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妇女独立团三营运粮队伍遭遇敌人(1/1)
妇女独立二团三营的女战士们约350人,全副武装,带着自己的战斗装备与被装,每个人肩挂40-50斤重的2袋粮食,总的负重在70-80斤左右,与一些女战士的体重相当。这支红军女战士组成的队伍,穿行在森林茂密的崇山峻岭。
奉红四方面军总部命令,她们要把这批粮食,从江油丘陵地区送往200里以外的北川与茂县交界的峡谷前线。三营的红军女战士们,一路上穿越密林深谷。为保粮食安全,她们尽量走在没有反动民团土匪出没的地方,向着北川峡谷昼夜前行。
她们没有象样的鞋子,草鞋早已被坚硬锐利的岩石割破,几乎所有女战士们都露出了脚板,就只能光脚踩在岩石上。有些女战士的脚裂开了,背扛着那么重的东西,钻心的疼痛,每走一步都是十分艰难的。有的女战士脚上受了伤只能用布条包着,布条上累积了斑斑血迹,旧的血迹与新的血迹混杂着。
三营的女战士们快要到达北川峡谷的时候,山越来越陡,路越来越难行。队伍开始拉长,一些女战士摔倒或者是摔伤。
快到晌午了,独立二团副团长兼三营营长刘伯新,知道很多女战士们的体力已到极限,必须要休息一下。刘伯新下令同志们休息,让后面的人跟上收拢队伍。还有大约二十多公里山道,就快要到目的地了。
一路虽然艰苦,但没有碰到敌人,粮食是安全的,这就算是还比较顺利了。越是到了最后越要提高警惕,以防在最后的关头受到敌人偷袭。而且越是靠近北川峡谷,山形地势就越复杂,就越有可能存在土匪或反动民团武装。
三营的红军女战士们正在休息,周围显得十分的安静。太安静了,这预示着凶险的前兆,指挥员刘伯新有着敏锐的战场感觉,有敌人埋伏的可能性很大。
指挥员刘伯新:“通信员。”
通信员:“到。”
指挥员刘伯新:“命令侦察排出一个班前出侦察,防止敌人埋伏偷袭。”
通信员:“是。”
按照三营的建制,三营有一个独立侦察排,侦察战士都有着优秀的战斗素养。侦察班前出一般200至300米,以能听到枪声信号,及时传递情报为限。
侦察排3班主动接受了任务。班长杨红秀,她已经是一个有丰富战场经验的老战士了,她带领的三班多次完成行动任务,是一个有过硬军事素质能打硬仗的战斗集体。
杨红秀带领侦察班以3人一组,向前方四个方向扇形侦察前进,与主力部队保持大约200米的距离。侦察班的战士也是有携带粮食的,她们奉命前出侦察的时候,就把携带的粮食,交给营部的运输队。
这个运输队带有一些驴马牲畜,由红军的后勤人员负责管理,后勤人员通常是些年纪比较大的男性红军战士,主要负责运输、做饭这些后勤保障工作,他们是临时加入三营参加运输的任务的人员。
杨红秀让侦察班的四个侦察小组相距50米左右,山高林密的地方,大多数时候相互看不见,她们通过鸟叫的声音传递信息,每个小组模仿的鸟叫声都不相同。如果发现敌人,就会有一名侦察员返回报告,同时用约定的声音向同伴通报。
在这个北川峡谷地区,蒋介石命四川军阀刘湘为围攻红军的总指挥,调集50万国民党军队,在北川至茂县的大峡谷一线构筑防线,阻止红军南行西进,企图把红军困死在大峡谷里。红四方面军为了策应和迎接中央红军,必须要打通川西,进军AB州与GZ州,与中央红军会师北上。
三营的红军女战士们运送的这些粮食,就是奋战在北川至茂县的大峡谷前线红军急需的给养。出发前她们就向总部首长发出誓言,要以最崇高的革命精神、排除万难把这些粮食送到前线。
短暂休息之后,指挥员刘伯新下令三营的红军女战士们克服困难,集中精神继续赶路。再翻过前方的几座大山,今天夜间就能把粮食运送到指定地点。她们几乎听到了前方传来的断断续续的炮声。
独立二团三营的红军女战士们,背负沉重的粮食与装备,行走在通口河及其支流涧河附近的山谷小道里。
突然,清脆的枪声打破了大山的宁静。
指挥员刘伯新示意停止前进,准备应战。
指挥员刘伯新:“通信员。”
通信员:“到。”
指挥员刘伯新:“传令所有人尽量保持安静。全体人员检查武器,准备战斗。”
侦察战士:“报告。”过了一会儿之后,二个侦察战士押着一个人回来了。
指挥员刘伯新:“什么情况。”
侦察战士:“前方发现敌人埋伏,抓到一个,打死一个,有一些逃走了。人数不详。”
指挥员刘伯新:“命令前锋三连派出一个班,前出50米警戒!”随即让两个侦察员通知侦察班全体退回到一班的位置,共同警戒。通知杨红秀回来共同审问俘虏。
指挥员刘伯新、营教导员、三连长与杨红秀一起,对抓来的俘虏快速审问,了解到这伙人来自附近敌占区的民团会同当地的土匪及私人武装,数量估计有约300人,他们不是正规武装,具体的数量他也搞不清楚。
这些人汇集到这个地方并没有明确的目标,主要是反动的国民党政府命令他们要有所行动。他们不知道要如何行动,所以到达这个位于红军背后的位置,从事骚扰抢劫。
指挥员刘伯新:“你们知道我们是什么人,在做什么吗?”
