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9章 宫锁心玉7(1/1)
晨露在御花园的牡丹花瓣上滚动,折射出七彩的光芒。姜琳手持银剪,小心地为良妃挑选几枝开得正艳的花。自从那夜在英华殿秘阁找到穿越的方法后,已经过去了一个月。玉佩上的纹路随着月相变化而改变,提醒着她时间的流逝。
"姜姑娘。"
一个熟悉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姜琳手一抖,差点剪到自己的手指。她转身,看见胤禩站在花丛间的小径上,一袭靛青色长袍衬得他越发清俊挺拔。阳光穿过树叶的间隙,在他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八阿哥。"姜琳慌忙行礼,心跳不受控制地加速。自从那晚在书房赠诗后,两人之间的气氛变得微妙起来,每次见面都让她既期待又紧张。
胤禩走近几步,声音压得很低:"今晚酉时,御花园西北角的凉亭,我有话对你说。"
姜琳惊讶地抬头,正对上胤禩那双清亮的眼睛。那里面闪烁的情绪让她呼吸一滞——是紧张?期待?还是...?
"就你一人来。"胤禩说完,若无其事地接过她手中的花篮,"这些花母妃一定喜欢。"
他转身离去,背影挺拔如松。姜琳站在原地,手中的银剪不知何时已经捏得发烫。胤禩约她单独见面,要说什么?是发现了她穿越者的身份?还是...她不敢再想下去。
回到景阳宫,姜琳将花插好献给良妃,心思却早已飞到了晚上的会面。良妃接过花,意味深长地看了她一眼:"琳丫头,今日气色不错啊。"
"娘娘说笑了。"姜琳低头掩饰脸上的红晕,"只是...只是天气好,心情也跟着好了。"
良妃轻笑:"是吗?刚才禩儿来过,说了什么让你这么开心?"
姜琳心头一跳——良妃怎么知道胤禩找过她?"八阿哥只是...问娘娘安好。"
"哦?"良妃挑眉,"那他为何特意绕道御花园,不去正殿见我?"
姜琳耳根发烫,不知如何作答。良妃见状,不再追问,只是慈爱地拍拍她的手:"年轻真好。"
整个下午,姜琳都心不在焉。她帮良妃梳头时差点扯掉一缕青丝;端茶时手抖得差点洒出来;就连背诵宫规时也颠三倒四。良妃看在眼里,却只是微笑,最后干脆放她提前休息。
"去吧,换身漂亮的衣裳。"良妃意有所指地说,"我那件淡粉色的旗袍你穿着应该合身。"
姜琳惊讶地抬头,良妃却已经闭上眼睛开始诵经,嘴角挂着神秘的微笑。
酉时将至,姜琳换上了良妃赐的淡粉色旗袍,发髻上只簪了一支白玉簪,简单却精致。她借口去太医院取药,悄悄溜到了御花园西北角的凉亭。这里远离主要宫道,平日少有人来,亭子周围种满了高大的灌木,形成天然的屏障。
胤禩已经等在亭中,背对着她,似乎在欣赏远处的晚霞。夕阳的余晖为他镀上一层金边,勾勒出修长的轮廓。听到脚步声,他转过身,眼中闪过一丝惊艳。
"你来了。"他声音有些沙哑,示意姜琳坐下。
姜琳行礼后坐在石凳边缘,心跳如鼓:"八阿哥有何吩咐?"
"没有旁人时,不必多礼。"胤禩在她对面坐下,从袖中取出一个小锦盒,"这个...送给你。"
姜琳接过锦盒,小心翼翼地打开。里面是一对精致的珍珠耳坠,珍珠不大,但圆润光泽,镶嵌在银托上,简洁典雅。
"这...太贵重了,奴婢不能收。"姜琳慌忙合上盒子。
"我送出的礼物,从不收回。"胤禩的声音温柔却坚定,"更何况..."他停顿了一下,目光灼灼地看着她,"我想请你做我的侧福晋。"
姜琳如遭雷击,手中的锦盒差点掉落。她设想过无数种可能,唯独没料到会是这个!历史上胤禩确实有多位侧福晋,但她从未想过自己会成为其中之一。
"八阿哥,这...这不合适。"她声音发颤,"奴婢身份卑微..."
