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7章 大唐荣耀2(1/1)

第6集:暂避锋芒

逃出长安后,李俶带着太子妃和苏瑶一路向西,沿途百姓流离,断壁残垣随处可见,安禄山叛军的铁蹄踏碎了昔日的繁华。李俶看着这一切,眉头紧锁,拳头紧握,心中的愧疚与决心交织——身为皇室子弟,他必须尽快重整旗鼓,夺回故土。

他们在一处废弃的驿站暂歇,驿站虽破旧,却能遮风挡雨。太子妃受了惊吓,身体不适,苏瑶便细心照料,烧热水、清理伤口,动作麻利又妥帖。李俶看在眼里,心中对这个总能在困境中保持镇定的女子又多了几分欣赏。

“苏瑶,”李俶递过一块干粮,“你一个女子,跟着我们颠沛流离,受苦了。”

苏瑶接过干粮,轻声道:“殿下说笑了,能为殿下和娘娘分忧,是婢子的本分。如今国难当头,能做一点是一点。”她顿了顿,又道,“叛军势大,我们不宜硬碰,不如先去灵武会合其他宗室,那里地势险要,或许能站稳脚跟。”

李俶眼中闪过一丝讶异,苏瑶的建议竟与他不谋而合。他点头道:“你说得对,灵武是眼下最好的选择。只是前路艰险,怕是还要委屈你们。”

夜色渐深,驿站外传来风声鹤唳,三人都无睡意。太子妃握着李俶的手,轻声道:“俶儿,无论多难,娘都信你。”李俶点头,目光扫过苏瑶——她正借着月光,在地上用树枝勾画着简易的路线图,神情专注。他知道,这场仗,不仅要靠刀剑,更要靠智慧,而苏瑶,或许就是那个能助他破局的关键。

第7集:灵武风云

历经半月跋涉,三人终于抵达灵武。这里虽不如长安繁华,却因远离叛军主力,暂时安稳。宗室亲王与残余将领齐聚于此,见到李俶到来,士气稍振。

然而,灵武并非铁板一块。几位宗室各怀心思,有人主张静观其变,有人则急于夺回长安,争执不休。李俶初到,根基未稳,一时难以服众。

一日,众臣议事,一位年长的亲王冷笑道:“广平王,你携家眷逃到此地,可有退敌良策?若是只会躲着,不如让贤。”

李俶正要开口,苏瑶却在帐外轻轻咳嗽一声。他会意,沉声道:“叛军虽猛,却失民心。我以为,当务之急是收拢散兵,安抚百姓,再联合周边藩镇,形成合围之势。”他顿了顿,将苏瑶昨夜分析的利弊缓缓道来,“安禄山虽占长安,但其内部并非铁板一块,其子安庆绪野心勃勃,若能稍加挑拨,或可乱其阵脚。”

这番话条理清晰,既不冒进,又有具体方略,众臣一时语塞。那位亲王仍不服气:“说得轻巧,散兵如何收拢?藩镇怎会轻易联合?”

苏瑶适时端着茶水入帐,低声对李俶道:“殿下,前几日听闻朔方节度使郭子仪将军正率军勤王,不如派人联络,郭将军忠勇,定能相助。”

李俶眼前一亮,当即拍板:“苏瑶所言极是!即刻派人携带信物,前往联络郭将军!”

议事结束后,李俶屏退左右,对苏瑶道:“你似乎总能洞悉关键,这些想法,是从何处学来的?”

苏瑶心中一紧,忙道:“只是平日里听坊间说书先生讲些兵法故事,胡乱猜测罢了,能帮到殿下,是婢子侥幸。”她不敢暴露穿越的秘密,只能含糊其辞。

李俶深深看了她一眼,没有追问,只道:“无论如何,多谢你。”他心中清楚,这个女子绝非寻常侍女,她的智慧,或许能成为他逆转乾坤的利刃。

第8集:暗流再涌

联络郭子仪的使者出发后,灵武暂时平静下来。但苏瑶知道,这只是暴风雨前的宁静。她记得剧情中,李俶在灵武虽被拥立,却始终面临内部的掣肘,甚至有人暗中勾结叛军。

果然,几日后,军中开始流传流言,说李俶私藏粮草,不顾将士死活。一时间,军心浮动。李俶震怒,却查不出流言源头。

苏瑶提醒道:“殿下,流言起得蹊跷,怕是有人故意为之,想动摇军心。”

“我知道,”李俶沉声道,“只是查无实据,难以处置。”

苏瑶想了想,道:“不如殿下公开粮仓,让将士们亲眼查看,流言自破。同时,暗中派人盯着那些平日里与殿下不和的宗室,或许能抓到把柄。”

李俶依计而行,当众打开粮仓,粮草充裕,将士们疑虑顿消。而暗中监视的人也传来消息,果然是那位曾刁难李俶的亲王,暗中让家奴散布流言。

李俶虽气愤,却碍于宗室情面,不好严惩,只能将其禁足。此事过后,李俶在军中的威望稍有提升,但苏瑶知道,这只是开始。

夜里,苏瑶在帐外值夜,忽闻帐内传来低咳声。她推门进去,见李俶正对着地图沉思,眼下有着淡淡的青黑。“殿下还没歇息?”

