀少。
超高层楼盘要过好几年才渐渐涌现。
葛勤那些大户不少都是草根起家。
免不了走南闯北。
对社会现状有着深刻认识。
一个个那么热情帮忙接亲看重的并不是方燃家境。
而是押宝方燃的未来。
至于汤普森、奥莉维亚已是中国通。
知道中国属于起步阶段的发展中国家。
除了几座城市有国际化大都市样子。
内陆城市以及农村的基建都非常落后。
且老外的包容度较高。
对面子没国人那么看重。
林雅贞觉得夏小雪住在厂职工家属小区蛮好。
哪像小县城啊。
家里连厕所都没有。
平时得去公厕。
老妈每天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就是去倒痰盂。
不知老家什么时候才能住上带厕所的商品房。
至于在中海买房?
有点不敢想。
财大周边楼盘都3500每平米了。
一套房子几十万呢。
李玉花和陈舟雨对房子更没什么想法。
上学之余能在方燃公司兼职。
赚到生活费、学费还能给家里寄一些已经谢天谢地。
买房?
做梦都不敢想的事。
“哟!小雪回来啦。”
“小雪真是越长越俊俏了。”
“咦,方燃没回来呀?”
夏小雪随口说着‘叔叔好’、‘伯娘好’,一一给敷衍过去了。
住在厂职工家属小区不好的地方。
谁家有点事没多久就传遍了。
听爸妈说。
这次摆酒厂里的请了不少。
礼尚往来吧。
反正只要请过的都得回请。
幸好喜来登大宇最大的宴会厅能摆四十多桌。
否则。
只能在厂里的露天操场摆酒了。
上楼。
进到家里。
陶红梅招呼小伴娘们入座。
连忙去厨房端水果。
“小雪,在我家那边接亲还有花轿呢,新郎倌还骑马,我小时候看到过。”
林雅贞想了想。
又连忙补充。
“不是县里,是乡下。”
“听我妈说好像是一家先富起来的。”
夏小雪拾起茶几上装有瓜子花生的盘子递给林雅贞。
“你小时候?”
“八几年?”
“当时敢那样,不怕被批斗?”
林雅贞摇摇头。
“我们那边乡下习俗就是那样,况且那时候都改革开放啦,最多就是批评谈不上批斗。”
陶红梅端着果盘从厨房出来。
笑着说。
“时代在变。”
“但乡下是最讲传统的。”
“家里有老人过世儿女都还得披麻戴孝。”
“送老人上山的时候三步一磕头。”
林雅贞忙不迭地道。
“对对对!”
“还得摆流水席,连吃三天呢,家里没钱哪怕借钱都得操办。”
“城市就是好,喜事丧事都简单多了。”
李玉花抓了一把瓜子。
想说老家那边。
话到嘴边又给咽了回去。
饭都吃不饱。
哪有那么多传统可讲。
结婚破门破窗上面贴‘囍’字。
老人去世能有口棺材就了不得了。
过来当伴娘扫兴的话少说。
像方燃接亲车队一辆车几十万甚至上百万。
过年回去告诉爸妈。
都会觉得编故事。
陈舟雨听到林雅贞说老人家去世,家里没钱借钱都得操办,很是认同。
前几年爷爷去世。
可不就是借钱了嘛。
丧事比喜事办得更隆重。
真的很感谢夏小雪给了当私人助理的机会。
薪酬比林雅贞、李玉花都高出一大截。
年底就能帮家里还一些债了。
这么看得起自己。
夏小雪的事就是自己的事。
过来接亲得说吉利的。
正想问问桂城这边接亲有什么讲究。
耳尖。
听到夏小雪包里的手机响了。
连忙提醒。
“小雪,你的电话……”
夏小雪也听到手机响了。
飞快地从包里掏出手机看了看。
顿时就眉开眼笑。
按下接听键。
“喂……”
“到家了没?”
“刚到家,妈妈还没给泡茶,你的电话就来了,车队到哪了?”
“已经进入桂城地界了,再有一个多小时就到。”
“那开车慢点注意安全。”
“嗯!”
“对了,办好入住之后,你过来接我们呀,两辆车哦,一辆车坐不下。”
陶红梅听女儿这么一说。
慌忙插话。
“小雪,告诉方燃当主婚车的那辆车不能现在过来,也不能随便载人,除了司机其它座位最好是空着。”
夏小雪知道老一辈讲究。
也是为了讨个吉利。
将叮嘱转告。
而后听方燃说。
“知道!开着加长林肯过去肯定不妥,我开我们的奔驰,再加上老汤的大奔,你再算算,座位够了没?”
“够了够了,我爸不是还有辆桑塔纳嘛。”
陶红梅脸颊一下就发烫了。
这女儿啊。
一点也不顾及爸妈的面子。
当着伴娘们的面。
直接说爸爸有车何必说具体车型呢。
通话结束。
心情大好的夏小雪带着小伴娘们进入自己的卧室。
参观之余。
顺便说说接亲当天的‘堵门’如何玩。
而陶红梅看着电视。
不到十分钟就不大坐得住了。
女儿女婿还不到法定年龄就摆酒。
厂里难免有些闲言碎语。
公司在中海。
远在千里之外。
做得如何不方便多说。
哪怕说了也觉得是吹牛。
爱嚼舌根的一些闲人就在传女儿怀上了没办法才摆酒。
比这更难听的还有。
说什么去年高考考砸。
今年就肚子大了。
以后恐怕也就是进厂打工的命!
先前女儿上楼。
那个说怎么没看到方燃的家伙。
就是准备看笑话。
穷不思变。
反而想着别人跟他一样过得不好。
丑陋的人性!
平时不跟这些人计较。
但事关女儿出嫁。
必须得学方大民那样下楼吆喝。
等女婿开着奔驰。
后面还跟着汤普森黑牌大奔。
两辆豪车进入厂职工家属小区。
啧啧啧……
那些看笑话的怎么笑得出!
面子啊。
从来不是别人给的。
而是自己争的。
陶红梅再也坐不住了,瞅一眼紧闭的卧室门,起身到了电视柜前,拉开抽屉摸出两包硬中华塞兜里。
不蒸馒头争口气。
下楼提前散喜烟去。
先听听闲人们的阴阳怪气。
再看看他们出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