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奸佞忠臣 合议生博弈(1/1)
紫檀香炉升起袅袅青烟,秦桧用银签拨弄着炉灰,火光照得他眼角的皱纹如刀刻般深邃。“侯爷可知,岳家军近来在庐州收编了多少流民?“他突然开口,惊飞了檐下避寒的麻雀。
任逍遥正在对坐,把玩着茶盏,盏底映出窗外十二名带刀侍卫的倒影。“秦相邀我来品明前龙井,原是要谈军务?”
“三万七千六百四十二人。”秦桧自袖中掏出本蓝皮簿册,指尖点在朱笔圈画的数字上,“皆是太行山来的悍匪,听说能生啖人肉。”他忽然倾身向前,官袍上的仙鹤补子几乎贴上任逍遥的剑柄,“若这些人跟着岳元帅直捣黄龙,侯爷说是福是祸?“
茶汤泛起涟漪。任逍遥脸色阴沉的说道:“逍遥愚钝,秦相不妨直言。“
“好!”秦桧击掌三声,屏风后转出捧着舆图的侍女。羊皮地图铺展时,任逍遥瞳孔骤缩——鄂州周边三镇皆被朱砂圈画,笔迹新鲜得似能嗅到血腥气。
“枢密院决议,调韩世忠驻防庐州,张俊移师襄阳。”秦桧的指甲划过长江水道,“至于岳元帅...”他蘸着茶汤在鄂州画了个圈,“精忠报国,岂能困守一隅?”
瓷盏“咔嚓“碎裂。任逍遥掌心被瓷片割破,鲜血滴在“鄂州“二字上,渐渐晕成个狰狞的一朵朵血花。任逍遥猛的一掌拍在舆图上,喝道:“秦相,枢密院此举莫不是是要肢解岳家军!”
“侯爷慎言!”秦桧猛地掀翻茶案,青瓷碎片迸溅如雨,“正月里金使就要来临安,难道要三十万大军吓跑贵客?”他忽然压低声音,“更何况...这是官家的意思。”
窗外北风呼啸而过,卷着初雪扑灭炭盆。任逍遥盯着舆图上蜿蜒的血迹,一双凤眼圆睁,滴血的右手已不觉间握向腰间的夺帅剑。
“本相听闻,侯爷与岳元帅义结金兰。”秦桧抚摸着翡翠扳指,话锋忽转,“可还记得政和八年,令尊是如何被十二道金令逼出汴梁的?”
夺帅剑嗡鸣出鞘,架在秦桧颈间时,二十名弩手破窗而入,锋利的箭头在暮色中泛着乌光。
任逍遥仍面不改色,冷笑道:“秦相,可是太看轻逍遥了,区区二十人,不说比起任某当日血守临安城,便是那年营州城外的阵仗都不如”。秦桧皮笑肉不笑的握住剑尖道:“侯爷勇武天下无双,我一介手无缚鸡之力的人,又怎奈何得了侯爷”。任逍遥还未言语,忽听到一阵极快的机簧之声,一道寒光如闪电般自袖中闪出,任逍遥的左肩一麻,一朵血花悄然绽放在任逍遥的肩头。
任逍遥忽觉得天旋地转,“铛”的一声,手中夺帅剑竟掉落在地,接着自己也重重摔在地上。
恍惚间,只记得秦桧拾起夺帅剑,说道:“侯爷可知第一任用这剑的周亚夫,也是与老夫同样一人之下,只是老夫不敢似他那般对立储之事谏言,人呐,最重要的是认清自己的位置是谁给的”。
雪粒敲打窗棂的声音渐渐远去。任逍遥再也支撑不住,昏睡过去,竟不知这一睡,便是两日。
腊月廿四,小寒。
太湖石上的冰凌折射着晨光,在沉香亭的青砖地上投下万千棱影。赵歆瑶金丝绣鞋碾过满地霜花,鞋尖缀着的东珠将冰晶碾成齑粉,在裙裾间扬起细碎的银芒。
“皇叔真要派我去苏州?“她忽然扯断腰间双鱼玉佩的流苏,南海珍珠滚落阶前,“怕是担心逍遥哥哥碍了议和大计,倒不如说是怕他掀了临安城的屋顶?“
“啪!“
