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章 兴修水利(1/1)
片刻后,众人纷纷表示,何可纲和满桂此次立下赫赫战功,可以封二人为伯爵。
朱由校听后,点头说道:“既然如此,那就封何可纲为靖武伯,满桂为定武伯,众卿意下如何?”
这时,薛国观和温体仁对视一眼,站了出来。
薛国观开口问道:“启禀陛下,不知这是流爵还是世袭?”
朱由校闻言,笑了笑说道:“等他们班师回朝之后再做定论。”
听到朱由校的答复,薛国观和温体仁没再多说,退了回去。
毕竟此时战争尚未完全结束。
随后,朱由校再次开口说道:“宣府总兵黑云龙作战有功,加封其为五军都督府都督佥事衔,升授金吾将军,赐银元一万,赐飞鱼服一袭。
大同总兵杨肇基同样加封五军都督府都督佥事衔,升授金吾将军,赐银元一万,赐飞鱼服一袭。
至于山西总兵马世龙,升任山西镇总兵,赐银元一万,赐飞鱼服一袭。
其余有功将士,由内阁和五军都督府商议后,拟个条陈上报于朕。”
在场众人纷纷起身领旨。
对于朱由校的封赏,江宁十分认可。
毕竟战事还未结束,朱由校先给何可纲和满桂定下爵位,至于班师回朝后是流爵还是世袭,不过是一句话的事。
至于宣府总兵黑云龙和大同总兵杨肇基,他们原本就是九边重镇的总兵,为正二品武将,如今又加了五军都督府都督佥事衔,进阶金吾将军,还获赐飞鱼服,可谓在正二品的基础上达到了圆满。
今后若再立下军功,要么调至京师进入五军都督府任职,要么就会获封爵位。
而山西总兵马世龙,原本就是新提拔上来的,如今升任九边重镇之一的山西镇总兵,虽然看似只是职位调整,但山西总兵作为地方常驻武官为正三品,山西镇总兵作为九边之一则为正二品。
同时还获赐飞鱼服,只要日后表现出色,在五军都督府也能有一席之地,至于能否获封爵位,就要看他立下功劳的大小了。
而且,朱由校此次赐予他们飞鱼服,这份赏赐极为贵重。
要知道,朱由校登基后,对臣子的赐服极为严格,不像嘉靖和万历时期那般随意赏赐,搞得蟒袍遍地走、飞鱼不如狗。
江宁当初刚担任锦衣卫指挥使时,获赐飞鱼服,那是为了给他抬高身价。
就连勋贵中的领军人物、铁杆保皇党英国公张维贤,也是前不久才被朱由校赐予蟒袍。
虽说张维贤之前也获得过神宗、光宗、赏赐的蟒袍,但朱由校确是第一次赐他蟒袍,意义非凡,由此可见,朱由校对臣子们虽然宽容,但也绝不轻易胡乱封赏,当然,江宁是个例外。
随后,一众大臣纷纷起身告辞。
就连江宁也罕见地没有留下,起身便往外走,却被方正化拦住了。
江宁满脸疑惑,朱由校笑着走上前来,说道:“江兄,你急什么?”
江宁转头,满脸疑惑地说道:“陛下,臣急了吗?”
朱由校点点头,说道:“平日你可不是这样,每次其他人走后,你都会单独留下来。”
江宁没好气地说道:“陛下呀,朝堂上这么多人,您总不能可着臣一个人使劲用吧?
如今臣得回家陪夫人了。”
朱由校闻言,笑着说道:“那感情好,朕也正准备去你家一趟呢。
前段时间实在太忙,还没来得及亲自去给你道喜呢!
你先等等,朕换身衣服。”
随后,朱由校和方正化来到偏殿。
不多时,两人换上便装走了出来。
朱由校满脸笑意,说道:“江兄,走吧!”
江宁满脸鄙夷,说道:“陛下,您想去臣家里蹭饭,就直说嘛!”
朱由校闻言,脸色微微一红,尴尬地说道:“江兄,你可别胡说,朕真是去道喜的,可不是为了蹭饭。”
江宁冷哼一声,说道:“陛下呀,您道喜就打算空着手去吗?”
朱由校这才发现自己和方正化两手空空,随即赶忙跑到御案前,将两盘点心倒扣在宣纸之上。
一番动作行云流水,将两包点心打包好,拎在手里笑着说道:“江兄,这下东西有了,咱们走吧!”
江宁闻言,笑着说道:“陛下,今儿个这点心是什么味道的?”
朱由校笑着说道:“绿豆馅的和桂花味的。”
江宁点点头,说道:“那还不错,之前那几种口味臣都吃腻了。”
朱由校没好气地说道:“朕赏赐你点心,你还挑三拣四的,你咋这么多事呢?
