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面圣(1/1)
第二天一大早,孙延刚刚睡醒,还睡眼惺忪坐在床边,心里琢磨着今天该去街上转转,顺便选一下店铺的位置。
可这时听到了敲门声,“咚咚”,李清清在门外喊道,“大郎,你快出来,宫里面来人了。”
宫里面来人了?终于来了。
孙延召瞬间就精神了,自那日从师父的家中归来,就一直等着这一天,却迟迟没等到。
他连忙披上外衣,开门问道:“什么宫来人了?”
“还什么宫,大内啊,内侍正在厅堂等着你呢。”李清清急道,你快收拾收拾,可不能失礼了。
孙延召心中腹诽,还真是个小管家婆。
他连忙整整衣袍,洗漱了一番后,快步走向了前厅堂。
此时前厅里坐着个十七、八岁长相清爽的小内侍,他也不敢怠慢,上前躬身施礼,问道:“敢问小公公高姓大名?”
这内侍也有些惶恐,拱手道:“张~张崇贵,不是什么大名。你是……孙延召?”
“正是,如假包换。”
小内侍苦笑一声,心说假了属于欺君,不用换,直接掉脑袋的。
“陛下有口谕,宣你一个时辰后进宫面圣。”
“那张公公可知是何事?我也好提早做准备不是?还请张公公明示。”
孙延召是明知故问,其实是想与这小公公打好关系。无论说不说都要塞上一些好处,他之前看电视剧时,那些男女主角都是这么做的,关键时候有大用。
张崇贵眯着眼睛:“陛下没说,不过看陛下提到你时的表情看,应是无碍。”
别看孙延召问了,但张崇贵也是可说可不说,如今愿意开口,说明也是有结交之心。日后孙延召就得承这份人情。
“谢公公提点。”孙延召再次感谢。
“入宫别忘了换身好衣裳,那可不比平时,”张崇贵笑着说道,“行了,后面还有事,我还要赶着去下一家。”
孙延召把张崇贵送到了大门口,塞了张百两的银票,这张崇贵犹豫了一下,还是接下了。
孙延召把人送走了,这才转身回去换上正式觐见的衣装。他原本受父辈恩荫,是有个散官的。无实职实权,也算是有俸禄。但后面获罪流放,这散官应是没了,如今纯纯的庶民一个,哦不对,还是流刑充军的罪身。
无官无职就选了白色锦袍,这两天刚做好的。
这衣色倒是光亮,俗话说“要想俏一身孝”。此时整个人看上去更显丰神俊朗,陡然多了一股书生气。
听说孙延召要入宫面圣,府中众人一并给送到了门口。只有丁卯随着孙延召一同前往。
这进宫的路其实也好走,内城里顺着百步宽的御街,直往北走,就到了正门宣德楼,远远就可以清楚地看到城墙和一字排开的五座朱红大门。
这四、五丈高的大内宫墙砖石相间,上面还雕刻着各种形状的龙、凤图案。孙延召来到近前,就像个没见过世面的人一般,对着宫墙看了好久,惹得大内侍卫上前询问。
“你是何人?闲杂人等不得靠近。”
“在下孙延召,得到传召,特来觐见陛下的。”
侍卫上下瞧了瞧,见这小郎君衣装样貌都颇为不凡,也不敢怠慢,说道:“如今朝会还尚未结束,你在此稍等片刻吧。待时辰到了,会有人来城门前接你进去的。”
孙延召也不知今日有朝会这事,所以足足早到了有半个时辰。早晚温差大,这春天的清晨还有些微寒。风中一站觉得今日穿的稍显单薄了些。可也没办法只能耐下性子等了。
大约过了有一刻钟,城墙里面传来了一声清晰的钟响,接着大内侍卫一路小跑站在宫门两边,中间的一扇大门缓缓地开启,很快里面就涌处一大群穿着官袍的人来。
这应该就是百官下朝了吧。孙延召也没靠近,就远远地瞧着。
待出宫的这人群散去后,孙延召这才过去由一年轻内侍领入了宣德楼。只见眼前大殿正中写着三个大字“大庆殿”。
这大庆殿庭中设东西两楼,犹如寺庙中的钟楼。他们绕着大庆殿右侧前行,之后再穿过一大片建筑群走上半刻钟终于到了朝会的大殿,文德殿。
内侍带到此处停下了脚步,向殿前内侍通禀。随着殿前内侍大声禀报后,孙延召这才得以迈入殿中。
文德殿十分宽广,足以容纳百人的集会,可此时殿中却只有一人。远处的台阶上头,身着朱袍的大黑胖子,正是当今天子赵匡胤。
孙延召来到近前,倒头便拜:“草民孙延召,见过陛下,陛下万岁。”
赵匡胤坐在大椅上泰然自若,看向下面的孙延召,面无表情。
孙延召跪在地上,膝盖都跪疼了,心中还骂呢,怎么不让自己站起来。
过了片刻,赵匡胤才说道:“抬起头来!”