俘虏:“不知道。但我现在知道你们是红军队伍了。好像还都是、是、是女的。”
指挥员刘伯新:“红军优待俘虏,你知道吗?”
俘虏:“不知道。怎么优待,上面当官的说你们杀人不眨眼。”
指挥员刘伯新:“真的吗,你想不想让我给你证明一下?”
俘虏:“怎么证明。”
指挥员刘伯新:“杀了你呀,你自己看我杀你的时候会不会眨眼呀。”
警卫员小刘立即从背后取下小刀,在树林中的光线下,小刀闪着寒光,显得十分锋利:“首长,给。”
俘虏立即就跪了下来:“姑奶奶,不要杀我,我只是个跟班,混饭的。我没有做过坏事,没有欺负过人,更没有杀过人。我愿意赎罪保命。”
指挥员刘伯新:“好吧。如果你敢欺骗我们,那可真就是杀你不会眨眼。明白吗,只要你老实听话,红军不会杀俘虏,会释放你。”
俘虏:“我老实听话。”
指挥员刘伯新:“告诉我,从哪儿走过去可以避开那些人,让他们不会发现我们。”
俘虏:“顺路向前走过去的话,肯定是无法避开了。他们已经在前面等着了,过去肯定会吃亏,那里山道弯弯,坡陡路险,不用枪只用弓箭滚石就能挡住所有的人。”
指挥员刘伯新:“那你告诉我,我们还能从哪条路线走过去呢。”
俘虏:“就是现在这条路向后退回去,大约四五里路之后,从一个峡谷里面经过,拐上另一条山路,不会碰上他们。”
指挥员刘伯新:“你知道的这条路他们也会知道,他们不会分些人去那里守候吗?”
俘虏:“不会。从他们那里过去会碰上悬崖,无法到达那条路。他们要去那里,也得从这儿绕过去。”
指挥员刘伯新:“你说真的?你要给我们带路哟,如果你说的不对,你会没命的。现在我们是在打仗不是儿戏。我现在可以信你没有对红军做过坏事,但如果你说了假话,就是对红军做了坏事。”
教导员:“如果没有路我们不会让你生一条路出来,我们只要你说真话。”
俘虏:“真的呢,我走过的。只是还有一件事。”
教导员:“什么事?”
俘虏:“刚才有几个同伴逃回去了,会给当官的报告,如果他们派很多人来这儿,发现你们没有在了,肯定会顺这条道赶上你们。我知道他们一定会比你们快,特别是一些大山里混的土匪,不少打猎的好手。而且你们都是女的,年纪又小,还累的不行。”
指挥员刘伯新与教导员对视了一眼,心知肚明这个人提供了重要的信息,对这个信息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要做出决定的时候了。指挥员刘伯新与教导员经过短暂的商量,决定留下两个班断后,阻击敌人。如有必要,向北面佯动,把敌人引向北面,为全营安全转移争取时间。
杨红秀:“报告。”
指挥员刘伯新:“什么事?”
杨红秀:“侦察三班请求担任阻击任务。”
挥员刘伯新:“有什么理由?”
杨红秀:“我们在前面侦察,我看到了通往西面和北面的地形,我认为可以把敌人引向北面,让他们班在后退的方向构筑工事。如果没有成功,我们可以形成夹击,更容易迷惑敌人。如果成功,将减少伤亡,争取更多时间。”
指挥员刘伯新看了看教导员,教导员赞同的点了点头。杨红秀的意见与她们二人刚才商量的意见完全一致,应该是此次艰险光荣任务的最佳方案与人选。
指挥员刘伯新立即命令,让侦察班与三连警戒班一起,担任阻击敌人的艰巨任务。同时决定,整个掩护任务由杨红秀负责指挥。命令加强两个班的武器装备,每人携带8只手榴弹,50发子弹。由于部队需要负重运输粮食,简装出发,所带枪支弹药原本有限,这已经是尽最大限度的给了她们装备。
指挥员刘伯新和教导员一起,带着俘虏,讯速向队伍的后面走去,同时传达命令,后队变前队,退了回去。
三营的侦察排有3个班,但是没有排长,营长自己兼任侦察排的排长,她们是全营的精锐。现在让其中的三分之一,也就是杨红秀的班担任掩护任务,还有两个班,营长命令侦察排的第二班带着俘虏前去探路。同时命令大家鼓起勇气,尽快行动,担心敌人分兵多路,阻击力量不足以阻挡敌人,对整营造成严重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