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番外:崛起2(1/1)

这事其实再正常不过。

突然的得势确实很难让人把守初心。

但成顾怀本人并不是荒唐的大奸大恶之人。

所以他会愧疚,会后悔。

虽然两样东西对他的发妻孟冉珠来说再没有任何作用。

但,对成家有用。

吃一堑长一智,知道愧疚和后悔日后才能谨慎再谨慎。

不求成顾怀能做成多大事,只要不拖后腿,对成玉鹤兄妹仨人来说就足够了。

顺德二十年,成玉鹤下场春闱,成玉鸫听闳稷的调遣去了漠北。

成家两兄弟的前途这才走上了正轨。

成玉鹤少年英才,年仅二十三岁便能登进士第。

他是成家这一脉出的第一位进士,亦是成家未来的希望。

他联姻梁家,是要得到清流世家的认可。

他自请外放,是要远离水深火热的平京。

他冷静,他对当时的局势有着清醒的认知。

但他温润冷静的外衣下亦有十足的野心。

没什么比从龙之功更能让一个家族就此翻身的。

但在当时,这份摆在面前的从龙之功更像是闳稷的施舍。

这是好事,但成家若只靠这个那绝不长久。

成玉鸫是由闳稷直接安排差事,但他成玉鹤并不是如此。

他有正儿八经的功名在身,只要他能办出实事,便可叫闳稷这份施舍变成真正的看重。

能臣可以是亲信,但亲信不一定会是能臣。

但幸运的是,他二弟成玉鸫不是个草包废物。

术业有专攻,成玉鹤能看得出,成玉鸫太府寺丞这一位置是闳稷用心挑过的。

包括成顾怀的秘书丞,同样也是符合他本人的性子。

这些是闳稷爱屋及乌,那若不把握好就太可惜了。

所以,后位,自然也是要搏的。

一个娘家因罪被夺了爵位的王妃不足为惧,要紧的还是朝堂上那些说话声响重的老狐狸。

杨家……

成玉鹤明白闳稷是想借此事打压,只要办成,那便是一举两得。

闳稷初时只让他盯着,可怎么盯,盯哪,闳稷想看到什么结果,这些都需要成玉鹤自己把握。

盐运使的手脚少有干净的,会不会落马纯看尾巴收拾得利不利索。

盐册一事只靠成玉鹤一人,要办成难如登天。

所以成玉鹤另辟蹊径了。

死人吧,死些该死之人来造势,闳稷会明白的。

盐路因杨功死了好些役民,那役民们暴起反抗很正常吧。

这些事成玉鹤要么不做,要么就会做快做绝。

他的密信甚至在杨功还没死便已卡着时间往平京递。

杨功必死无疑,那么,朝廷三品大员的暴毙难道不足以让陛下彻查吗?

剩下的事成玉鹤都不用插手。

他知道闳稷会得到一个满意的答复。

杨家出了大血,能知难而退还算不笨。而成家,至此成为外戚后族。

一夜之间,承恩公府便成了能与荆国公府并肩而立的顶级公府。

这些看似是一瞬之间飞上枝头,可实际上,中间少了什么都不行。

因为有容容,成家少奋斗了至少三十余年。

而因为有他们兄弟二人,容容的皇后位和瑱儿的太子位才可以不因宠爱而显得飘摇。

从盐浦回京述职那日,成玉鹤便已决定了要继续待在盐浦。

成玉鸫在平京的实缺位上,他若再留京,势必招人眼红。

得势之后不需要显摆,越显摆死得越快。

盐浦一事尚且没完,为着实打实的功劳成玉鹤也要多待上几年。

那一日,成玉鹤看见成玉鸫的眼里满是对他的信任。

这是兄弟二人不言的默契。

圣旨赐婚,成玉鹤任盐浦县令的同时又再加任盐事同知,与梁幼鲤完婚后便共赴盐浦。

梁幼鲤与成玉鹤一早就见过。

成玉鹤喜欢看她笑,而梁幼鲤纯属是被成玉鹤的脸给吸引了。

这倒也不是梁幼鲤多肤浅,成玉鹤本人就是客观的好看啊。

难不成只准男人对女子百般打量,就不许女子挑挑拣拣?

成玉鹤有才,她梁家也不差哪,梁幼鲤的父兄皆是探花郎出身,梁幼鲤本人也是自小熟读经史。

在盐浦,成玉鹤在为盐场一事奔波,而梁幼鲤便为他妥善处理府中琐事。

成玉鹤自小受孟冉珠的熏陶,心里不曾有女子不能主外事的想法。

他与梁幼鲤在内是至亲夫妻,在外亦是可以共商政事的朋友。

那几年,盐浦因他们的治理而越发繁荣。

盐场一事成玉鹤不负闳稷期望,他办得很漂亮,大邺的盐税总数也因此迈上了新的台阶。

从盐浦县令升任余州太守,成玉鹤花了五年。

而从余州太守升任回京,成玉鹤又用了五年。

十二年的外放政绩足以为成玉鹤的履历狠狠添光加彩。

那时的朝堂早就被闳稷牢牢握在手心里。

成玉鹤的归京对他来说更是如虎添翼。

彼时的户部尚书沈喻因年迈乞骸骨,而成玉鹤便直接补了这个缺,并且还领了太子太傅一职。

能做太子的老师,这是闳稷不加掩饰地欣赏和看重。

而成玉鸫也在前年升任为正四品太府寺卿。

他这些年一直都待在太府寺。

开夜坊一事要从平京惠及全国,这不是一两年就能办成的事,成玉鸫一时半会肯定不会动。

除开这些,成容所提的家学和义塾也由梁幼鲤和沈盈二人共同兴建起来。

这些是孟冉珠变卖了除平京以外所有资产得来的东西。

也是能让成氏一族改变商贾出身最直接有力的宝贝。

利与权是重要,可一个家族若要传承,靠的不能只有这两样,更要靠文化底蕴。

从前的杨家如此,姻亲梁家如此,而成家也得如此。

皇权能让一个家族就此兴盛,然后在其发展到鼎盛时期打压。

周而复始,兴盛与衰败交替并行。

每一代人都有自己背负的使命,或振家族或避锋芒,这是规律,亦是不可避免的一步。

即便是成家,日后也逃不过这个规律。

但在征朔一朝,在日后拜相的成玉鹤这一代。

成家,注定是要蓬勃向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