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故事就从灭门惨案开讲(1/1)

艳阳高照,微风徐徐;

想象一下,就是那种阳光洒在身上只觉得暖和,风吹拂着脸庞却无一丝寒冷;

在东宛城内的集市上,百姓络绎往来,街边的摊贩热闹吆喝着,‘瞧一瞧看一看喽喂~’茶楼饭馆里忙碌的招呼着,‘贵客您楼上请~’

车水马龙之间,熟识的大人们彼此闲聊,孩童们则追逐嬉戏着,一派祥和,真所谓是风光正好啊!

“驾,驾!”闻声望去,是一辆马车行驶了过来,老马识途,它倒是不急不慢,甩着脖子下的铃铛叮铃铃的提醒着行人避让。而赶车人是一位翩翩少年,他坐在车前一手把着缰绳一手持着长鞭,轻而有节奏的驾驭马儿。

“韩公子,韩公子,上好的山货啊,您看,买些吧,都是昨儿才运下来的。”路边上有与少年熟识的摊贩,他拿着自家的产品快步上前,热情的推销着。

“严大哥,我昨天在北街见过您,就在猫儿口,哈哈哈。想必是当时那些药水沸腾起的雾气太大,您没看到我;这样,等啥时候你真有好东西,知会我一声,我定来瞧瞧。”

“还有,用药千万不要过量,虽吃不死人,但是头晕,恶心,闹个肚子啥的也是作孽。”少年怒而不发,反倒是用悄悄话的形式告诫后便继续向前。

街边陆续有认识这位少年的人,都亲切的与他打招呼,可也有不认识他的人,他们便好奇就问啊:“诶(ei),这个赶车少年是谁啊?”

“他啊,他叫韩扶苏,他家就是我们东宛城内有名的《红绣坊》,就在前面那条街上,一拐弯,门口有棵大枫树那家。”

“红绣坊?”

“是做针织布匹生意的,生意极好,我听说啊就连远在帝都,都有不少达官显贵很钟爱他家的产品,也算是名声在外了。再加上一些熟识的夫人们平时相互推荐,确实也是因为人家的东西好!所以现在红绣坊经常会有预约,要是有大的宴会活动需要,还会特地请他家提前进府安排商量,并包下这一整段时间开销。”

“是呀,他家的布料衣服确实好,也有很多实惠,再加上二老为人不错,我们平时也喜欢去他家转转。”另一位路人接话道。

“哦,听你们这么一说,我有时间也得去看看。”

......

韩扶苏来到路口,驾车一个转弯,前方百米处那棵大枫树很是夺目,让人不得不第一眼就关注到它。顺带着目光下移,便看到一块黑底金漆的招牌“红绣坊”。

“娘亲,我回来啦。”韩扶苏把马车停好,走到正门前与母亲打着招呼。

店内,韩母此时正忙着给客人介绍着布匹,听到扶苏的声音便向门外看去,由心生笑道:“今天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不是说灵月寺有庙会吗。”

韩母先向客人微笑示意,传递过手中的布料让客人先自行挑选;她走出柜台,顺手拿出丝帕来到扶苏跟前,左手轻轻掸了掸他身上的灰,再用丝帕擦了擦他额头上的汗。

“子房他们几个去了,我知道今天家里有一笔重要的买卖,父亲前几日偶感风寒,孩儿想帮父亲分担就赶回来了,这次就换我去送吧娘亲。”

“还有,呐,刚在子房家,他送我们一些小物件,我特意给娘亲挑选了一样。”

韩扶苏说着从怀里掏出一个用丝绸包起来的精致的小盒子,打开里面是一个上等的香囊,并亲自给母亲挂上。

“嗯,好看,有心了,回头替我与子房道声谢,下次记得叫上他们来家中做客。你也快回里屋歇息吧,我这忙不开身还要招呼客人。”

“娘亲,我还没吃饭呢。”

“那你快去找赵伯填饱肚子先!在外面怎么还能饿着?这孩子。记住!一定要赵伯把钱收下。”

韩母先是佯装要打,无奈的抱怨道,而扶苏走位躲闪着,与客人礼貌示意后便跑进了里屋,韩母与客人相视一笑。

王家。东宛城中大户,府里大人在帝都做官,听说位高权重。由于王大人平时都在帝都生活,所以整个王府便是由老夫人打理,老夫人平时就喜爱红绣坊这块招牌,自然也是老客户。

昨日府中收到信了,信中告知王大人一行已由帝都出发,差不多半个月的路程便能回府,所以老夫人就打算给府里的上上下下都置办点新衣裳。韩扶苏所说的重要买卖就是想替父亲赶这趟差事。