赶紧走。”
说着,拉着江宁火急火燎地直奔江宁家中。
………………
历朝历代,中华人习惯将淮河以北、黄河以南,东起黄海、西至陕西潼关的这片广袤且盛产小麦的区域,称作中原。
在国人传统观念里,中原就是国家社稷、王朝政权的代名词,故而自古便有“逐鹿中原,得中原者得天下”的说法。
然而,自万历年间,河南地区天灾频发,加之朝廷党争不断,国库空虚,无力赈济灾民。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万历十年,首辅张居正去世后,万历皇帝开始清算张居正,一大批有才能的官员也遭清理。
原本负责治理黄河的河道总督潘季驯,因是张居正提拔任命的官员,也被迫离职,致使黄河治理工程中断。
这直接导致万历十四年黄河泛滥成灾,上百万百姓流离失所,妻离子散。
而当时朝堂之上,官员们忙于争权夺利,对百姓的救助微乎其微。
万历二十二年,中原又爆发了一场罕见的灾荒,祸及三省,受灾人口达四千万之多。
可朝廷依旧无法做出有效的赈灾安抚举措,使得片孕育了华夏文明的土地,愈发贫瘠,百姓生活愈发困苦。
在当权者眼中,只要百姓不造反,便是国泰民安,至于天灾,哪朝哪代都会发生,灾民的性命如蝼蚁一般,死一千人、一万人,不过是个数字而已。
当郭允厚、左光斗、杨涟来到河南时,眼前的景象令他们大为震惊。
黄河两岸密密麻麻全是征调而来的民夫,百姓们手持工具,身着破旧衣衫,早已等候多时,百姓们虽然面黄肌瘦,衣衫褴褛,但是眼中却燃起了对生活的希望。
郭允厚经过询问才知道,此次朝廷虽只征调了五十万民夫,但河南当地仍有许多百姓自发前来,人数已经远超五十万。
协助朝廷兴修水利、疏通河道,其中不乏老弱妇孺和儿童,大家都在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做着力所能及之事。
这一幕让郭允厚当场痛落泪,左光斗更是泣不成声,就连已经心狠手辣、杀人如麻的杨涟,眼眶也红了。
随后,郭允厚一声令下,几十万人浩浩荡荡地投入到工作之中。
杨涟不愧是水利专家,当即针对黄河提出了清理淤泥、加固河道、筑堤蓄水、蓄清刷黄的处理方案。
几人吃住都在河堤上,日夜坚守。
随着一车车石材运到河堤,百姓们自发组织人手帮忙搬运,这让几人心中感慨万分,也更加注重工程质量和进度。
期间,有不法商人企图通过贿赂官府,运来劣质石材谋取暴利,被杨涟当场识破。
要知道,杨涟和好基友左光斗在成为大明一级抬杠运动员之前,都曾担任过地方官。
左光斗更是大明朝堂屈指可数的水利专家。
在他们面前耍这种手段,简直是不把他们放在眼里。
百姓们得知此事后,纷纷破口大骂,这些丧尽天良的奸商和贪官,实在是黑心。
朝廷已经多少年没有如此重视百姓了,此次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造福百姓,他们却还想赚黑心钱。
百姓们纷纷跑到郭允厚等人面前,请求严惩这些人。
郭允厚当即表示,这些人死定了,老天爷也救不了,他郭允厚说的。
他立刻下令逮捕这些不法奸商和与之勾结的地方官员,同时查抄他们的全部家产,充作兴修水利的资金。
杨涟办事效率极高,短短一天之内,就将相关人员全部抓捕,并押到河堤之上。
百姓们纷纷围上来,对这些不法奸商和贪官污吏破口大骂。
这些人吓得跪地磕头求饶,郭允厚双眼冰冷,杨涟嘴角泛起一丝冷笑,骂道:“死到临头,你们还有脸求饶?
今日本官若是放过你们,你们日后又怎会放过这些苦难的百姓?”
说罢,一声令下,直接命人将这些不法奸商和贪官污吏当场斩首示众。
随后,又下令将他们的尸体和头颅筑在大坝之中,并立碑记载此事,以警示后人。
这一举动可把河南地方官府吓得不轻,京城来的这几位爷实在太狠了,一个是户部尚书,一个是工部左侍郎,还有一位锦衣卫千户,他们的背景一个比一个强硬,实在惹不起。
随着郭允厚、杨涟、左光斗等人的雷霆手段,工程进展十分迅速。
没过多久,定远侯邓文明、忠贞侯秦良玉奉旨在河南清查北直隶卫所军田。
秦良玉治军严谨,作战骁勇,但在政治方面所知不多。
毕竟她出身土司,又是地方将领,一直遭受排挤打压。
虽进入五军都督府已有一段时间,可她的政治天赋着实不高,这也是许多武将的通病。
所幸有定远侯邓文明这个“基建狂魔”帮忙。
自土木堡之变后,勋贵多年不掌兵,满脑子除了搜罗钱财,就是在朝堂上勾心斗角,政治天赋可谓直接拉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