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1章 《黍目》(1/1)
2024年闰二月,这一年的乱葬岗可不太平。风“呼呼”地卷着纸灰到处乱窜,郭雅婷穿着皮鞋来给曾祖郭槐上坟。她这一脚踩下去,皮鞋“噗嗤”一声陷进了泥里。
她正费劲地拔鞋呢,就瞧见坟头立着个怪模怪样的稻草人。这稻草人裹着蓑衣,脖子上还插着三根黍秆,那空眼眶直勾勾地就对着她。郭雅婷皱着眉头,嘟囔了一句:“谁干的这缺德事儿?”说着就伸手去拔稻草人。可这手刚碰到黍秆,她就跟触电似的猛地缩了回来。为啥呢?原来那黍粒摸起来温润得就跟眼珠似的,秆芯里还渗出暗红色的黏液。这时候,远处一只老鸦“嘎”地叫了一声,“扑棱棱”地从她头顶飞过去,那翅膀带起的风刮得她右眼一阵刺痛。
郭雅婷回村就去找族长。族长正吧嗒吧嗒抽着烟杆呢,一听她的话,烟杆“啪”地一抖,脸色都变了:“闰年坟插草人……这是‘黍目祭’!见鸦必遭殃!”当天晚上,郭雅婷对着镜子一瞧,好家伙,右眼的血丝都缠成黍穗的形状了,一粒金黄的黍米还从眼角“咕噜”一下滚落下来。
打这以后,郭雅婷的眼疾是越来越怪。早上起来梳头,梳齿都能勾出三粒黍来;在办公室办公呢,同事突然尖叫起来:“你眼里长麦子啦!”她赶紧照镜子一瞧,右瞳孔都变成蜂巢状的黍粒簇了,每粒黍粒中央还裂开一条细缝,就跟乌鸦喙痕似的。
郭雅婷赶紧翻查族志,那泛黄的纸页上写着:“郭槐,民国十三年闰二月卒,生前好剜目饲鸦。”附页上还画着稻草人插坟的图,注解看得人直冒冷汗:“黍目替瞳,鸦食其睛,冤债血偿。”这时候,窗外突然传来“砰砰”的啄击声,十几只乌鸦正使劲儿撞着玻璃,那喙尖就对着她的右眼。
从那之后,乌鸦群天天晚上围攻她的公寓。郭雅婷没办法,只能用木板把窗户封起来。可到了晚上,黑暗中就听见“笃笃”的声音,跟啄木鸟啄树似的。第二天早上拆木板一看,木板外面钉满了黍粒,里面还嵌着几十颗带血的鸦齿。
郭雅婷吓得赶紧逃回祖宅地窖。在地窖里,她发现了郭槐的裹尸布。布上那干涸的眼窝轮廓里,粘着几粒黍壳。布角还绣着歪歪扭扭的小字:“欠眼十九双,闰年利滚利。”她正看得心惊肉跳呢,地窖铁门“哐哐”地被猛烈撞击,鸦喙都穿透门缝伸进来了,黍粒也从她眼眶“簌簌”地往下掉。
后来,她从族志残卷里知道了真相。原来郭槐以前是个粮商,灾年的时候哄抬黍价。村民王哑巴带着人反抗,郭槐就把王哑巴的妻女绑起来,剜目喂鸦,还说:“一粒黍换一只眼!”王妻临死的时候诅咒说:“愿汝子孙目化黍,世世饲鸦!”
郭雅婷没办法,跑到乱葬岗深处,找到了神婆后人。老妪摸着她眼眶的黍粒说:“这‘黍目祭’是‘冤债替瞳术’。郭槐死前请邪道把债主眼魂封进黍秆,插在闰年坟里吸子孙目力养鸦灵。”老妪话音刚落,黍粒“噼里啪啦”地爆裂开来,一团鸦形黑气钻进了她的左眼。她疼得在地上直打滚,恍惚间看见王妻血脸凑近,说:“郭槐子孙的眼,一粒也逃不掉!”等她再睁开眼,左瞳的黍粒都蔓延到半张脸了。
再后来,郭雅婷掘开郭槐的坟,棺里面没有骸骨,只有一瓮黍米,每粒黍米里都嵌着芝麻大的眼珠。瓮底还压着带血的户牌,上面写着王杏花、王小草等十九个名字。突然,黍瓮“轰隆”一声炸裂了,鸦群裹着黍粒像龙卷风一样朝她扑过来。她挥着铲子乱砍,铲刃磕飞一颗黍粒,那黍粒在空中裂开,露出王哑巴妻子腐烂的瞳孔,还说:“还有三双眼……”
黍粒都爬到郭雅婷脖颈上了。她在祖祠找到郭槐的“还目契”,羊皮卷上画着眼窝天平,郭家血脉的眼球在秤盘里都化成了黍粒,鸦群正啄食呢。卷末用朱砂写着:“子孙目尽,债清鸦散。”这时候,祠堂梁上传来一阵冷笑。她一抬头,就看见稻草人吊在梁间,蓑衣里面缝着十九对眼皮。黍秆眼眶滴着黏液,在地面汇成血字:“郭槐眼债,今由汝偿!”
一个暴雨夜,郭雅婷被黍粒折磨得不行,眼眶都成黍巢了,鸦喙从里面啄开眼睑。她嘶吼着冲向乱葬岗,把桃木钉扎进郭槐坟头。突然,地面“轰”地塌陷下去,她掉进了鸦冢。里面无数鸦尸衔着眼珠堆成了山,中间坐着穿蓝布衫的王杏花。王杏花起身捧起她的脸,说:“莫怕,只差最后三粒……”说完,指尖就抠进了她眼眶。
郭雅婷在剧痛中醒过来,黍目脱落的地方血流如注,可视野却格外清明。坟场一个人都没有,就看见十九座稻草人围成一圈,蓑衣里面的眼珠都碎了。突然,群鸦“呼啦啦”地俯冲下来,可它们不啄她,而是朝祠堂方向扑过去。她追过去一看,好家伙,族长和两位叔公跪在院子里,眼眶塞满了黍粒,乌鸦正疯狂地啄食。王杏花的幽叹随风飘来:“本息两清……”
最后,郭雅婷一个人坐在田埂上。黍浪翻滚,就像金色的大海,稻草人静静地立在那儿。她摸了摸干涸的眼窝,没有疼痛,只有风穿过的空寂。她轻声说:“闰年过了。”说着抓起黍穗,穗粒却突然裂开,露出针尖般的鸦瞳。远处新坟隐隐约约地出现,一座没插稻草人的土包微微颤动,好像有蓑衣角要破土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