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0章 黑洞战星!(1/1)
再说了,赵小侯现在也没有结婚的想法了。
抽出去刚刚在2号星际太空站里建立的公养机构,陪着那十个孩子做了做游戏,回到实验室,赵小侯就将精力放在了黑洞操纵室的最后总装上。
相对于以前研制的设备而言,黑洞操纵室无疑是要求最高的,装配精度必须在100纳米以下。
不过还好,现在精度最高的机械臂已经能够做到这个装配精度。
因而只用了3天时间,黑洞操纵室就装配完毕,并通过了检测。
那么接下来,就需要挑选出一颗质量高于太阳100倍的黑洞来作为实验品了。
在过去的这些年里,大夏向外派出的探测器收集了大量黑洞的信息。
甚至于有一些探测器去到了银心附近,发现了大量密集的黑洞。
但由于银心附近的文明等级都比较高,以至于这些探测器在发回数据之后不久就被摧毁了。
也正是因为如此,银心那边的黑洞就不可能拿来充当实验品了。
毕竟那边已经可以确定的一个文明,其等级也达到了7级的样子。
赵小侯没必要拿自己的生命安全去冒险。
因而最终挑选了一个位于第七悬臂的黑洞作为实验品。
这个黑洞被命名为H012,其质量大约为太阳的128倍。
这个块头,在这边的黑洞里,也不算小了。
这么说吧,其稳定性很高,寿命很长,不会在数千万年数亿年时间里就因为黑体辐射而消失。
当然,最关键的就是这个黑洞距离太阳系也就只有233光年,附近没有什么强大的文明存在,实验过程里的安全保障较高。
唯一的麻烦就是没有空间虫洞直通这个黑洞附近,只能从太阳系通过空间虫洞前往一个39光年外的恒星系,然后再从这个恒星系出发,进行空间折叠跨越之后,抵达H012附近。
这个过程不慢,一天时间不到,赵小侯等人乘坐的主力战舰就抵达了H012黑洞附近。
在放出探测器对H012黑洞再度全面探测一番,构建起相关数学模型之后,赵小侯等了大约6个小时,2号智能AI方才将这个黑洞的情况通过数学模型计算出来。
到了这个时候,最关键的实验步骤到来,将黑洞操纵室投放到黑洞之中。
这个过程只会出现两种结果,第一种就是黑洞操纵室在进入黑洞视界之后,不断朝着黑洞奇点靠近,但由于时空颠倒的原因,永远无法真正意义上与奇点合二为一。
第二种就是,黑洞操纵室因为模因材料的缘故,成功与黑洞奇点合二为一,并顺利打开高维通道。
“投放倒计时开始,10,9,8.......”
随着战舰主控电脑那清冷的机械声响起,战舰面向黑洞一方的机舱大门开启,一个漆黑无比的圆球正被束缚在一个电磁弹射器内。
倒计时结束时,电磁弹射器瞬间启动,将圆球,也就是黑洞操纵室打了出去。
由于电磁弹射器的基础性能也就那样,因而黑洞操纵室被射出之后的初速也就只有每秒800公里。
当然,这个速度放到蓝星尚未完全踏出母星的时候,绝对算是恐怖了。
因为那个时候电磁类弹射器或者说电磁炮等等之类,发射出来的东西,初速最多也就只有10马赫,也就是每秒3公里左右。
这个速度,连第一宇宙速度都达不到。
但现在,电磁弹射器都能够达到每秒800公里的初速,由此可见现在大科学院在电磁方面的应用达到了多高的程度。
当然,这也不奇怪,因为现在的大夏已经达到了六级文明的科技全面化。
也就是说,大夏的基础科技乃至于应用科技等等方面都全部达到了六级文明的程度。
因而电池弹射器这个初速也就不奇怪了。
只不过,由于这个黑洞的引力太大,哪怕是黑洞视界之外,其引力也是相当恐怖的。
因而主力战舰停在了距离黑洞视界之外500万公里处。
就这个距离,主力战舰还需要持续开启引擎来补偿抵消黑洞引力的影响,否则的话,要不了多久,主力战舰就会被拉入黑洞视界内。
因而即便黑洞操纵室的初速很低,但也随着时间的流逝,在黑洞引力之下,不断加速,朝着黑洞而去。
仅仅一天之后,黑洞操纵室的速度就加快到了每秒3000公里。
而几个小时后,黑洞操纵室就没入了黑洞视界消失得无影无踪。
从这一刻开始,赵小侯这边就无法对黑洞操纵室进行遥控了。
只有静静地等待,等待黑洞操纵室和黑洞奇点合二为一,开启高维通道,进入高维空间后,主动与赵小侯这边联系。
时间一点一滴的过去。
很快就是两天时间过去了。
要说以黑洞视界的直径,如果以黑洞操纵室进入黑洞之后的速度,按道理来说,应该已经与黑洞奇点合二为一。
但如果与黑洞奇点合二为一的话,那么赵小侯这边就应该接到量子信号了。
“再等几天。”
项目组的其他人都以为实验失败了。
赵小侯也以为是什么地方出现问题,导致实验失败了。
但花费了2年时间才打造出来黑洞操纵室,就这样放弃实验,他心里也不舒服。
因而他决定在等等,万一呢?
时间又过去了3天,就在赵小侯都准备宣布实验失败,准备回去重新打造黑洞操纵室了,结果这个时候,一个很特殊的量子信号来了。
一个经过翻译之后显现出莫比乌斯环的量子信号。
“先回馈一个信号。”
赵小侯压抑着激动的心情,让2号智能AI与黑洞操纵室的主控智能AI联系,让H012黑洞朝着银心方向移动300万公里。
而2号智能AI的量子信号发出之后,那个H012黑洞下一刻就消失在了原地,再度出现时,却是在300万公里之外。
不是超光速的移动,也不是曲率引擎技术,H012黑洞就是在三维空间里一瞬间消失了,再度出现时就来到了300万公里外。
对于这个结果,赵小侯早就心知肚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