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阿姐,刚刚那个许大哥在看你(1/1)

许或见过林家与余家的长辈,便沿着廊下往书房去。

路过林岁安屋子时,见林岁安正在坐在窗前看书。

九月的阳光已经没有暑意,顺着窗棂斜斜照进去,照在坐在窗边的姑娘身上,仿佛镀上了一层浅浅地金光。

许或驻足片刻,终是没有打扰,去了隔壁的书房中。

这时,林岁喜不知从哪儿钻了出来,悄悄凑近林岁安耳边。

“阿姐,刚刚那个许大哥在看你。”

林岁喜的声音小小的,脸上还带着些不忿。

这不知哪儿冒出来的许大哥,刚刚盯着她阿姐瞧了好一会儿,若不是见她从西厢过来,怕是不知道要看到何时去。

一个大男子,盯着个未出阁的姑娘看,真是不懂礼数。

林岁安将手中的书放下,这书是老夫人赠与她的游记,里面讲的是恒国的风土人情,她十分喜欢,这会儿也没事儿做,便拿出来看了会儿。

今儿院儿里人来人往的,她也并未在意谁从她窗前路过。

“嗯?”林岁安有些疑惑,许或盯着她看?

在她的印象中,许或身负血海深仇,又因继母与亲爹的迫害,性格有些偏激,还生性多疑。

许家覆灭后,他外出游历三年,性子似乎改了许多。与人相处也变得温和有礼起来,但是终究是叫人感觉带着些疏离。

这两年他做官得圣上看中,身上多了些官威,更是叫人只敢与他客气有礼,不敢过于亲近。

今日瞧见他对林岁康颇为亲近,林岁安还有些惊讶。这会儿林岁喜说许或看她许久,她是不信的。

或许,是对她手中的书感兴趣?

“或许他看的并不是我,而是旁的。”林岁安不在意地道。

“他就是在看你,没礼貌。”林岁喜小声嘟囔。

林岁安没听清林岁喜嘀咕了些什么,刚刚她见林岁喜回了自己屋子,原在窗边与余梦非做针线。

做的正是余梦非的嫁衣。

若说做些日常的衣裳鞋袜,余梦非自己也能做。

只是她的嫁衣,一生只穿一回,意义重大。林岁喜学了许久绣艺,自是旁人不可相比。

余梦非便托了林岁喜帮着做,为此,她还送了林岁喜一支金簪。

“梦姐姐托你绣的嫁衣可做好了?下月梦姐姐与罗家哥哥就要成婚,你梦姐姐既托了你,你可得仔细些。”

“梦姐姐的嫁衣再两日便好了,从选料子,量尺寸,裁衣,绣花,我与梦姐姐一起断断续续做了大半年,再精细不过,阿姐不必担心。”

闻言,林岁安点了点头。

余梦非年岁也不小,听闻罗家哥哥已将谋了外放,待二人成亲后,便要去外地做官。

短则三年,长则六年或是许多年,都难见几面。

她也要想想,给梦姐姐备什么添妆才是。

正思虑着,便听见门外有敲门声。

林岁安透过窗户瞧了眼,是阿娘给她买的丫鬟。

“兜儿,何事?”

“大姑娘,二姑娘,膳食已经备好,夫人派奴婢唤你们过去。”

兜儿轻声道。

“好,我们马上来。”林岁安将手中的书放下,起身便与林岁喜出了屋。

兜儿是张慧娘买来的,原本便是这个名字,林岁安也并没有改。

兜儿也是穷苦人家的孩子,刚被卖到人牙子手中不久,便被张慧娘买了回来。

张慧娘也不懂如何调教丫鬟,只叫她们专心做事儿,伺候好主子便是。

因此,兜儿瞧着很是老实,特别是面对林岁安时更是拘谨,连说话都不敢太大声。

林岁安知道她的身世,怜她年岁小,也并未对她十分严苛,还细细宽慰了她几句。

见林岁安好相处,兜儿胆子才稍大了些。

又觉得林岁安见多识广,得空了还教她独食识字,对林岁安更是感激不尽,唯命是从。

林岁安可不要木讷地老实人,她身边的人不说要多机灵伶俐,至少不能是畏畏缩缩,拿不出手。

这些年,她在侯府也调教了不少丫鬟。只是那些丫鬟本就是经过层层精挑细选,特意留给那些达官显贵。像林家这样的普通人家,即便是花大价钱也难买到。

能买到兜儿这样的丫鬟,已经很不错。

林家在正屋的正厅和偏厅里设了一桌男席,两桌女席。

今儿男客少,只余传文、罗子清、余书恒、许或、万老板,加上林定山和林岁康两人,连一桌都没有坐满。

女客倒是坐了满满两桌,张慧娘性子爽利,与周围几个脾性相投的婶子、媳妇儿很是聊得来。

今儿便将那些交好的都请了来,一同热闹热闹。

待酒足饭饱,众人陆续离去,林家才安静下来。

林岁安消了消食儿,又回屋子午睡了一会儿。

下午觉着无聊,便去与林岁喜一同给余梦非绣嫁衣。

林定山与张慧娘也不束着她,任由她想做什么便做什么。

这样闲散又惬意的日子过了好几日,一个不速之客却上了门儿。

林岁安归家时,叫张慧娘在门口摆火盆儿、柏树枝给林岁安去晦气的赵嫂子提着礼,带着笑脸儿敲响了林家的大门。

李妈妈闻声开了门,见是邻里赵嫂子,手上又提着礼,便问道:“赵夫人登门,有何事?”

赵嫂子往林家院子里扫了眼,见张慧娘并不在院子里。

林家的院子宽敞,又收拾得很是齐整,还用了好几个下人。

她儿子在翰林院做官儿,日子都过得不如林家好,想来林家真是富裕。

“是喜事儿,快去与你家东家、夫人禀报,今儿啊,可是有大喜事临门。”

见赵嫂子如此说,想来并不是来找茬的,李妈妈便进去与林定山和张慧娘禀报。

“东家,夫人,隔壁的赵夫人来了。”

张慧娘还记着林岁安归家时,赵嫂子说的那些不中听的话,便问道:“她来做什么?”

“赵夫人提着礼,说咱们家有喜事临门,也不知具体是何事。”李妈妈如实回道。

邻里邻居的,赵嫂子又带着礼登门儿,张慧娘也不好将人拒之门外,便与李妈妈道:“去请进来吧。”

赵嫂子进了院子,见张慧娘并未出来迎她。

心中暗道,真是乡下来的土包子,连待客的礼数都没有。

想着今儿自个儿来的目的,又将心中的不快压了下去,仰着笑脸进了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