朱笔擦着少女耳畔飞过,在太湖石上溅开血般的墨迹。赵构霍然起身,十二章纹冕服扫翻案上茶盏,滚烫的君山银针泼在赵歆瑶月华裙上,瞬间凝成褐色的冰花。
“放肆!“帝王指尖发颤,冕旒玉藻扫过苍白的脸,“你当那任逍遥还是当年仁王府的小公子?龙骑军虎符在他手中三年,枢密院的调令倒要看他脸色!“他突然剧烈咳嗽,帕子上晕开点点猩红,“昚儿昨日背书时还说,这篇《六韬》当日他姊姊教过他...“
梅枝积雪簌簌而落。赵歆瑶盯着帝王腰间新换的蹀躞带——七环玉带钩中,第五个暗格还沾着韩世忠铠甲上的血锈。三日前韩王府夜宴,正是这道金钩扯碎了老将军的《乞战疏》。
“儿臣听闻苏州知府献上十二幅《清明上河图》摹本。“她忽地屈膝跪地,发间玉簪在青砖叩出清响。冰寒自膝头窜上脊背,恍惚又回到靖康元年的雪夜,四岁的她跪在汴梁城头,看着金兵火把将《清明上河图》真迹付之一炬。
赵构扶起她的瞬间,拇指在掌心飞快划动。赵歆瑶浑身一颤。
“你道朕不知?“帝王的声音突然放轻,如同毒蛇吐信,“那日任逍遥从庐州回来,内衬里藏着的是什么..“他忽然扯开侄女袖口,腕间守宫砂旁赫然有道新愈的箭疤,“就像你上月私会韩世忠时中的这一箭。“
寒风卷着雪粒灌入亭中。赵歆瑶嗅到帝王袖中熟悉的沉香味——与三日前送回府中的任逍遥身上如出一辙。那夜任逍遥挣扎醒来不过一瞬,在他手心画下的正是“沉水“二字。
“听闻寒山寺的绿萼梅开了。“赵构将錾金暖炉塞进她怀中,炉底暗格硌得掌心生疼,“替朕折支回来。“他指尖拂过少女云鬓,顺势抽走那支仁王妃的白玉簪,“昚儿近日总闹着要学簪花小楷...“
赵歆瑶望着湖面冰层下游弋的锦鲤,忽然想起去岁端阳。任逍遥用这玉簪挑开她腕间毒蛇时曾说:“赵家人的东西,沾了血反倒更亮。“此刻暖炉暗格中的密旨烫得灼人,她不用看便知写着什么。
昨夜秦桧门客押送十二口描金箱进相府,箱角露出的玄色布料,正是龙骑军战袍的滚边。
“苏州知府送来的摹本里...“她故意让暖炉倾斜,炭火引燃袖口银狐毛,“有幅画着虹桥车马,倒像是逍遥哥哥说过仁王破阵的场面。“火苗蹿起的瞬间,赵构瞳孔骤缩——那是他最忌惮的往事。二十年前仁王正是持先帝密旨,在虹桥截杀了他派去金营的议和使臣。
帝王突然掐灭火焰,焦黑的狐毛混着皮肉焦香弥漫亭中:“三日后启程。“他甩开侄女鲜血淋漓的手腕,“让赵信跟着,他熟识暹罗火油。“
碎冰在靴底咯吱作响。赵歆瑶走过九曲回廊时,瞥见昚儿正在临水榭喂鱼。小皇子颈间挂着金镶玉项圈,正是用她去年献上的南海明珠所制——其中三颗浸过麻沸散的珠子,此刻正挂在任逍遥的项上。
她原本就不想他再深陷其中。
暮色将垂拱殿的琉璃瓦染成铁灰色,赵歆瑶倚着汉白玉阑干,指尖抚过袖口焦黑的银狐毛。天际掠过寒鸦,羽翼割裂的云絮里透出几点疏星,像极了那夜江面的磷火。
“歆瑶!“
宫门处突然传来骚动。任逍遥踉跄着撞开金甲卫,游龙枪在地砖上拖出蜿蜒血痕。他左肩伤口崩裂,素色中衣渗出的血迹在暮色中泛着诡异的蓝——正是麻沸散混着金疮药的颜色。
“都退下!“赵歆瑶厉声喝退追兵。她摘下雪狐氅裹住男子颤抖的身躯,触到他胸口的三颗珠子时,指尖猛地蜷缩。
任逍遥抬手挑起少女下颌,却在看清她腕间灼伤时颓然垂落:“可是那官家逼你做了什么?“嘶哑的嗓音混着血腥气,“秦桧那老贼...我要去宰了他“!
