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5章 《十三声》(1/1)

这故事发生在一个神秘的雾隐镇。有这么个民俗学者,叫卢浩宇,他啊,就喜欢研究那些奇奇怪怪的民俗。

有一天傍晚,卢浩宇踏上了雾隐镇的青石板路。这时候啊,暮色正一点点把最后一丝天光给吞掉。镇中心有个黑铁钟楼,被血红色的晚霞照着,显得特别阴森。钟楼顶上有十二尊石兽,它们的眼睛空洞洞的,就那么直勾勾地望着卢浩宇。

刚到镇上,镇长就跑过来,一把攥住他的手腕,着急地说:“卢先生,这镇上有规矩,日落就得关门闭户,千万别听钟响,更不能数钟声!”卢浩宇心里犯嘀咕,这钟声有啥不能数的?

原来啊,档案里记载着,百年前有个铸钟师为了镇邪,把自己的独生女献祭了。就在熔铜炉火吞没少女的那一刻,巨钟突然裂开了。后来重铸之后,每日子夜钟会响十二声。可总有夜行者说,听见了第十三记颤音。而这些人,第二天就跟人间蒸发了一样,户籍上没他们,大家的记忆里也没他们,连合影里都找不到他们的影子。

卢浩宇到了镇档案室,翻到泛黄的《镇志》第73页,上面黏着褐渍,写着“万历四十七年,妖祟作乱,以童女骨血铸钟镇之”。可附录的工匠手稿上却潦草批注着“冤魂困于铜,咒数十三者代吾受缚”。他正摸着那凹凸不平的纸面呢,窗外突然刮过一阵寒风,档案室的铁门“砰”地一下关上了。老管理员那嘶哑的声音从门缝里传出来:“她恨的不是钟,是数钟的人。”

有个独眼守钟人张伯,他的阁楼里堆满了自制的齿轮。他一边摩挲着铜钟微缩模型,一边嘟囔:“钟本来有十三个钟舌,断了一个才只响十二声。可这怨气太重啦。”说着,他用烟斗指着塔顶说:“你听。”正好到了子夜,钟槌开始撞钟。“咚……咚……咚……”卢浩宇默默地数到十二下,突然四周安静得吓人。黑暗中,一绺湿发落到了他的脖子上,把他吓得一哆嗦。

到了第七夜,下着暴雨,卢浩宇躲在钟楼的石柱后面。闪电一亮,他看见巨钟下面蜷缩着一个白裙少女,铁链穿过她的琵琶骨。钟槌第十三次扬起来,“咚!”那声音像虚影一样荡开雨幕。少女猛地扭头,腐化的眼窝里涌出蛆虫,直冲着卢浩宇的瞳孔。他吓得往后一踉跄,怀里的《镇志》哗啦一下散落一地。狂风一吹,一页插图飘起来,上面首任镇长身边站着个男孩,那眉眼跟卢浩宇一模一样。

后来,卢浩宇通过族谱发现,自己是镇长一脉的私生子。百年前,主持献祭的镇长为了保自己的血脉,把诅咒转嫁到外姓人身上。可嫡系绝嗣了,诅咒就又回到了他这个最后血亲身上。他的掌心开始浮现灰斑,就像被橡皮擦过的铅笔画,慢慢消失了。张伯说:“这不是巧合,她是在引血脉至亲破咒。”

卢浩宇又在枯井底找到了铸钟师的绝笔,上面写着:“镇长伪称祭神,实取吾女心头血炼延寿邪药!吾将女儿魂魄封入第十三钟舌,咒其血脉世世承怨灵噬身之痛。”他正看着呢,井壁渗出腥红的水珠,聚成少女的模样,那少女嘴唇动着说:“替……我……数……”

月蚀之夜,卢浩宇撬开钟楼地窖,找到了尘封的第十三根青铜钟舌,上面缠满了咒文麻绳。他一碰到那冰凉的铜面,整座钟楼都开始轰鸣震颤。百年来的怨念变成黑雾,钻进他的七窍。他眼前出现幻象,少女被铁钳剜心惨叫,镇长却在一旁狞笑着喝血酒。

黑雾把卢浩宇卷到塔顶,他攥紧锈蚀的钟槌,狠狠砸向锁链。“铛!!!”第十三声钟响撕裂了夜幕。少女怨灵挣脱锁链,扑向闻声赶来的镇长后人。镇民们惊恐地看着,现任镇长就像沙堡一样,从脚开始一点点在风中消散。

怨灵捧起自己还在跳动的铜铸心脏,这心脏跟钟舌已经融为一体。她对卢浩宇说:“血脉诅咒解了,但第十三声得用活人献祭永远镇压。”这时候地动山摇,钟楼裂缝里喷出血泉。要是没人代替她成为新“钟魂”,全镇都得掉进地狱。

卢浩宇拿起铜心,按进自己胸膛,微笑着走进巨钟的阴影里,说:“百年前我祖先夺你性命,今日我还你永生自由。”少女怨灵像萤火一样消散了。

黎明破晓,新镇长敲响晨钟。“咚……咚……咚……”十二声钟声清澈悠长。人群里的张伯闭着眼睛轻笑,没人听见那只有他能分辨出来的、融在风里的第十三次轻鸣。那是铜舌深处,卢浩宇对这尘世最后的道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