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3章 心有灵犀的六皇子萧凡和王妃李秀宁?夫妇?(1/1)
六皇子萧凡仿若未闻,
他的目光依旧停留在棋盘上,仿佛那棋局比青龙所说的事情更为重要。
然而,他的声音却轻飘飘地传来,“说吧,本王听着呢?”
青龙见状,不敢有丝毫迟疑,连忙说道:
“回禀王爷!锦衣卫得到消息,大魏皇朝的镇国公公孙扬于七天前,对大楚皇朝的南境边境突然发动了猛烈且全面的进攻,其攻势异常凶猛,大楚皇朝的守军根本无法抵挡,
短短时间内,孙扬便一举拿下了不少城池。”
说到这里,
青龙稍微停顿了一下,
接着说道,“此外,王爷您麾下的三路精锐武者大军进攻大楚皇朝北境剩余的近一半疆域,进展也十分顺利。
特别是东路军的大帅韩信,他所指挥的黄金火骑兵、戚家军、岳家军等兵种更是势如破竹,
一路高歌猛进,已经连续攻下了好几个州。”
青龙的语速很快,显然是想尽快将这些重要情报禀报给萧凡。
但在说完这些之后,他的神情突然变得严肃起来,犹豫了一下,
才继续说道:“回……回禀王爷!
都城的锦衣卫传来消息,王妃手下的贴身侍女杏儿,
不知为何收留了上百个无家可归的小女孩,并将她们安排在了王妃在都城外的庄园中。”
就在锦衣卫的副指挥使青龙的话音落下的瞬间,
整个王府花园仿佛被一股寒风吹过一般,
原本热闹的氛围骤然降至冰点。
荀彧先生的目光如鹰隼般紧紧落在棋盘上,
仿佛那上面隐藏着什么惊天秘密一般。
而张良先生则是将视线投向了远处盛开的紫罗兰,
似乎在那片绚烂的花海中能找到一丝慰藉。
站在六皇子萧凡身前的锦衣卫的副指挥使青龙,手心早已被汗水湿透,但他却不敢有丝毫的松懈。
毕竟,
他可是大萧皇朝南阳王封地的首府南阳王府情报机构锦衣卫的最高官职,身负重任。
收到情报后,他深知必须向自家王爷汇报,
这是系统赋予的每一个召唤出来的人物对六皇子萧凡百分之百绝对忠诚的态度所决定的。
他们只对自己的主人或者主公六皇子萧凡负责,
其他人,哪怕是六皇子萧凡的枕边人王妃李秀宁,
只要对自家主公六皇子萧凡的大业构成威胁,就必须毫不犹豫地向王爷禀报!
.....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
现场的气氛异常凝重,没有人敢轻易打破这份沉默。
终于,在经过一番内心的思考后,
六皇子萧凡缓缓地将手中的白色棋子丢回了棋罐子中,
发出了清脆的声响。
缓缓地站起身来,六皇子萧凡面带微笑,眼中流露出对锦衣卫副指挥使青龙的赞赏之意。
他轻轻地拍了拍青龙的肩膀,仿佛在传递一种信任和鼓励。
六皇子萧凡的声音柔和而低沉,
却又带着一种不可忽视的威严:“青龙,这一次,你做得非常好。
本王对你的表现十分满意,希望你能继续保持这样的状态。
从今日起,你将成为锦衣卫的第一副指挥使,地位仅次于锦衣卫指挥使纪纲。”
他顿了一下,接着说道:
“立刻通知前线的三路大军,让他们再接再厉,扩大战果。同时,要牢记本王的命令,务必速战速决!”
说完这些,
萧凡的目光转向了一旁,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片刻后,他的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轻松的笑容:
“至于本王的王妃嘛?
以后就不必再让锦衣卫费心了。
她想做什么,就让她去做吧。
毕竟,就她那点本事,也翻不出本王的‘五指山’。”
最后,萧凡转过头来,看着青龙,眼中闪过一丝满意的神色。
他缓缓说道:“去王府宝库领五瓶地髓灵乳吧,这是对你的奖励。”
青龙闻言,心中一喜,连忙躬身谢恩。
他知道,这地髓灵乳可是极为珍贵的宝物,能够得到如此丰厚的赏赐,
足以证明六皇子萧凡对他的重视和认可。
萧凡微笑着点了点头,然后挥了挥手,示意青龙可以退下了。
青龙如蒙大赦,赶忙再次向萧凡行了一礼,
然后转身快步离开了王府的后花园,
生怕多待一刻会引起六皇子萧凡的不满。
......
