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8章 兵司郎官程平(1/1)

“哼哼,不敢?朕这一生,如履薄冰,你说朕……敢不敢?”

“李义,将这六份圣令发出去,让大军行动,不用管朕。”

“另外……命令楚源水上,多修浮桥。朕随时可能要跑。”

易州郡。

白马渡。

赵国的后勤体系是强大的。

发源于雪林中的辅兵、后营,几乎能利用一切有用的物资。

白马渡附近,甲胄作坊‘叮叮铛铛’的声音,似乎笼罩了整个赵营。

就算在赵帝行宫里,也有锤子敲打声、皮革划开声、车轴嘎吱嘎吱之声,隐隐传来。

兵司郎官程平,听着皇帝周云,对于梁军的异常不加理会的军事部署,

几番思索后,脸上闪过异色,

犹豫几息,程平咬牙开口道,

“陛下,河间梁军集中兵力,极有可能会袭击易州。”

“咱们真的不用调集兵马,让骑兵回到东仙坡一带,增加守卫力量吗?”

程平作为新一代兵家后起之秀,已经渐渐在赵国朝堂崭露头角了。

当然,对比刘忠武、李宣这种实力,他差的太远。

封到南天门,也就是刘庶、贺诗楚的水平。

但他身份摆在那里,只要是能力达标,就能出头。

程平既是四当家的族人,又参加过武川镇防守战,乃是赵国核心人才之一。

此人在皇帝周云面前,从没有八瞎子、铁坨子的随意,甚至连刘庶的洒脱都做不到。

他毕恭毕敬,行拜见皇帝大礼,

说话规规矩矩,一般没大事,不会乱开口。

行宫。

赵帝龙台之上。

周云放下一份关于甲胄铁皮的奏书,转头注目程平,朗声一笑道,

“程郎官,会思考,不错!朕想反过来,问你一个问题。”

“如果,朕是说如果梁军北上,那么你认为要多少兵马才能守住?”

闻言,程平目光闪烁,仔细思索后,行礼道,

“启禀陛下,可能要十万人。”

“可朕中路一共还不到十二万人,排除伤兵,连十万人都是个问题。朕能守吗?”

“水无常形,兵无常势。骑兵作战,在于神出鬼没……”

赵帝行宫里,兵司郎官听着皇帝的兵谋,

才渐渐知晓,两者的差距是如此之大。

畏惧风险,自废武功,才是最大的愚蠢。

如果按照程平的稳妥做法,那赵军在河间郡、沧州郡,就会处处是破绽。

一旦杨重楼发现这个问题,突然转头,对准东方就是一顿猛攻。

那西马县、平舒城等地,赵军兵力不足。

几乎一瞬间,就会被打穿。

届时河北,攻守再次易型,赵军就麻烦了。

行宫里,这会郎官程平眼中全是恐惧。

如果他来对阵北伐梁军。那以杨重楼的实力,恐怕程平早已败走卢龙塞了。

尽管不想承认,但程平认为,

赵军中能敌梁国右相者,唯有皇帝一人。

“所以,东边阻击圈的精锐兵马,任何将领,朕都不会调动。”

“当然,周伯可以动。既然潘镇遇到了梁军大部,突袭没有意义了。一万精兵,作用也是很大的。朕得掰开来用。”

说到这里,赵帝周云瞧着河北舆图,不禁讥笑道,

“杨重楼这个人,朕也是服了。竟然也来绕后迂回这手!”

“哎……不过奇袭陈官屯,确实是招好棋。可惜了,朕早有察觉。”

-------------

春草最近干活,比之前小心多了。

人教人,教不会。

事教人,一次改。

皇帝周云的军令火漆,春草现在哪怕就是上下行宫摔伤,她也不会让任何人过手。

赵帝行台上,站岗的赵国精锐,已经换了冬季戎衣。

赵人的第一件贴身长衣,是在雪洞里,由辅兵婆子们做出来的。

当时没有上色的条件,乃为自然的草木湛蓝色。

但后来,这种颜色被军队认可了,大家就再不愿意更换。

因为赵军固执的认为,这种颜色会带来幸运。

而兵司也考虑气运、风水等玄学,最终定下了此事。

因此,湛蓝、红戎、黑甲,跟幞头赵装一样,成为了赵人的标志。

春草进入行宫大殿,找到了小阁间里的大哥程平。

再三确认后,才将军令的备份,交给了自己的大哥,

“郎官程平,这些都是发出的军令,请按照规矩登记造册。”

“所有军令七日内,均为绝密,不得向任何人泄露。”

赵帝行宫附近,皇帝兵马其实不多。

只有三万人,这其中一万多还是伤兵,

皇帝的随驾大军,只有李娘子送来的皇庄子弟三千,跟上官贵妃、李贵妃的家兵五千。

也就是说,加上两千皇帝卫队,白马渡真正能战的赵骑,只有一万。

赵国二十余万大军,全部铺开在河间、沧州,

这一个多月,几乎每日都有生死大战,

前前后后,各战兵退下来了的伤员,已经挤满了伤兵营。

很多地方,都临时改成了伤兵营房。

此刻,哪怕是在赵帝行宫,都有刺鼻的草药味飘来。

就算程平的阁间里窗户紧闭,田七粉淡淡的味道,他依旧能分辨。

忽然,抄录军令的程郎官‘咦’了一声。

他缓缓拿起面前的军令册,仔细看了看。

赵帝行宫,烛火郎官,

黄册大印,再三核对。

程平这才确定,河间西侧的兵马,皇帝的命令真的是撤离。

石门县、任丘城这些地方的精兵,只留下了少量斥候。

其他主力兵马,配合周伯等部,迅速西进。

西进!

竟然是西进?

皇帝在梁国集中兵马危险时刻,选择河间西边撤围,放开梁国主力。

同时,抽调所有河沧大战能动的兵马西进,这是否欠妥?

赵国中路本来有十八万人左右,东线分了六万,现在西线又去六万,

如果算上伤亡,中路赵军只有三四万了。

这三四万人,普遍集中在了西马县、平舒城、孟镇一带阻击梁军。

皇帝白马渡大营,若是没有李娘子跟贞娘子的援兵,现在就是个空壳。

不行,这样打仗太弄险了,必须劝阻。

郎官程平脸色难看,虽然方才被皇帝跟杨重楼打击到了。

但几经踌躇,他最终还是决定去找陛下说个明白。

可他来到行宫龙台时,只看见了空落落的龙塌,陛下早已离开。

问过春草后,程平才知,贞贵妃又闹起来了!

她对于二皇子的学识远超三皇子,一直耿耿于怀。

贞贵妃固执的认为是周云开小灶,所以但凡有机会,她就要皇帝亲自教导李定。

如此情况,程平只得在行宫等待。

这会陛下去了哪里?历经韦月、杏儿之事后,春草是决不敢泄露的。

退一步说,贞贵妃要陛下教导三皇子的时间,程平可不敢去打扰。

赵国李贞,可不是好惹的人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