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小厨开张,初订规矩(1/1)

福管家正在前院理事,看到阮软过来,表情没什么变化,只是示意她稍等。

等他处理完手头的事,才看向阮软。

“何事?”

阮软恭敬地递上清单,垂着眼帘,语气不卑不亢。

“福管家,这是奴婢整理的小厨房所需之物。”

“为更好地侍奉王爷饮食,有些器具和调料需添置或补充,还请管家过目。”

福管家接过清单,逐行看了下去。

当看到阮软列出的那些“不常用”的调料和对厨刀的细致要求时,他那古井无波的眼神里,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惊讶。

他抬眼,重新审视了一下眼前这个看起来瘦弱文静的小丫鬟。

她不仅懂厨艺,似乎还心思缜密,做事极有章法,与一般只知道埋头干活的下人截然不同。

“这些……你都会用?”

福管家指了指清单上的几样东西。

“奴婢在家时曾学过一些粗浅的厨艺,也了解些食材特性,斗胆尝试,希望能做出些合王爷胃口的吃食。”

阮软依旧是那副谦逊谨慎的样子。

福管家沉默片刻,点了点头,收起了清单。

“知道了。所需之物,明日会有人送去。你好生做事,莫要辜负了王爷的看重。”

顿了顿,他又补充了一句,声音依旧平淡,却带着一丝提点。

“王府规矩森严,不该问的莫问,不该看的莫看。守好你的本分,安稳日子才能长久。”

“是,奴婢谨记,多谢管家提点。”

阮软心中一凛,知道这是福管家在提醒她王府的水深,以及她目前“受宠”可能带来的风险。

第二天,福管家果然派人将阮软清单上所列之物,几乎分毫不差地送了过来。

看着崭新的砂锅、锃亮的厨刀、还有分门别类装好的各种调料和食材,阮软心中安定了不少。

【“专业设备(古代版)到位!可以正式开工了!”】

她立刻开始建立自己的工作秩序。

每天清晨,先规划好三餐的菜单,列出所需食材,提前向管家报备。

领回食材后,仔细清洗、分类、存放,保证新鲜卫生。

烹饪时,严格按照步骤,注意火候和调味。

每次用完厨房,必定将灶台、厨具、地面都清理干净,物品归置整齐。

这种高效、洁净的工作方式,与大厨房偶尔的忙乱和嘈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有时,会有相熟的小丫鬟过来串门(或许是好奇,或许是想讨点吃的)。

看到她这整洁有序的小厨房,都忍不住啧啧称奇。

楚枭本人依旧没有直接出现。但他的“关注”,却通过一些细枝末节传递了过来。

比如,负责给他送餐的侍卫,有时会转达一句。

“王爷问,今日的汤是用什么炖的?”

或者,福管家偶尔会过来巡视一圈,状似随意地问。

“新厨房用着可还顺手?若缺什么,只管报上来。”

更让阮软感到鼓舞的是,她发现楚枭用膳的时间,似乎比以前稍微固定了一些。

不再是完全随心所欲,仿佛……每天到了那个时间点,会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期待?

【“嗯哼?是不是开始有点期待我的饭了?傲娇王爷!”】阮软在心里偷笑。

这天中午,阮软用新厨房,正式做出了第一份“小灶出品”。

考虑到楚枭的身体状况,她做的依旧是清淡养胃的路线,但比之前在大厨房偷偷摸摸时,显然用心和精细了许多。

一道【清蒸鲈鱼】,只用了少许姜丝、葱段和一点点黄酒去腥提鲜。

蒸好后淋上几滴特意熬制的清酱油,鱼肉洁白细嫩,鲜味十足。

一碟【碧玉小炒】,用的是嫩笋尖和翠绿的荷兰豆,快速翻炒,口感清脆爽口。

还有一碗【山药芡实莲子汤】,山药软糯,芡实健脾,莲子养心,汤色清亮,味道甘醇。

搭配一小碗晶莹饱满的白米饭。

没有复杂的调味,没有炫技的烹饪,只有食材最本真的味道,和制作者那份希望食客能够好好吃饭的用心。

当侍卫将几乎空了的餐盘撤回来时,阮软看到那比以往都要“干净”的盘底,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看来,效果还不错!继续努力!”】

有了自己的小厨房,有了稳定的物资供应,她终于可以开始她真正的“美食续命”计划了!

小厨房的稳定运作,给了阮软更大的空间和信心。

她不再满足于仅仅提供“安全无害”、“温和养胃”的食物。

而是开始更深入地思考,如何才能真正“治愈”楚枭那几乎已经麻木和封闭的味蕾与食欲。

她找来更多的纸笔,开始整理自己的“食疗笔记”。

这本笔记,成了她在古代的“秘密武器”。

上面详细记录着:

日期与餐食:每天为楚枭准备了什么菜品、汤羹、点心。

楚枭的反应:吃了多少?对哪道菜似乎多动了几筷?

用餐时的表情是否有细微变化(皱眉?停顿?还是毫无反应?)?

身体反馈(间接观察):当天的睡眠情况(通过侍卫/管家反馈)、气色变化、情绪波动等。

分析与推测:哪些食材或味道似乎接受度更高?哪些可能触及了他的“雷区”?

下一步可以尝试的方向是什么?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虽然我脑子里有现代知识库。

但实践出真知,必须结合大佬的个体情况,才能对症下药。

这简直就是在做一个超高难度的‘私人订制营养餐’项目嘛!”】

阮软一边写,一边在心里吐槽,但眼神却异常专注。

通过几天的记录和分析,她初步总结出几个方向:

1.口感:楚枭似乎更能接受软糯、顺滑、易于吞咽的食物(如粥、羹、蒸制的菜肴)。

对过于干硬或需要费力咀嚼的东西兴趣缺缺。

2.味道:过于浓烈、刺激的味道(尤其是某些药材味、腥膻味)容易引起他的反感。

但完全的寡淡无味,似乎也无法引起他的兴趣。

或许可以尝试一些天然食材带来的、清新而富有层次感的味道?

3.温度:温热的食物似乎比放凉的更能让他接受。

基于这些分析,阮软开始设计更具“个性化”和“探索性”的菜单。

她决定冒险,有意识地加入一些能够“刺激”或“唤醒”他沉睡味蕾。

但又不至于过于突兀的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