约定的时间,韩扶苏赶着满载的马车准时来到了王府门前,由于是常客,早已经和门卫熟络了;停好马车,韩扶苏上前通报:“小哥,按老夫人吩咐进府送一些布样,还如往常一般,让府中丫鬟出来拿一下,劳烦了。”说罢拿出一些叩门钱交到门卫手里。

“公子您客气啦,平时里您父亲对我们就很是照顾,今日是您来了,无须这样。”

“您先稍等,我现在就进去通报,来呀,你俩去给公子看张座儿!”门卫拿过钱,一边说着一边揣入怀中,随后便跑进府内。

没等太久,王府管家出来了,扶苏上前,拿出受邀帖子奉上,管家确认后便领着扶苏与一众丫鬟拿好布样进入府中;

王府里到处都是素衣守卫,三人一队,百步一岗,一院一盘查,和府外的人来人往大不相同,真是外松内紧啊。

从大堂左转穿过亭廊便是后园,后园里花草竹菊,争艳斗姿,假山水池,彩鱼比舞。下人们来来往往,步子紧快但不慌乱,井然有序。扶苏一路上跟着管家边看边走,不记得穿过几个拱门,几座小桥,几道盘查最后来到一院子外;

还没进这院子里,在外面就听见里面谈笑声欢乐的不得了。这里是老夫人的庭院,扶苏今天是第一次到王府内院,所以扶苏很自觉的谨慎起来。

“你先在此等着,我进去通报下。”

“有劳了。”

管家和韩扶苏交代完便进了院子,韩扶苏这才敢乘机舒了口气,回头看一眼身后排成长队抱着布料的丫鬟们,心想这次的生意要是办好了,家里可以挣到不少钱,母亲就不用这么劳累。所有一定不能出岔子,得让老夫人和王府上下都满意喽才行。

屋内老夫人主位上坐着,此时正与府中的夫人小姐们品茗聊天,有说有笑,管家上前来躬身禀报:“老夫人,红绣坊派人送料子来了,按您的吩咐,现在就在院外候着呢。”

“来了就叫进来吧,搬个座,正好现个儿人齐,大伙都挑一挑,选一选。”

“诺。”屋内众人齐声遵命。

管家出来,他看得出扶苏有些许的紧张,轻拍着他肩膀温声道:“进去吧。”

又对府里的丫鬟们嘱咐道:“都留神,机灵着点!夫人,小姐都在里面呢,做好自己的事,今个少不了赏。”

韩扶苏跟着管家进去了。客屋里人还真不少,扶苏上前:“老夫人安康,红绣坊接到府上传唤便放下手上事务开始准备,这次把店都搬过来了,就等着老夫人过目。”

就这样,按照出发前母亲的嘱咐,韩扶苏把几个上好的料子先安排给老夫人上眼,果然都被老夫人相中。过一会,老夫人乏了要休息;便安排大家移步正厅由府里的其他夫人们张罗,接着挑选。

可是选来选去一下午没选明白,便安排晚上继续。

‘估计今天是要留下来住一晚,明天还得接着挑。’韩扶苏心想;

其实这个情况韩母早有预料,也已经告诉扶苏会有这种可能,所以他也很坦然了,王府毕竟家大业大,人多嘛。

不出所料,忙了一晚上才作罢。

休息,安排在靠近大街的南院二楼的客房;王府的客房屋内布置自然也是华丽,可让扶苏满意的是因为这房里有一面靠墙的书架,这个书架很有意思,四层的设计,除了每层都摆放了该摆的书籍外,书架的每层头排还各放一坛美酒。

韩扶苏爱酒,不可谓千杯不醉,但是借酒抒情赋诗的雅兴还是有点,正巧此时夜空中云儿飘动,皎洁的月光没有了云朵的遮挡,一瞬间洒满扶苏身上,大地更亮堂;

‘噼噼啪啪,噼噼啪啪’爆竹声声响,扶苏循着声音向窗外望去,现在街上好不热闹啊,在宽阔的广场中心,由竹子搭起了一座高台,高台最上面有一个红色彩带球,城内三大家族共派出九只舞狮子各显本领,登台夺彩;只见九只舞狮都上了竹台,咚的一声鸣锣,比赛便开始了,开始后就会有人用火把点燃竹台最尾端。竹子经过处理,燃烧的速度和路线都很规矩。而在燃烧时发出的噼噼啪啪爆竹之声最是热闹非凡,渐渐的火光冲天,红龙(火焰如一条龙))腾舞,场外叫板声,喝彩声,加油鼓劲声此起彼伏,不曾有一刻间断;声之大,传千里,陆续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百姓驻足观看。

“今天是端龙节!哎呀,我怎么把这个忘了!”韩扶苏刚开始听到爆竹声还有些疑惑,等他看到舞狮夺彩时便记起。

‘月色正好!节日正好!美酒正好!怎能不放肆一下?’