“逍遥哥哥看这天。“赵歆瑶忽然指向苍穹。残阳正没入宫墙,将云层烧成赤金铠甲的模样,“多像靖康元年,我随爹爹逃出汴梁那日的晚霞?“
任逍遥瞳孔骤缩。记忆如潮水翻涌——那日他在母亲的掩护下逃出营州城时,恍惚间望见的血色苍穹,与此刻如出一辙。那夜仁王殿后,燕赵营与营州众军将化作火把照亮身后的路。
“陛下在文德殿备了参汤。“少女将鎏金令牌塞进他染血的掌心,令牌边缘新刻的划痕组成“昚“字,“说是逍遥哥哥重病未愈,特用韩王府送来的百年山参熬的...““
宫灯次第亮起,“三日后辰时,朱雀桥。“赵歆瑶替他系紧氅衣丝绦,指尖在颈后飞快划着“鄂州“二字,“听说虎丘的剑池冰纹,像极了游龙枪的走势。“她突然抬高声音,“陛下仁厚,特许你与我同赏姑苏雪景。“
任逍遥握枪的手背青筋暴起,他佯装踉跄撞向少女,在她耳畔急道:“信叔在宫外等你,先回到府中,龙骑军虎符也在他身上,定可保你...“话音未落,喉间突然腥甜上涌,赵歆瑶竟将解药含在舌尖渡了过来!
“去吧。“少女退开半步,月华裙摆扫过地上血痕,“文德殿的参汤凉了,药性就散了。“她转身望向渐暗的天际,云层中依稀可见岳家军传递讯息的孔明灯,“记得带上那支鎏金暖炉,苏州的雪...冷得很。“
残阳如血,将长江染成赤练。任逍遥勒住白龙驹的缰绳,银铠外的玄色大氅在朔风中猎猎作响。江面浮冰相互撞击,碎玉般的冰碴溅到他眉间,顷刻间便融成刺骨的水珠。
三日前那个雪夜又浮现在眼前。
文德殿的蟠龙柱在风雪中忽明忽暗,赵构捧着鎏金酒壶的手指泛着青白。帝王指尖摩挲着“精忠“二字时,烛泪正巧滴在壶颈,将鎏金烫出个焦黑的凹痕。
“这杏花酿是绍兴元年的贡品。“赵构的声音像浸了冰的丝绸,“岳卿最喜在雪天温酒。“
此刻任逍遥猛灌一口御酒,却尝出铁锈般的腥甜。他脑海中忽然闪过渡江前夜,随行的龙骑军老卒说过的话:“金人善用腐尸毒,遇热即化于酒。“白龙驹不安地刨着蹄下冻土,鞍侧的鎏金壶在暮色中泛着诡异的光。
任逍遥慌忙运起楞严经,方才饮下去的御酒喷到雪地上,竟化成了黑色。
“报!“
随行龙骑军亲兵的嘶吼撕破江风。任逍遥抬眼望去,只见江心破冰船如巨兽獠牙,蒙冲舰的撞角上挂着冰凌,船头那袭素色披风被北风扯得笔直。岳飞重甲未卸,左肩护心镜裂开蛛网般的纹路,暗红披风下摆浸着未干的血,在残阳里凝成紫黑色的冰晶。
“大哥!“
任逍遥纵身跃起,大氅在江面铺展如玄鸟之翼。银铠铁甲相撞的刹那,浓重的药味混着血腥冲入鼻腔。岳飞右眼的玄色眼罩下渗出黄脓,新添的刀疤自左眼角斜劈入鬓,将原本英挺的面容割裂成修罗模样。
“舒城...“岳飞刚开口便剧烈咳嗽,掌心血沫溅在任逍遥的银甲上,“王贵带着三百死士冲阵...被铁浮屠...“他扯开麻衣内衬,胸口狰狞的淤青间嵌着半截马蹄铁,“碾过去时...他怀里还揣着女儿的周岁鞋...“
江风裹挟着冰碴,将岳飞鬓角的白霜染成赤色。他伫立船头,手中酒坛在铁甲上磕出裂痕,琥珀色的酒液泼向江心,顷刻便被浮冰吞噬。“母亲当年用绣花针刺字时曾说...“他扯开玄铁护心镜,结痂的箭疮在暮色中翕张如唇,“这精忠报国四字,需用血作墨。“
任逍遥的指尖触到兄长掌心沟壑,那里新结的血痂还带着舒城城墙的砖灰。“三日前秦桧找我...“
话未说完,芦苇荡中寒光乍现。
游龙枪破空声如裂帛,枪尖穿透金人探子咽喉时,任逍遥飞身上前,只见他怀中文书火漆——竟是枢密院专用的蟠龙纹!尸体坠落的瞬间,江风掀起文书一角,露出“分兵三路“四字,朱砂批注鲜红如血。
“看清了?!“岳飞突然赶来,放声大笑,震得船帆积雪簌簌而落。他猛地抽出湛卢剑,剑锋削过左臂箭疮,腐肉混着黑血溅在任逍遥素色战袍上,绽开朵朵红梅。“这朝堂上的蠹虫,要的是能跪着死的忠臣!“剑尖挑起调兵文书掷入江中,浸血的绢帛在水面铺展如招魂幡。
