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章 洛阳赵王案(1/1)
帝都洛阳,这场雨水来的很突兀,
应该是在为赵王案中,牵扯的楚人默哀吧。
从六月下旬定案起,大楚赵王案爆发。
皇城司、巡防营、左右牛卫,四处行动,抓捕的洛阳权贵、富户,数以万计。
东起城门口,南至二十二坊,昔日高高在上的公卿,蓬头垢面的囚衣队伍,连绵不绝。
一个个庞大的利益集团被揪出,一份份骇人听闻的案件公之于众。
这是一场地震,大楚官僚集团的地震。
直到此刻,项楚宗室才感到后怕,
帝都洛阳,竟然隐藏了如此多的牛鬼蛇神。
这些倒赵的官员,几乎都是各朝余孽的后裔。
他们本以为做的隐蔽,只是做梦都没想到,
北疆来的皇帝跟他的伙伴周云,很早就盯上这些人了,早到他们都不敢想象。
乾政殿里,圣武皇帝当着文武百官的面,给一战灭双国的赵王,加封辅政头衔。
这相当于,项济是皇帝,赵王周云就是拥有极高权力的摄政王。
这个封赏只是开胃菜,真正恐怖的是下一道诏书。
圣武二年,预计七月开始,将推行圣武改革,全面推进三政。
即,军队精简,大兴教化,摊丁入亩。
此事一出,洛阳哗然。
满朝权贵都以为,之前是有人在害周云,没想到‘国策论’原来是真的。
不少权贵举家想跑,可已经没办法了。
八关封锁,这下没封到赵王,倒将河洛的官吏一把封住了。
消息阻塞,财富难逃,加之大楚天威正盛,赵王周云如日中天,
连关外异族都不敢动兵,大楚境内谁敢多事?
此刻,洛阳皇帝获得了历史级的机遇,他的力量超过大楚百年来任何君王。
这次改革事件,是自尧舜时代起,到大楚王朝,几千年时间长河来看,都算是空前的契机。
建安军集团是一支恐怖的执政力量。
它拥有最大权力的帝王项济,拥有兵家无敌的赵王周云,
加之建安军集团的高官,如右相崔中书、兵部尚书丁至孝、户部尚书周康等等,也愿意挺身而出,完成这个壮举。
这是一次王朝自上而下的改革,是由皇帝发起,满朝有志之士的共同革新,
这种事件,纵观历史,可遇而不可求。
它要等来一批才智高绝、思想坚定、敢于斗争的英雄齐聚。
关山暮暮,黄河惊现蛟龙出水,天下各种祥瑞出现。
传闻龙虎道门的古钟自鸣,久久不停。
那是大楚国运金龙,鼎盛的征兆。
国运鼎不鼎盛,高公公不知道,
他只知晓,这几日他应该要鼎盛了。
雨水落在皇城教坊宫的瓦片上,汇成水流,滴入沟渠。
教坊宫拥有一大群建筑,本是太监宫女居住的地方,
但后来经常有妃子被贬来干活,以至于洛阳楚人,都以为这是冷宫。
教坊宫的后侧,一字排开,有五间上好的房屋,这都是给红顶太监们住的。
高公公情绪低落,他望了一眼李林国的住所,似乎最近这位武太监很忙碌,在四处抓人。
“哎!咱估摸着活不久了,小侄儿,以后叔叔帮不了你了。”
屋檐下,望着灰蒙蒙的天空,高公公唉声叹气,
可惜没有诗才,否则必然要赋蹩脚诗一首。
去年教坊小院中,鬼手鹰犬相映红。
武监宗师依旧在,不见飞天高公公。
正当高公公长嗟短叹,感慨时日无多之际,一阵杂乱的脚步声传来了。
十名身材雄健的禁军侍卫,簇拥着一位雷公脸雄壮丑汉,眼神不善的踏入高公公的屋檐。
“鬼手太监,大内第一?”
