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9章 周郎挂帅(1/1)

虞翻站出一步,朝周瑜喝道:“周瑜,你一介小小护军,众大臣议事,岂有你插嘴的份?”

“哼,你还知道你们是朝廷重臣?魏军压境,国家危亡,尔等不思忠君报国,反劝陛下投降。为的,究竟是陛下和百姓,还是你们个人的利益,你们心里清楚!”

此话一出,一众文臣再也按捺不住,张昭喝道:“周瑜,你血口喷人!你这黄口小儿,谁给你的权力在此大放厥词!”

周瑜看向张昭等人,冷冷地道:“你们以为我周瑜年幼,资历尚浅,奈何不得你们。一个两个,仗着先主恩眷,不把陛下和周某放在眼里。你们问,谁给我的权力?哼,先主待我,情同父子,陛下与我,义结金兰。丈夫处世,遇知己之主,外托君臣之义,内结骨肉之恩,言行计从,祸福共之。这就是我周瑜,你们说,是谁给我的权力! ”

周瑜说罢,目光冰冷,扫向在场众人。

众人闻之,皆心中胆寒,不敢复言。

周瑜官职虽然不高,但在江东的地位,却是不容小觑。

他所言非虚,孙坚待他,确如父子一般,这亲疏之别,绝非他们这般臣子所能比拟的。

他这番话,在场众人之中,除了张昭、张纮二人可以不顾及,其他人却不能不顾及,于是登时闭口不言。

周瑜的意思很明显,他的权力是先主和陛下给的,那他传达的意思,会不会也是陛下的意思?

“公瑾。”

场面正自僵持,忽然一个声音传来,孙策更衣已毕,自内而出。

“参见陛下。”

“众卿免礼吧。”孙策摆了摆手,端坐龙座之上,道:“公瑾,你怎可对诸位大人不敬?他们皆是先主选拔的忠正之臣,多年来对我江东尽心尽力,必定不会做出损害江东之事,你岂能恶语相向呢?还不快给诸公赔礼。”

“诺。”周瑜应了一声,随即朝众人一拜道:“诸位大人,请恕周某言语有失,多有得罪,万望诸公勿怪。”

见此情形,张昭、张纮不禁眉头微皱,顾雍、虞翻等人却是连连还礼。

“好了,大战在即,众卿不可再生嫌隙。接下来,无论文臣武将,务要同心戮力,决战魏军,保我江东。这是朕的意思,诸公可有异议?”

孙策说罢,抬眼望去,目光锁定在张昭等人的身上。

张昭不由心底一寒,当下不敢作声。

其余众臣,本就是随声附和,见张昭此时也哑了火,哪里还敢发声,当下缄口不言。

孙策点了点头道:“好,既无异议,那就这么定了。不过,朕有言在先,出了这殿门,谁若是再敢言‘降魏’二字,朕便叫他——犹如此案!”

孙策说着,随手抽出佩剑,斩下了桌案一角。

众人见之,皆不由心惊。

言罢,孙策又问对敌之策,周瑜上前拜道:“陛下,我江东水军,所向无敌。那北魏水军,不过新练一年,纵然能做到战法精熟,但临敌经验必远不如我军,张尘想以水战胜我江东,那是痴人说梦。臣请发五万大军,驰援濡须,并遣使向蜀汉求援,请其发荆州水军,从背后偷袭赤壁。 如此,魏军腹背受敌,必尽数葬身江上!”

“好!”孙策大喜道,“周瑜听旨。”

“臣在!”

“朕封你为大都督,位在诸将之上。即日起,统领五万大军,驰援濡须,军中众将,任尔调遣!”

“臣,领旨谢恩!”

周瑜当即一拜,投身江东这么久,他终于从一个小小护军,一跃成为统领三军的大都督。

自己,终于可以一展才学,建功立业了!

这一次,就让这烟波浩渺的长江,成为自己功名的见证吧!

周瑜此刻信心满满,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的胜利。

因为,他心中早已有了万全之策。

第二天,周瑜来至行营升帐,自坐正中帅位,左右各立刀斧手,召集众文武将官听令。

一众将领,皆随孙坚出生入死多年,其中更尤以程普为甚。这一次,孙策以周瑜为大都督,位在诸将之上,程普自是心有不忿,于是一连数日,托病不出。这日,大军即将开拔,程普仍是拉不下脸来,便叫儿子程咨前去,代听将令。

周瑜心中自是明了,也不追究,依旧下令:“北魏骄蛮,张尘残暴,今屯暴兵于赤壁,欲破我隘口,犯我疆界。吾今奉陛下之命讨之,诸将宜当奋勇,保我江东,大军所到之处,不得犯民秋毫,若敢有违军纪者,一律依军法论处!”

言罢,周瑜各自传令,令程普、黄盖为前部先锋,领本部战船,直下濡须口,与韩当、周泰二将汇合,又令吕蒙、蒋钦、陈武、宋谦、董袭、凌统诸将,各引人马,收拾船只军器,分次而行。又令吕范、朱治负责催督粮草诸事。

吩咐停当,众将散去,各自准备,程咨也急急回报程普。

程普闻言,顿时大惊,赞叹周瑜果有将帅之才,自此对其叹服之至。

两日后,五万人马分次起行,来至濡须口。

驻守濡须口的,正是韩当、周泰二将。二人见援兵前来,顿时喜出望外,但一见领军者乃是周瑜,又不禁沉下脸来。

韩当心中不禁一阵腹诽。

十万魏兵压境,陛下怎会派一个毛头小子前来,这不是将国家大事视作儿戏吗?

不过,好在还有程老将军在此,真到危难之时,大不了听程老将军的便是。

想到这,韩当便也笑脸相迎。

濡须本有驻军三万,再加上周瑜带来的五万援兵,已有足足八万人马,堪可与魏军一战。

周瑜随即升帐,问明战况,得知魏军半月前攻下赤壁,现已建起水寨,早晚操练,声势骇人。

周瑜闻之,不由大惊,当即令人收拾楼船一只,带健将数员,弓弩手百人,横江直朝魏军水寨而来。

至魏军寨边,周瑜即命停船,暗自立于船头窥之,不由大惊道:“此水寨布防,深得水军之妙也!看来,黄忠、魏延二人果有才能。”

正说着,周瑜又见寨中战船林立,样式与寻常战船迥然有异,不禁大疑,问道:“此为何舟楫,如此怪异?”

旁人答道:“此魏军战船也,数以千艘,尽是如此,未与之战,不知厉害与否?”

周瑜听罢,不由哂笑道:“哼,奇技淫巧,终是小道尔,不足为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