"我不在乎你的出身。"胤禩打断她,"这几个月相处,我深知你的才学品性远胜许多大家闺秀。至于身份问题,我已经安排好了——苏州姜氏虽非望族,但也算清白人家,足以匹配侧福晋之位。"
姜琳震惊地看着他——胤禩竟然连"身份"都为她安排好了!苏州姜氏...正是她当初随口编造的出身。
"为什么...为什么是我?"她轻声问,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锦盒。
胤禩沉默片刻,目光投向远处的晚霞:"起初是被你的才学吸引,后来...是被你这个人吸引。"他转回视线,眼中带着前所未有的真诚,"在你面前,我不必是'八贤王',不必伪装,可以做真实的自己。你懂我的抱负,也懂我的恐惧..."
姜琳眼眶发热。胤禩的话触动了她心中最柔软的部分。是啊,在这陌生的时空里,她同样在他面前做最真实的自己——一个来自未来的灵魂,一个知道历史走向的旁观者。
"我..."她刚想开口,却被一阵脚步声打断。
胤禩警觉地站起,示意姜琳躲到亭柱后。脚步声渐近,伴随着说话声:
"四哥,您真要这么做?那姜琳不过是个小宫女..."
"愚钝!"一个冷峻的声音呵斥道,"她是八弟的软肋。拿下她,就等于拿下了八弟。"
姜琳浑身发冷——那是四阿哥胤禛和十三阿哥胤祥的声音!他们就在亭子外的灌木丛旁!
"年羹尧那边已经准备好了证据,只等时机成熟。"胤禛继续道,"反清复明的罪名,足够让她死无葬身之地。"
"可她真有那么重要?八哥会为了一个小宫女..."
"你不懂。"胤禛冷笑,"我观察他们很久了。八弟看她的眼神...就像当年皇阿玛看良妃的眼神。这种感情,是男人最大的弱点。"
脚步声渐行渐远,姜琳却如坠冰窟。胤禛竟然要诬陷她是反清复明分子!这在清朝是杀头的大罪,甚至会牵连胤禩!
"姜姑娘..."胤禩从阴影中走出,脸色阴沉如水,"你都听到了。"
姜琳木然点头,手中的锦盒仿佛有千斤重。她早该想到的——历史上雍正帝手段狠辣,为了铲除政敌不择手段。如今胤禛已经盯上了她,不仅因为她可能知道穿越的秘密,更因为她是胤禩的"软肋"。
"我不会让任何人伤害你。"胤禩握住她的手,声音坚定,"明日我就向皇阿玛请旨,纳你入府。一旦你成为我的侧福晋,四哥就不敢轻举妄动。"
姜琳抬头看他,月光下胤禩的轮廓格外清晰。他是认真的,愿意为了保护她而提前与胤禛正面对抗。这份心意让她既感动又心痛。
"八阿哥..."她声音颤抖,"您不觉得太冒险了吗?四阿哥明显是在设局..."
"我知道是局。"胤禩苦笑,"但这几个月我已经想明白了——一味退让只会让四哥得寸进尺。有些仗,必须打。"
姜琳看着眼前这个与历史上记载有些不同的胤禩,心中百感交集。史书中的"八贤王"以温和忍让着称,最终败给了强硬果断的雍正。而此刻的胤禩,眼中闪烁的却是破釜沉舟的决心。
"给我...给我三天时间考虑。"姜琳最终说道,"这关系到八阿哥的前程,我不能轻率决定。"
胤禩深深看了她一眼,点头同意:"好,三天后我再来找你。"他犹豫了一下,突然倾身向前,在她额头上轻轻一吻,"无论你做什么决定,我都尊重。但请记住,我的心意不变。"
这个轻如蝶翼的吻让姜琳浑身战栗。她看着胤禩离去的背影,眼泪终于夺眶而出。
回到自己的小屋,姜琳取出藏在床底下的古籍和玉佩。古籍最后一页明确记载了穿越回去的方法:月圆之夜,在能量汇聚处(如英华殿)举行仪式,需要"有缘人之血"与"时空彼端之物"。但还有一行小字她之前没注意到:
"时空逆行,需舍最珍视之情,否则魂魄两散。"
"需舍最珍视之情"...这是什么意思?难道要回到现代,就必须放弃对胤禩的感情?姜琳的手指抚过这行字迹,泪水滴在泛黄的纸页上,晕开一小片水痕。
三天。她只有三天时间做出选择。留下意味着成为胤禩的侧福晋,卷入夺嫡的腥风血雨,甚至可能改变历史;离开则要放弃这段刚刚萌芽的感情,回到现代过着没有胤禩的生活。
更复杂的是,胤禛已经盯上了她。若她留下,不仅自己危险,还会成为胤禩的软肋;若她离开,胤禩会不会因此心灰意冷,影响他在夺嫡中的判断?
