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 林丹汗跑路(1/1)
就在江宁安心在家,陪伴两位夫人之时,朝堂上的各项政务正有条不紊地推进着。
这让赋闲在家的江宁不禁感叹,大明朝即便缺了谁,都能玩的转,不用肩挑两京一十三省的感觉,真是舒坦。
……………
与此同时,在大同城外,各路援军集结完毕后,林丹汗再度调集人马,与明军展开了数场激烈交锋,双方均有损伤。
然而,明军凭借犀利的火器以及骑兵的机动性,稳步向前推进。
反观林丹汗一方,前来支援的一众部落小弟损失惨重。
此时,努尔哈赤亲自率领四万大军赶至科尔沁,而林丹汗的大将阿木尔也率三万骑兵奔赴科尔沁参战,防止科尔沁首领奥巴趁机倒戈,投靠努尔哈赤。
双方随即展开交战,努尔哈赤来势汹汹,阿木尔所率的三万骑兵难以抵挡。
至于科尔沁,基本处于出工不出力的状态,阿木尔也不敢强行命令奥巴出兵,生怕这老小子临阵投敌,那自己这三万兵马可就危在旦夕了。
无奈之下,阿木尔只得派人紧急通知林丹汗请求增援。
当林丹汗收到消息后,愈发焦躁不安。
一旦努尔哈赤击败阿木尔,便可挥军直指自己的老巢喀尔喀。
若让努尔哈赤打到自己的老巢,恐怕自己手下这些兵马瞬间就会作鸟兽散。
于是,林丹汗一咬牙,决定与明军再大战一场,无论胜负,都立马率军回援科尔沁,支援阿木尔。
同时,他传令驻守在察哈尔的大将哈图,领兵前往科尔沁援助阿木尔,共同抵御努尔哈赤的进攻。
随后,林丹汗直接下令大军出动,与明军进行最后的决战。
这次,林丹汗学“聪明”了,他让卜失兔率领本部两万骑兵作为先锋,其他几个部落聚集的两万骑兵紧跟其后,而他自己则率领七万大军坐镇大后方亲自督战。
卜失兔见状,脸瞬间绿了,林丹汗这哪是让他打头阵,分明是把他往死路上逼啊。
但事已至此,他不上也得硬着头皮上,此刻要是敢不同意,恐怕下一秒就会被林丹汗当众斩杀。
至于其他几个前来支援的小部落蒙古首领,肠子都悔青了。
原本林丹汗与大明对战,他们这些小部落好好在一旁看戏就好,偏要来凑这个热闹,结果现在被拉去当炮灰,简直是自讨苦吃。
可他们也无可奈何,这会儿要是敢反对,林丹汗分分钟就能剁了他们。
于是,双方再次展开大战。
但以往战无不胜的蒙古骑兵,在此时的大明军队面前,优势全无。
主要是大明军队的火器太过强悍,步兵与火器协同作战,骑兵则负责保护步兵,使得蒙古骑兵的机动性优势彻底没了用武之地。
双方激战一天一夜,卜失兔手下两万多人马直接损失高达六千多人,就连卜失兔本人也受了伤。
其他几个蒙古小部落的两万兵马,损失也高达四千余人,其中还有几个蒙古小部落的首领死于乱军之中。
此刻,在后方观战的林丹汗脸色铁青,眼见战局已定,无力回天,再在大同城外耗下去已毫无意义,于是直接传令大军撤退,返回喀尔喀抵御努尔哈赤。
随着林丹汗率领大军撤离,原本万念俱灰的卜失兔终于松了一口气,其他几个幸存下来的蒙古小部落也顿时如释重负。
双方交战人马也纷纷停手,返回各自阵营。
但紧接着,他们发现一个极为严峻的问题,林丹汗这老小子不讲道义,不打招呼就直接跑路了,把他们丢给了明军。
经过一天一夜的大战,他们早已人困马乏,不少士兵还受了伤,此时就算想跑也跑不掉了。
与此同时,大明军队这边,何可刚、满贵、杨肇基、黑云龙、马世龙等人也都松了一口气。
经过长时间的激战,神机营的弹药已然所剩无几,一旦弹药耗尽,神机营士兵手中的火器就成了烧火棍,还不如大刀长枪实用。
要是林丹汗脑子一热,将手下剩余的七万骑兵全部压上来,那他们就只能与林丹汗死磕到底了。
然而步兵对战骑兵本就处于劣势,虽说有满贵带领的三万骑兵,但林丹汗的骑兵更多,一旦双方硬拼到最后,即便取胜也只是惨胜。
庆幸的是,林丹汗直接跑路了,于是双方人马就这样僵持在战场上。
卜失兔在短短一瞬间内,大脑飞速运转,最后长叹一声,扔掉手中弯刀,传令士兵全部向明军投降。
身旁一众亲卫听闻,顿时大惊失色,手下大将多隆赶忙开口劝阻,大声说道:“大汗,如今咱们还可以率领部众逃跑呀!
