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清国消息(1/1)
威廉二世是爱德华七世的外甥,戈辉是威廉二世女婿,也不是外人,有资格参加今晚的家庭晚宴。
威廉二世和戈辉来的不算晚,至少比尼古拉二世要早不少,尼古拉二世是6:37分到的,路上耽搁了一会儿。
当尼古拉二世看到戈辉朝他轻轻点头时,气得七窍生烟,但是这个场合,不适合直接语言攻击戈辉,他想好了,今天要用酒打败戈辉。
今天来参加晚宴的,都是与爱德华七世沾亲带故的,没有一个外人。
英国首相身份贵重,但他今天没资格参加。
6:50,爱德华七世出来与大家见面,简单寒暄。虽然因为德国的扩张政策,让舅甥关系紧张,但今天只谈私事,不谈国事,所以爱德华七世主动和威廉二世聊了几句,然后和戈辉问答了三分钟,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
戈辉流利的伦敦英语让爱德华七世很高兴,所以就多交流了一会儿。
7:00,家庭晚宴正式开,爱德华七世简单的说了几句,欢迎之类的话,大家都是亲戚,难得聚在一起,希望大家相亲相爱,亲情永在,然后就举杯了。喝过之后,就让大家自便。
尼古拉二世特意坐在了戈辉身旁,主动和戈辉碰杯,还扬起下巴,问戈辉:“你能喝多少?”
戈辉直接竖起一根手指,一脸认真的表情。
“一杯?”尼古拉二世一脸不屑的表情,轻轻摇头,指点道:“你这酒量可不行,还得练。”
戈辉淡淡一笑,竖起一根手指,解释道:“我的意思是说——一直喝。”
“一直喝?”尼古拉二世咧嘴道:“年轻人,谈判桌上放狠话可以,酒桌上可不行,因为很快就会露馅的。”
“陛下,我敬你。”戈辉举杯道:“会议上,我们代表各自的国家,这里,我们是亲戚,您还是我长辈。”
尼古拉二世皱眉,这话说的,让他不好再恨下去,无奈道:“好吧!我今天要给你长长记性,记住酒桌上不能说大话。”
戈辉笑了,再次强调:“我说一直喝,真不是在说大话。”
“你没完了是吧?”尼古拉二世把手中的酒杯狠狠地撞向戈辉的酒杯,铛,声音特别大,催促戈辉:“喝!”
今晚的酒会,尼古拉二世喝了很多酒,戈辉也喝了很多酒,两人都没醉,因为这样的场合不能醉。
一顿酒下来,尼古拉二世觉得戈辉不那么讨厌了,戈辉也觉得尼古拉二世是真性情,很率真的人。
在白金汉宫酒宴正酣的时候,一则来自远东清国的消息震惊了世界。
清国北京朝廷于四月十五日,同时取缔了全国的所有外国租界,强行取缔,查封了租界管理机构,没收了外国人在清国的所有财产。
去年的三月份,清国的北京朝廷,收复毫境傲赚了一年的财政收入,还是现金,另外还有相当于一年财政收入的非现金资产,这让北京朝廷尝到了无本生意的甜头。后来戈辉把胶州湾送给北京朝廷,又白得了一大块财税重地,深刻反思之后,北京朝廷觉得这个事儿能做,有利可图。
今年三月份,袁世凯、那桐、铁良,联合向光绪提议取缔所有外国租界,保守估计至少能拿到一个亿,朝廷缺钱的问题,又能解决大半。
光绪担心过度刺激洋人,不想引发战争。
袁世凯认为,在过去的几年中,朝廷已经先后取缔了俄、倭、意、奥匈等多国租界,并未引起过大的反应。英、法、美、德等四国,虽然相对特殊,实力更强,但是英法联军两次兵败大凌河也是不争的事实,德国还把胶州湾当嫁妆送给了戈辉,据说美国陆军装备很差,总人数不到30万(基本符合事实),总的来说,并不那么可怕。
