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6章 大唐荣耀11(1/1)

李俶见众人这般反应,先是一怔,随即失笑。他看着苏瑶,眼底满是纵容,又转向众人,朗声道:“你们啊,倒是会顺坡下驴。不过太子妃方才一番话,确实说到了要害——民生无小事,能从市井烟火里品出治国理家的门道,才是真本事。”

说罢,他拿起桌上一块蜜饯,递到苏瑶唇边:“你先尝尝这个,方才应对得好,该赏。”

苏瑶脸颊微红,轻轻咬下。甜意漫开的瞬间,英国公已笑着端起酒杯:“太子殿下说得是!太子妃娘娘心怀百姓,我等做臣子的更该效仿。来,我敬二位一杯,愿我大唐年年丰足,户户安康!”

众人纷纷举杯响应,方才的拘谨一扫而空。户部尚书也端着酒盏上前,对着苏瑶拱手道:“太子妃娘娘远见,臣方才失言,还望娘娘海涵。”

苏瑶起身回礼,浅笑盈盈:“尚书大人言重了。你我立场不同,思虑各异罢了。往后在民生之事上,还要多向大人请教才是。”

一番话说得滴水不漏,既解了围,又给足了对方面子。李俶看着她从容得体的模样,心中愈发笃定——他选的人,果然无论何时都能稳稳接住局面。

宴席后半段,气氛愈发热烈。有武将起身舞剑,剑光霍霍,引得阵阵喝彩;文臣们则吟诗作对,佳句频出。苏瑶坐在李俶身侧,偶尔为他添酒,偶尔与旁边的命妇们闲话几句,谈及江南的新茶、蜀地的锦缎,言语间皆是生活气息,却又不失分寸。

李俶听着她与众人闲聊,忽然发现,苏瑶总能在细微处让人舒服。说及农事,她能说出几种稻米的习性;谈及女红,她能点评出绣线的优劣——这些都是她平日里留意市井、用心观察的结果,如今信手拈来,反倒比那些只知风花雪月的贵妇更显生动。

散宴时,月已上中天。李俶牵着苏瑶的手走在宫道上,雪不知何时停了,露出墨蓝的夜空,星子稀疏,却格外明亮。

“今日倒是让你受委屈了。”李俶轻声道,指尖摩挲着她的手背。

苏瑶摇摇头:“不算委屈。在其位谋其政,既然坐了这个位置,总要学会应对这些。再说,有你在,我不怕。”

李俶停下脚步,转身看着她。宫灯的光晕落在她脸上,柔和了眉眼,却掩不住眼底的坚韧。他忽然低头,在她额间印下一个轻吻,声音温柔得像月色:“有我在,永远都不用怕。”

回到东宫时,守夜的宫女端来温热的醒酒汤。苏瑶接过,递给李俶一碗,自己也捧了一碗慢慢喝着。暖汤入喉,驱散了夜的寒凉。

“其实方才尚书大人的话,也不是全无道理。”苏瑶忽然开口,“往后我行事是该更周全些,毕竟身在东宫,一举一动都被人看着,不能给你惹麻烦。”

李俶放下汤碗,握住她的手:“在我这里,不用周全。你是什么样,就什么样。那些闲言碎语,有我挡着。”他顿了顿,看着她的眼睛认真道,“我要的不是一个只会循规蹈矩的太子妃,是那个能陪我看遍长安烟火,也能与我共商家国大事的苏瑶。”

苏瑶心中一热,抬头望进他眼底,那里映着自己的影子,清晰而坚定。她知道,这份信任与包容,是这深宫之中最珍贵的礼物。

窗外的雪又开始下了,细细碎碎,落在琉璃瓦上,悄无声息。屋内的炭火烧得正旺,映着两人相握的手,温暖而安稳。这场宫宴的风波,终究成了彼此心照不宣的默契——往后无论风雨,他们都会这样,一个从容应对,一个坚定托底,在这宫墙之内,把日子过成彼此最坚实的依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