不管是去漠北,还是投奔林丹汗,又或者投奔藏巴汗和叶尔羌汗国,草原如此辽阔,何处去不得,不一定非要向明军投降啊!”
卜失兔苦笑着说道:“看似草原辽阔,咱们无处不可去,实则咱们根本没有选择的余地。
经过一天一夜的大战,咱们早已人困马乏。
若是继续去投奔林丹汗,恐怕又会被推去当炮灰,与努尔哈赤对战。
若是咱们逃往漠北或者西域,那咱们留在喀尔喀的老弱妇孺怎么办?
如今,咱们只有向大明投降这一条路可走。
投降之后有大明撑腰,林丹汗也未必敢对咱们留在喀尔喀的部落老弱妇孺怎样。
要是咱们这会儿敢跑,明军骑兵立马就能追上来,到时候恐怕咱们这些人一个都活不了。
要是咱们都死了,那咱们留在喀尔喀部落的老弱妇孺都会被林丹汗吞并,甚至惨遭杀害。
咱们如今唯有投靠大明,才有一线生机啊!”
听到卜失兔的话,在场众人皆沉默不语。
随后,卜失兔翻身下马,迈着沉重的步伐,张开双手,示意自己纯天然,无公害,朝着明军阵营走去。
身后的一众亲卫和大将见状,也纷纷丢下手中弯刀,步行来到明军阵前,跪地请降。
看到卜失兔主动向明军投降,其他几个小部落的首领见状,也赶忙跪地请降。
此刻,他们连逃跑的念头都没了,河套平原的不少部落已经跑路了,剩下的十八部落已经投靠大明,而且听说还得到了大明皇帝的礼遇和赏赐。
他们这会儿就算跑回去,也会被那十八部彻底吞并,回去无疑是死路一条,还不如跟着卜失兔一起投降大明,说不定还能求得一线生机。
于是众人纷纷丢下手中弯刀,跪地请降。看到这一幕,何可刚、满贵、杨肇基、黑云龙、马世龙等人顿时大喜过望,赶忙亲自策马来到阵前。
卜失兔操着生硬的汉语说道:“卜失兔向大明请罪,还请大明接受我们土默特部的请罪。”
说着,从怀中掏出一方金印,双手举过头顶。
何可刚见状,上前接过金印,冷声说道:“卜失兔,你原本是我大明册封的第四代顺义王,本应向我大名称臣纳贡,守好河套平原。
可你却勾结林丹汗,侵犯我大明边关,掳掠我大明子民,更是引得林丹汗率领大军来犯。
如今,本将代表大明朝廷,正式收回顺义王金印。
至于你本人,则要带回京师,交由我大明天子亲自发落。”
卜失兔闻言,赶忙恭恭敬敬地磕头,高呼:“多谢将军手下留情!”
与此同时,卜失兔一颗悬着的心也终于落了地。
他主动上交顺义王金印,就是表明自己除了土默特部首领的身份外,还有顺义王这层身份。
对方要是承认这一点,那他基本就不用死了。
要是对方不承认,当场将他斩杀,那他连喊冤的地方都没有。
随着卜失兔及其他几个蒙古部落投降,这场历时数月之久的大战终于落下帷幕。
何可刚当即下令,将投降的蒙古士兵的兵器和战马全部收缴,组织人手打扫战场,并妥善掩埋尸体。
对于那些战死的大明士兵,何可刚命人统一进行火化,将骨灰送回京师。
毕竟这些为国捐躯的将士,朝廷要对他们追封抚恤,牌位也要入驻英烈祠,何可刚自然不会让他们曝尸草原。
随后,他又吩咐给投降的蒙古士兵分发水和食物,便带领着这一众降兵返回大同城。
抵达大同后,何可刚下令将这些蒙古士兵分期看管,由大明士兵负责看管。
至于投降的卜失兔及其手下一众大将,还有其他小部落的首领,何可刚第一时间安排人将他们押送京师,同时送去的还有详细的战报以及有功将士的名单,交由朱由校亲自定夺。
与此同时,早已抵达大同的内阁大学士朱童蒙和曹文诏同样激动万分。
原本他们以为战事还会持续胶着,没想到最终以林丹汗仓皇跑路、卜失兔等部落投降而告终,这实在是天大的喜讯。
跟随朱童蒙、曹文诏来到大同城的河套十八部落使者,也暗自庆幸自己当初做出了正确的选择,否则此刻投降的人中,或许就有他们的部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