对岸金军号角穿透暮色。任逍遥解下白龙驹玉辔头,鎏金马饰在岳飞染血的掌心发烫。“此去鄂州八百里,十二处驿站皆备快马。“他望向江北渐起的炊烟,“三个月...“
“没有三个月了。“岳飞突然扯裂披风,咬破食指在残布上书就血字。暮色中,江对岸隐约可见金军浮桥的轮廓,粗大的铁链在冰面上泛着幽光。“昨夜斥候来报,兀术用宋俘血肉浇铸桥墩。“血书上的“岳“字最后一竖拖出狰狞尾锋,似要刺破绢帛,“若见狼烟焚天,便是玉石俱焚之时。“
任逍遥胸口突然发烫,他几次开口,终是什么都没说出口。
江风送来不知何处而来的钟声,惊起寒鸦掠过血色苍穹。岳飞将染血的湛卢剑重重插入甲板,剑柄上缠绕的麻绳突然断裂——那是王贵女儿周岁时编的长命缕。任逍遥喉头滚动,最终只是将马鞭塞进兄长手中。白龙驹的嘶鸣刺破暮色时,他看见岳飞独眼中映出的不是万里河山,而是太庙中太宗灵位前将熄的长明灯。
岳飞突然推开任逍遥,湛卢剑劈落两支毒箭。箭簇钉入桅杆的瞬间,对岸芦苇荡中寒光连闪——三架床弩同时激发,丈余长的铁箭撕碎暮色,箭尾拴着的铁索在江面织成死亡罗网。
白龙驹的嘶鸣如裂帛。任逍遥反手掷出鎏金酒壶,御酒泼洒的弧线在半空燃起幽蓝火焰。借着火光,他看清床弩后方挥动令旗的身影——秦桧门客那袭紫貂裘,在雪地里刺目如毒蕈。
“大哥先走!“
游龙枪劈断缆绳的刹那,任逍遥嗅到兄长甲缝里渗出的腐臭。蒙冲舰顺流而下时,他听见岳飞沙哑的呼喊混在冰裂声中:“告诉官家...精忠二字...烫在骨头里...“
鎏金酒壶在烈焰中扭曲变形,“精忠“二字熔成赤红铁水,滴落时烫到任逍遥的手背。他浑然不觉疼痛,只死死盯着对岸——秦桧门客正在金军阵前展开卷轴,绢帛上“议和“二字在火光中宛如泣血。
江风忽然送来琵琶声。任逍遥转头望去,身后的小亭中,赵歆瑶抱着焦尾琴在龙骑军的护卫下坐在正中,月白襦裙被火光染成橘红。
一曲作罢,赵歆瑶上前轻抚他手背上的烫伤,口中喃喃说道:“走吧,去晚了就见不到虎丘的剑池冰纹了”...
一晃半月匆匆而去。
朔风如刀,将鄂州城头的岳字大旗撕扯得猎猎作响。旗面金线绣的“还我河山“在晨光中忽明忽暗,恰似蛰伏的苍龙睁开睡眼。校场青砖地上凝着寸许厚的冰壳,三千背嵬军铁槊指天,槊尖寒芒刺破薄雾,在士卒眉睫间结出细密的霜花。
岳飞独目扫过军阵,玄铁眼罩边缘渗出的脓血早已冻成冰棱。月前蔡州城下的毒箭之伤仍在灼烧。
那日他率百骑冲阵解救百姓,金军神射手完颜娄室的狼牙箭穿透三重铁甲,箭簇上的腐尸毒让半张脸溃烂见骨。此刻北风掀起眼罩一角,露出深陷的眼窝中蠕动的蛆虫,前排士卒见状无不目眦欲裂。
“抬上来!“
炸雷般的喝令惊飞城头寒鸦。十口丈余长的樟木箱被掀翻在地,箱角包铜在冰面上刮出刺耳鸣响。伪齐军的鱼鳞甲倾泻而出,甲片缝隙里黏连的碎肉已呈黑紫色,最上层那具胸甲心口处,还插着半截刻有“刘“字的短刀。
“张弘范将军昨夜阵前倒戈!“岳飞槊尖挑起一副护心镜,镜面“还我河山“的刻痕深达半寸,“他帐下三百儿郎用血开路,把朱仙镇布防图缝在马鞍皮下!“鎏金马镫重重踏碎冰面,他忽然扯开战袍,露出胸前纵横交错的箭疤,“建炎四年牛首山护驾,尔等父兄用身子替陛下挡箭时,可有人说过'流民匪类'?“
校场东南角突然马蹄声碎。岳云纵马撞开辕门,坐下骏马前胸插着三支雕翎箭,鎏金食盒在鞍侧叮当乱响。“爹爹,枢密院来旨!“少年将军甩出染血帛书,虎口崩裂的血珠在空中划出弧线,“枢密院急令,新收编的义军即刻遣散!“
帛书在朔风中猎猎展开。秦桧的朱批艳如人血,“流民匪类“四字竟是用西域胭脂虫熬制的赤砂所写,遇风便散出甜腻腥气。最后一页粘着半片耳朵——正是送信驿卒被金兵割去的左耳!
