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小字(1/1)

医馆后院的梨树下,石桌上摆着刚出炉的梨花糕。

乳白的糕体裹挟着细碎的梨花瓣,丝丝甜香在暖风中悠悠飘散。

黎瓷笑意盈盈,将盛着梨花糕的青瓷碟推到陆献和严鹤龄面前:“你们快尝尝我做的梨花糕。”

严鹤龄放下手中泛黄的医书,忙不迭伸手拿起一块放入口中。

咀嚼了几下后,眼睛瞬间亮了起来。

连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来了:“女娃娃,你这手艺不错啊,这梨花糕入口即化,甜而不腻,还有股清新的梨香,比我在京城吃过的名点还地道呢!”

陆献拿起一块梨花糕,指尖触碰到糕体的软糯,目光却突然定住。

梨花糕,小梨儿。

记忆中,似乎苏婉每次见到黎瓷,喊的都是“小梨儿”。

莫非是小名?

想到这儿,他嘴角勾起一抹坏笑,抬眸看向黎瓷:“小梨儿?”

黎瓷正往茶杯里添茶,听到这声呼唤,手腕一抖,差点将茶水洒出。

她抬眼看向陆献,眼中满是震惊。

但震惊之余,心底竟涌起一丝隐秘的欢喜。

平日里陆献一口一个“黎瓷”,叫得生硬又疏离。

此刻这声“小梨儿”,让她觉得她们之间的距离似乎拉近了些。

而且黎瓷从未听他这么唤过自己,羞的耳根都红了。

“你……你怎么知道我小名?”黎瓷脸颊微红,嗫嚅着问道。

陆献张嘴一咬,梨花香顿时溢满了整个口腔,慢条斯理道:“那个叫苏婉的不是一直这么喊你吗。”

也是,苏婉自从见到她,唤的一直都是小梨儿。

苏婉……

想到她,黎瓷难免有些怅然。

自从父母将她丢弃在蒲塘村之后,便再也没有人这么唤过她。

她本以为这辈子都不会再听到别人这么喊自己了。

可是前几天遇见苏婉之后,她再次听到了久违的呼唤。

没想到,她竟还能听到别人这么唤自己。

黎瓷本以为随着苏婉的死亡,这个称呼也会随之被掩埋,没想到竟被陆献听了去。

现在陆献突然这么喊自己,黎瓷莫名有些不自在,因为在她的家乡,只有和她关系亲密的人才会唤自己的小字。

不过听陆献他这么喊自己,黎瓷觉得也挺合理的。

她们一起经历了这么多事,应该算是朋友了吧,既是朋友,自要坦诚相待,那么唤个小字也没什么要紧的。

现在陆献知道了她的小字,但是她还不知道他的,未免太不公平了。

于是黎瓷俏皮地歪了歪头,笑盈盈的看着陆献:“陆献,你有小字吗?”

陆献脸上顿时闪过一丝不自然。

目光游移,伸手随意翻着桌上的医书:“今天这药味怎么这么重,我得去前院看看。”

见他要逃,黎瓷哪肯罢休。

上前一步,挡住他的去路,笑眯眯道:“看来是有了,你告诉我嘛。”

陆献面无表情的撒谎道:“我没有小字。”

黎瓷才不相信呢,看他这幅欲盖弥彰的模样,肯定是有的,就是不想告诉自己。

黎瓷气鼓鼓的瞪着陆献:“你肯定有,你知道我的小字,可我却不知道你的,这样太不公平了。”

“哪里不公平了,”

严鹤龄在一旁看得有趣,一把年纪了还咯咯直乐

过了会,他放下茶杯,慢悠悠地开口道:“女娃娃,你就别问他了,看他那样定是不会告诉你的,你问老夫嘛,老夫知道,他的小字叫……”

话还没说完,陆献就给了一记眼刀过去。

严鹤龄心虚的摸了摸鼻子,没再吭声了。

只能悄咪咪向黎瓷递了个眼神过去,表示自己尽力了,是这臭小子不让他说。

要是说了,他估计能把自己的胡子全薅秃。

臭小子,真是能耐了,现在还恐吓起老人了,真是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啊,老夫这是什么命啊……

黎瓷见严鹤龄落败了,只能回个安慰的眼神过去。

看来只能靠自己了,她就不信陆献能抗下自己的星星眼攻击。

陆献沉默的扶了扶头,不打算再看这个戏精老头一眼。

一扭头却发现黎瓷一双亮晶晶的眼睛正直直的望着他。

陆献在心里叹了口气,他真是服了她们。

黎瓷见他一直不吭声,还以为他实在不愿意告诉自己,既如此,她也不想强求他。

黎瓷刚想放弃就听到少年清冽的嗓音在风中响起。

“云祁。”

黎瓷眼睛顿时一亮,不自觉重复道:“云祁……,这名字多好听啊,你干嘛还藏着掖着。”

陆献明显没听人这么夸过自己,脸“腾”地一下就红了,别过头去:“哪里好听了。”