姜琳将脸埋入掌心,无声地哭泣。这个选择太难了,无论选哪条路,都要付出惨痛的代价。
第二天清晨,姜琳红肿的眼睛引起了良妃的注意。
"怎么了,琳丫头?"良妃关切地问,"昨晚没睡好?"
姜琳勉强一笑:"做了个噩梦,惊醒了就再没睡着。"
良妃若有所思地看着她:"噩梦终会醒的。来,陪我走走。"
两人来到景阳宫的小花园。初夏的晨风带着花香,让人心神为之一振。良妃在一株海棠树下停下,轻抚树干:"这棵树是我入宫那年禩儿亲手种的,如今已经这么高了。"
姜琳看着那棵枝繁叶茂的海棠,想象着小胤禩种树的样子。
"禩儿从小就不受其他皇子待见。"良妃轻声道,"因为他母亲出身低微,因为他太过优秀招人嫉妒..."她转向姜琳,"但他从不抱怨,只是更加努力,想证明自己配得上'皇子'这个身份。"
姜琳心头一酸。历史上对胤禩的记载多聚焦于他"八贤王"的政治形象,很少有人提及他作为人的一面——他的孤独,他的努力,他的爱与被爱的渴望。
"娘娘..."她犹豫了一下,"若有人...若有人能预知未来,知道某些选择会带来不好的结果,是否应该干预?"
良妃惊讶地挑眉:"琳丫头问得真深奥。"她沉思片刻,"佛家讲因果,道家讲顺其自然。但我觉得,若因害怕结果而不敢行动,那与木石何异?未来本就充满变数,谁又能真正'预知'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姜琳怔住了。是啊,谁能确定历史一定会按照她知道的方向发展?也许她的到来已经改变了某些事情...
"禩儿昨晚来找我,说想纳你为侧福晋。"良妃突然说道,"我很高兴。"
姜琳脸颊发烫:"娘娘不觉得奴婢身份低微..."
"身份?"良妃轻笑,"我当年不过是辛者库的奴婢,不也被皇上看中了?真心可贵,身份算什么。"
这番话让姜琳既感动又惭愧。良妃如此开明地接纳她,她却隐瞒着自己穿越者的身份...
回到房间,姜琳再次翻开古籍,仔细研究穿越的方法。突然,她注意到一个细节:仪式需要在"三个满月内"完成,而她找到古籍的那晚正是第一个满月。也就是说,她还有两次机会——今晚的满月,和下一个月的满月。
这个发现让她稍微松了口气。她不必立刻做决定,可以先应对胤禛的威胁,再考虑是否要回到现代。
正当她思索对策时,一个小太监慌慌张张跑来:"姜姑娘,不好了!前朝出大事了!皇上刚刚下令锁拿太子殿下,说是...说是要再次废黜!"
姜琳手中的古籍"啪"地掉在地上——第二次废太子!历史上康熙确实两立两废太子,但时间比她预料的提前了!这意味着夺嫡之争即将进入白热化阶段,胤禩的处境会更加危险。
"八阿哥现在在哪?"她急问。
"在乾清宫外跪着呢!"小太监压低声音,"听说八阿哥为太子求情,皇上大怒,罚他跪在宫门外..."