再说了,天塌下来有个高的顶着,比如北边。洋人如果真要和朝廷开战,以朝廷现在的实力,在陆地上谁输谁赢还不一定呢。就是真要不行了,北边绝不会袖手旁观。不得不说,北边还是很爱国的,他可以不理朝廷,但决不允许别人欺负朝廷。
光绪同意了,他赌戈辉不会不管,也是因为太缺钱了,特别是编练新军,太费钱了。加上朝廷在其它方面还要花钱,大量的花钱,所以财政捉襟见肘,必须开源,必须要有快钱,无本生意来钱最快。
袁世凯、那桐、铁良,三人谋划了一个多月,终于在4月15日,全国多地同时联动,同时取缔,同时查封,同时没收。具体收入还在统计中,应该少不了。
以上就是“清国消息”的前因后果,也的确震惊了世界,震惊了与会各国,特别是震惊了英法美德四国。
因为英、法、美、德四国在清国都有多个租界,每年收入不菲,清国北京朝廷取缔租界,相当于直接抢劫了他们,震惊、愤怒是免不了的,应对方案也在快速制定中。
英、法、美、德,并没有把清国的北京朝廷放在眼里,但是他们无法忽视北方特区的存在,不得不考虑戈辉的感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回顾以往的几年,北方特区显然没有独立的想法。戈辉十四兄弟也是爱国的,尽管他们十四人不服从北京朝廷的管束,但国家尊严一直是他们心中的逆鳞,所以必须先问问戈辉的想法。
英、法、美、德,四国罕见地站在了同一战线。
连夜通知与会各国,4月17日休会一日,4月18日继续开会。
戈辉是从白金汉宫回来后,得到的消息。
威廉二世和标洛首相连夜找戈辉商量对策,在这件事情上,德国不能没有反应,而且还要和英法美三国站在同一条战线上,同时又不能让戈辉和他身后的北方特区吃亏,这种鱼与熊掌兼得的活着实不好干。
戈辉说的很直白:“就这样吧,反正德国在清国的租界并不多,损失有限。不远万里打一仗不划算,输赢还得两说。因为北京朝廷训练新军两年多了,他们现在不是软柿子了。脸面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成本,战争成本。”
“你会出兵吗?”标洛首相问道。
“祖国是我的母亲,北方特区艰苦奋斗忘我牺牲为了什么,为了自己,也更为了祖国母亲。”戈辉平静地说道。
威廉二世和标洛首相对视一眼,面露纠结之色,他们必须考虑戈辉的感受。
“我有一个新设想,是一种面杀伤武器,可以大规模的消灭敌人。”戈辉试着说道:“用这个换德国放弃对北京朝廷采取手段。”
“新设想?面杀伤武器?可以大规模的消灭敌人?”标洛首相惊讶道:“这是什么东西?”虽然他不是军人,但也知道,厉害的武器对战争的胜负有着巨大的作用。
威廉二世也露出求知的眼神,他和其他德国高层都对新武器痴迷,特别是戈辉提出的设想,他们现在都有种“特区出品,必是精品”的认知了。
戈辉扭头看向兰方舟,兰方舟心领神会,立即去拿纸笔。
在接过铅笔的那一刻,戈辉犹豫了,这东西技术难度并不高,禁卫军自己就能搞定。一旦成功,那就是禁卫军最好的杀手锏,就这么给德国了,他突然间很不甘心。
威廉二世和标洛首相一起注视着戈辉和他手上的铅笔,两个人并不催促,他们认为这是思考的最关键时刻,一旦打扰到戈辉,最最重要的灵感可能就丢了。
