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 刮肉之刀(1/1)
五十年前,大楚疆域达到鼎盛,
草原霸主柔然人,在楚国疯狂进攻下,被消灭于漠北,之后安北将军府建立。
但同样是这一年,勒尔浑河的头曼可汗因族人被辱,愤而起兵。
风云激荡,黑龙崛起。
一时间,柔然人的锻奴竟然人物辈出,漠北击败大楚后。
北狄国就似大漠风暴,逐渐统一草原,其疆域之盛,匈奴、鲜卑皆不能及。
若不是头曼可汗的两个儿子争位,败者退至瓜沙一带建立西突厥,
那很有可能辽河之殇时期,楚国就灭了。
当年,因为漠北数万精兵损耗殆尽,大楚王朝急需恢复军力。
为应对这种情况,一封兵部的奏书,递到了圣明皇帝的龙台上。
一千二百万两是基本费用,一千八百万两就有精锐部队,想不想恢复军力,皇帝看着办。
这个事情,皇帝也难啊,那年财政收入只有二千万贯。
大楚各类在册官员合计有五万多人,还有一些从外人员,大概接近二十多万。
圣明皇帝是什么人?那是从五个皇子中杀出来的大才华者。
他深知俸禄之事,绝对不能停。
因为这些东西,对于朝堂上,那些有权有势的官员来说无所谓。
但对于那些靠着这些俸禄养家的底层官员来说,如果停了,那就是在逼他做违法乱纪之事。
不要看着大楚朝堂上牛鬼蛇神一大片,但圣明皇帝知道,一个王朝,必然是兢兢业业者占大多数。
因为天下熙熙,绝大部分楚人都是碌碌无为之辈,真正厉害的肯定是少数。
所以当时这个事件,在乾政殿里足足吵了一个月,吵到兵部尚书跟户部尚书大打出手。
是真动手的那种,事后户部尚书被打伤,委屈交加之下,直接就告老了。
帝都洛阳的雨水,打在穹顶的金瓦上,水流哗啦哗啦声,清晰可见。
大殿之内,几十个皇城司太监鸦雀无声,这个问题显然他们是回答不了的。
主位上,圣武皇帝与赵王周云等待良久后,见无人应答,
也就对出现顶级太监之事,不抱什么期望了。
靠着金丝楠木龙椅,项济望了一眼周云,见赵王点头,
圣武皇帝轻轻挥手,整齐的脚步声在殿外传来。
一队兵卒,手里端着奉台,甲胄响动,踏步进入殿内。
那上面不是刀子,也不是短剑,而是一块块玄文腰牌。
圣武皇帝项济,目光炯炯,他在皇城司众人前方踱步,声如洪钟道。
“这个问题?野狐滩时,北疆文臣得出的结论是,跟多少银钱没关系!”
“朕认为,一个王朝,重点不是派下去多少军费,而是多少军费能用到实处。”
“如果一个人,身体已经腐朽,那喝再多的补药,也救不活他。”
“相反,若是帝国的血肉恢复,那就算再大的成本,朕也认为值得!”
大殿里,高一平虽然还是低头匍匐,但他此刻已经不担心了。
若是真要杀他们,圣武皇帝跟赵王还会有这么多废话?
这个情况看,不但不会杀他们,反而应该是要重用了。
皇帝的话都说成这样了,若是高一平还不能理解,那他这些年江湖也就白混了。
五十年前的那场朝议,至今还在被大楚的士子们讨论,
可高一平从未听到过类似于,赵王周云这种说法,
才子文人们都是痛斥敌国狡诈,百姓艰难,但从不去深究其他问题。
直到这一刻,高一平才明白,
原来最大的问题就在权贵门阀自己身上,那他们肯定不会责骂自己啊。
大殿金砖,圣武皇帝项济越说越激动,
他昂首挺胸,抬手指天,目光灼灼的望着大殿的皇城司人员。
“大楚欲要恢复,必要刮干净身体里的腐肉,若是你们这些刮骨刀都不锋利了,朕还用什么去治理国家。”
“要是军费能用到实处,别说一千八百万两,就算二千八,三千八又如何?朕就是每日米汤,勒紧裤腰带,也要大楚完成强军之事。”
“赵王与朕,为大楚呕心沥血,画好了一张张蓝图,可如果下方腐朽,命令就变味了,那此事如何能行?”