“好个流民匪类!“岳飞突然仰天长啸,声震九霄。将台积雪轰然崩塌,露出底下埋着的十二面战鼓。他反手抽出湛卢剑,剑柄缠绕的麻绳突然断裂。“当年陛下困守牛首山,是这些'匪类'把自家房梁拆了造箭!“剑锋劈裂青石案,碎石迸溅中露出暗格里的血衣,依稀可见“精忠报国“的刺青残痕。
三千铁槊同时顿地。前排士卒突然撕开战袄,露出胸膛上各式伤疤——刀砍的、箭穿的、烙铁印的,最后排的独臂老卒竟用残肢在冰面刻出“死战“二字。
“报!“瞭望塔上突然鼓声如雷。但见江北烟尘蔽日,金军浮桥已搭过江心。兀术的狼头大纛之下,数百宋俘被铁链锁成肉盾,最前排的稚童举着“议和已成“的血旗。
岳飞独目赤红如炭。他忽然扯断帅旗绳索,猩红绸缎裹住湛卢剑身,在冰面拖出蜿蜒血痕:“今日岳某便要问问临安城的贵人“剑尖挑起枢密院急令掷入火盆,羊皮在烈焰中蜷曲成金国狼头的形状,“是战是和,你们跪着选!我等站着死!“
狂风骤起,将燃烧的灰烬卷向江南。三千背嵬军齐声怒吼,声浪震得城头冰棱如雨坠落。岳云突然挥剑割断战马缰绳,重伤的战马嘶鸣着冲向江岸,鞍侧鎏金食盒轰然炸开,赵构御赐的金疮药里,赫然藏着十二道未拆封的北伐密诏。
临安城火树银花,大内却冷如冰窟。赵构摩挲着金丝楠木盒,里头装着三封未拆的奏折——全是岳飞八百里加急送来的《乞罢和议疏》。
“官家!“韩世忠突然踹翻酒案,“真要跪接那金狗诏书?“他胸前的狮头护心镜撞得叮当响,十年前黄天荡的血锈还在镜面泛着黑红。
秦桧捧着诏书稳步上前。金箔装裱的卷轴展开时,殿中响起此起彼伏的抽气声。
诏书开头赫然是“敕赐江南国主“!
“韩将军醉了。“秦桧的声音像毒蛇吐信,“来人,送...“
“且慢!“韩世忠拦住禁军,“我想问的,正是百万将士所想!“他突然指向殿外,“官家可听见了?“
北风送来隐约的号角声。赵构手中的楠木盒“咔嗒“轻响,三封奏折的蜡封同时破裂。第一封奏折飘落在地,露出岳飞遒劲的字迹:“今若和议既成,则将士解体,社稷危如累卵...“
此时枢密院大臣冲进大殿,低声道:“金使...金使要陛下...跪出南熏门接旨...“
韩世忠突然大笑。他扯断腰间玉带,露出满身箭疤:“十四道!这是建炎二年汴梁守城留下的!“他猛地把酒樽砸向蟠龙柱,“今日谁敢接这诏书,先问问我大宋将士的刀!“
说罢,长身而去,殿中众臣看着韩将军一人走出大殿的身影,不禁低头不敢再看。
南熏门外的积雪被马蹄踏成血泥。
韩世忠单骑挡在金使仪仗前,狮头铠甲的缝隙里插着七支羽箭。
“建炎三年,老子在黄天荡围困兀术四十八日!“他挥动陌刀劈碎金国龙旗,“今日尔等鼠辈也配谈'诏谕'?“
韩世忠的陌刀卷起朔风,刀锋未至,凛冽杀气已削断金使冠冕上的雉鸡翎。随行金兵的狼牙箭尚在弦上,将军的刀光已劈开飘雪,直取使臣咽喉。
“铛!“
一杆玄铁短矛自阴影中疾射而出,矛身雕着的蟠龙纹在雪光中泛着幽蓝。韩世忠回刀格挡的刹那,短矛突然裂作三节,中空的矛杆迸出十二枚淬毒铁蒺藜。两枚毒刺嵌入狮头护心镜的箭孔,黑血顿时顺着铠甲纹路蜿蜒。
“韩将军身手不似从前伶俐了。“潘森自城楼跃下,重甲上金线绣的龙骑军纹在暮色中刺目,“竟看不出这轿辇四周埋着轰天雷?“
