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南瓜炖鱼糕(2/1)

吃饱喝足。

林青把了两只还有体温的兔子剥了皮。

然后用自制的梳子,把兔皮上的绒都梳下来。

从入春以来。

陆陆续续的攒了有二三十张皮子了。

个个都是完好无损的。

都是雪球抓来的。

雪球每次捕猎回来,胸膛都挺的高高的。

圆眼睛也瞪的圆溜溜的。

看到林青拿砍刀出来。

更是兴奋的来回踱着步子。

林青觉得雪球很会装,它明明用脚一踩,嘴巴一叼,就能把完整的兔子撕成两半。

偏偏要装成,刚刚学会捕猎的小白花一样。

让林青给兔子剥皮,然后剁成大块。

但是林青就喜欢,它这种小白花的行为。

就算雪球当了妈妈,它也是可爱的小姑娘呀。

自己家的小姑娘,宠着点怎么了?

不就是剥皮剁块么,多简单的事情。

况且,她自己又是利益既得者。

白得了那么多张上好的兔皮呢。

从林青上次被飓风吹去了灌木丛里之后。

小动物们都特别警惕。

尤其是雪球,往常这个时间,它总会飞出去十天半个月的回来一次。

就算回来了,林青也看不到它,而是从平台上的猎物判断的。

现在基本都不出去了,除非出去捕猎了。

大鹿也是,再也没有游泳去对岸了。

就算是饿了,也是在附近的灌木丛和树林里的草地里解决。

动物都是有地盘意识的。

或许它们把林青当成了看起来高大,却没有什么战斗力的小动物了。

林青很享受这种感觉。

三条鱼在水盆里养着。

是三条都是草鱼,一条大的,两条小的。

两条小的先养着。

大的被她一剖两半。

用一个打磨成椭圆形的陶刀,顺着鱼骨把鱼肉刮下来。

脊背上鱼尾的刺多,就剁成大块,放了盐和调味粉腌起来。

挂下来的鱼肉,用鸡蛋加盐搅成粘稠的肉糜。

摘了一个嫩南瓜。

摘嫩南瓜的时候,林青拨开了南瓜的大叶子。

被南瓜的数量惊呆了。

大大小小的,深绿的嫩绿的,被太阳照到,深绿中带着金丝的。

这几场雨后,又爆了花,生了许多的小南瓜。

林青摘了几个,放在了大鹿的食槽里 。

大鹿窝在干草上打瞌睡,它不喜欢吃带水珠的草叶子。

所以一到雨天,就喜欢待在屋里啃干草。

林青把嫩南瓜上的水珠擦干净,它用头蹭了蹭林青的手。

大口大口的吃的很香甜。

林青把南瓜一切两半。

把比较平滑的一半,用陶刀掏空了一半。

把腌制好的鱼肉糜放在南瓜里。

切了一节用竹签固定好。

放在蒸锅里蒸。

迅速的把剩下的面团团成长条,擀皮继续包饺子。

饺子包好了,也煮好了,南瓜也蒸好了。

嫩南瓜蒸熟后,是浅黄色,草鱼的肉是粉白色。

鱼肉糕嫩嫩的,因为搅打的时间短,并不是特别弹。

但是特别特别的鲜美清甜。

林青有点后悔,当初那么多大鱼,也应该做点鱼糕的。

只是当时太过于匆忙了,天气又热,只怕一耽误,鱼肉就坏掉了。

林也不知道大鱼做的鱼糕,会不会味道有不同的。

鱼糕鲜甜,饺子鲜美。

鱼骨熬的汤浓白,又是完美的一顿饭。

收拾好灶台。

林青别上砍刀,跨上石子挎包。

手里拎着弹弓,肩膀上蹲着雪球,身后跟着大鹿。

去了猕猴桃林。

野猕猴桃,今年的挂的果很少。

一低头才发现地面腐烂了一堆。

水果腐烂后,也是散发着甜味的。

林青想起了之前听说的猴酒。

就是说森林里水果掉落的太多了。

在某一个时候积累到了一定的程度。

天时地利人和下,就发酵成了酒。

猴儿们喜欢喝这种酒。

它们会把成熟的果子放置在大大的凹槽内,经过发酵,就可以复制出酒来。

后来无意被人发现,学着酿造了这种酒。

被称为猴儿酒。

至于有没有猴儿酒,这个暂且不提。

林青觉得这些掉落的果子,全部当做肥料也太浪费了。

她没有嗜酒的爱好。

但是她觉得,做些酵素来,倒也是废物利用的一种方法。

酵素去年她做了一罐,起初是想要替代清洁剂的。

但是很明显,肥皂更为方便快捷。

逐渐替代了酵素和木槿叶。

最重要的是她没有容器了。

七月过去后,早晚的天气转凉。

丛林的天气,总是变幻莫测的。

去年九月底就下了第一场雪。

她仅有的两个大罐子,一个要用来腌蛋,一个还要备着不时之需。

她没有容器做酵素了。

猕猴桃林这么多落果,果子林那边也更多的落果。

都是飓风卷下来的,而且山溪那边还有不知名的果子,也同样很多。

林青每年摘的连百分之一都没有。

如果拿来做酵素,或者是酿果醋,倒是合适的很。

做这些很容易很容易。

难的是没有容器。

于是在一个清早,林青再次出发,准备去找适合的土。

最好的红土。

回忆了记忆里所有的细节。

胶泥的形成她不懂,但是胶泥总是存在在水域的周围。

烂泥塘或者是水甸子里。

上次黑胶泥就是水甸子里挖的。

那是不是也有其他颜色的胶泥呢。

很可惜,在草甸子里深一脚浅一脚的到处挖。

废了两双草鞋不说,愣是一点红泥都没有找到。

林青翻遍了摘抄本,也没有类似的文字。

以前小时候村里总有小伙伴,会去退水后的小河里挖泥鳅。

弄的一身一身的泥巴回来 。

也有的会挖一种褐色的有韧性的泥巴回来,做成房子或者是泥巴的小人。

当然总会讨一顿打。

但是那些捏成小玩意的泥巴,晒干以后,却很结实。

这也是为什么,林青会挖黑胶泥当做小木屋外墙的涂料的原因。

那么是不是找差不多的水域,也能找到类似的胶泥呢。

当然乡下的地里,偶尔也会发现胶泥。

只是林青寻了很多地方,一直没有寻到。

只得暂且搁置下来。

七月中,林青摘了很多黑色的绿豆荚,放在竹匾上晒。

黄豆,种的晚一些,还是青色的豆荚。

林青拔了五六棵,摘了豆荚,把两头剪掉。

煮毛豆吃,这样煮熟以后,更容易入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