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 虎妈的炫耀(1/1)

搭乘航班就是迅捷。

正午时分。

夏小雪带着憨憨的伴娘们已经入住桂城喜来登大宇酒店。

中海过来的宾客都安排在这里了。

摆酒也定喜来登大宇。

原本是想在另一家更好的酒店摆酒。

国庆扎堆结婚。

别看是千禧年,小城市先富群体也有规模了。

而且。

比一线城市更讲究脸面。

只要家里经济允许。

基本都是订最好的酒店。

能在喜来登大宇摆酒还是老爸找了关系。

这次回来,夏小雪可没理由住酒店了,给林雅贞她们开了标准间。

放好行李之后。

就带着她们去吃米粉。

接机的陶红梅自然得陪着女儿。

坐飞机住酒店。

对于李玉花和陈舟雨是非常奢侈的事儿。

生怕中午这顿太丰盛。

直到跟着来到米粉店悬着的心才落下。

很小很朴素的一家小店。

财大外面的快餐店都比它好得多。

目测。

营业面积连十平米都没有。

摆着几张方桌。

一些小凳。

瞅了一眼挂在墙上的价目表。

二两米粉2元。

三两米粉2.5元。

卤蛋1元。

哇……

跟财大食堂面条类差不多价。

感觉一下就从天堂回到人世间。

但这样才感觉心里踏实。

林雅贞与夏小雪大一就是宿友。

关系最为要好。

平时聊天就听夏小雪说过米粉。

桂城人从小就吃米粉。

都是刻在骨子里的习惯了。

去了外地回到桂城。

不少人先找个米粉店吃碗米粉再回家。

中海也有桂城米粉店。

但不正宗。

开米粉店的很多都不是桂城人。

一碗米粉敢要10元。

纯属败坏名声。

放好行李就带着过来吃米粉。

算是‘自己人’的待遇啦。

“你们要二两还是三两?”夏小雪问道。

李玉花和陈舟雨怕吃不完浪费。

连忙回道。

“二两就行了。”

林雅贞能吃,笑嘻嘻地说:“我要三两。”

“都加个卤蛋。”夏小雪从拎包里掏出钱夹付账。

陶红梅对于女儿带同学们过来吃米粉。

感觉挺不好意思的。

趁机解释。

“米粉是桂城最有名的小吃了,我们桂城人三餐都可以吃米粉,其它地方的‘桂城米粉’怎么也没有在桂城的这个味。”

“中午这餐将就一下。”

“等方燃他们下午到了,晚上再去餐厅尝尝我们当地的特色菜。”

夏小雪带头领了米粉。

又告知桌台上的酸豆角、酸笋、香菜、葱花、辣椒随便加。

吃完可以盛骨头汤喝。

林雅贞每种配料都放一点,再加一个卤蛋,堆得满满当当,学夏小雪那样一边搅拌一边感慨。

“三两好多啊。”

“加了卤蛋才3块5,比学校吃食堂饭都合算。”

就在林雅贞话唠的当会。

李玉花都吃了一小半。

没想到桂城米粉这么好吃。

真是物美价廉。

陈舟雨随口说道:“小雪,要是在中海开米粉店,估计生意比咖啡小店还要好。”

夏小雪笑着摇摇头。

“南橘北枳。”

“各地有各地的口味,还有就是米粉制作工序繁杂,需要有专门的米粉厂。”

“就像豆腐脑、粽子,南北还要争个‘甜咸’,一款小吃想要做到全国……”

说到这。

突然想起后世螺蛳粉凭借网络营销全国爆火。

可惜。

桂城米粉不懂营销。

早早就在外地颇有名气。

却没做起来。

林雅贞颇能揣测夏小雪心思。

见她突然顿住不语。

猜测对于家乡的美味小吃不能全国走红而惋惜。

接话道。

“舟雨,咖啡小店生意那么好,股份说转让就转让了,实体店难做。”

“还是网络好,一台电脑就能办公。”

“打打字发发帖营销效果就有了。”

“开店属于重资产,轻资产运营才轻松。”

