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又一个靓妹(1/1)

一天中午,艳阳高照,风和日暖,人们在赶圩,在叫卖,在讨价还价,在掏钱购买。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在骏马圩上,一个妙龄女子前来挑选衣衫。

你看她,高俏的个头,比原来的劳妹还高一点,山冲旮旯的女孩子就是白净,白里透红,五官端正,亭亭玉立,苗条淑女,眉清目秀,举止谦悲,说话细声细气,豪不显摆,落落大方,身体壮实,实在可爱。

元复细心地为她服务,提议她穿这种款式好,这种颜色最适合你的模样。三分人才,七分打扮,你本来就很漂亮,穿上这身衣服走出去,保证你回头率起码在95%以上。

元复大有一见钟情之感,问到家住哪里,姓什名谁,问到父母,问到家庭,问到弟妹。

靓女温文尔雅,细声细气,慢慢道来:

“小女王贤梅,贤惠的贤,梅花的梅。读过几年书,只因父母突然去世,扔下我孤女一个,孤苦伶仃,总不能去寻短见吧!

幸好大伯收留了我,我得以续命生存。在他家里刷锅洗碗,耕田种地,我样样都干,日出而作,日落而归,面朝黄土背朝天,我想读书,想到得病。我知道书是读不成了。不怨天,不怨地,命运多舛,以后的日子还得靠我自己。”。

“贤梅啊,贤梅!你说得很有道理,你说得很对。我也一样,坎坷的经历,似乎命运注定。但是,命运这个东西,它不是佛,它不是神,你看不见,摸不着。其实,它就在你手中,你完全可以把它抓住,不让它折磨你,不听它得摆布,通过自己努力,自己去奋斗,年长日久,总能开创出一片属于自己的新天地来。”

贤梅听到这话,感动得泪水都偷偷地渗出眼眶。人逢知已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现在是非常投机,说一万句也嫌少!话到内心,情到深处。真是相见恨晚,真是遇到了千载难逢的好朋友!

两颗滚烫的心啊!已经贴近,已经沾连,已经悄悄地住到了一起。

元复不知哪来的决心,非常果断,心血来潮,多情善感,一下子,便开了个狮子大口:

“这套衣服不收你钱,我送给你了。”

女子大吃一惊,心里非常高兴,但默不作声,考虑再三,问了许多问题。收下衣服,依依不舍,想走又想留。

元复看在眼里,计上心来。找话闲聊,越聊越细,聊到婚姻,聊到家庭。

······

一条无形的线线,已经将两颗心牵连。

两人聊得非常投机,不觉之间,已经过了中午,元复悄悄地叫来了两碗加料米粉,叉烧多多,花生脆脆,吃一碗就能饱饱。

贤梅说不饿,元复就是不信,硬要她吃了这碗米粉。你不吃,难道要我退回去,退回去,人家老板也不收的,那就白白浪费了!

你不吃也得吃,你再不吃,我就喂———。

美女扑哧一声,笑了,笑得个人仰马翻,哈哈!

难道你真敢喂我?我也敢张嘴让你喂。

这不就成了订终身了吗?!

米粉就是心意,米粉就是情分,米粉就是作媒,米粉就是许诺,你娶我嫁,心甘情愿。虽然推推搡搡,扭扭捏捏,你看她也只好低下头去,悄悄地吃完这碗米粉。

吃过午餐,两人又聊了好久,贤梅偷偷地丢下五十元钱,快步离去。元复眼明手快,快速捡起,立马追上,拉着她的纤手,扯着她的衣衫,强把钱塞进她的裤袋,乘机还隔着裤子撩一撩。惹得她哈哈大笑,两人拉拉扯扯,像抱不是抱,又逗又撩了好一阵。

贤梅总算收下了这张票子,元复高兴,贤梅心里简直是乐开了花,从来没有过的这样得意喜欢。

第二个圩日,贤梅又来,就这样一去二来,不用求婚,不用应嫁。元复说家里拿不出什么彩礼,贤梅说,我也没向你要彩礼!元复说那就选个黄道吉日,贤梅说:

“不必花钱,不用选日子,我也不愿意等太久,明后天,你来我家接我,我俩悄悄地就成了恩爱夫妻······”

没几天,贤梅来家里探视,住下就不想回娘家了,逼得两家老人赶紧按农村习俗,挑来几斤猪肉,一壶烧酒,一鸡一鸭,封上百十元红包。挑着担子来到女家,拜见亲家,两家商量好日子,到婚娶那天,肖家派出几十人的迎亲队伍,唢呐鼓手,四人大轿。吹吹打打,好不热闹,让玉洞冲整条冲的乡村父老,全都知道,肖家娶了王家靓女。靓女有了归宿,靓女风光出嫁。

山冲姑娘嫁到勤江边上,对冲里人来说,是一门上好亲事。玉洞冲的女孩子是有名的勤劳吃苦的好媳妇,你娶到这样的姑娘,幸运得就像中了状元。

元复有了贤梅这样勤快的妻子,感情生活幸福美满,就像是整天有吃不完的美味佳肴,整天泡在蜜糖罐里,家庭和睦的气氛,芝麻开花节节高。

贤梅开始学做豆腐,做出豆腐就挑着去临村出售,生意不好时,还敢于吆喝着叫卖,一个女孩子的嗓门一开腔,就招来了不少人,一阵子就把豆腐卖光。

贤梅又学会了熬烧酒,于是元复置办全套酒锅设备,买来了糙米酒引,美妻竟熬出了又香又醇的美酒。

生意门路逐渐扩大,本屯人,外屯人都前来购买。收入月月见长,于是,在屯边县道旁建起了一间小铺子,又是个小作坊。

再批发来盐油酱醋,香枝蜡烛,一间小杂货铺就这样开张。

几个村屯的乡亲父老,都爱来这里买一些日常用品,顺便还可以见一面这个靓极了的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