韩扶苏他脑子一热,走到书架前,二话不说,挑选出一坛美酒揭盖便喝了起来。“花雕,兰陵美酒郁金香,只是没有玉碗,盛不起这皎洁的月光啊,哈哈哈。果然是好酒!”

街上还游行着各类的花灯,还有红灯狮子,红灯祥龙,舞的那是活灵活现啊,各类杂技表演也是引来阵阵叫好。半晌,屋内便飘散着浓郁的酒香,仿佛闻着味都能把人醉倒。扶苏喝酒就上脸,直到耳朵根,他倚窗而坐,一手抱着酒坛一手撑着脑袋,看着街上正在表演的三龙争珠(舞龙表演)渐渐的走出视线看不到了,突然觉得凭栏赏月喝着不尽兴,他要边喝边看表演才对嘛。正好窗户外沿可以爬到隔壁矮房的屋顶。他突然就冒出个端龙佳节在屋顶赏月品美酒的想法,脑子又一热就蹬着窗户抱着美酒爬屋顶去了。

几经辗转,他找到了视野最好的也是最高的屋顶上,扶苏解开玉冠披散着头发席瓦而坐,看着街上热闹的表演,他满意的笑了,又是一大口。

不知不觉的大半坛快喝完了,可是他光喝酒不吃点东西垫一垫,在微凉的晚风吹拂下,酒劲一下子就上头了,他正考虑要不要下去弄点吃的,突然听到王府屋内一阵乒乒乓乓。韩扶苏心里感觉奇怪,一向井然有序的王府,这大半夜怎么到处会有东西掉落摔坏的声音?

“啊~”一声短暂的惨叫把韩扶苏一下子拉回了现实,声音虽小奈何他耳尖啊,浑身的酒意顿时清醒不少。

出事了?韩扶苏心想。

他放稳酒坛,轻手轻脚的,慢慢的爬到一隐蔽处的屋檐,小心的用目光打探着院内的动静,果然,他看到地上已经是尸首遍布,向远些看,园中,走廊上,厅内,到处都是。只见一伙黑衣蒙面人像风一样掠过,他们是一刀毙命后再轻轻放倒。正因为是端龙佳节,老夫人放守卫们回家过节,所以今晚府内的护卫人手只有一成。

韩扶苏哪见过这世面,吓到他赶紧缩回脑袋。他现在可没有心情去想为什么杀人?是谁在杀人?更不提下去救人!

他被所看见的这一切惊呆了,又万幸自己一时贪玩爬上了屋顶,他现在只想好好躲着,趴好,趴严实了,可千万别被发现。

他在心里祈祷着,他现在只想平安回家。他马上回想起自己当时在翻窗上屋顶时一不小心把撑窗户的杆子踢掉了,窗户关上了。这可是个好消息。

次日。等到太阳高挂,韩扶苏还趴在屋顶上,他是一晚上没合眼。不知道是不是祈祷真的有用,反正是福大命大躲过了这一劫。韩扶苏现在只想回家,可是他的腿真的不听使唤,几经波折,好不容易从屋顶上下来,地上那一滩滩凝固的黑血,一具具死不瞑目的尸体,让他一阵犯呕。一不小心被尸体绊倒,脸贴脸才看清是昨天收钱的那个门卫,腾的一下站起,飞跑。经过一番折腾,好不容易来到马厩,爬上自家的马车,从王府后门驶出。

看到了大枫树,很快就来到了店门前,韩母此时正在柜台前翻看着账本,扶苏下车扑到柜台上,拉着韩母双臂,直勾勾的看着母亲。韩母明显也被他这个样子吓一跳,见扶苏这失魂落魄的状态又久久不说话,知道是出事了,便拉着扶苏进了里屋,把韩父喊了过来。

“怎么了,苏儿,你可别吓娘亲啊,是不是看到不干净的东西啦。”韩母眼中噙泪上下打量着,并用手背去测着扶苏的额头。

韩扶苏看着走来的父亲,努力的整理句子,把发生过的事情全都告诉了父母。

说罢,屋内三人沉默。韩父提问:“苏儿,你回来有没有被人看见?”

“有。”得到韩扶苏的回答后又是一阵沉默。

“不妥!我们得赶紧走!出城避一避!王府何时冷清过?官府马上就会知道王府被灭门的事,而且很容易就能查出苏儿是唯一的活口,到时候不管怎样,肯定是要跟他们回去问话的。”

韩父觉得这个险不能冒,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啊,接着他看着韩母继续说:

“你赶紧去收拾些东西,我们从后门走,就算没事我们也要出去避几天,看看情况再说。我最担心的不是官府,若是让那伙刺客知道王府还留有活口,到时候我们的处境就太危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