韩世忠猛然顿足,陌刀插入积雪三寸。地底传来机括轻响,方圆十丈的雪地突然塌陷,露出铁网包裹的火药桶,引信正嘶嘶冒着青烟。将军放声狂笑,震得积雪簌簌而落:“无知小儿,可知我当年如何破金贼的火牛阵?“
刀光乍起,陌刀斩断三根引信。韩世忠狮头铠甲的披风突然燃起,他在烈焰中化作流星,刀锋直指金使轿辇。金兵的狼牙箭接连三发,箭箭穿透燃烧的披风,却阻不住将军胸中那团火。
“噗!“
短矛透体而出的闷响格外清晰。潘森的玄铁矛自韩世忠后心刺入,矛尖雕着的狼头獠牙突然弹开,倒钩扯出半片肺叶。韩将军踉跄转身,看见秦桧正抚摸着诏书上的金狼纹,紫袍玉带纤尘不染。
“将军可知...“秦桧指尖划过诏书末尾的朱批,“你每递一道《乞战疏》,官家便往五国城送十名宫娥。“他抬脚碾碎雪地里的半截箭杆,那是韩世忠黄天荡大捷时射落的金将令箭,“就像当年你每斩一员金将,他们就往汴梁添十口油锅。“
韩世忠喉头嗬嗬作响,手中陌刀突然暴起。刀锋擦着秦桧面颊掠过,削断三缕胡须,却在斩向诏书时被潘森的铁掌擒住腕骨。碎裂声起,韩世忠腕甲崩裂,露出深可见骨的旧伤——正是靖康年汴梁城头留下的齿痕。
“此伤可还疼否?“秦桧突然扯开韩世忠的护腕,指着那道泛黑的齿痕,“当年你为护道君皇帝出逃,被金人放出的狼犬咬下这块肉时...“他俯身拾起染血的陌刀,刀柄处缠着的麻绳突然散开。
绳结里竟藏着半片发黄的襁褓。
“可知你妻女黄天荡之战后被擒去,在五国城中,便是用这襁褓布裹着喂了狼犬?“
韩世忠怒目圆睁,喉间黑血喷溅在诏书上。他最后的怒吼混着北风卷向临安城头:“岳鹏举!替我杀尽...“
短矛彻底贯穿心脏,将未尽之言永远封在喉间。潘森振臂甩尸,韩世忠的尸身重重砸在“敕赐江南国主“的金匾上,狮头铠甲撞碎匾额一角,一代忠臣良将,就这样倒在仁宗皇帝亲题的“忠烈千秋“之下。
“好个刚烈忠臣。“秦桧轻抚诏书沾血的边角,“传旨,韩将军追封忠武王,以亲王礼葬于栖霞岭。“他转头对金使莞尔一笑,“如此处置,可还合狼主心意?“
暮色中,十二声和议礼炮震落檐角冰凌。
殿内赵构颤抖的指尖触及诏书时,一片染血的《满江红》残页忽从韩世忠铠甲夹层飘出,正落在“岁贡“二字之上——那是绍兴元年岳飞题赠老将军的词稿,此刻“靖康耻“三个字已被血渍浸透,恍若未干的血泪。
此时,苏州城内,赵歆瑶捻着梅枝穿过回廊走上画舫,花瓣上的冰晶折射着琉璃灯的光晕。她扬起手中的梅枝说道:“逍遥哥哥可知这株绿萼梅的来历?“。她忽然驻足,“靖康元年,道君皇帝亲手所植。“
寒山寺的钟声撞碎雨幕时,任逍遥正倚在七里山塘的画舫栏杆上。赵信执伞立在船头,青色的衣摆被雨水浸成深紫,他掏出火折子点燃了水烟,缓缓说道:“你二人可知,前几日坊间传闻秦桧夫人的表侄女嫁给了一位将军。“他吐出的烟圈幻化成龙形,与远处虎丘塔的剪影重叠。
忽听得岸上茶肆传来喧哗:“听说了吗?朝廷要和金狗议和,韩老将军在南熏门被...“
“砰!“
茶碗坠地的脆响截断话音。任逍遥手中酒盏忽地炸裂,琥珀色的女儿红顺着指缝滴落,混着雨点击打舷窗。赵信按住他青筋暴起的手背,烟斗在船板磕出三长两短的暗号,远处乌篷船立即撑来接应。
“秦桧第九房妾室的乳娘,昨日往寒山寺捐了三十斤灯油。“赵信掀开斗笠,露出易容成渔夫的面庞,“说是超度阵亡将士,实则...“他自鱼篓底抽出半截密函,火漆上金国狼头徽记犹带血腥。
