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石炮战船建奇功(1/1)
若是在陆地上交手。
魏延与甘宁或许势均力敌。
但是,水上的较量中,甘宁显然更胜一筹。
随着战斗的持续,甘宁统领的吴军逐渐占据了上风,魏延的形势开始变得不利。
就在这时,廖化率领一队战船及时赶到,加入了战斗。
廖化的到来,也让战局开始扭转。
然而,好景不长。
蒋钦和陈武二人,分别从左右两侧包抄过来,他们对魏延和廖化形成了半合围之势。
魏延和廖化陷入艰难的境地。
……
就在这紧要关头,孔明下令打出令旗,指示魏延和廖化后撤。
两人遵照命令,边战边退,逐渐向关羽的楼船阵前靠近。
甘宁、蒋钦和陈武见状,紧追不舍。
也跟了上来。
当东吴战船,靠近关羽的楼船阵时,关羽在楼船之上果断下令。
一排排楼船,同时放箭。
楼船船身高大,士兵们居高临下,箭矢如雨,密集射向吴军。
甘宁等人,被弓箭压制,前进受阻。
吴军的整体攻势,被暂时遏制。
……
看到前方战况,陆逊意识到,与关羽楼船决胜的时机已到。
于是,陆逊催动己方楼船,向前推进,朝着关羽驶来。
见东吴的楼船开动,孔明露出了笑容。
孔明再次打出旗语,关羽楼船的队形,也开始发生变化。
关羽的楼船队列,缓缓分开,如同两扇巨大的木门,向左右两侧移动。
随着楼船的移动。
孔明的石炮战船,逐渐从“门”后显露出来。
……
吴兵们看到,石炮战船的样子,与寻常楼船,截然不同。
船上没有高耸的庐楼,取而代之的,是几座简陋的木架。
吴兵们感到好奇。
他们不明白这种战船,究竟有何用处。
再看看船上,孤零零地矗立着的木架,显得格外突兀,格外滑稽。
不少人开始忍俊不禁。
吴兵们觉得,孔明的石炮战船,与吴军高大威武的楼船,形成了鲜明对比。
……
此时,大船之上。
丁奉与徐盛并肩而立。
望着孔明的石炮战船,丁奉和徐盛的脸上,满是讥讽之色。
丁奉摇头笑道。
“早听闻刘备不善造船,今日一见,果然如此,这般低矮的船身,如何与我军抗衡?”
徐盛也附和道:“正是如此,我军楼船高大坚固,彼方如此战船与我对敌,无异于自取其辱。”
两人说罢,相视大笑。
另一边。
黄盖站在一艘艨艟战舰的甲板上,他捋着银白的胡须,目光也看向石炮战船。
黄盖身旁,一名校尉低声问道。
“老将军,你看此船有何玄机?”
黄盖沉吟说道。
“老夫纵横江上数十载,从未见过如此古怪的战船。”
说这话的时候,黄盖不住地摇头。
吴军其他战船之上,将士们也都在议论纷纷,讥笑之声此起彼伏。
他们的言语之中,满是不屑与轻蔑。
在他们看来。
胜利已然唾手可得。
……
与此同时。
站在旗舰船头的陆逊,同样紧紧地盯着石炮战船。
陆逊仔细观察战船的构造与布局,试图从中窥探出此船有什么不一样的用途。
不过,观望良久。
陆逊也看不出什么端倪。
陆逊能确信的是,只要吴军楼船逼近,进入弓箭射程。
凭借居高临下的优势,孔明的石炮战船必将毫无还手之力。
想到这里。
陆逊传下命令,所有主力楼船,向前推进。
与刘备水军一决胜负!
……
吴军战船,向前推进之时。
孔明立于石炮战船之上,注视着吴军的一举一动。
见吴军主力楼船,已进入最狭窄的江段,孔明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随即,孔明下令。
石炮战船进入发射准备状态。
船上的士兵们闻令而动,迅速各司其职。
有人转动绞盘,拉动炮索,调整投石装置的角度。
有人合力将沉重的石弹抬上石筐,确保每一枚石弹的重量均匀。
负责操控船只的士兵们,更是早已将船锚投入江中,将战船稳稳固定。
一切准备就绪。
……
孔明抬手一挥,令旗舞动。
石炮战船上的投石装置依次发射。
一枚枚石弹划出一道凌厉的弧线,直扑远处的东吴楼船。
此时,东吴楼船与孔明的石炮战船,相距约有两百余步。
这恰好是石弹的射程范围。
而东吴楼船,只能发射普通弓箭,有效射程仅百余步。
所以,在这个距离下,东吴楼船此时只能被动挨打,毫无还手之力。
更糟糕的是。
东吴楼船,刚刚从宽阔的江段,驶入狭窄的江段。
江面上船只密集。
如堵车一般,战船也严重拥堵。
楼船之间的左右间距,更是被压缩到极限。
……
就在这个时候,孔明战船发射的石弹,如雨点般落下。
有的砸在楼船的甲板上,瞬间将甲板击穿。
有的击中庐楼,令楼体崩塌。
更有石弹直接命中楼船的侧舷,侧舷破损,江水立即灌入船室。
接下来,楼船便开始倾斜,最终难逃沉入江中的命运。
一时间。
东吴楼船上惊呼声四起。
原本的讥讽与轻蔑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慌乱与恐惧。
许多士兵还未反应过来,便被石弹击中。
血肉横飞。
惨不忍睹。
……
陆逊见状,心中猛然一沉。
他终于明白了。
孔明战船上,那些看似突兀的木架,竟是精心设计的投石装置。
陆逊心想,能将投石装置安装在战船上,并精准发射,孔明的智谋果然非同凡响。
如果自己早些察觉,合理布局,或许还有得胜的机会。
然而,此时醒悟,为时已晚。
吴军已经陷入被动,除了迅速撤退,别无他法。
陆逊当即下令,打出旗语。
命全体楼船速退。
同时命黄盖和董袭,率领艨艟舰队断后。
凌统则带领小型船只穿插于楼船之间,救援落水的吴兵将士。
……
然而,有这样一句俗语。
船小好掉头。
那么船大呢?自然就难喽。
东吴的这些楼船,体型庞大,在狭窄的江面上掉头,谈何容易?
许多楼船受创严重,已经开始倾覆,进一步堵住了其他船只的退路。
江面上一片混乱。
可是。
战斗并没有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