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9章 大唐荣耀4(1/1)
第16集:暗流未平
长安重建的日子渐渐步入正轨,百姓脸上的笑容多了起来,但苏瑶心中的弦却始终紧绷着。她清楚,安禄山虽失长安,但其势力仍在,且安庆绪与史思明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这既是隐患,也可能是转机。
一日,李俶收到密报,说安庆绪在洛阳称帝,改元“载初”,意图整合叛军残余势力,卷土重来。郭子仪主张趁其立足未稳,即刻出兵征讨。李俶却有些犹豫——长安刚定,兵力需休整,且粮草储备不足。
苏瑶在一旁听着议事,待众人散去后,轻声道:“殿下,安庆绪称帝,看似势大,实则内部分裂。史思明拥兵自重,未必真心臣服,我们或许可以从这里入手。”
李俶看向她:“你的意思是……”
“派人联络史思明,许以重利,挑拨他与安庆绪的关系。”苏瑶道,“史思明本就野心勃勃,若能让他倒戈,叛军便不攻自破。”
李俶沉吟道:“此计虽险,却值得一试。只是派谁去合适?”
苏瑶想了想:“需得是智勇双全、能言善辩之人。郭将军麾下有位叫李光弼的将军,据说深谙人心,或许可担此任。”
李俶眼前一亮,当即召来李光弼,委以重任。苏瑶看着李光弼领命而去的背影,心中默默祈祷——这一步棋,关乎着平叛的全局。
第17集:离间之计
李光弼乔装成商人,秘密前往史思明的驻地范阳。几日后,消息传回,说史思明虽未明确表态,却对李光弼许的条件颇为动心,已暗中减少了对安庆绪的粮草支援。
李俶得知后,对苏瑶道:“看来你的计策初见成效了。”
苏瑶却道:“史思明狡猾多疑,未必真心归顺,我们还需再加一把火。”她提议,故意泄露“史思明与唐军密谈”的消息给安庆绪的人,逼史思明与安庆绪彻底反目。
李俶依计而行。果然,安庆绪得知后震怒,派人斥责史思明,并削减了他的兵权。史思明本就不满安庆绪,见状索性以“清君侧”为名,出兵攻打洛阳。叛军内部自相残杀,局势顿时混乱。
唐军趁势出兵,在郭子仪的指挥下,连破叛军数座城池,直逼洛阳。安庆绪腹背受敌,节节败退,最终在逃亡中被部将所杀。
消息传到长安,李俶与苏瑶站在勤政楼上,望着下方欢呼的百姓,心中百感交集。苏瑶道:“叛军内乱,是天助大唐,但史思明一日不除,终究是祸患。”
李俶点头:“你说得对,平定史思明,才是真正的胜利。”他转头看向苏瑶,月光下,她的侧脸清瘦却坚定,“这一路,多亏有你。”
苏瑶微微一笑:“是殿下英明,将士用命。”她心中清楚,这场仗还未结束,而她与李俶并肩前行的路,也依旧漫长。
第18集:战地情愫
唐军乘胜追击,向范阳进发,目标直指史思明。李俶亲自率军出征,苏瑶则随军医营同行,负责照料伤员。
战场之上,刀剑无眼。一次突袭中,李俶为掩护一名小卒,手臂被叛军的流矢划伤。苏瑶得知后,连夜从军医营赶到中军大帐,为他处理伤口。
“殿下,您怎么这么不小心?”苏瑶一边小心翼翼地清理伤口,一边低声埋怨,语气中带着掩饰不住的担忧。
李俶看着她认真的模样,伤口的疼痛仿佛都减轻了几分,他笑道:“一点小伤,不碍事。”
“刀剑无眼,怎能说不碍事?”苏瑶抬眸瞪了他一眼,眼眶微红,“若是您有个三长两短,长安的百姓怎么办?大唐怎么办?”
李俶心中一暖,伸手轻轻握住她的手:“放心,我不会有事的。有你在,我还要活着看到大唐重归盛世呢。”
苏瑶的手被他握住,脸颊瞬间发烫,连忙抽回手,低头继续包扎,声音细若蚊蚋:“殿下……”
帐外的月光透过窗棂洒进来,映照着两人之间微妙的氛围。在这烽火连天的岁月里,这份悄然滋生的情愫,如同暗夜里的微光,温暖着彼此的心。
第19集:决战范阳
唐军兵临范阳城下,史思明负隅顽抗。范阳是叛军的老巢,城防坚固,易守难攻。唐军几次攻城,都损失惨重。
李俶看着城下的尸体,心急如焚。苏瑶提议:“史思明生性多疑,我们可以佯装久攻不下,粮草不济,诱他出城追击,再设伏歼灭。”
郭子仪也道:“此计可行。史思明急于求胜,定会中计。”
李俶当即下令,让士兵们佯装懈怠,四处散布粮草耗尽的消息。史思明果然上当,亲率大军出城追击。
待叛军进入唐军预设的伏击圈,李俶一声令下,伏兵四起。唐军如潮水般涌出,与叛军展开激战。李俶身先士卒,虽手臂带伤,却依旧奋勇杀敌。苏瑶在后方的高地上,看着他浴血奋战的身影,心一直悬着。
激战从清晨持续到黄昏,叛军最终溃败,史思明在乱军中被斩杀。当“史思明已死”的消息传来,唐军欢呼雀跃,声震天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李俶提着史思明的首级,走到苏瑶面前,脸上沾满了血污,笑容却格外灿烂:“苏瑶,我们赢了。”
苏瑶看着他,泪水忍不住夺眶而出,笑着点头:“嗯,我们赢了。”
历时数年的安史之乱,终于在这一刻画上了句号。夕阳下,两人的身影被拉得很长,仿佛预示着大唐的新生,也预示着他们相守的未来。
第20集:盛世余晖
安史之乱平定后,大唐逐渐恢复元气。李俶因平叛有功,被册立为皇太子。他励精图治,推行新政,减轻赋税,安抚百姓,长安城内重现往日的繁华。
这一日,是李俶的册封大典。苏瑶站在人群中,看着他身着太子礼服,接受百官朝拜,心中充满了骄傲。仪式结束后,李俶径直走到她面前,不顾众人诧异的目光,牵起她的手:“苏瑶,跟我来。”
他将她带到勤政楼,楼外是万家灯火。李俶从怀中取出一支簪子,簪头是一朵含苞待放的牡丹,精致华美。“这是我为你准备的。”他亲自为她插在发间,“等父皇百年之后,我登基为帝,便立你为后,与你携手,共守这大唐江山。”
苏瑶摸着发间的簪子,眼中含泪,点了点头:“我愿意。”
月光洒在两人身上,温暖而宁静。苏瑶知道,自己穿越到这个时代,经历了战火与磨难,最终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归宿。而她与李俶的故事,将成为大唐荣耀中一段独特的传奇,在历史的长河中,闪耀着温暖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