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暴风雨前的宁静(三)(1/1)
次日一早,36 架飞机就从河曲起飞,直扑百灵庙机场。
李宏驱车来到后羿特种部队驻地,看着大变样的营区,满腹感慨。
看到王嗣昌,李宏笑容满面地走上前,乐呵呵地打招呼:“王将军,多日不见,气色更胜往日啊!”
王嗣昌一眼就看出了李宏心里有事,于是笑着寒暄几句,便邀请李宏进入办公室。
王嗣昌直奔主题,询问:“司令,刚才看你的第一眼我就猜出了你有要事,敢问这次司令有何任务需要特种部队出马?”
李宏见状,也不再拐弯抹角,笑着说:“王将军果然是火眼金睛啊,什么都瞒不过您!不错,这次我确实有重要任务交给特种部队。
外面传的沸沸扬扬的反攻您应该知道吧,这不是谣传。我已经决意对绥西鬼子发动反攻,这次找您,也是想要抽调一个排的特种部队对盘踞在绥西各县的铁杆汉奸和伪军中的鬼子顾问展开狙杀,从而瓦解伪军军心,离间伪军和鬼子关系。”
王嗣昌听后,瞬间就猜到了李宏用意,说:“你这是要彻底孤立鬼子啊,不错,这一招确实可以,不仅可以让伪军失去战斗意志,人心惶惶,也能让鬼子疑神疑鬼,风声鹤唳。”
李宏压抑着愤怒,说:“这一次我要让绥西的小鬼子全都下地狱,用他们的人头筑起一座京观,震慑鬼子。这是立威之战,我必须要确保万无一失。”
王嗣昌没有反对,只是提醒李宏道:“为将者,切记不要意气用事,你的一言一行都关乎战场大局,每次做决定前,一定要三思。”
李宏认真接受了王嗣昌的教导,说:“王将军,小子知道了,我一定不会拿弟兄们的生命冒险,请您放心。”
王嗣昌随即说道:“绥远的问题不在于歼灭多少鬼子,而是要处理好汉人、蒙古人、回人等民族的关系。这个问题很复杂,很多矛盾都是由来已久,你要有个心里准备。”
对于这一点,李宏早已经料到,前世他就看过不少民国时期汉族和少数民族的矛盾,很多问题都是满清时代就遗留下来。就拿汉蒙关系来说,矛盾从满清时期就留下,后来因为沙俄的插手,加之北洋的处理不当,矛盾更加激化,外蒙就是典型的例子。此时的外蒙名义上是中国,可实际上早已被北方那个邻居控制多年,已成半独立状态。
针对这些,李宏已经想好了应对策略。前世的一些民族政策都是经过历史考验的,李宏完全可以借鉴,并且现在有鬼子这个共同敌人,实施起来难度反而要低一点。
于是,李宏胸有成竹地对王嗣昌说:“王将军,关于汉蒙民族关系,我已经有办法处理,相信不会出什么问题。”
王嗣昌见李宏如此自信,也放下心来,说:“如此便好,如此便好啊!”
此时的特种部队,编制又一次扩大,全军下辖狙击手连、战斗医疗连、汽车辎重连以及新成立的特战一连。这次行动,毫无意外,依旧是狙击手连出马。
不过在未来,行动主力将会由狙击手连转向特战一连,狙击手连更像是压阵和王牌兜底的存在,普通任务不会再出手。
离开特种部队后,李宏没有返回县城,而是直接来到了 107 师的军营。
军营不允许汽车行驶,这是李宏亲自定下的规矩,因此李宏在营门口便下车,步行踏入军营。
一进军营,一股子肃杀气息扑面而来,瞬间让人热血沸腾,恨不得马上和鬼子大战三百回合。
战士们训练得热火朝天,个个斗志昂扬,精神焕发,战意十足。无论是战术训练还是基础军事技能训练,没有任何人懈怠,所有人都热情似火,肆意挥洒汗水。
吴青亲自出门迎接,笑呵呵地上前问好:“司令,您怎么今天有空来我这里了?”
李宏看着如今的吴青,整个人气质大变样,穿着上校军服,已经颇具一名将军风范,不由得调侃道:“哈哈哈,怎么,你如今当了副师长,就不欢迎我来了?”
吴青连忙否定,摆手说道:“司令,您这是说得哪里话?我再怎么升官,那也是您的兵,没有您,就没有我的今天。您能来,我高兴都来不及,哪里会不欢迎呢?”
李宏继续调侃:“不错,穿上这身上校军服,整个人气质瞬间大变样,已经越来越像一个将军了。”
吴青憨笑道:“司令,什么将军,我也不过是不想落于人后,跟着您一步步学习过来的,您就别取笑我了。”
李宏调侃了吴青几句后,便和吴青一起进入师指挥室。
吴青此刻的办公桌上正放着一张地图,刚才他正在思考着如何全歼敌人骑兵第一旅团。
李宏看到地图,满意地夸赞道:“老吴,不错,仗还没打,你却已经先一步研究起来,居安思危,时刻保持临战状态,值得赞扬!”
吴青面色严肃地说:“司令,这一仗我们师是围歼敌骑兵第一旅团的主力,我必须要事先想出所有可能,以确保此战不出意外。”
李宏对此十分赞同,说:“不错,确实如此,兵法上说,多算胜于少算。我们要想打败敌人,就要比他们考虑的更加全面。”
吴青叹了口气,说:“敌骑兵第一旅团是个难啃的骨头,虽然人数只有 5000 多人,可是其装备火力丝毫不弱,而且马匹、汽车众多,机动性很强。
我军想要全歼这样一支部队,困难可想而知,这一战势必是一场恶战。如果我们不借助地形,限制鬼子机动性,恐怕我们的包围圈根本拦不住敌人,会被敌人捅得四处漏风。”
李宏此刻脸色也严肃起来,看着桌上的地图,问:“老吴,这一仗你有什么想法?”
吴青面色凝重地看着地图,沉吟片刻,说:“司令,我打算在沙沟一带设伏,围歼敌骑兵第一旅团。
沙沟位于昆都仑沟古道,这里地形算不上险要,但是却周围纵深狭窄,十分不利于骑兵机动。我们只要在此设伏,占据沙沟南北两侧高地,然后两头一堵,就可以形成四面围歼,关门打狗之势,将敌骑兵第一旅团压迫在沟底,彻底歼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