赵歆瑶的绣鞋突然踩住密函一角。顺着她示意的方向望去,三个头戴范阳笠的汉子正在酒旗招展处比划:“韩将军那陌刀,足有七尺长!正要砍到金使时...“说话人比划的动作突然僵住,咽喉处多了枚淬毒枣核钉。
“走水啦!“赵信突然扯嗓高呼。趁人群骚动,他拽着任逍遥与赵歆瑶闪进暗巷,却见青石板缝里渗着黑血。
方才的茶博士仰面倒地,胸口插着一支雕翎箭。
回到听涛阁时,暴雨已浸透任逍遥的玄色劲装。赵信从梁上取下鸽笼,抽出浸过药水的密报:“腊月廿三,韩世忠阻和议事败,殁于南熏门。朱雀门新增十二架神臂弩,弩箭浸暹罗火油...“
“轰隆!“
惊雷劈断院中古槐。任逍遥的游龙枪挑碎窗棂,枪尖抵在赵信咽喉:“既知此事,为何现在才报!“
“因为有这个。“赵歆瑶自暖炉夹层取出一张绢帛。
信中字迹力透纸背:“吾弟逍遥,你身在朝中,且不可轻举妄动,朝堂比之战场凶险万倍,一步走错,便万事休矣。“绢帛边缘焦黑卷曲,显是那日分别之际岳飞趁乱交给她的。
任逍遥踉跄跌坐,掌心被碎瓷割得鲜血淋漓。
赵歆瑶拔下金步摇,尖梢在舆图上划出银线:“秦桧妾室每月初八往灵岩山进香,车驾必经枫桥。“她将步摇刺入“灵岩山“三字中心,“信叔一会儿先放一把火,趁乱我扮作卖花女混入人群中,信叔和逍遥哥哥去东市马厩,我们城外茶摊碰头,然后一路回临安...“
雨声忽然清晰。赵信默默将火油罐捆上箭矢,出门而去。赵歆瑶的指尖抚过任逍遥胸前累累疤痕,轻声道:“那日你说,伤疤是英雄的佩章,只有经历过才能成长,我一直都记得“。
数日后,朱雀门戍时三刻的梆子声里,任逍遥的白龙驹踏碎御街薄冰。高悬“龙“字旗的龙骑军大营,值夜士卒的锁子甲下隐约可见玄色纹身。
“恭迎侯爷!“新任参将王焕抱拳行礼,腰间佩刀却未按礼制卸下。他身后十二名亲兵手持陌刀分立两侧,刀刃在月光下泛着暹罗火油的幽蓝。
任逍遥游龙枪尖挑起营门火把,火光映出中军帐前新立的石碑。碑文“忠君体国“四字尚带凿痕,底下压着的正是张远将军的断剑。“潘都统有令...“王焕话未说完,咽喉已被枪尖抵住,却见任逍遥左手亮出半边虎符:“龙骑军听令!“
青龙旗在朔风中猎猎作响,潘森玄铁战靴踏碎冰面的声响似催命鼓点。他抬脚将王焕踹出三丈开外,镶金护胫撞在后者胸甲上迸出火星:“不长眼的东西!逍遥侯的虎符都亮出来了,也是你能拦的?“
任逍遥的枪尖顺势抵住潘森咽喉,却觉触感异样——玄铁鳞甲下竟藏着金丝软甲。潘森恍若未觉,笑着摘下凤翅盔,上前施礼笑道:“侯爷莫怪,您之前抱病久不来营中,这些新兵蛋子不认得您的风范。不知侯爷苏州一行,可还愉快?卑职早已在中军大帐中备下侯爷喜欢的酒菜,特来请侯爷“。
赵歆瑶听得暗中跟随的赵信说了此事,沉吟半晌,自房中取出一副图绢,径直入宫去了。
文德殿的蟠龙烛台淌着烛泪,赵歆瑶跪在御前展开《万里江山图》。忽地拔下金簪刺破指尖,血珠正落在临安城位置:“皇叔,歆瑶昨夜梦见父亲,他说龙骑军的虎符该交给可信之人。“
一旁正听着的秦桧手中佛珠突然绷断:“官家,赵信乃戴罪之身!当年他进宫行刺,若不是赵王爷...“话未说完,赵歆瑶已呈上泛黄奏折:“此乃枢密院存档,秦相当年与家父一道为赵信求情的折子,墨迹与今朝批红的朱砂倒是同出一源。“