戈辉无奈地叹息了一声,人生很多时候就是这么无奈,明明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突然就走上了一条不确定的道路,未知很可怕,不管你愿不愿意,你必须接受。
突然,戈辉起身,扔下铅笔走出了会客室。他觉得很委屈,为什么自己的好东西要与别人分享。
来到洗手间,洗脸,洗去眼里的泪水。冷静了好一会儿,才回到会客室。(可能是喝酒了,没有管理好情绪。我也不确定该不该加这一段,暴露了戈辉脆弱的一面。)
“抱歉,喝多了,洗把脸,清醒一下。”说着坐回原来的位置,捡起茶几上的铅笔。
很快,以风神265战术卡车为武器平台,132毫米撒旦火箭炮(类似喀秋莎)映入威廉二世与标洛首相的眼帘。然后又画了一个132毫米火箭弹的基本构型,并简单说明了原理。
扔下手中的铅笔,将图纸推到威廉二世和标洛首相面前:“这就是我的设想。”
“这么简陋的东西?就能大规模的杀伤敌人?”标洛不信。
戈辉解释道:“它不像那些精雕细琢的工艺品,一枪一弹都奔着要害去。撒旦火箭炮,奉行的是一种近乎野蛮的哲学:不求最准,但求最狠、最快、最猛,在眨眼间,把成吨的钢铁和烈焰倾泻到敌人阵地上。那种铺天盖地的气势,足以让任何一支自以为天下无敌的军队怀疑人生。”
看威廉二世和标洛首相还是皱眉,戈辉决定帮他们算一笔账:“一门炮16发火箭弹,每发射程超过八千米,一个团24门炮,384发火箭弹,不到一分钟全打光,384发炮弹同时落下,那是个什么景象?你们自己想象。”
标洛首相咂咂嘴,不得不承认:“是挺吓人的!我虽不是军人,但想象一下都毛骨悚然。”
“确实够狠”威廉二世也点头认可,想了一下,又问道:“有什么缺点吗?”
“当然有,没有没缺点的东西。”戈辉点头,然后介绍道:“要说缺点,‘撒旦火箭炮’暴脾气还真不少。最大的毛病是‘指哪打哪’跟它基本没关系,散布面大得能吓死人。”
啊?威廉二世当即无语,直接把自己摔在沙发靠背上,抱着肩膀说道:“打不准的东西要来何用?额?”他马上意识到,戈辉不是随便开玩笑的人,以两人的关系,戈辉也从来没和他开过玩笑。
那么,戈辉提出这样的设计,打不准,绝对不是大问题,想到此,威廉二世问道:“说说吧!你是怎么想的?你肯定有不一样的办法。”
戈辉点头,然后解释道:“其实,我在最开始已经说了,‘不求最准,但求最狠、最快、最猛’,换一种说法,就是‘以数量胜质量,以模糊胜精确’,而撒旦火箭炮的整体设计是‘以简单胜复杂’。”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以数量胜质量,以模糊胜精确,以简单胜复杂。”标洛慢慢地咀嚼着这几句话,愈发觉得戈辉总结的很经典。
戈辉进一步解释道:“我也知道,以目前的技术水平,玩不了精准打击,那就玩‘大撒把’。我们在使用的时候不要一门两门地用,而是几十门、上百门地集中起来,搞集团式覆盖。你想想,几百门炮,一次性几千发火箭弹砸下来,那不是打仗,那是洗地!”
威廉二世听后,直接爆了一句W和F开头的英文粗话,意识到自己失态,连忙纠正道:“那不是在打仗,那简直是在杀人。”
威廉二世不知道,8年后同盟国士兵给132毫米撒旦火箭炮起了个响亮又不祥的外号——“威廉二世管风琴”。为啥?听听那成串火箭弹升空时的啸叫声吧!那真不是什么钢琴奏鸣曲,是催命的音符!
