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8章 驳斥群儒(1/1)
周瑜言辞恳切,期望能够唤醒这位昔日意气风发的兄长。
孙策此时方才知道危亡已近,当即站起身来,喝道:“传朕旨意,召集文班武将,神龙殿议事!”
吴宫名为太初,正殿名为神龙,是孙策日常理政朝议之所。
不多时,一众文武聚于神龙殿内,朝拜天子已毕,孙策对众言道:“前者,刘协遣使相邀,要朕沿江北上,掠取青徐,助他平魏。朕念及昔日,先帝与尘讨董情谊,不忍击之。不想,这张尘反发兵十万,来犯我江东。是可忍孰不可忍,众爱卿有何良策退敌?”
孙策言罢,只见文班之中站出一人,正是司空张昭。
孙策喜道:“子布有何良策?”
张昭道:“张尘拥百万之众,据广袤江山,多年以来,征讨四方,所向披靡。东吴虽然立国,然国力疲弱,居三国之末也。陛下可拒魏者,唯长江也。今赤壁已破,濡须危殆,长江之险已不存也,故魏军之势,已不可挡。以臣之计,不如遣使纳降,方为万安之策。”
张昭话音一落,孙策心中顿时凉了半截,不由暗恨。
好你个张子布,当初劝我称帝的是你,如今说纳降的也是你,倘若纳降,你仍可享高官厚禄,可是,朕待如何?
孙策心中想着,不由冷冷地瞥了张昭一眼。
张昭见状,顿时低下头去,默不作声。
周围一众文臣谋士,却并未领会孙策之意,一齐说道:“臣附议。”
见此情形,孙策不由怒气更盛,脸色明显地阴沉了下来。
张昭自知语失,不敢再言,却朝着身旁的一人使了个眼色。
那人顿时领会,站出说道:“陛下,张司空所言甚是,如降魏,则东吴民安,六郡可保,此上策也!”
孙策视之,乃御史中丞虞翻也。
此人曾在会稽太守王朗帐下任功曹,孙坚平定江东之时归顺,后升任骑都尉。孙策称帝后,因其才能功勋,任命为御史中丞。
孙策见状,沉默不语,良久起身,入内更衣,而留众臣在殿。
周瑜看向众人,冷哼一声,随即入内于孙策之后,道:“陛下切不可听信腐儒之言,而坏军国大计。张昭等辈,若降魏,功名利禄皆可保全,然陛下降魏,当如何自处?先主辛苦打下的基业,难道要拱手让人不成?”
孙策听罢,紧握周瑜之手道:“公瑾之言,甚合朕心,奈何朝中衮衮诸公,竟无一人敢战张尘!”
“陛下勿忧,那些腐儒胆小如鼠,但三军将士却个个愿为陛下尽忠。”周瑜道,“大战在即,需得人心凝聚,请陛下稍待,容臣前去与那些腐儒争论一番,叫他们统统闭口!”
“好,一切就拜托公瑾了。”
周瑜施了一礼,转身回到殿上,只见大殿之上,此时吵吵嚷嚷,争论不休。
细看之下,原是文臣与武将相互争执,已是面红耳赤。
文臣之中,自以司空张昭为首,会同司徒张纮、廷尉步骘、御史中丞虞翻、侍中程秉、太常顾雍等人,力主降魏。
武将之中,则以上将军程普为首,会同黄盖、吕蒙、凌统、蒋钦、宋谦、陈武等人,力主一战。
此时,两方争执不下,但显然,论嘴上功夫,这些武将远远不及这些文臣,被驳斥得毫无还口余地,若非孙静从中调停,以那些武将的火爆脾气,此刻只怕是要动起手来。
“都给我住口!”周瑜大喝一声,信步走上前来,环视众人道:“尔等皆社稷之臣,值此危亡之际,不思报国之策,反起口舌之争,成何体统!”
周瑜为人重诺守信,有一诺千金之美誉,又与孙策八拜之交,虽然官职不高,但在军中威望却是极高。
此刻,他一开口,众将尽皆沉默,唯有程普道:“公瑾,你来得正好,这帮腐儒执意降魏,这是祸国!”
程普说着,怒瞪了张昭等人一眼。
一众文臣,对此却并不在意。
魏军强盛,不可力敌,他们主降,也是为了顾全大局,这帮武夫又懂得什么?
周瑜微微一笑,看向一众文臣,深施一礼,道:“诸公皆是雅士,何以在大殿之上唇枪舌剑?”
张昭微微抬眼,冷声道:“公瑾,我等正论国之大事,非意气之争也。”
张昭、张纮皆是江东名士,又曾辅佐孙坚多年,二人自恃功高,自是不将周瑜这等小辈放在眼里。
“既是国之大事,何妨一论?”周瑜笑道,“子布先生得先主厚恩,理当报效于陛下,为何一闻战事,便欲乞降?”
周瑜说罢,似笑非笑地看向张昭。
他故意用“乞降”这个词,其中也有意无意地夹杂着嘲讽之意。
果然,张昭面色一红,道:“什么乞降,和……何谈而已。”
周瑜道:“先生言说和谈,和谈者,双方对等也。今魏军犯境,濡须势危,敌强我弱。若不先退敌兵,何以言和?先生意欲和谈,想必已有退敌之策乎?”
“这……”张昭顿时语塞,道:“正因无计可施,方才言和,若能退敌,何须言和?”
“如此还是乞降了。”周瑜道,“史官何在?照实以记,黄武二年春三月,北魏犯境,司空张昭乞降之。”
“周瑜小儿,你!”
张昭顿时脸色涨红。
他身为江东名士,是江东文臣之首,德高望重,对于名节,自是最为看重。如此记录,岂不说自己是个贪生怕死,胆小如鼠之辈?
“周瑜,子布大人所言,乃为六郡百姓着想,又岂是惧怕魏军?你休要在此混淆是非!”
周瑜侧目一观,原是司徒张纮,字子纲。
“哦?未知司徒大人有何高见?”
张纮道:“常言道,‘识时务者为俊杰’。魏据有九州,吴只一州,实力悬殊,断无取胜之机。与之开战,无异于以卵击石也。倘若归降,则六郡百姓性命可保,陛下也可落得爱民护民的仁君之名,何乐而不为也?”
周瑜听罢,不由冷笑:“子纲先生,你也是一方名士,岂不知群雄逐鹿,本就是你死我活,胜者王,败者寇。如你所言,先主平定江东,岂无伤亡?难道便是不爱民?是暴虐之主了?”
“你……你强词夺理!”
“周瑜!你不过一小小护军,怎敢对司空、司徒大人不敬!”
御史中丞虞翻一步跨出,厉声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