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9章 社会公养制度(1/1)
现在,赵小侯给他们带来了一个新的任务。
那就是利用人类基因推进克隆人的技术。
当然,他对这种克隆人技术的要求是很高的。
首先就是不能出现以前那些克隆病。
以前的很多克隆动物,在克隆成功之后,其胚胎长大之后,就会出现体弱多病等等之类的克隆病。
虽说这些克隆动物出现克隆病的主要原因,大多都是因为它们是用体细胞来克隆的缘故。
利用生殖细胞来克隆的话,也会出现一些克隆病,但问题要小很多。
而赵小侯的要求就是不能出现克隆病。
毕竟以后大夏人类繁衍就靠克隆技术了,在克隆技术没有完善到一定程度之上,他也不敢让人大规模的克隆人类。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赵小侯在制造黑洞操纵室的同时,也会隔三差五的前往基因研究项目组指导工作。
而在他时不时的指导之下,基因研究项目组在克隆技术的研究上可谓是突飞猛进。
前后也就只过去3个月时间,他们利用黑猩猩生殖细胞克隆培育出来的胚胎,经过基因检测,没有多少问题。
而接下来就需要利用人类的生殖细胞进行研究了。
当然,这个实验材料暂时是不缺的。
大科学院里以前就储存了一部分人类的生殖细胞。
并且人工紫宫技术到现在为止,也是相当成熟了。
这项技术之前是用来拯救蓝星上那些面临灭绝的动物的。
在进行金星生态改造的时候,这个技术就开始研发了。
在过去几年时间里,这项技术帮助不下一千种动物繁衍了后代。
这也使得金星上得以出现了不少原本接近灭绝的动物。
现在这项技术拿来进行培育人类胚胎的实验,倒也不用过多修改,只需要将一些参数转换一下就可以了。
第一次培育人类胚胎的实验,赵小侯还是亲自到场了。
一根电磁探针很轻松就将一颗人类的生殖细胞分成了十份,然后这十份基因就被送入基因培育箱内进行培育增殖。
直到这十份基因增殖成为人类胚胎之后,它们就被送入了人工紫宫内,进行下一步的培育。
和自然母体一样,人工紫宫培育胚胎到出生的时间也是将近10个月。
要说大科学院现在有加快妊娠期的技术,并且广泛使用在众多珍稀动物的繁衍上。
但赵小侯是绝对不允许这种技术用在人类繁衍上的。
因为这种加快妊娠期的技术,很可能造成胚胎在出生之后的寿命永久缩短。
这种弊端放在那些珍稀动物身上倒不算什么大问题,可放在人类身上问题就大了。
要知道现在的增寿药剂都是以人类本身寿命为基准来增寿的。
如果寿命永久缩短,那么即便是打了增寿药剂,也会使得寿命上限无法抵达4000年,最多上千年。
不管怎么说,在十个月后,第一批胎儿成功结束了在人工紫宫里的孕育过程,呱呱落地。
这十个新生儿光从长相上来说,都是极为相似的。
因为之前就说过了,他们都是一个生殖细胞分裂而来,从生理学上而言,他们就是同胞兄弟姐妹,十胞胎。
不过,他们在出生之前,就注射了两次增寿药剂,因而在他们出生之后,寿命就高达4300年以上,较之以前那些注射增寿药剂的人在寿命上要强很多。
出生之后,这十个新生儿经过全面体检,得出结论,十分健康!
当然,由于事关整个大夏,因而这批新生儿至少还要观察一年以上。
但第二批新生儿也在人造紫宫内孕育了。
十个月后,第二批1000个新生儿顺利出生。
到这个时候,人工繁衍技术就算是完善到位了。
接下来就是调动大量算力,来运行社会公养制度的数学模型。
其中包括多种制度的实施。
譬如人工繁衍的人类孩童与自然繁衍的人类孩童一起社会公养,又或者人工繁衍的人类孩童单独进行社会供养,自然繁衍的人类孩童由其父母进行抚养等等。
这个数学模型的建立,就是为了避免社会公养制度实施之后出现一些问题。
经过三个月的数学模型模拟运转之后,社会公养制度的诸多漏洞以及问题都暴露了出来。
不过这些漏洞,问题的暴露是个好事,将漏洞,问题弥补之后得出的社会公养制度看上去就很完美了。
当然,这个社会公养制度也不是科幻小说里那种很冷酷无情的公养制度。而是会设立大型类似于幼儿园的公养机构。
同时,这种公养机构只对人工繁衍的人类孩童或者被遗弃的人类孩童进行公养。
而最关键的则是需要强制推行领养制度。
也就是每一个人工繁衍的人类孩童或者被遗弃的人类孩童,在进入公养机构之后,都会进入到领养名单。
每一个成年的大夏人,除非是你已经有了两个孩子以上,那么都必须至少领养一个公养机构的孩童。
而领养的义务则是必须每隔一段时间前往公养机构,陪同领养的孩子一起玩耍,做游戏等等。
每周至少需要在网上进行一次视频连线等等。
毕竟虽说公养机构并不只是由机械人来照顾这些孩子,还有专门的生活老师,但孩子们需要更多方面的陪伴。
而在这个公养制度开始推行之后,赵小侯作为表率,第一个站出来将第一批那十个孩子给领养了。
这个时候,那十个孩子已经两岁了。
当然,这也堵住了赵华固和李专红一直以来的催婚。
要说赵小侯也不是完全不想耍朋友结婚。
现在系统大概是成熟了,不像以前那样动不动就强制他做事,也不会反对他和女性接触。
但现在的赵小侯已经很难和其她女性正常接触了。
其一是他的地位太高了。
其二就是他总感觉其他人的智商太低,很难正常交流。
这一点也反映在了他和其她女性的交流之中。
就算是大科学院里的未婚女科学家,勉强能够跟上他某个方面想法的,但人家也都是将他当成师长看待,对他完全没有半点不正常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