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8章 大唐荣耀13完(1/1)

第29集:春日农事

上元节的热闹还未散尽,长安的积雪便渐渐消融,檐角的冰棱滴落水珠,敲在青石板上,叮咚作响,像是在催着春天快点来。苏瑶站在东宫的菜园边,看着泥土里冒出的点点新绿,忽然想起民间俗语:“一年之计在于春”。

“娘娘,这几畦地是去年殿下让人开垦的,说是种些时鲜菜,比御膳房采买的更新鲜。”宫女捧着一篮菜种过来,里面有菠菜、生菜的种子,还有几颗饱满的番茄籽——这是苏瑶去年让人从西域商队那里换来的,据说在那边能长得通红透亮,酸甜可口。

苏瑶蹲下身,指尖捻起一粒番茄籽,阳光透过指尖落在泥土上,暖融融的。“去年冬天雪大,土底下该是暖和了,正好下种。”她转头对宫女笑道,“去把那几个闲着的小太监叫来,咱们一起种菜。”

小太监们听说要去菜园干活,都有些发愣——东宫的主子们向来只赏花观景,哪有自己动手种菜的?但见苏瑶已经挽起袖子,拿起小铲子开始翻土,便也赶紧跟着忙活起来。

苏瑶教他们如何松土,如何间距均匀地撒种,如何用细土轻轻盖住种子。“这种菜和做事一样,得有耐心,急不得。”她一边示范一边说,“你看这土,得翻得细了,种子才能透气;水得浇得匀了,才能扎根。”

小太监们听得认真,手里的活也渐渐熟练起来。不一会儿,几畦地就都种上了菜,苏瑶又让人在田埂边插了几块小木牌,写上菜名和下种的日子,像模像样的。

正忙得满头汗,李俶回来了。他刚从城外的农田视察回来,身上还带着泥土的气息,见苏瑶蹲在菜园里,裤脚沾了泥,不由得笑道:“我的太子妃,怎么成了农妇了?”

苏瑶抬头看他,脸上沾了点灰,笑得却灿烂:“你看,这是我种的番茄,秋天就能结果了。”

李俶走过去,蹲在她身边,看着刚种下的菜畦:“我今日去城外看了,农夫们都开始春耕了,今年的雨水好,估摸着是个丰年。”他顿了顿,从袖中取出一个小小的稻草人,“这是乡下孩子做的,说能吓唬鸟雀,给你放在菜园里。”

稻草人做得粗糙,却憨态可掬,苏瑶接过来,小心翼翼地插在番茄畦边:“真好看。”

两人并肩蹲在菜园边,看着新翻的泥土,闻着空气中淡淡的青草香,忽然都没了说话的兴致。但这样的沉默并不尴尬,反而透着一种安稳的默契——就像这刚种下的种子,不需要急着开花结果,只需静静等待,自有岁月馈赠。

过了几日,苏瑶正在看农书,忽然想起一事,对李俶道:“我听说关中地区有些地方还在用旧的耕作法子,产量不高。不如让人把南方的曲辕犁和筒车图纸画出来,推广到各地去?”

李俶眼睛一亮:“你说得对!我怎么没想到。曲辕犁省力,筒车能引水,这两样要是推广开,定能让粮食增产不少。”他当即召来工部官员,命他们绘制图纸,编撰成册,分发到各州府。

官员领命而去后,李俶看着苏瑶笑道:“你这脑子里,怎么总有这么多新奇想法?”

苏瑶指着农书上的插图:“不是新奇想法,是书上写的,也是百姓们在实践里摸索出来的。我不过是恰好看到了。”

李俶握住她的手,认真道:“能从这些寻常事物里看出门道,才是真本事。就像这菜园里的菜,别人只当是消遣,你却能想到农事,想到百姓的饭碗。”

苏瑶低头笑了,指尖划过书页上的耕牛图。她知道,自己或许改变不了历史的洪流,但能在这些细微之处,为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多做一点事,便已是穿越千年最大的意义。

又过了些日子,菜园里的种子真的发芽了,嫩绿的芽尖顶着露珠,在阳光下闪着光。苏瑶每天都要去看几眼,像是看着一群调皮的孩子。李俶见她喜欢,便又让人开垦了几畦地,说是等夏天种些黄瓜、豆角,搭个架子,既能结果,又能遮阴。

春日的阳光一天天暖和起来,东宫的玉兰落了,海棠又开了。苏瑶站在菜园边,看着稻草人在风里轻轻摇晃,忽然觉得,这宫墙之内的春天,因为这一方小小的菜园,因为那些刚冒头的新芽,而变得格外生动起来。

就像她和李俶的日子,没有那么多轰轰烈烈,却在这春耕夏耘的期待里,在这一粥一饭的相守里,慢慢酿成了最醇厚的时光。而这大唐的春天,也正随着这些细微的改变,一点点铺展开来,带着泥土的芬芳,带着希望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