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进京之路(1/1)
黎明时分,俞晓棠背起行囊,轻轻带上张婶家的门。晨雾笼罩着村庄,一切都朦朦胧胧,如同她此刻的心情。
村口已经聚集了十几个村民,牵着驴马,扛着扁担——这是自发来为她送行的乡亲们。看到这一幕,俞晓棠的眼眶瞬间湿润了。
“大家...“她声音哽咽,说不出话来。
赵德柱走上前,罕见地露出真诚的表情:“晓棠姑娘,村里人商量过了,派几个壮小伙送你到县城。这一路不太平,你一个姑娘家...“
“谢谢里正,谢谢大家。“俞晓棠深深鞠了一躬。这些曾经怀疑她、疏远她的村民,如今成了她最坚实的后盾。
张婶红着眼眶塞给她一个包袱:“路上吃的,还有几贴药,防风寒。“
王大嫂递来一双崭新的布鞋:“走得远,费鞋。“
连一向刻薄的王翠花都别扭地送了个护身符:“保平安的...别嫌弃。“
一一谢过乡亲们,俞晓棠在众人的簇拥下踏上出村的小路。回头望去,晨雾中的村庄渐渐模糊,只有那棵老槐树依然清晰可见。三年前她初来乍到,就是在那棵树下第一次见到了“傻三郎“...
“晓棠姑娘,上车吧。“李大叔的声音将她拉回现实。一辆驴车已经备好,铺着干净的稻草。
同行的除了李大叔,还有两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张婶的儿子铁柱和木匠家的水生。他们将在三天内护送她到县城,确保她安全登上北上的商队。
驴车缓缓前行,车轮碾过泥土路,发出吱呀声响。俞晓棠摩挲着怀中的玉佩,那是她与萧景珩之间唯一的联系。
三天后,一行人平安抵达县城。与村庄相比,县城热闹非凡,街道两旁店铺林立,叫卖声不绝于耳。李大叔熟门熟路地带他们来到一家名为“悦来“的客栈。
“掌柜的是我远亲,“李大叔解释道,“晓棠姑娘在这里住一晚,明天有商队北上,已经打点好了。“
安顿下来后,李大叔三人就要返村了。临别前,铁柱偷偷塞给俞晓棠一把小匕首:“姐,路上小心。“
俞晓棠感动地收下,目送三人离去,心中既温暖又忐忑。从现在起,她将真正独自面对这段未知的旅程。
第二天一早,客栈掌柜引荐她认识了北上的商队领队——一个满脸风霜的中年汉子,姓马,人称“马头儿“。
“姑娘要去京城?“马头儿上下打量她,“路途遥远,危险重重,可不是闹着玩的。“
俞晓棠取出准备好的银钱:“这是路费。我听说商队缺个会记账的,我识字会算,可以帮忙。“
马头儿接过钱掂了掂,又听说她会记账,脸色缓和不少:“既如此,就跟着吧。不过路上吃苦受累可别抱怨。“
商队共有二十多匹骡马,十几号人,主要运送丝绸、茶叶和药材北上。俞晓棠被安排在一辆装货较少的马车上,同车的还有商队账房老周。
离开县城的头几天,路程还算顺利。俞晓棠很快熟悉了记账工作,甚至帮老周发现了几处错漏,赢得了他的尊重。晚上扎营时,她会帮着生火做饭,偶尔还用草药知识帮人处理些小伤小病。
第七天傍晚,商队在一个小镇歇脚。刚安顿下来,镇上的里正就慌慌张张跑来,说镇外出现了山匪,专劫过往商旅。
马头儿眉头紧锁:“有多少人?“
“二三十号,凶得很!“里正擦着汗,“已经抢了好几个商队了。“
商队众人顿时慌了神。有人提议绕道,但那样要多走五六天;有人主张硬闯,但风险太大。
俞晓棠思索片刻,问道:“那些山匪可有什么特点?比如穿着、武器?“
里正想了想:“听说都戴着红头巾,使大刀。“
红头巾...俞晓棠灵光一闪:“马头儿,咱们运的货里可有红布?“
马头儿一愣:“有几匹红绸,是京城刘掌柜订的...“
“借我一用。“俞晓棠胸有成竹地说,“我有办法让大家平安通过。“
当晚,俞晓棠带着几个商队妇女连夜赶制了一批红头巾。第二天出发前,她让每个商队成员都戴上红头巾,连骡马的笼头上都系了红布条。
“这是做什么?“马头儿不解。