姜琳顾不得多想,抓起一件斗篷就往外跑。乾清宫外的广场上已经聚集了不少官员,都在窃窃私语。姜琳躲在廊柱后,远远看见胤禩独自跪在宫门正前方,背影挺直如松。
天空阴沉,开始飘起细雨。雨滴打在胤禩身上,浸透了他的朝服,但他纹丝不动。姜琳心痛如绞,却无能为力——她只是个小小宫女,不能在这种场合贸然上前。
"八弟这是何苦呢。"一个阴冷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姜琳回头,看见四阿哥胤禛不知何时站在了她身后不远处,正似笑非笑地看着跪在雨中的胤禩。他身旁站着一个身材魁梧的武将,应该就是年羹尧。
"太子失德,废黜是迟早的事。"胤禛继续道,目光却转向姜琳,"有些人却看不清形势,非要逆势而为...就像飞蛾扑火,自取灭亡。"
姜琳浑身发冷——这番话明显是一语双关,既指胤禩为太子求情,也暗指他们之间的感情。
"姜姑娘,你说是不是?"胤禛突然直接问她。
姜琳强自镇定:"奴婢愚钝,不懂朝政大事。"
"不懂?"胤禛冷笑,"我看你懂得很。八弟近来许多决策,背后都有你的影子吧?"
姜琳心头大震——胤禛竟然知道这么多!她正不知如何回答,年羹尧突然上前一步:
"四爷,此女形迹可疑。属下查到,她曾多次夜探英华殿,似在寻找什么。而且..."他意味深长地看了姜琳一眼,"江南姜氏查无此人。"
姜琳如坠冰窟。他们调查她了!而且已经发现她身份造假!现在只差直接指控她是反清复明的间谍了...
"哦?"胤禛故作惊讶,"姜姑娘,这是怎么回事?"
就在姜琳进退两难之际,乾清宫的大门突然打开,一个太监高声宣布:"皇上有旨,宣八阿哥觐见!"
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转向宫门。胤禩缓缓站起,拖着跪得发麻的腿走进乾清宫。姜琳暗自祈祷他能平安度过这场危机。
"我们后会有期,姜姑娘。"胤禛在她耳边低声威胁,随后带着年羹尧离开了。
雨越下越大,姜琳却站在原地不动,眼睛死死盯着乾清宫的大门。大约一个时辰后,门再次打开,胤禩走了出来。令姜琳惊讶的是,他脸上没有愤怒或沮丧,反而带着一种释然的表情。
胤禩远远地看见了姜琳,微不可察地摇了摇头,示意她不要靠近。然后他转身离去,背影在雨中渐渐模糊。
回到景阳宫,姜琳浑身湿透,心神不宁。良妃见她这副模样,连忙命人准备热水和干净衣物。
"别担心,禩儿没事。"良妃安慰道,"皇上虽然驳回了他的求情,但也没有进一步责罚。"
姜琳松了口气,但胤禛的威胁仍像一把刀悬在头顶。她必须尽快做决定——是接受胤禩的提议成为侧福晋寻求庇护,还是冒险尝试穿越回去?
夜深人静时,姜琳再次取出玉佩和古籍。今晚是满月,正是举行仪式的最佳时机。若她选择回去,现在就该前往英华殿;若选择留下...就要面对胤禛的阴谋和夺嫡的血雨腥风。
她轻抚玉佩,想起胤禩在雨中的背影,想起他赠诗时的温柔,想起那个轻如蝶翼的额吻...心中一阵绞痛。
"需舍最珍视之情"...她终于明白了这句话的含义。若要回到现代,就必须割舍对胤禩的感情;若要留下,则要放弃回家的机会。
姜琳擦干眼泪,做出了决定。她将古籍和玉佩小心包好,藏入怀中。无论选择哪条路,今晚都必须去一趟英华殿——要么完成仪式回到现代,要么彻底销毁这些穿越的线索,以免落入胤禛之手。
窗外,满月高悬,清冷的月光洒在床前,如同铺了一层银霜。姜琳深吸一口气,推开门,踏入月色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