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九章 电报八个字,大嫂的野心震惊我妈一百年!(1/1)

赵大刚握着话筒,听筒里传来“嘟嘟”的忙音。他额头上渗出了一层细密的汗,既有拿到代理权的狂喜,更有被母亲那份“考题”砸下来的惊惧。

现款现货。

全国统一代理价。

季度销售额考核。

这三条,哪一条都不是优待,而是三座沉甸甸的大山。这根本不是把生意交给自家人,这分明就是一场最严苛的军事化考核。

他放下电话,有些失魂落魄地坐回椅子上,习惯性地想去摸口袋里的烟,却发现手抖得厉害。

“怎么了?妈她……不同意?”李娟端着一杯热茶走过来,轻轻放在他手边。她的脸上没有丝毫的紧张,平静得像是什么都没发生。

“同意是同意了……”赵大刚声音发干,他拿起茶杯喝了一大口,才把赵淑芬开出的三个条件,一五一十地学了一遍。他越说,心越凉,最后颓然地靠在椅背上,“这不是把我们往火坑里推吗?现款现货,第一批货得要多少钱?万一卖不出去,砸在手里,咱们这个百货店一年的利润都得赔进去!”

赵氏百货是不缺钱。经过几年的经营,在红星市这个地方,他们算得上是响当当的富裕户。但正因为不缺钱,赵大刚才更害怕失去。他习惯了稳扎稳打,每个月看着账本上稳步增长的数字,心里就踏实。

而李娟的提议,母亲的考题,无异于让他站在悬崖上,蒙着眼睛往前跳。

“我算过了。”李娟却异常冷静,她从抽屉里拿出一个账本和一支笔,在上面飞快地写画起来。“‘东方雅集’定位高端,第一批货,我们不能小打小闹。要做,就要把声势做起来。红星市,加上周边的三个县城,我们的目标客户是单位、厂矿的领导采购,还有那些先富起来的个体户。所以,第一批货的品类必须齐全,从茶具到餐具,从摆件到花瓶,一样都不能少。”

她把一个数字圈了起来,推到赵大刚面前。

赵大刚定睛一看,倒吸一口凉气。那个数字,几乎相当于他们百货店流动资金的一大半。

“你这是疯了!”他猛地站了起来,“把这么多钱全都砸进去?万一……万一红星市的人不认这个呢?这玩意儿比黄金还贵,谁买啊!咱们的流动资金要是全压在这上面,百货店那边进货都成问题,这才是我们的根基!”

“根基?”李娟也站了起来,“大刚,你觉得卖日用百货是根基?妈和妹妹在羊城,做的是能传代的事业。我们守着这点‘根基’,一辈子都只能跟在她们屁股后面吃点灰。”

她走到赵大刚面前,直视着他。

“妈给我们的不是一道送分题,是一道附加题。她就是要看看,我们到底有没有胆子,有没有魄力,去干一件大事。如果我们也想着先拿几套样品试试水,那跟外面那些想占便宜的经销商有什么区别?妈会怎么看我们?她会觉得,我们就是扶不上墙的烂泥!”

他沉默了,不得不承认,妻子说得对。母亲的性格,他最清楚。她从来不信眼泪,只信结果。

当天晚上,李娟没有回娘家,也没有去银行。她只是在晚饭后,当着赵大刚的面,拿出了两个上了锁的木盒子。一个,是她当年的嫁妆箱子,里面是这些年家里所有的存款单和一些金银首饰。另一个,是赵氏百货的保险柜钥匙,里面放着店里所有的活期现金和账本。

她把两个盒子并排放在桌上,钥匙放在旁边。

“大刚,这是咱们家所有的钱了。一个是咱们的小家,一个是咱们的大家。现在,得把它们合在一起,去办一件大事。”

她没有说“押上去”,她说的是“合在一起”。

“要么不做,要做,就得让羊城那边看看,我们红星市赵家,不是来讨饭的,是来开疆拓土的。”

赵大刚看着桌上的两个盒子,再看看妻子。他忽然觉得,自己这个“儒商”的名头,跟妻子一比,简直就是个笑话。他还在盘算着风险和利润,而李娟盘算的,是人心,是格局,是未来。

就在夫妻俩达成一致,准备第二天就去银行调集所有资金的时候,隔壁饭店的王老板找上了门。王老板是个大嗓门,人很豪爽,平时和赵大刚关系不错。

“大刚,听说你们要搞大动作了?从南方弄什么高级瓷器?”王老板一进门就嚷嚷开了。

消息传得真快。赵大刚心里嘀咕。

“王哥,是有这么个事。”

“我就知道你们两口子能成事!”王老板一拍大腿,从怀里掏出一个用报纸包得方方正正的包裹,往桌上一放,“我这人不懂什么高雅玩意儿,但我信得过你和你弟妹的人品!这里是五万块钱,算我入一股。我也不管事,年底分红就行。带着哥哥我一起发财!”

在八十年代,五万块钱,是一笔能买下好几套房子的巨款。

赵大刚心里一动,这要是能拉个人分担风险……

他还没开口,李娟就先说话了。

“王大哥,您这心意,我们领了。但这钱,我们不能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王老板和赵大刚都愣住了。

李娟给王老板倒了杯茶,不急不缓地说道:“这笔生意,是我婆婆给我们出的一道考题,就是要看看我们自己有多大的能耐。如果我们连第一笔本钱都要靠外人凑,那这考题,我们就算是没及格。您的钱,我们心领了。等我们开业那天,您一定要来,我给您留最好的位置,用‘东方雅集’的杯子,请您喝最好的茶。”

她话说得滴水不漏,既拒绝了入股,又给足了对方面子,还顺带给自家产品打了个广告。

王老板愣了半天,最后哈哈大笑起来,把钱收了回去:“行!弟妹,你比大刚有魄力!冲你这句话,哥哥我等你的开业酒!”

送走王老板,赵大刚看着李娟,满心都是佩服。他彻底明白了,妻子要的,不仅仅是生意,更是这个家的主导权,是绝对的控制权。

第二天,夫妻俩跑遍了红星市的几家银行,将一笔笔存款汇集成一个庞大的数字。当他们站在邮局的柜台前,准备办理电汇时,赵大刚的手心全是汗。

李娟却显得格外镇定。她拿起笔,在电报纸上,一笔一划地写下了八个字。

写完,她把电报单递给丈夫看。

上面只有八个字:“货款已备,静候佳音。”

这封电报,没有问候,没有解释,只有结果。承载着他们全部的决心,飞向千里之外的羊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