俞晓棠神秘一笑:“虚张声势。那些山匪看到我们也戴红头巾,会以为是同行,不敢轻举妄动。“
果然,当商队经过传闻中的匪患路段时,山坡上虽然隐约可见人影晃动,却始终无人下来拦截。马头儿松了一口气,对俞晓棠竖起大拇指:“姑娘好计谋!“
这次事件后,俞晓棠在商队中的地位明显提高,不再被当作需要照顾的弱女子,而是成了大家信赖的同伴。
然而好景不长。进入北河府地界时,商队遇到了更大的麻烦——税卡刁难。
“每车货加征二两'过路费',否则扣货!“税吏趾高气扬地宣布。
马头儿急得直搓手:“大人,这不合规矩啊!我们已经在县城缴过税了...“
税吏冷笑:“规矩?在这里,老子就是规矩!“
眼看商队要蒙受巨大损失,俞晓棠注意到税卡旁贴着一张告示,上面写着北河府正在征集抗旱良策,知府大人亲自悬赏。
“马头儿,“她小声问,“咱们车上可有好酒?“
马头儿不明所以:“有两坛上好的梨花白,是给京城王大人带的...“
“借我一用。“俞晓棠取出一小瓶随身带的药粉,倒入酒中摇晃均匀,“我有办法了。“
她整理了一下衣衫,径直走向税吏:“这位大人,我们商队正好有些好酒,不如先解解渴,再谈税费?“
税吏见是个年轻姑娘,轻蔑地哼了一声:“就你们这些乡下商队,能有什么好酒?“
俞晓棠不慌不忙地打开酒坛,一股浓郁的酒香立刻飘散开来。税吏鼻子抽动,眼睛一亮:“拿来尝尝!“
几杯下肚,税吏脸色红润,态度明显和缓:“嗯...确实是好酒!“
“大人,“俞晓棠趁机说道,“我听说知府大人正在征集抗旱良策?我家祖传有几手抗旱的法子...“
税吏眯起醉眼:“你?一个丫头片子?“
“若无效,甘愿受罚;若有效,还请大人免了我们商队的'过路费'。“俞晓棠不卑不亢地说。
或许是酒劲上头,税吏竟答应了,带她去见师爷。俞晓棠详细讲解了深松土、覆草保墒等抗旱技术,还当场演示了如何制作简易滴灌装置。师爷大为惊讶,立刻报告了知府。
知府亲自接见,对俞晓棠的方法赞不绝口,不仅免了商队的税费,还赏了她十两银子。马头儿乐得合不拢嘴,商队众人对俞晓棠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姑娘真乃神人也!“老账房竖起大拇指,“既会算账,又懂农事,连官府都对你礼遇有加!“
俞晓棠谦虚地笑笑,心中却想着:这些在现代再普通不过的农业知识,在这里竟成了“神技“。若有机会,她一定要把这些技术推广开来,造福更多百姓。
离开北河府后,商队继续北上。俞晓棠的名声却像长了翅膀,先一步传到了前方州县。每到一处,都有农人慕名而来,请教种植技术。她从不藏私,有问必答,渐渐有了“神田女“的美誉。
一个月后,商队抵达中州府,距离京城只有十来天路程了。在这里,俞晓棠遇到了进京以来最大的挑战——夜宿的客栈突发马瘟,商队十几匹骡马一夜之间病倒大半。
“完了完了!“马头儿急得团团转,“这些马要是死了,货可怎么运啊!“
俞晓棠检查了病马的症状:高烧、流涎、食欲废绝。“是马流感,能治。“她肯定地说。
“姑娘还懂兽医?“老账房惊讶地问。
俞晓棠笑而不答。在现代,她曾参与过农业大学的牲畜疾病防治项目,基本知识还是有的。她开出方子:黄芩、金银花、板蓝根煎水灌服,同时用大蒜捣碎混入饲料。
客栈老板将信将疑,但死马当活马医,还是按她的方子准备了药。三天后,大部分病马竟然真的好转了!消息传开,连中州知府都派人来请她去给官马治病。
“俞姑娘,“马头儿感激地说,“这次多亏了你,不然商队损失可就大了。到了京城,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尽管开口!“
俞晓棠笑着点头,心中却有些忐忑。距离京城越近,她就越紧张——萧景珩现在怎么样了?他真的完全忘记她了吗?那枚玉佩和地图,又是否真的是他有意留给她的?
