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遗臭万年的反派太监完(1/1)
时景平静叙述,“沈则文读书天分高,城府也极深。”
“刚进入官场,便得到前任辅宰的青睐,不仅得到庇护,还被带在身边贴身教导。”
“一路顺利高升,还达成前所未有的弑君成就,换成谁不会骄傲自得?”
“知道他为什么从不掩饰对你的嫌弃和打压吗?”
“一方面没把黄头小儿放在心上,另一方面则是出于一种隐秘的炫耀。”
“不仅弑君先皇,还拿捏新帝,借助这些事,展现他的能力和手腕,达到威慑朝堂的效果。”
“文武百官揣摩出他的心思,跟着一起抵抗你,才有了咱们举朝皆敌的局面。”
“但是,失去依仗的权势后,沈则如不但身上所有光环都会消失,还会引来反噬。”
“往日多么受追捧,如今就多么受打击。”
“作为成熟的政客,他不可能不明白这点。”
“现在的模样,大概率是故意表演给别人看。”
“文人常说留住青山在不会没柴烧,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古有卧薪尝胆,今有沈相装疯卖傻,未尝不是一种可能……”
姬祁安愣住。
良久,咬牙切齿痛骂,“果然老奸巨猾,差点又被骗了!”
“骗不骗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的目的。”
时景表情变得认真,“上位者驱使下位者,大多数都用威逼利诱的手段。”
“反过来,下位者对上位者,手段则更为迂回,或潜移默化,或诱哄讨好,或阿谀奉承等。”
“表面上,后者似乎没什么危险,其实不然。”
“手段只是过程,结果才是目的。”
“威逼利诱也好,阿谀奉承也罢,就结果而言,并没有什么不同,但是后者却更温和,更容易被人接受。”
“这是我给你上的最后一堂课,身为帝王,你一定要有自己的主见,不要被任何人牵着鼻子走,包括我。”
话音落地,行刑开始。
锋利的刀片擦入沈则如身体,又飞快地抽出来,如此往复,痛苦至极。
然而这次,沈则如轻轻闷哼,不再多言,只执拗地看着高台的方向。
深邃的眼眸凶光闪烁,不甘狰狞又夹着惊天的恨意。
如困兽的临死反扑。
“姬祁安,本相不是输给你,是输给时景!”
“没有时景,你什么都不是!”
“权力这东西,一旦沾染,就会变成不人不鬼的东西,本相就是最好的例子。”
“时景也不会例外!”
“你们注定反目成仇,不得好死。”
“本相在地狱等着,本相一定能等到!”
说完,两眼一闭,失去气息。
姬祁安面色铁青。
死到临头还不忘挑拨离间,用心险恶,万死难逃。
“不用把沈则如城门暴尸,直接剁碎喂狗!”
“另外,把沈家的祖坟也全给朕扬了!”
安排完这些,姬祁安紧紧抓住时景衣袖,“伴伴,你不要把他说的话放在心上。”
“我这辈子都不可能与你为敌!”
时景笑着揉揉他的脑袋,“这点我从来不会怀疑。”
“别担心,我不会多想。”
插曲过后,两人都没把这件事放在心上。
事以密成,语以泄败。
造反事关九族,掺和进入的全是沈则如多年心腹,一些无关紧要的吗喽想掺合也没资格。
他们隐隐感觉辅宰大人干了件大事,但是敢往造反上猜的人也不多。
于是,这波人就幸运了,别人抄家灭族,他们还好好待在官位上。
姬祁安之前,怕新提上来的官员不好用,没敢动这批老油条。
回头之后,越想越气,直接招来禁卫军,“把沈则如的门生、故旧全押进大牢。”
钱钧震惊,“株连十族?”
“有问题?”
“当然没有!”
钱钧连忙跪下请罪,“圣上,臣没有冒犯的意思,只是在想朝堂要补缺的人数。”
钱钧善于钻营,对各种人脉关系网都很了解。
沈则如及其心腹缺位,他紧急举荐一批人填进来,才保住朝廷正常运转。
再来一批……
深吸一口气,钱钧下意识心疼自己起来。
“没问题就退下吧,尽快办好差!”
“是,微臣告退。”
但凡跟沈则如沾上关系,就找不到一个对自己敬重的人,姬祁安收拾起来没一点心理负担。
因为这个举动,九成官员被清洗。
朝堂全换成新面孔后,姬祁安改制朝政,废除丞相制,启用内阁制,并成立军机处,监察处。
前任官员的下场历历在目,新晋官员恐步入后尘,听话又懂事,让做什么做什么,让怎么干就怎么干,根本没人敢搞小动作。
钱钧识人用人这方面也确实能力不俗,举荐的人中好几个有治世之才。
沈则如当政时,众星捧月,萤火虫避其锋芒,不显璀璨。
但是月隐星稀后,灼灼光芒照亮夜晚,带来光明和生机。
他们思维活跃,行事务实,没有被扭曲的官场荼毒,非常珍惜来之不易的机会。
指哪打哪,比骡子还好用。
轻徭减赋,休养生息,教化百姓……
半年后,时景率军剑指匈奴。
大军一路北上,战无不胜,所向披靡。
奔袭数月之久后,匈奴大残,单于被活捉,还收缴大量的战马、财宝、奴隶等。
仅剩的小部分人也没逃过一劫,被时景追到大漠深处赶尽杀绝。
大捷的消息传到京城后,举国欢腾。
匈奴连年扰乱边境,朝廷以这个借口数次征兵,甚至连税收都提高许多。
死伤越来越惨重,却始终不见成效。
每到秋冬,边境就饱受匈奴之苦。
今日,终于迎来彻底的胜利。
大军归来,百姓们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圣上英明,掌印大人威武!”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掌印大人威武,掌印大人千秋万代。”
百姓们奔走呼唤,极尽兴奋。
城墙上,姬祁安也兴奋地小脸潮红,“伴伴果然做到了!”
“他真的没骗我,匈奴匪患也,不足为惧。”
平定内乱,清除外患,政治清明,朝堂上下一心,天子年少有为,知人善用,心系百姓。
十年后,姬朝迎来了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