孙延召还是他第一次见到这位结束了五代十国乱世的帝王。不得不说,开国之君里,这赵匡胤长的就是一个糙汉子样,又黑又壮。
“随朕去书房!”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赵匡胤起身,向殿后走去。孙延召也赶紧起身跟在身后。穿过长廊,来到了赵匡胤的书房之中。
赵匡胤坐在椅子上,孙延召则拘谨地站在一旁。他时刻都能感受到赵匡胤这位武道大宗师所带来的威压。这种感觉甚至比面对耶律绾思时还要强烈。
赵匡胤挥手让内侍出去,然后冲孙延召说道:“你坐吧。”
孙延召不敢多言,赶紧坐了下来。
赵匡胤问道:“你就是孙延召,定州孙氏。公孙兄的徒儿。”
“回陛下,正是。”
“说起来朕与你们孙家也算有交情,又许了你爹高位,可为何张龙儿还要来刺杀朕?”
孙延召一头冷汗,果然还是提及了这件事,显然赵匡胤知晓四方庭与孙氏的关系,这个无论如何也是撇不干净的。话里的意思,张龙儿刺杀的事算到了孙家的头上,哪里管什么孙家的显宗还是隐宗。
他也不知该如何作答:“陛下,这事……”
赵匡胤抬手示意,道:“莫要紧张,朕不翻旧账,上一代人的恩怨,算不上你的头上,朕今日来找你,就是想要见见你。你是公孙兄的弟子,朱潜用也说你是可造之材,让朕多多栽培你。”
“草民惶恐,草民还是戴罪之身,哪还敢奢望。”
“朕知道,是委屈了你,不过,正所谓‘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没有这一番磨难,也没有你在辽国绽放光芒的机会。就凭你在辽国所做的,朕会特赦你。但特赦一事,和你在辽国所做的功绩,还是要先封锁消息,就不对外公布了。”
孙延召心中腹诽,要不是自己命硬,一路上有好几次都差点玩完。这机会给你试试。但他当然不敢这么说。
“谢陛下!”
赵匡胤满意地点头。
“你能居功不自傲,自是好的。当然,朕出身行伍,向来是有功必赏,有错必罚。你所做的,只特赦还远远不够,后面禁军要成立一支夜枭军,就由你去统领吧,过段时间,你之前的恩荫的散官也给你恢复了,给你们孙家定的罪也会悉数平反,就安心在东京住着吧。”
“谢陛下!”
孙延召赶紧谢恩,要说别的皇帝这般仁厚,孙延召是不太相信的。可赵匡胤在历史中是出了名的不嗜杀,是个仁厚之君。
“不过,弑君者!”赵匡胤突然喊出了孙延召独有的称号,“作为长辈还是要提点你一句,你如今已是朱家钦定之人。作为朱家在东京的代言人,日后可不能仗势欺人!莫要让朕难做。”
孙延召一愣。脑子突然有些混乱,朱家的代言人,又是哪个朱家?朱家很强吗?还能仗势欺人了,这都是什么时候的事啊,为何自己什么也不知道。
赵匡胤见孙延召神情迷茫,摇了摇头,“怎么?你师父还没告诉你?罢了,你们师徒和朱家的事,就不方便朕来说了。到时你自会知晓。”
可就在这时,这书房的门被人一把推开,外面冲进来一十七、八的女子,笑着喊道:“爹爹我们去蹴……”
这女子与孙延召打了个照面,见到孙延召一怔,话音戛然而止,脸上的笑容也瞬间消失。
能擅闯御书房,又称“爹爹”,必是哪位公主无疑了。
而且只看长相就与赵匡胤有五、六分的相似。
她一身紧身戎装,个子甚至比孙延召还要高上半头,按现代的身高,恐怕都有一米八五左右了。
尤其那肤色好像一块被阳光反复摩擦的蜜糖,肌肤泛着健康的焦糖光泽。裸露着的小腿,肌肉线条如雕琢过的黑曜石。
两颗汗珠正顺着女子的额间流下,她伸手轻轻抹去,冲着孙延召甜甜一笑,露出两个酒窝。
一双大眼睛颇为好奇地打量着孙延召,说道:“爹爹,女儿不知还有别人。这位脸生,是?”
赵匡胤冲着孙延召一挥手:“你先去吧。”
孙延召如蒙大赦,走前好奇地看了看这位黑皮女体育生公主。
这位公主也毫不扭捏,不客气地回望着孙延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