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6章 梁军奇袭(1/1)

“郭将军,你是不知道,现在是真麻烦。周云那个九岁的儿子,竟然又带来了一万多北疆子弟。”

“是啊,听说目前在韩县一带保护流民,这追击任务就更难打了。”

“可不是嘛,哎,赵军骑兵众多,没有大营依托,咱们很吃亏啊。”

河北道。

巨鹿郡。

梁军北伐大营。

帅帐里,不停有兵卒进进出出,将各地最新的消息,带给梁国兵部的文官。

这些兵部人员,会将各种战况,整理成册,汇总在沙盘、舆图上。

目前来看,河北之战,梁军节节胜利,一路推进的很快。

在西线,朱雀军终于丢失了邺城。

名将李保接连放弃邢州、洺州,如今在高邑驻扎。

东线渤海再次被齐军拿下,目前南野大军主要围绕着沧州作战。

中线是双方主力,赵帝周云每退一步,梁军北伐大营就前进一分。

杨重楼使用了三三推进战略。

即是三支精兵为前锋,后方跟着三万人大军的中阵。

前锋可以放肆打,这中阵的十万兵马,能随时支援前路。

十万兵马之后,才是杨重楼所在的梁军大部。

如果中阵出现问题,遭遇围困、袭扰等打击,后方梁军又能随时驰援。

这是一套老成持重,而又不失锐气的打法。

可以说,将梁军兵力上的优势,发挥的淋漓尽致。

目前河北进展顺利,也是这种优势大战略下的正常表现。

但战场的将军们,永远是战争的第一感受人。

无论表面上多么顺利,可这些一线将领,就是感觉越来越困难。

郭孝恪在梁国军议中,已经数次说了。

野战上,梁军同等兵力下,依旧是打不过赵军的。

这一次袭扰迁徙流民,各部梁军就表现的很糟糕。

战争的本质不能忽略,赵兵骁勇,梁国高层必须要重视。

且郭孝恪还发现一个敏锐的问题,

就是很多将军等着分河北的大功劳了,他们不愿意再损耗精兵。

与之相反的是,北疆五郡的赵人,连婆娘孩子都冲出来打仗了,

可见外界的风向,并没有影响他们的士气跟斗志。

所以现在梁军应该要收缩,而不是进攻。

“郭将军虽然多智,但此言有失偏颇!”

“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了。”

铁靴踏地的声音,杂乱而沉重,

杨重楼在三十名虎狼的簇拥下,昂首进入帅营。

黄门仪仗开道,一路红毯铺地,猛士随行左右。

杨重楼在梁军的威信,已经不亚于历史上各朝的灵魂人物。

就算是曾经蜀国的丞相,恐怕也就这威望了。

现如今,这些梁军将领们,也算是看出了五龙山之战的门道。

总的来说,就是互相骗。

赵帝周云以为梁国只是想要打一场,证明实力,

随后坐视赵军吃掉三王,剪除梁国内患。

可万万没想到,梁国从头到尾,要杀的都是赵兵。

五龙山后,不但没有对付三王,反而大加封赏,同伐北赵。

如此情况下,赵军大势已丢,一处被动,则处处被动。

河北之地,各处漏风,被梁军逼迫,节节败退。

“赵人连五郡孩童都上阵,说明他们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时候。”

帅台上,杨重楼目光幽暗如深渊,冷冷的打断了将领们的沮丧言论。

他扫视众人,无论是萧雄信、王君汉……等等大将,皆不敢与其对视。

右丞相之威,令各方大将无不信服。

“既然他们已经山穷水尽,那本相就送给赵军致命一击。”

“郭孝恪!”

“末将在。”一直以智将闻名的郭将军踏步行礼。

“命你率领本部精锐,携三万兵马,进攻任丘城,引开赵军上官彪部。”

“王君汉!命你也率本部精锐,携三万兵马,进攻束城,引开赵军刘潮生、谭狄的精锐。”

“传令兵,再命虎卫军,侧面夹击赵帝行宫,以制造全面进攻的假象。虎豹军侯俊插入石门县,阻挡赵军援兵。”

一道道军令,从杨重楼的帅帐中发出,

这一份份命令,不禁让梁国大将面面相觑,心有余悸。

如此二十万兵力大动干戈,还是佯攻,右丞相到底想要干什么?

难道是斩龙行动?

北伐大都督并没有让这些将领们等太久。

“哈哈哈!”只见梁军帅台上,长发如幕,眼眸幽深的黑衣书生,放声狂笑道,

“萧雄信、萧师都、赵东金、裴俨!”

“你们四人率本部精锐,配合大将军萧世安。子夜造饭,寅时出营,辰时之前,本相要听到你们拿下大王店!”

大王店!?

大王店在巨鹿、易州、中山交界处,那里只是深入赵军腹地的一座小城。

“哒-哒-哒-哒……”

绣着腾云图案的黑色官靴,踏步之音,清晰可见。

右丞相杨重楼,缓缓来到萧雄信等将领身前,

他躬着身子,虽是文官,却似有无穷威压道,

“据可靠消息,就在今天,大王店将会有十五万件冬衣抵达。”

“兵贵神速,机会转瞬即逝。”

“一切都是假的。造冬衣只是假象,因为根本来不及!”

说到这里,杨重楼幽深的目光杀气腾腾,

他伸出双手,将萧雄信与萧师都两只雄壮的手臂拉到一起,

随后目露警告,恶狠狠的道,“你们两个,听清楚了,此举关系北伐成败。”

“大王店!”

“本相不管什么损失,本相只要大王店。”

“再说一次,本相只要,大-王-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