标洛提醒威廉二世:“战争就是在杀人,只不过,这东西将缓慢的过程变快了,变成了一瞬间。”
“现在,我想问两位,这东西,值得德国放弃对清国采取行动吗?”戈辉拉回话题,认真地注视着两人。
威廉二世淡淡一笑,说道:“你不拿出来,其实我也不考虑对清国采取行动。不然,我们俩也不会过来和你谈这个事情,因为你明天要面对英法美三国,他们不会放弃。”
“早知如此……”戈辉一脸无奈道:“我好像亏大发了。”
“你还是得拿出来”标洛调侃道:“好东西就要拿出来和德国分享,陛下可是把最疼爱的女儿嫁给你了。”
紧急磋商在愉快的氛围中结束,威廉二世和标洛首相带着图纸高高兴兴地走了。
戈辉也很满意,等他们研发出来,他就可以捡现成的,搞二次研发,远程火箭炮。
戈辉突然想到了后世着名的63式107毫米牵引火箭炮,以禁卫军当前的摩托化水平,107毫米牵引火箭炮绝对是最合适的武器之一。戈辉决定回去就让……让皮特黄研发,这家伙在军火商的路上越走越远。
4月17日,休会日上午,英、法、美、德,同时来到戈辉临时居住的古堡。
英国首相亨利-坎贝儿、法国总统法利埃、美国国务卿伊莱休-鲁特、德国首相标洛。
标洛向戈辉挤挤眼睛,戈辉立即明白了,他的眼神在说,我是今天的搅屎棍。想到这些,戈辉居然忍不住笑出声来。
英国首相亨利-坎贝儿、法国总统法利埃、美国国务卿伊莱休-鲁特,都是一副看傻子的表情,我们是来兴师问罪的,你居然还笑得出来,也是服了。
“清国北京朝廷取缔租界的事情,我想你应该知道了吧!”亨利-坎贝儿说这话的时候,看了一眼标洛。他已经知道了,昨夜威廉二世和标洛一起造访了戈辉的古堡,显然谈的就是这个事情。
“三位是什么意思?直说了吧!”戈辉也不想绕弯,这也不绕弯的事情。
是啊!至少英法美三国还没达成一致,究竟应该对清国北京朝廷采取什么手段。
法利埃说道:“我们是想问你的看法?不管怎么说,你是清国人。”
“我的想法很简单”戈辉说道:“租界本来就不应该存在,取缔租界是天经地义。”
伊莱休-鲁特不客气地说道:“我们是签了租借协议,你们必须尊重协议。”
“已经收回的东西,是不会还回去的。”戈辉一本正经地说道:“况且,你们的租界协议是不平等的,不平等的协议,我们不认可。”
“不但要还,而且还要赔偿损失,否则……”亨利-坎贝儿稍稍停顿之后,继续说道:“愿意联合行动的国家,可不只英法美三国,包括沙俄,倭国,还有……”
“还有意大利、德国、奥匈帝国,是吗?”还未及亨利-坎贝儿说出来,戈辉帮他说了:“谁给你的自信?沙俄连远东都保不住,他有余力跟你们出兵吗?还有倭国,胆敢出兵,我就把朝鲜收回来。”
伊莱休-鲁特眯起眼睛,问道:“你是不是太自信了,倭国已不是两年前的倭国了。倭国大量装备了四十年式半自动步枪、四十年式轻机枪。”突然想到什么,马上补充道:“用的就是你们的0.2寸口径,使用0.2寸×1.3寸(6.4毫米×42毫米,1.3寸=41.6毫米,四舍五入取了整数)的无底缘尖头通用步枪弹。是你卖给他们的。”
“那我也告诉你”戈辉一脸无所谓的样子,说道:“你以为北京朝廷的军队,还是以前的八旗兵吗?他们重新训练新军两年多了,不能说清一色的半自动步枪,但已经开始大量装备了。还有炮,大量的步兵炮,各种机枪,都是我提供的。”
英国首相亨利-坎贝儿、法国总统法利埃、美国国务卿伊莱休-鲁特,同时皱眉。
戈辉幽幽地继续道:“你们打算花多少钱打这场仗?你们打算死多少年轻人?让多少女人成为寡妇?让多少母亲失去儿子?”
法国总统法利埃咬着牙威胁道:“你们会死的更多?”
“我们有四万万人,两换一,三换一都死得起。”戈辉淡淡地说道:“再说,输赢还真不好说。未战之前,请先思考一下最坏的情况,如果输了会怎样。”
英国首相亨利-坎贝儿坚定地说道:“我们不会败。”
“既然这么有信心,来找我干什么?有必要问我的态度吗?”戈辉不客气地说道:“我们北方特区和北京朝廷是一家人,你觉得禁卫军会视而不见吗?”
“那你想怎么样?”英国首相亨利-坎贝儿问道。
“我不反对你们的殖民思想,也不会干涉你们的殖民行动,但是殖民清国,就不要想了,因为我不同意。”戈辉说的很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