王府的后花园的氛围又恢复了正常。
六皇子萧凡面色沉静,
他轻轻地拿起一枚白色棋子,仿佛这棋子有千斤之重。
他凝视着棋盘,思考片刻后,将棋子稳稳地落在了上三路的位置。
就在这一瞬间,
棋盘上的局势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原本左上的局势是白色棋子已经把黑色棋子逼入绝境,毫无还手之力。
而这一子的落下,更是让白色棋子的优势愈发明显。
六皇子萧凡嘴角微扬,露出一抹不易察觉的笑容。
他缓缓抬起头,目光最后停留在张良和荀彧身上,
悠悠开口道:“张良先生,荀彧先生,你们对此事有何看法?”
他的声音不大,却在这安静的后花园中显得格外清晰。
两人的目光都集中在自家王爷萧凡的身上,等待着他的下文。
六皇子萧凡顿了一下,接着说道,
“大魏皇朝的镇国公公孙扬于七天前,对大楚皇朝的南境边境突然发动了猛烈而全面的进攻。
这一举动,究竟意味着什么呢?是大魏皇朝借着咱们大萧皇朝在大楚皇朝北境和大楚交战的契机,准备与大楚皇朝全面开战呢?
还是仅仅只是想从大楚皇朝身上咬下一块肉呢?”
他的话语如同一道惊雷,
在张良、荀彧先生耳边炸响。
后花园内顿时陷入一片死寂,
只有偶尔传来的落子声,在这寂静中显得异常突兀。
片刻过后,
张良先生不紧不慢地开口,声音随和而又沉稳,
仿佛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王爷,关于大魏皇朝和大楚皇朝是否会全面开战,这并不是镇国公公孙扬一个人能够决定的。
虽然他手中掌握着几十万精锐的武者军,
但这些兵力在面对大楚皇朝南境的项家时,
恐怕也难以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他顿了一下,继续说道:
“大魏皇朝的朝廷内部一直存在着明显的两派分歧,一方是以文官为首的主和派,另一方则是以武将为首的主战派。
根据手下对大魏皇朝现任皇帝魏渊的生平经历以及他登上皇位后的一系列举措的深入了解,
这位皇帝似乎对平衡之术情有独钟。”
张良先生稍稍提高了声音,
强调道:“大魏皇朝如今的朝廷格局,实际上正是他运用平衡之术的结果。
他巧妙地让两派势力相互制衡,以确保自己的统治地位稳固。
所以,依手下之见,大魏皇朝和大楚皇朝全面开战的可能性并不大。”
然而,他话锋一转,
接着说道:“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大魏皇朝会对大楚皇朝毫无作为。
毕竟,大楚皇朝这块肥肉实在诱人,大魏皇朝肯定不会轻易放过。
我估计,他们很可能会采取一些小规模的军事行动,狠狠地从大楚皇朝身上撕下一块大肉来。”
张良先生的话语刚落,
王府后花园中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就在这时,荀彧先生仿佛早有预料一般,
恰到好处地开口说道:“在下也赞同张良先生的观点,大魏皇朝与大楚皇朝极有可能不会全面开战。然而,我所依据的理由却与张良先生略有不同。”
荀彧先生稍作停顿,整理了一下思绪,
接着说道:“首先,从中域三大皇朝的实力排名来看,王爷所在的大萧皇朝无疑是当之无愧的首位。
无论是军事实力、地盘面积,还是顶尖高手的数量和质量,大萧皇朝都以绝对的优势胜过其他两个皇朝。”
他顿了顿,继续分析道:
“其次,大魏皇朝和大楚皇朝之间的实力差距并不是特别大,大魏皇朝只是稍强于大楚皇朝而已。
这就使得三大皇朝能够维持相对的平衡。而这种平衡之所以能够长久保持,
主要是因为老二的大魏皇朝和老三大楚皇朝之间心照不宣地形成了一种同盟关系,
共同对抗大萧皇朝。”
说到这里,荀彧先生的语气变得严肃起来:
“如果大魏皇朝不顾及这种同盟关系,贸然与王爷南北夹击大楚皇朝,
那么结果很可能是大楚皇朝会被大萧皇朝、大魏皇朝以及其他周边的皇朝、王朝联手瓜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