大殿众人,望着圣武皇帝这一身浩然正气,
无数皇城司人员不禁顶礼膜拜的同时,也羞愧难当。
他们中不少人报上来的东西,都是被篡改的结案,
尤其是江都之行,那完全就是在冤枉赵王。
想到江都之行,不少太监们不禁有意无意的观望角落里,那七个奇形怪状的东西。
跪伏的人群中,高一平发现了这些不善目光,狠狠得瞪了回去。
某一刻,他余光看见了一些脸,那是一张张谄媚而又崇拜的笑脸。
冷笑!高公公心里在冷笑。
你们六个王八蛋,刚才卖咱家真果断?等着,这次不死,不玩残你们,咱家不姓高。
大殿下方,正当高一平眼神阴冷,嘴角带着一股狞笑时,皇帝的声音忽然响起了。
“高一平……高公公?!”
“臣,臣在!陛下雄心壮志,堪比三皇,功过五帝,是乃千古明君也。”
走神的鬼手太监没听清陛下之前在说什么,但上来一通马屁是肯定没错的。
只是他说的前言不搭后语,大殿里,引起一阵哄堂大笑,
他迷茫的环顾四周,看见皇帝笑了,他也就跟着悻悻的笑了几声。
前方二步,九五之尊的楚帝摇了摇头,走到他面前,手指点着他道。
“虽然高公公说的都是事实,但朕一向谦虚。”
“以后这种话少说,要低调!这太浮躁了。”
要低调?太浮躁了?
闻言,高一平眼眸呆滞,头皮发麻。
听着养心殿里的欢笑之声,看着龙台上的北疆双雄,高一平只感觉到一阵恐怖的心悸。
这是他在陈留说的话啊?!
当时只有六个皇城司太监在,难当他们是皇帝或者赵王的眼线。
不对!当时路上还有一些百姓,难道是那些百姓中有人是皇帝的细作?
-------------
养心殿的长廊里,高一平揣着手中的腰牌,随波逐流的前进。
他浑浑噩噩,不知道是怎么出来的。
只记得偶然间听到,赵王说要皇帝今晚去赵王府,弟兄们都等着成莹公主唱曲。
长风习习,吹得树叶梭梭。
透过一朵妖艳的幽兰花,前方长廊里,
一个身材稍稍臃肿的锦衣太监,身后跟着六个提心吊胆的精瘦武者。
某一刻,前方的高公公忽然想到什么,眯着眼回头,怒视这些手下。
六个武太监见状,当即哭丧着脸,跪倒在高公公面前,大声哭喊再也不敢了。
一只粗壮的手在长廊里举起,高一平面容严肃的叫停了他们。
下一刻,高公公郑重的问道。
“你们是不是都没捡桥上的金子?”
桥上金子?!
说到这个问题,大伙不得不怪高一平了。
他们倒是想捡来着,但看见高公公悲痛欲绝,视而不见,
一时被红顶太监的高风亮节打动,他们也就没好意思捡了。
皇宫北城,教坊宫后方高公公小院。
雨水在瓦片上流下,形成雨帘,流入沟渠。
高一平略微宽大的脸上,眼眸深邃,跟着六个太监蹲在墙根下仔细分析。
他当时因为侄儿的安危,无心捡金子,可能叫后面人捡了,也可能没叫。
但不管怎么样,最后的结果,就是他们没有捡那玩意。
事后他也没问大伙捡了没有,毕竟皇城司的规矩,决不能问同僚的外财收入。
“高公公,咱家明白了,也就是说在赵王眼里,拿了伪证回来,罪不至死!”
“但要是贪腐了金银,那就是死路一条!”
“嗯!!”闻言,高一平若有所思的点头,喃喃的道,“应该……应该也是老子来说,叫你特么抢台词?”
“刚刚还卖老子,卖老子!你们还六个一起?”
小雨连绵,屋檐之下,
身材稍稍臃肿的高公公,怒踹着六个王八蛋,尤其是那个爱说话的狗太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