赵构的指尖在另一半龙骑军虎符纹路上摩挲良久,终是长叹一声,朱笔在赵信的任命诏书上勾出殷红。
五更天的风雪中,新任副将赵信立于演武场。他当众斩断十二柄金国弯刀,断刃熔铸成“还我河山“四字,镶嵌在张远将军的残甲上。
任逍遥解下白龙驹的玉辔头,系在龙骑军新制的帅旗顶端。
春雪压折了城头半枯的杞柳,岳飞指尖抚过案头第七道诏书的鎏金云纹。窗外传来冰面碎裂的脆响,三万岳家军正在江面演练“九宫八卦阵“,士卒的踏冰声与《满江红》的曲调相和,震得香炉中的灰烬簌簌而落。
“枢密院特使到!“
亲兵话音未落,镶金嵌玉的紫檀木匣已摔在案头。新铸的虎符泛着诡异青芒,符身上“如朕亲临“四字竟用金国篆文书写。岳飞剑眉微蹙,湛卢剑出鞘三寸,剑气已劈开虎符——符内滚出的不是调兵玉简,而是枚沾血的狼牙,牙根处刻着“诛岳“的契丹小字。
“取朱砂来!“
岳飞忽然咬破食指,鲜血滴在《谢讲和赦表》的“和“字上。他想起母亲刺字那日,绣花针蘸的孔雀胆汁混着朱砂,此刻背上的旧伤竟与案头血渍同时灼痛。
笔锋扫过“燕云未复“时,窗外忽起骚动——金军大营升起百余盏孔明灯,灯面绘着的竟是大宋各州舆图!
张宪撞开房门,战甲上还凝着冰碴:“元帅!对岸射来火药箭...“他抖开半幅残破布帛,竟是岳飞亲笔所书《乞战疏》的抄本,边缘烧焦处现出暗藏的兵符图形。
“取本帅的穿云弓。“岳飞忽然扯下帐中“还我河山“匾额,匾后暗格里躺着十二支狼牙箭——箭杆皆用阵亡将士的骨灰混着精铁铸成。弓弦满月时,他望见对岸金军正将宋俘绑上箭靶,最前排的稚童胸前悬着“议和成功“的木牌。
“咻!“
狼牙箭破空声如裂帛。箭簇射过对岸后轰然炸开,藏于箭杆的磷粉漫天纷飞。金军大营的孔明灯触之即燃,绘着燕云十六州的灯面化作火蝶,将兀术的帅帐映得通红。
“第八道圣旨到——!“
宣旨太监的唱喙声被江风割碎。岳飞单膝跪地接旨时,瞥见太监锦靴上沾着临安御街特有的红泥。
那是秦桧府邸后花园的土色。
明黄绢帛展开的刹那,三根淬毒牛毛细针自轴管激射而出,被他反手抄起钉入案头诏书,正扎在“岁贡“二字之上。
“陛下体恤岳帅劳苦...“太监的嗓音突然发颤。他看见岳飞将圣旨垫在香炉下,炉中燃烧的正是秦桧手书的和议条款。青烟缭绕中,江南主三字在梁间若隐若现,岳飞的伤眼中竟渗出鲜血,滴滴答答落在虎符残片上。
夜色降临时,岳飞解甲跪在母亲灵位前。背上“精忠报国“的刺青遇冷收缩,针脚处渗出细密血珠。他想起从军前的深秋,母亲用小刀削去他背上溃烂的皮肉,只为让刺青更深地刻入骨髓。此刻江风裹着金军战鼓声入帐,恍惚间竟与当年刺针的节奏重叠。
子时三刻,亲兵发现中军帐空了。案头镇纸压着半阙新词:“欲将血泪寄山河,去洒东山一抔土“。
江对岸的金军粮仓突然火起,守夜士卒都说看见白袍将军策马凌波,手中火把化作浴火凤凰,照亮了整条汉水。
而在鄂州城最高的谯楼上,岳飞的湛卢剑正插在北斗星位。剑柄缠着的麻绳突然崩断——那是王贵女儿周岁时编的长命缕,此刻散作七根丝线,随风飘向临安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