李俶抬头,道:“睡不着,在想郭将军那边的消息。”

“吉人天相,郭将军定会不负所托。”苏瑶递上一杯热茶,“殿下保重身体,才能应对后续战事。”

李俶接过茶,指尖触到她的手,温温的。他心中一动,看着苏瑶月下清丽的侧脸,忽道:“苏瑶,待平定叛乱,你想要什么赏赐?”

苏瑶一怔,忙道:“婢子不求赏赐,只愿大唐早日安定,百姓能重返家园。”

李俶看着她眼中的真诚,心中微暖。乱世之中,能有这样一份纯粹的心意,实属难得。他点了点头,没再说话,心中却暗下决心,定要守护这份安宁,也守护眼前这个女子。

第9集:援军到来

就在李俶为军粮流言和援军消息焦虑时,郭子仪的使者终于抵达灵武,带来了好消息——郭将军愿率军与李俶会合,共讨叛军!

消息传开,灵武上下一片欢腾。郭子仪是大唐名将,威名赫赫,有他相助,如虎添翼。李俶亲自出城迎接郭子仪,两位心系家国的将领相见,无需多言,已默契十足。

郭子仪见到李俶,肃然行礼:“殿下,末将救驾来迟,罪该万死!”

李俶连忙扶起他:“郭将军言重了,将军能率军勤王,便是大唐之幸!”

两人入帐议事,苏瑶在外等候。郭子仪的副将见状,低声对身边人笑道:“广平王身边竟有如此伶俐的侍女,听闻前些日子的流言,便是她献策化解的?”

苏瑶听到,只是低头行礼,并不多言。她知道,在这个男尊女卑的时代,女子锋芒太露并非好事,尤其是在军中。

帐内,李俶将苏瑶之前分析的叛军弱点和战略构想告知郭子仪。郭子仪听完,抚须赞叹:“殿下身边竟有如此能人!这些见解,切中要害,末将佩服。”

李俶笑道:“是一位侍女偶然提及,郭将军过誉了。”他没有明说苏瑶的名字,既是保护,也是一种默契。

郭子仪何等精明,见状便知其中有因,不再追问,只道:“既有良策,我们便依计行事。末将愿亲率大军,奇袭叛军侧翼,扰乱其部署。”

李俶点头:“如此甚好,我在此坐镇,接应将军。”

战事的齿轮,因援军的到来开始转向。苏瑶站在帐外,望着远处训练的士兵,心中既有期待,又有忐忑。她知道,接下来的战斗,将更加惨烈,而她能做的,便是继续守在李俶身边,用自己微薄的力量,助他一步步走向胜利。

第10集:初战告捷

郭子仪率军奇袭叛军侧翼的计划顺利展开。李俶在灵武坐镇,每日收到前线战报,心都悬在半空。苏瑶则细心照料他的饮食起居,偶尔提醒他注意安抚后方,稳定人心。

几日后,捷报传来——郭子仪成功击溃叛军侧翼,斩杀数千人,缴获粮草无数!

消息传到灵武,全军振奋。李俶激动地将战报递给苏瑶:“你看!郭将军成功了!”

苏瑶接过战报,脸上也露出笑容:“恭喜殿下,这是个好开端。”

“这其中,也有你的功劳。”李俶看着她,眼神真诚,“若不是你提醒我联络郭将军,又分析叛军弱点,未必能如此顺利。”

他当即下令,将缴获的粮草分发给将士和百姓,一时间,灵武城内欢呼声四起。那位曾被禁足的亲王见李俶威望日增,虽心有不甘,却也不敢再轻易作妖。

夜里,李俶在帐中设宴,款待郭子仪等将领。席间,郭子仪举杯道:“殿下仁智,又有能人相助,何愁叛军不平!末将愿誓死追随殿下,收复长安!”

众将领纷纷附和,气氛热烈。李俶举杯回敬,目光却不经意间扫过帐外——苏瑶正安静地站在那里,月光洒在她身上,仿佛笼罩着一层柔和的光晕。

他知道,这场胜利只是开始,前路依旧漫长。但只要身边有这样一群忠勇的将士,有这样一位总能在关键时刻点亮方向的女子,他便有信心,夺回属于大唐的荣耀。而苏瑶,也在这一刻更加坚定了自己的选择——留在这个时代,陪他走过风雨,见证一个王朝的浴火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