严鹤龄在一旁笑眯了眼,打趣道:“你这臭小子,平时镇定自若的,怎么一到这事儿上还忸怩起来了。”

黎瓷轻轻拽了拽陆献的衣袖,笑着说道:“那我以后就喊你云祁了怎么样。”

陆献微微一滞。

云祁这个名字从他五岁起就没人再喊过了,大家平日里都只会恭敬地唤他“少主”或者“蛊主”。

这一声甜丝丝的“云祁”,让他突然想起了儿时那为数不多的值得回忆的时光。

罢了,随她喊吧。

他叹了口气,然后微微颔首,低声“嗯”了一声,声音却轻得仿佛被风一吹就散。

夕阳的余晖透过窗棂,洒在三人身上,给这小小的医馆镀上一层柔和的金边。

黎瓷蹦蹦跳跳地收拾起桌上的梨花糕碟,嘴里还哼着不知名的小曲儿。

陆献望着她的背影,嘴角不自觉地上扬。

吃完梨花糕,陆献和黎瓷便向严鹤龄郑重的告了别。

离开医馆后,黎瓷决定在回客栈前好好逛逛这热闹非凡的杨城街,于是便拉着陆献往街上走了过去。

回想起自己初来杨城时便遇到了苏婉,一来就被她缠着,自己和陆献还没有好好逛逛这杨城。

此时天色尚早,正好可以去看看。

刚走到街上,黎瓷就发现街道两旁店铺林立,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不愧是以繁华著称的杨城。

逛着逛着,黎瓷便瞧见了街角处的一家名为“绮罗坊”的铺子。

这“绮罗坊”似乎在杨城颇有名气,连店外都围着几圈人。

应是为了揽客,店外还支了个小摊,摆满了各种各样精美的衣裳。

丝绸缎子随着微风轻轻晃动,好似在向过往的客人招手。

黎瓷顿时下定决心想去看看。

这家店这么受欢迎,说明里面衣裳肯定是一等一的好。

这么些年来,黎瓷几乎没给自己买过什么新衣裳,这次难得出来一趟,黎瓷想给自己添置一件好看的新衣裳。

顺便,再给陆献买一件。

从前在蒲塘村黎瓷便存下了不少钱,只不过她那时并不想好好打扮自己。

这次出门虽说没带多少银子,但是买几件衣裳应还是够的。

黎瓷打定主意要进店看看,便拉着陆献使劲往里面挤。

但是人太多了,黎瓷觉得自己面前是一堵墙,没有任何缝隙。

挤半天前面的人都一动不动的。

看着拼命想往里钻的黎瓷,陆献没忍住笑出了声。

这一声轻笑,在满是小娘子的铺子外宛若一滴水落入平静的湖面,顿时掀起了圈圈涟漪。

前面围着的小娘子们闻声都朝后望了过来。

果然看到一位面色如玉,唇红齿白的小郎君。

这等清冽的嗓音,这等卓越的相貌,在杨城这种繁华之地都是顶尖的存在。

杨城里不乏众多英俊非凡的郎君,但都不如面前这位风姿绰约。

小娘子们顿时都看呆了,纷纷朝陆献围了上去,然后忍不住七嘴八舌的议论道。

“这位俊俏郎君瞧着不像本地人,想必是从外面来的,此次来杨城不知所为何呀。”

“小郎君可有心上人?是否婚配?”

“郎君郎君,你看我如何,我愿意跟随你,天涯海角,不离不弃。”

“小郎君如此俊朗非凡,可愿入我歌坊,保你一夜之间名动京城。”

“郎君……”

众人围堵上来,陆献面上笑盈盈的,指尖却抚上了发尾的铃铛。

一下又一下晃荡着。

悦耳清越的铃声在嘈杂的环境中显得格外突兀。

众人不以为意,依旧往前挤。

陆献的笑意更深了。

指尖微动,一只碧绿色的蛊虫便悄无声息的出现在他手臂上。

蛊虫刚要冲向人群,就听到一声脆生生的嗓音在旁边响起。

“大家先别挤,我们是来买衣裳的,不是来相亲的,麻烦让让。”

闻言,陆献略显可惜的收回了蛊虫。

罢了,现在杀了这些人,黎瓷大抵是不愿意的。

这时大家才注意到这位郎君旁边还跟着一位同样精致漂亮的小娘子。

她那张小脸,圆润精致,仿若精心雕琢的美玉。

弯弯的眉眼,如两弯新月,笑起来时,眼眸中似藏着细碎的星光,明亮又澄澈,满是纯真与灵动。

琼鼻小巧而挺翘,恰到好处地点缀在脸上。

唇瓣粉嫩饱满,宛如熟透的樱桃,微微上扬时,便似绽放的花朵,溢出无尽甜美。

肌肤更是吹弹可破,白里透红,仿若三月桃花瓣上的晨露,透着水润与光泽。

这小娘子的模样比之那位郎君也是不遑多让。

她们还是一起来的,想必二人定是情投意合,已经谋定了终身。

看清形势,围着的小娘子这才叹着气,依依不舍的散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