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九章 高端局被狙,低端局被偷家!(1/1)
次日的汇川实业,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山雨欲来的紧绷感。
赵淑芬昨夜的决定,在整个汇川的核心管理层中掀起了滔天巨浪。所有人都知道,一场硬仗,已经无可避免。
办公室的门被轻轻敲响,是赵淑芬的秘书小陈,她的脸上带着一丝不同寻常的紧张。
“赵总,邮电局刚送来一份加急电报,是从……从新加坡发来的。”
小陈的声音压得很低。
新加坡。
赵淑芬的目光从一份预算报告上抬起,眼神里没有丝毫波澜,只是淡淡地“嗯”了一声:“拿过来。”
电报被小心翼翼地放在了红木办公桌上。
那是一个牛皮纸信封,上面“加急”的红色印章格外刺眼。
赵淑芬没有立刻拆开。她只是静静地看着那个信封,手指在桌面上轻轻叩击着。
这封电报,十有八九和梁文浩有关,也和那条盘踞在狮城的“鳄鱼”有关。
该来的,终究是来了。
她撕开信封,抽出里面那张脆弱的电报纸。
上面的字不多,是用印刷体打出来的,冰冷而公式化。
发报人:梁文浩。
收报人:汇联集团转汇川实业赵淑芬。
内容很短,却字字惊心动魄。
电报上说,新加坡华商总会的名誉会长李嘉海,已通过总会正式向汇川实业的负责人发出邀请,希望她能于下月初亲赴新加坡,参加一场名为“东南亚陶瓷艺术与商业前景研讨会”的活动。
梁文浩在电报的末尾,只加了四个字:
“审慎,勿复。”
李嘉海甚至懒得亲自出面,而是通过“华商总会”这个第三方。这其中的傲慢与轻蔑,已经溢于言表。
去,还是不去?
一个巨大的难题,狠狠地砸在了赵淑芬的面前。
去,就是单刀赴会,走进对方早已为你设好的天罗地网。在新加坡,那是李嘉海的地盘,他有无数种方法让你有来无回,或者让你当众受辱,彻底击溃汇川的士气。
可若是不去,那就等同于当众示弱。一个连“请柬”都不敢接的企业,在李嘉海这种人的眼里,就成了一只可以随意拿捏的软柿子。他接下来的打击,只会更加肆无忌惮,更加猛烈。
梁文浩最后那句“审慎,勿复”,更是充满了深意。
“审慎”,是提醒她这背后水深无比,杀机重重。
“勿复”,则是告诉她,不要通过电报这种容易被监听的方式回复任何信息,更不要轻易做出决定。他在那边,处境同样微妙,甚至可能已经被监控了起来。
赵淑芬捏着那张薄薄的电报纸,指节因为用力而微微泛白。
她能想象得到,梁文浩在发出这封电报时,是何等的处境。他身在风暴中心,一边要与那头巨鳄周旋,一边还要想尽办法为她们传递出最关键的情报。
就在赵淑芬为此事头疼欲裂,反复权衡利弊之时,桌上的红色电话机,突然发出了一阵急促刺耳的铃声。
“铃铃铃——”
赵淑芬深吸一口气,平复了一下心绪,拿起了话筒。
“喂,我是赵淑芬。”
“妈!是我,李娟!”
电话那头,传来李娟又急又气的嗓音,却依然能清晰地感受到她快要爆炸的情绪。
“出事了妈!丰城的生意,出大事了!”
赵淑芬的心,又往下一沉。
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一头来自顶层的资本巨鳄还没想好怎么应对,来自底层的麻烦又接踵而至。
“别急,慢慢说,出了什么事?”
李娟在那头喘了几口粗气,语速飞快地说道:“妈,我们的‘东方雅集’在丰城是彻底火了,尤其是‘木棉红’那个系列,简直是卖疯了!但是……但是问题也来了!”
“当地那些小瓷窑,不知道从哪里搞到了我们的设计图,开始大批量地仿冒我们的‘木棉红’!那些假货,做工粗糙得不行,颜色不正,图案模糊,可架不住它便宜啊!我们的一个茶杯卖十几块,他们只卖两三块钱!”
“现在整个丰城的低端市场,全都是他们的假货!最气人的是,上个星期,市里的纺织厂发福利,后勤科的人图便宜,竟然采购了一大批仿冒品!好多职工都以为那就是我们的‘东方雅集’,这两天,我们专柜接了好几个电话,都是投诉我们质量差的!这简直是……是往我们身上泼脏水啊!”
李娟的声音里充满了委屈和愤怒。
她这段时间,为了打响“东方雅集”的牌子,跑断了腿,磨破了嘴,眼看着局面一片大好,却被这些苍蝇一样的仿冒者,在背后捅了一刀。
“我去找过工商,也报了案。可那些小窑厂都是本地的,盘根错杂,工商去查,他们就关门,风头一过,又偷偷开工。根本没用!我们就像一拳打在棉花上,有力气也使不出来!”
赵淑芬静静地听着,没有插话。
她一手拿着那封来自新加坡的,冰冷得像刀锋一样的电报。
一手听着电话里从丰城传来的,灼人得像一团火的消息。
一个,是来自顶层的资本巨鳄,张开了血盆大口,要将你连皮带骨地吞下。
另一个,是来自底层的市场鬣狗,悄无声息地围上来,要将你辛苦打下的江山啃食殆尽。
一个在云端之上,用资本和权势,布下天罗地网。
一个在泥潭之中,用卑劣和仿冒,动摇你的根基。
她忽然间明白了。
无论是高高在上的李嘉海,还是那些藏在阴暗角落里的小窑主,他们觊觎的,是同一个东西。
——“东方雅集”的灵魂。
是赵小丽画笔下独一无二的设计,是许文华和老师傅们手中代代相传的技艺,是汇川耗费了无数心血才凝聚起来的品牌价值。
李嘉海想把它整个夺走,变成自己商业帝国皇冠上的一颗明珠。
而那些仿冒者,则想把它撕碎,变成自己口袋里几张带响的钞票。
目的不同,但本质一样。
都是掠夺。
赵淑芬缓缓地站起身,走到巨大的落地窗前。
窗外,是汇川热火朝天的厂区,工人们正在为“大师作坊”的加速建设而忙碌着。更远处,是羊城盛夏里郁郁葱葱的城市景象。
她的目光穿过眼前的景象,仿佛看到了远在新加坡的那座金融大厦的顶层,也看到了丰城那些藏污纳垢的小作坊。
她的眼神,在经历了最初的凝重和烦躁之后,一点一点地,变得无比锐利,无比坚定。
去,还是不去?
打,还是不打?
这已经不是选择题了。
一个清晰、大胆,甚至有些疯狂的应对策略,开始在她的心中,慢慢成形。
“李娟,你听着。从现在开始,不要再去管那些仿冒品了。”
电话那头的李娟一愣:“啊?妈,那我们不就……”
“让他们仿……我很快,就会让他们知道,什么东西,是他们永远也仿不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