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再攻剑门(1/1)
剑门关外的栈道上,汉军主力旌旗连绵,刘浪立马于关前的开阔地带,目光紧锁着那座横亘在群山之间的雄关。
时隔一年,他再次踏上这片土地,去年伐蜀失利的记忆仍清晰如昨。
彼时粮草被烧,粮道被断,大军困于关下,险些全军覆没的窘迫,化作此刻心中沉甸甸的压力。
眼前的剑门关,依旧是那副险峻模样:峭壁如刀削,关楼雄踞于两山之间,嘉陵江的支流在关下蜿蜒,形成天然屏障。
去年的惨败,让刘浪对这座天险的敬畏更添几分,却也燃起重夺胜利的决心。
他身后,是赵云、魏延统领的先锋精锐,是刘备筹备的充足粮草,是徐庶擘画的作战方略,再无去年兵败的窘迫。
然刘浪心中并无半分“故地重游”的感慨,目光扫过关楼的箭垛、城墙上的蜀军旌旗,脑中盘旋的全是破敌之策。
是沿用投石机轰击的强攻之法,还是另寻栈道绕至关后?
是诱敌出关予以歼灭,还是持续施压耗其锐气?
他抬手示意随从展开舆图,指尖落在关楼西侧一处标注“飞猿道”的小径上。
那是一条去年未能尝试的险路,此刻正成为他思索的焦点。
剑门关已经是天下一等一的天险,飞猿道更有甚之。
其道路蜿蜒狭窄,最窄处只能容纳一人侧身而过,最宽处也不能让两人并行。就是因此,去年才没考虑从这里绕行。
帐前亲兵见大将军神色凝重,不敢上前打扰。
他们知道,去年的失利是刘浪心头的一根刺,而今再度兵临城下,每一分部署都关乎全局成败。
关楼上,蜀军守将张任亦在遥望汉军大营,神色警惕,他深知刘浪此番再来,必是有备而来,剑门关的防务再度提高一个等级。
风掠过关前的峡谷,带着寒意与硝烟的气息。
刘浪收敛起思绪,翻身上马,对身边的赵云、徐庶道:“传我令,各部按既定方略扎营,明日起,先以投石机试探关防,摸清蜀军布防。”
魏延此时身披铠甲,正立于帐下,听到刘浪下令,明日再次强攻剑门,脸上不由得露出几分急切与坚毅。
上次强攻剑门关,他虽奋勇登城,却因张任援军突袭而功败垂成,麾下敢死队折损过半,此事一直如鲠在喉。
如今主力大军已到,粮草器械充足,他再次请命:“大将军,末将上次攻城失利,损兵折将,心中难安。今愿再领三千精锐,强攻剑门关,定要拿下城头,以赎前罪!”
刘浪端坐主位,目光落在魏延身上。这位副将勇猛有余,可是初来乍到,急于证明自己,常因急躁失策,上次强攻便是例证。
然其锐气可嘉,士气可用,且临阵决断颇具章法,刘浪亦想借此机会观察他历经挫败后的成长。既是让他将功补过,也是对其临阵指挥能力的一次考验。
他沉吟片刻,缓缓颔首:“准你所请。许你三千精锐,诸军兵士任你挑选,军械、云梯尽可调用,但需记住:攻城当有章法,不可再凭血气之勇。若遇不利,即刻撤军,不许恋战。”
魏延抱拳领命,眼中闪过一丝振奋,当日便又从先锋营中挑出三千悍勇之士,皆是身经百战的老兵,又亲自检查攻城器械,将投石机、云梯、冲车一一调度妥当,比上次多了几分沉稳。
次日拂晓,剑门关下鼓声震天。魏延亲率三千精锐列阵关前,并未急于冲锋,而是先命十架投石机对着关楼东侧的薄弱处猛轰。
巨石呼啸而至,城墙上的蜀军垛口应声崩塌,烟尘弥漫中,魏延见城头防御出现松动,当即挥旗下令:“第一队云梯攻城,第二队弓弩掩护,第三队随我待命!”
汉军士兵扛着云梯冲向关墙,蜀军虽在张任的调度下迅速补防,滚石、箭矢如雨点般落下,却被汉军的弓弩压制得抬不起头。
第一队很快将云梯架上城墙,士兵如蚁附般向上攀爬,与城头蜀军展开厮杀。魏延见状,亲率第三队跟进,手中长刀挥舞,劈开射来的箭矢,踏着云梯直奔城头。
此次攻城,魏延明显吸取了上次的教训:他不再一味猛冲,而是在攻城之时,不断观察城头局势,见蜀军集中火力封堵左侧云梯,便立刻呼喊士兵转向右侧;遇守军泼洒热油,便令部下以湿毯遮挡,稳步推进。
这般有章法的强攻,让蜀军一时难以招架,魏延麾下士兵很快在城头站稳脚跟,撕开一道数丈宽的缺口。
关楼上的张任见状大惊,亲率亲兵驰援缺口,与魏延展开正面交锋。
张任枪法沉稳,魏延刀势刚猛,二人在城头激战数十回合,难分高下。
蜀军见主将亲自搏杀,士气大振,纷纷反扑;汉军则在魏延的呼喊下死战不退,城头杀声震耳,双方伤亡都在激增。
蜀军占有地利,能源源不断的冲上城头,与汉军血战。
汉军则不然,城头极狭,不便大军展开,攀登城墙全靠几架云梯,登上城头的汉军迟迟打不开局面,后续的汉军却上不来。
魏延被张任拦住,跟着他一起登上城头的先锋军,虽然各个都是精锐,但却架不住蜀军源源不断的援军,慢慢的落入了下风。
激战至午时,汉军虽还占据部分城头,却始终无法扩大战果,反而因兵力不足渐显颓势。
激战中,魏延偷眼瞧去,见麾下伤亡渐多,可城头的立足之地却越来越小,想起刘浪“不利则退”的叮嘱,也只得咬牙下令:“退兵”
汉军士兵且战且退,在投石机和后方援兵的接应下,缓缓撤回营中。
此次攻城,虽未拿下剑门关,却斩杀蜀军近千,自身伤亡尚不足一千,较上次已是显着进步。
攻城之战,往往攻城的一方伤亡更大,魏延这次能打出1:1的战损比,足见魏延确实有几分本事的。
魏延回到大营,向刘浪请罪:“末将未能破城,请大将军责罚。”
刘浪却起身扶起他,目光中带着赞许:“你此次攻城,章法有度,已非昨日可比。剑门关天险,非一日可破,能挫敌锐气,便是有功。”
适才的激战,刘浪在望车上看的一清二楚,对于双方的伤亡比例也很满意。
哪怕是双方这样一换一,剑门关也早晚能攻下。
只要突破剑门关,成都平原无险可守。
益州便唾手可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