石板上,项盖眼神轻蔑,打量了佝偻的高公公,情不自禁的脱口而出。
这就是特么大内第一,就这货色,他一戟下去能杀三个。
面对丑货的嘲讽,高一平是真不敢动怒,此人气血之力,堪称怪物,
那宛如筋骨熔炉般的血气,他甚至要怀疑这货到底是不是人。
“参见项将军,浪……浪得虚名,都是江湖朋友抬举。”
面对名义上的大内第一高手,项盖没有多言,直接下达了赵王的命令。
教坊宫,瓦檐下,穹苍如幕,雨水如帘,
高公公长叹一声,没有施展轻功,乖乖的跟项盖走了。
一路上,教坊司很多宫殿都修缮的不错,漏雨的房屋基本没有,
这在皇城里,几十年来还是第一次。
食物供应也多了,不少底层宫女不用跟太监对食,也能存活下去。
走出教坊宫,高公公不经意的望了一眼远方的掖庭宫,
那里护卫无数,内中是项济最宠爱的蓝昭仪。
命数真是难以琢磨,昔日那个卑微的戏家女子,今天成了楚国的主人之一。
高公公不禁羡慕的多看了两眼:还是当女人好,下辈子打死不当太监了,尽受门板罪。
圣武皇帝,权力正浓,国力正盛。
这从一路身覆蓑衣、士气高昂的帝国虎卫,就能清晰看见。
走过两道宫门,高一平踏步在乾政殿广阔的御道上。
某一刻,透过灰蒙蒙的雨幕,他发现乾政殿里,竟然灯火通明,似乎有很多大臣在忙碌。
一个恍然的瞬间,他看见了丁至孝,当朝兵部尚书急急忙忙下了阶梯,
两位黄门为其撑伞,一路小跑,从高公公的远方走过。
此情此景,高一平不禁摇了摇头,心中感叹,
这……这江山拿了有啥用?北疆的人真是粗鄙,有江山不享受,一个个忙得跟牛一样。
养心殿!
坐落于乾政殿西南角,是皇家专用的小殿。
踏过门槛,走过长廊,高一平渐渐听到了陛下跟赵王的声音。
“周老弟,强行让犯官女眷跟兵卒婚配,这个不太好吧,”
“生死之事,大恶即善,这些女眷没了权位,又不善于劳作,她们怎么活?”
“兵卒都是老实巴交的子弟居多,这些细皮嫩肉的女子,他们肯定当宝贝供着,何况还有兵法保护……”
养心殿外,透过檀木雕兽窗户,高公公看见龙台上,有两把椅子。
一左一右,分别是圣武皇帝跟赵王周云。
下方大殿,数十人跪伏一地,高公公打眼一瞧,大部分都是皇城司同僚。
得得得,这段时间两位大佬忙的差不多了,今个是要处置他们了。
盲目的站立,高一平眼睛乱瞟。
忽然,他目眦欲裂,头皮发麻。
他看见了一样东西。
那是一个黑色包袱,包袱上有一条绿色的绳结,
那是江都客栈里顺手拿的,他亲自系好的。
完了!这个包袱在养心殿,说明小桥前的事,皇帝一清二楚。
高公公心里更悲凉了,这条狗命估计出养心殿都难咯!
宛如猛兽的项盖,进了殿内,随后传呼高公公。
高一平就像行尸走肉,木讷的进入,木讷的行礼,木讷的跪倒在人群里。
直到左边的太监谄媚的跟高公公使了个眼色,他这才发现,江都之行的六个马屁精都遭难了。
七个人整整齐齐的跪着,一个不差。
两阶龙台上,赵王周云面带笑意,打开一份锦帛,细细欣赏文笔。
某一刻,赵王调侃道,“高公公这份,倒是写的还不错,至少本王的功绩,完全体现出来了。”
闻言,堂下高一平猛然一惊,这就是在看他们的锦书啊,
当即就欲跪地解释,谁料他还没开口,同僚早已先行一步。
“赵王啊,我等都是被逼的,都是高一平这个畜生,逼我们就范。”
“是啊,赵王,高公公武艺高强,我等也不敢反抗啊。”
……
大殿里,高一平嘴巴张开,愣愣的看着六个属下撕心裂肺的哭喊。
他心如死灰,做梦都没想到,六个下属卖他卖的如此果断。
“行了,肃静!”龙台上,赵王周云眼神一冷,扫视了殿内六个哭喊的太监后。
他起身踱步,缓缓来到这些皇城司的太监们前方。
武川雄主面如玉冠,眼如星辰,负手而立,居高临下道。
“几年前,本王跟陛下讨论过圣明皇帝时期的一道难题。”
“当年国税入账两千万两,可北狄国崛起,兵部给了奏书。一千二百万两,只能勉强用作军费,一千八百万两,能训练一两支精锐部队。”
“当年为了此事,乾政殿都吵到大臣打架了,本王想问问诸位,此题何解?”
大殿里,众人都在绞尽脑汁,苦思冥想。
但高公公却只是面露轻蔑,带着冷笑,环顾四周。
赵王这是杀人诛心啊!
特么要杀就杀,死之前,还要侮辱智商。
这难题要是他们能解,圣明皇帝那一朝,还用户部跟兵部打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