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2章 豺狼的日子3(1/1)

地道尽头的微光越来越亮,混着咸腥的海风扑面而来。林悦跟着苏菲钻出暗门,发现自己站在一片礁石滩上,远处的海面上泊着艘小渔船,桅杆上挂着盏忽明忽暗的马灯——那是接应的信号。

“快上船!”苏菲把油灯递给她,“船长会带你去英国,名单必须交给伦敦的联络人。”她突然从围裙里掏出个小小的金属罐,“这是卡纳瓦莱让我留给你的,他说‘带着它,就像带着家乡的光’。”

林悦接过罐子,入手冰凉,打开一看,里面是半罐萤火虫,翅膀在黑暗中闪着微弱的绿光,像极了蘑菇屋夏夜的院子。她忽然想起卡纳瓦莱袖口的红色粉末,或许那是给萤火虫的饲料?

渔船的马达声在寂静的夜里格外刺耳。船长是个络腮胡的男人,接过《拿破仑法典》时,指节因为用力而发白:“放心,这船跑了五年封锁线,从没失过手。”

海浪拍打着船身,林悦蜷缩在船舱角落,怀里的萤火虫罐微微发烫。她翻开法典,发现夹在里面的名单是用隐形墨水写的,只有对着萤火虫的绿光才能看清——那些名字旁都画着小小的五角星,像一颗颗倔强的星星。

“小心!”船长突然低吼一声,猛地转动舵盘。林悦撞在木箱上,抬头看见远处的海面上亮起探照灯,一艘德国巡逻艇正朝他们驶来,甲板上的机枪闪着冷光。

“把名单藏好!”船长扔过来一件救生衣,“等下我会撞向他们的船尾,你趁机跳海,往西北方向游,那里有我们的人接应。”

林悦的手在发抖,却还是用力点头。她把名单撕下来塞进救生衣的夹层,又把萤火虫罐紧紧攥在手里——这是卡纳瓦莱留给她的最后东西。

巡逻艇的轰鸣声越来越近,探照灯的光柱扫过船舱,照亮了船长紧绷的侧脸。他忽然笑了,露出缺了颗门牙的牙床:“我儿子也像你这么大,在里昂学打字呢。”

话音刚落,渔船猛地加速,像把锋利的刀撞向巡逻艇的尾部。林悦被巨大的冲击力掀翻在地,恍惚间看见船长站在甲板上,举着鱼叉冲向登船的士兵。

她咬着牙爬起来,纵身跳进冰冷的海水里。刺骨的寒意瞬间包裹了她,救生衣的浮力拖着她往上浮。远处传来爆炸声,火光染红了半边天,她知道那是渔船自爆了——船长用自己的方式,为她争取了时间。

林悦拼命往西北方向游,萤火虫罐在怀里硌着胸口,微弱的绿光透过布料渗出来,像颗跳动的心脏。她想起霍格沃茨的“荧光闪烁”,想起哈利的守护神,原来光的形态有很多种,有的藏在魔杖尖,有的握在普通人的手里。

不知游了多久,她的手脚开始发麻,意识渐渐模糊。就在这时,一艘橡皮艇的马达声从雾里传来,有人用英语喊:“是自己人吗?回答暗号!”

林悦张了张嘴,却发不出声音。她想起苏菲教的暗号,用尽最后一丝力气,把萤火虫罐举过头顶。绿光在雾中一闪,橡皮艇立刻朝她驶来。

“抓住绳子!”一双有力的手把她拉上艇,裹紧的毛毯带着羊毛的暖意。林悦抬头,看见个穿盟军制服的年轻人,胸前的徽章闪着光——是英国人。

“名单……”她沙哑地说,指了指救生衣的夹层。

年轻人立刻掏出名单,借着手电筒的光看了一眼,突然立正敬礼:“感谢你,小姐。这些名字,能救很多人。”

橡皮艇在雾中穿行,林悦裹着毛毯,看着怀里的萤火虫罐。绿光透过玻璃,在她手背上投下细碎的光斑,像极了蘑菇屋的星星,也像霍格沃茨的夜空。

她忽然明白,卡纳瓦莱说的“家乡的光”,从来不是指某一个地方的光。无论是巴黎巷弄的面包香,还是诺曼底海边的萤火,无论是蘑菇屋的炭火,还是霍格沃茨的星光,只要心里装着守护的东西,光就永远不会灭。

橡皮艇靠岸时,天边已经泛起鱼肚白。年轻人递给她一张去伦敦的火车票:“到了车站,找戴红围巾的女人,她会安排你回国。”

林悦接过车票,忽然想起赫敏织的那条红围巾,不知它现在是否还挂在霍格沃茨的衣柜里。她把萤火虫罐小心翼翼地放进背包,这是她从那个世界带走的最后一件东西——里面装着勇气,也装着普通人的光芒。

火车启动时,林悦看着窗外掠过的海岸线。她知道,这段穿越豺狼世界的旅程快要结束了,但有些东西永远留下了:比如在黑暗中举灯的勇气,比如为陌生人牺牲的善良,比如那些像星星一样,在乱世里从未熄灭的微光。

背包里的萤火虫轻轻扇动翅膀,绿光在晨曦中若隐若现。林悦闭上眼,仿佛又闻到了蘑菇屋的桂花香,听见了霍格沃茨餐厅的笑声,还有塞纳河畔,那首没听完的《玫瑰人生》。

原来,所有世界的温暖,都长着同一种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