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顾家之事(1/1)
张慧娘与林定山得知顾春湖之事后。
林定山使了银钱,托了许多关系,七弯八绕地打听到了顾家。
顾家原是老平宁侯的部下,原先与平宁侯府颇有些渊源。
自几十年前老平宁侯战死,平宁侯府不掌兵权后,老平宁侯的部下大部分都失去了平宁侯府的庇佑。
这大部分,也包括顾家。
好在顾家自己在军中积攒了些人脉,家中儿郎还算有些本事,几代人都在军中立足。
职位虽不高,但家中子弟总算都有些前程。
顾春湖与林改结交颇深,除了两人在战场上有过命的交情外,也因为林改是平宁侯府族人。
恒国边疆安宁多年,战事少。
与文官比起来,武官在恒国不值钱。
特别是职位底下的武官,像林改、顾春湖二人担任的殿前司副都知一职,在殿前司中便有几十人。
二人的职责便是安排带领番卫戍守,是戍守皇宫的小将。
顾春湖二十有一,以前也相看过两个姑娘,都是与他家门第相当的武将家的姑娘。
说是没有瞧对眼,又一心想着建功立业,才耽搁了下来。
顾家家中确实如春鸢所说,人口不算复杂。
顾春湖的父亲在城防营中任从五品千总,他父亲已经四十好几,过了武将最好的年岁,在平和的恒国,熬着资历,能到正五品荣退便是极好。
顾家内宅之事倒是没有打探出多少,顾春湖两个姐姐的事儿倒是打听到了一二。
顾家的两个闺女皆是高嫁。
顾家二姑娘嫁给了顾春湖父亲的上官,一名四品参将的庶子做正房,虽是高嫁,也算门当户对。
但有些叫林定山与张慧娘惊讶的是,顾家这样的人家,竟然将大姑娘给了南边的一个都护做妾室。
林定山与张慧娘思量一夜,觉得他们打听到的这些事儿,还是要告知林岁安才妥当。
趁着林岁安晚间归家,张慧娘拿着给姑娘新买的一卷冬布到了林岁安的屋子。
“夫人。”瞧见张慧娘过来,兜儿与阿蛮福身行礼。
“阿蛮这礼学得真好,都要赶上你兜儿姐姐了。”
阿蛮买回来的时间短,她此前家中阿爹是做车夫的。租着马车载客,攒了许多年银钱,才买了属于自己家的马车。
她爹日日出门载客,挣的银钱养活一家子没有问题。
阿蛮在家中排老三,上面有已经嫁了人的长姐,还有兄长,底下还有个年幼的弟弟。
她家中以前不说不缺吃喝,但也能靠着自家的马车和阿爹的赶车的手艺叫孩子们吃饱饭。
家中的几个孩子也都会赶车。
只是今年初,她家的马生了病。爹娘花了好多银钱都没将马儿治好。
此前买马已经花光了家中积蓄,马儿买回来才两年,给马儿看病又花了不少银钱。
一家子的吃穿都靠着这马拉车赚来,现在马儿病死了,一夜间阿蛮爹娘的头发都白了一半儿。
阿蛮爹此前自己买马车单干,带走了不少老客,得罪了先前的东家。再想去租马车载客已是不能,马儿又病死了,一家子仿佛陷入了绝望中。
盘算了家中银钱,再买一匹马还差不少,一家子不能坐吃山空,上街去乞讨。
阿蛮的爹娘看着家中的三姑娘,商议了好几日,争吵了许久,终是将阿蛮卖了,又问亲友借了些银钱,重新买了一匹马。
张慧娘知道她身世,只觉得阿蛮可怜。见阿蛮刚买回来时不爱说笑,平日里总爱逗弄她一两句。
“夫人谬赞,与兜儿姐姐比还差得远,都是大姑娘教得好。”阿蛮才十三岁,张慧娘打趣儿她,她微红着脸回道。
张慧娘点点头,这丫头跟着安儿变化真大。这才多久,行礼也规整了,回话也得体了。
“大姑娘在做什么?”张慧娘问。
“大姑娘在对账,夫人进去便是。”兜儿掀起帘子,请张慧娘进去。
林岁安早听见张慧娘的声音,她正算着自己作坊的账。见张慧娘进来,头也不抬,便道:“阿娘稍坐会儿,我这儿还有两页便好了。”
张慧娘坐下,兜儿上了茶水来。
瞧见自己大姑娘埋头认真算账的样子,张慧娘心中很是欣慰。
自己姑娘有本事,听说那小作坊不仅做了起来,还赚了一笔银钱。这才多久,可比她爹强了不少。
姑娘有本事,以后嫁去哪儿都不会吃亏。
只是这顾家......
见林岁安将账册都收了起来,张慧娘才开口道。
“安儿,前两日你说的那顾家公子,爹娘使了银钱去打探了一番......”
林岁安整理账册的手顿了顿,“爹娘可打听出了什么?”
“倒是打听到了些。”张慧娘也没有隐瞒,将打听到的顾家境况与林岁安细细说了。
林岁安认真听着,前头听着倒是没什么,但凡做官的,谁不想往上爬,与谁结交,什么背景都不打紧。只要不昏了头犯事,将一家子都害了去就是。
只是后面听见张慧娘说起顾家两个姑娘的婚事,林岁安才知道张慧娘寻她说这些的目的。
听起来,顾家将自家姑娘的婚事当做了交易。
等张慧娘说完,林岁安沉默了片刻。
脑中忽然闪过红枫林中,那双看着她炽热又温柔的眸子。
“娘,顾家两个姑娘的婚嫁是顾家父母的思量。听说他两个姐姐都比他大五六岁,想来那时他也说不上话。女儿看的,是顾三哥对女儿如何。”
林岁安抿了抿唇,她终是不愿意为了打听来的这些顾家家事,放弃顾春湖这样炽热又温暖之人。
她明白自己,她因着那些记忆天生早慧。
她当初卖了自己,一半为了生养自己的家人,一半也是为了自己。
若是当年他们没有找到她,她脱籍后定不会回去寻她们。
她可能像春鸢、红藤那般,过自己的日子。生身父母的恩情,在她将自己卖了为那个家续命,便算还清。
谁知舅舅找到了她,爹娘弟妹竭尽所能关怀她。
从林家村那个偏远的小山村到景州府,再到京都城。天地远阔,路程遥遥。爹与舅舅来往的每一个脚印都是对她的歉疚和爱。
是爹娘、弟妹,还有舅舅,强行将她与他们的亲缘续上、捆牢、直至骨肉难分。
否则,她定然是个寡情之人。
像顾春湖这样好似带着微光的少年,正是她喜欢的样子。
只要顾春湖好,旁的她都能放宽松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