带着这些疑问,商队终于抵达了京城远郊。远远望去,巍峨的城墙如巨龙般蜿蜒在地平线上,城楼高耸入云,气势恢宏。这是俞晓棠来到这个世界后见过的最大城市,比想象中还要壮观十倍。
“明日一早进城。“马头儿宣布,“今晚就在这'迎京驿'歇脚。“
安顿下来后,俞晓棠向驿卒打听京中近况。驿卒见她气度不凡,又听说她就是传闻中的“神田女“,便热情地攀谈起来。
“姑娘来得巧,听说三皇子——哦,现在该叫太子殿下了——下月就要大婚了!“
俞晓棠手中的茶杯差点跌落:“太子...大婚?“
“是啊,“驿卒没注意到她的异样,继续道,“太子殿下三个月前回京,圣上大喜,当即立为储君。下月将与丞相千金完婚,京城都传遍了!“
俞晓棠感到一阵天旋地转。萧景珩要成亲了?和丞相的女儿?那她千里迢迢赶来京城,又算什么?
勉强维持镇定回到房间,俞晓棠取出那枚玉佩,在灯下反复查看。“等我“两个字依然清晰可见,难道是她的误解?或者...萧景珩回京后发生了变故?
夜深人静,俞晓棠站在窗前,望着远处京城的灯火,心乱如麻。是就此放弃,还是继续前进?如果萧景珩真的另娶他人,她又该如何自处?
月光洒在玉佩上,泛着温润的光泽。俞晓棠深吸一口气,做出了决定——无论如何,她都要亲眼见到萧景珩,听他亲口说出真相。若他真的变心,她便潇洒放手;若另有隐情...她绝不会轻易放弃。
第二天清晨,商队整装待发。马头儿关切地问:“俞姑娘,京城到了,你有落脚处吗?“
俞晓棠摇摇头:“先找个客栈安顿下来再说。“
“我在城南有熟人开客栈,干净便宜,可以引荐。“马头儿热心地说,“另外,你若有需要帮忙的,尽管到西市'马记货栈'找我。“
谢过马头儿,俞晓棠随商队进入京城。高达三丈的城墙近看更加震撼,守门士兵检查严格,幸好有商队作保,她才顺利入城。
京城内的繁华远超想象。宽阔的街道可容八马并行,两旁店铺鳞次栉比,行人摩肩接踵。叫卖声、马蹄声、谈笑声交织在一起,热闹非凡。
马头儿熟门熟路地带她来到城南一家名为“悦宾“的客栈,安顿好后便告辞离去。俞晓棠站在客栈二楼窗前,望着这座陌生而繁华的城市,心中五味杂陈。
萧景珩就在这座城市的某个地方,或许正在为即将到来的大婚做准备。而她,一个来自偏远村庄的农女,要如何在这权贵云集的京城中找到他?更别说与他相认了...
正当她愁眉不展时,客栈小二敲门进来:“姑娘,楼下有位官爷找您。“
“官爷?“俞晓棠心头一跳,“长什么样?“
“三十来岁,穿着禁军服饰,说是奉周将军之命来的。“
周将军?俞晓棠想起那个在山谷中接走萧景珩的将领。难道萧景珩知道她来了?怀着忐忑的心情,她整理了一下衣衫下楼见客。
楼下站着一名身材魁梧的军官,见俞晓棠下来,恭敬地行了一礼:“可是俞晓棠姑娘?“
“正是。“
“在下禁军校尉赵勇,奉周毅将军之命,特来邀请姑娘明日到将军府一叙。“
俞晓棠心跳加速:“周将军为何要见我?“
校尉压低声音:“将军说,姑娘曾照料过一位...特殊人物,有些事想当面请教。“
特殊人物...这显然是指萧景珩。俞晓棠强忍激动,点头应允:“明日一定赴约。“
校尉留下地址后告辞离去。俞晓棠回到房间,心潮澎湃。这或许是她了解萧景珩近况的最佳机会。但周将军是敌是友?他找她究竟是为了什么?
窗外,京城的暮色渐渐降临。远处皇宫的方向灯火通明,宛如天上宫阙。俞晓棠握紧玉佩,默默祈祷:萧景珩,无论你是否还记得我,请给我一个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