陈舟雨马上想到股票工作室。

没有了争辩的心思。

学的又是会计。

知道重资产运营的弊端。

投入少、回报高、现金流稳定。

找到这样的行当才是好生意。

米粉店狭小。

陶红梅端着碗站在外面吃,听小女生们的议论,暗叹现在的孩子了不得。

正确来说。

应该是女儿还有身边的小妹子们了不得。

嗦米粉。

随口闲聊就是生意经。

不是那种不着边际的空谈。

说得头头是道。

怪不得女儿协助女婿生意做得那么大。

后生可畏啊。

九月底。

秋老虎肆虐。

即使米粉店电风扇呼呼地吹。

吃完米粉。

妹子们一个个额上冒出细密的汗珠。

太热。

再加上桂城还在大搞城建。

城区最重要的解放桥过两天才通车。

两江四湖还在施工阶段。

尚未完全开放。

所说正阳路步行街已经建成。

单论商业方面桂城跟中海完全不是一个等级。

自然风景才是特色。

按照陶红梅的规划,等女婿带着中海宾客过来了,趁着国庆长假未到,先安排游览市内景点。

婚宴结束翌日。

包一条游船游览漓江。

有钱了。

也要花在刀刃上。

小伴娘们当然得跟着先回家,先熟悉一下环境,为国庆期间的接亲做准备。

上了金杯海狮。

客车在市区中穿行。

坐在副驾驶座上的陶红梅回过头来。

笑着说。

“我家小雪特有福气的,国庆的时候解放桥就能通车了,接亲不用绕远路。”

夏小雪接话。

“小地方,去哪都近,以前上学的时候,我和方燃骑车满城溜达。”

“中海就不行了。”

“远一些出行还骑自行车废车又废人。”

陶红梅感慨不已。

木已成舟。

嫁人啦。

也不避讳早恋了。

都在炫耀。

开车的司机老张附和。

“大城市就是好,不像我们这种小地方,市区楼高受限,看上去跟县城一样,以后你们能安家落户就别想着回老家。”

“陶主任,小雪和方燃真是我们厂职工子弟的骄傲了,现在看到大民,都也叫他‘老板’了。”

“接亲的车队找好了没?”

“得让夏总提前安排。”

“今年国庆结婚特别多,再不订好,都借出去帮忙了。”

小伴娘们面面相觑。

夏小雪老家这边的亲友还不知道方燃弄了个豪华接亲车队,直接从中海开车回来呀?

陶红梅深知重要的事不能提前说。

万一出了什么岔子。

接亲车队取消。

说了。

没实现岂不是被人看笑话?

因此一直守口如瓶。

女婿下午三点左右回到桂城。

开着奔驰后面跟着一溜的豪车。

黑牌的涉外车辆。

加长悬挂豹子号的林肯。

档次最低的都是奥迪。

那多威风多气派!

交警看到都得侧目!!

本该等车队抵达酒店才说。

可老张既然问到这事。

实在没忍住。

当然得露个底。

“接亲车队已经安排好了。”

“方燃生意场上的朋友开车过来捧场。”

“我都劝不要那么麻烦。”

“实在是太热情。”

“怎么都要开车过来。”

“下午三点就到了。”

司机老张‘哟’了一声。

知情识趣地来了一句。

“大城市过来的都是好车了。”

陶红梅故作担心地抱怨。

“可不是嘛。”

“宝马、奥迪、奔驰、加长林肯。”

“其中两辆车还是黑牌。”

“开车过来得两天多。”

“这两天我睡觉都不踏实,不信佛都求菩萨保佑,路上顺顺利利平平安安。”

“哪怕是刮了蹭了也不好呀。”

司机老张赞叹不已。

“哎呦!”

“方燃的生意可做得够大的。”

“光是接亲车队的排场,国庆期间结婚的,谁能比得了啊。”

陶红梅轻轻一叹。

“招待接亲车队的开销也不少了。”

“时代不一样。”

“年轻人讲排场都不晓得勤俭节约。”

夏小雪差点没笑出声。

虎妈的炫耀蛮另类。

明贬暗褒。

老一辈就是那么的含蓄内敛。

小伴娘们如坐针毡。

对啊。

方燃和夏小雪结婚摆酒太奢侈了。

让当伴娘。

来回机票、住酒店都包了。

仅仅是这些开销就得好几万。

陶红梅炫耀之后。

猛然又想起女儿的小伴娘们在呢。

急忙转过头来。

笑着安慰。

“阿姨是老思想,跟不上时代,等你们结婚摆酒的时候,会更有排场。”

“已经不是越穷越光荣啦。”

“向‘钱’看。”

“往‘厚’赚。”

“才是实实在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