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挣钱养家(1/1)

她想起轻绮给浅余看病时的光景,是那样的从容不迫,游刃有余。做一个女大夫,似乎也没什么不好的。

“你说,在庄家的那位女大夫收不收徒弟?”

“夫人?”

“我是希望余姐儿姐妹能有个立身之本的,偏她们是姑娘家,能选择的不多。现在看,做女医也是条不错的出路。”

“夫人,做大夫,什么血腥污秽,疮疡毒脓,都得亲自去上手的。就说那位女大夫,专治妇人,可妇人的病症,也是……遇到难产小产什么的,更是瘆人。余姐儿胆子小,哪里合适?还是替余姐儿找个好人家。”

“妈妈,不瞒你说,经了这次的事,我觉得夫家也未必靠得住的。何况我们沦落到这个地步,亲朋都避之不及,哪还指望有个好人家能善待余姐儿的?余姐儿性子怯懦了些,在自家都容易被欺,去了夫家,更不用想的。”

“唉,这倒是,余姐儿还身子弱,嫁给老百姓家,还得劳作,哪吃得消。”

这事暂时无解,夜又深,她怀着各种思绪睡去。

在庄家抄写的日子,庄家也客气,每日的午饭都不重样,还另有茶点。

付家吃饭的人多,饭菜少,就是有肉,每人一块,也就没剩多少了。更别说付家孩子多,有荤腥得先紧着年纪小的孩子,再是付老爷子三个老人。

所以浅余姐妹是吃不上多少好的,她们也是懂事,不想跟弟弟妹妹们争抢。

在庄家吃的午饭,是她们能吃到最好最饱的一顿。

这天中午,庄家的小丫头提着食盒来送饭,她们是单独在佛堂外面的小院子里用饭。

主食有杂粮饭,葱花饼,小菜有酱瓜,荷叶鸡,素炒三丝。份量大,足够她们母女三个吃的,曹妈妈回家煮午饭去了。

沐意津津有味地吃着,胃口不大的她,许是饿极了,一连吃了两碗饭。“娘,好好吃啊,要是天天能吃这样的饭菜就好了。”

浅余还惦记着自己弟弟,“可惜延哥儿吃不到。”

付繁期原本是打算有吃剩的就带回去,可单给东延一个也不合适,家里还那么多孩子。每个孩子都分的话,又不够,索性就算了。

“等结了余钱,就能给延哥儿他们买些吃的回去。”

她也觉得庄家伙食好,可惜再有一两天就能抄写完的,以后就吃不上了。

她计划等庄家的事做成,就准备到陈家去找田慈。

不一开始就去陈家,是怕田慈会觉得她过于心急,会是骗子。等过个几天再去是最合适的,不显得刻意。

到黄昏时,桂香姑提前给她们结余下的工钱,有半吊钱,确实不算多,好在还有别的东西补贴,有五斤棉,五匹麻布,两匹生绢,一袋陈米,鸡鸭各一只,两盒芝麻糕。

“东西就算是结清了,经书也够用了,明日你们不用来的。”

付繁期连连道谢,又拿了些钱塞给桂香姑,“多谢姑姑这几日对我们的关照,我们也没什么好谢姑姑的,这点子钱就当是孝敬姑姑了。”

桂香姑还推辞不要,“你们挣钱也不容易,我哪还能要你们的。”

“姑姑给我们的东西足够多的,我们也不用花钱另买。以后要是有别的事,用得上我们的,还请姑姑念着我们。”

“不愧是从京城来的,会做人,那我就收下了,有合适的就通知你。”

拿了钱,桂香姑还真就办事,把给她们的鸡鸭换成了能下蛋的。

离了庄家,在回去的路上,看到有小摊贩卖麦芽糖和肉油饼,付繁期想着给孩子们解解馋,就买了好些拿回去。

到了家里,也正热闹着。

原来是秦方和东延跟着孙大叔出去,找了条小溪流,钓了有十来条小白条,个头不大,胜在还新鲜,提回来让曹妈妈处理干净,裹了面粉,放进热油里,炸得是又香又酥。

不一会儿,整个院子里都弥漫着香味。

几个孩子围着油锅,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有说有笑的,别提多热闹了。

看到她们拿了活鸡回来,裕哥儿还说要吃鸡腿。

付繁期说:“裕哥儿,这是老母鸡,能下蛋,留着我们以后就能吃上鸡蛋了。姑姑给你们带了零嘴。”

糕点一盒分了孩子,一盒给付老太太和薛老姨娘。

付老太太心疼付繁期,“你怎么不留着自己吃?现在点心也难得。”

她说:“我不爱吃这些,在人家家里也有得吃。”

“人家没为难你们吧?”

“没有,我们替人家抄抄写写的,没的什么好为难,还轻松。”

“唉,辛苦你们了,一个女人家带着两个女儿的。”

“挣钱哪个不辛苦。”

看着饭桌上比昨日丰盛,付老爷子知道这是付繁期母女的功劳,说着她们不容易。“繁期她们在外忙,其他人就帮着多分担下家里。”

肖氏偷偷瞟了好几眼付繁期,犹豫再三还是问:“大姐,人家给了多少工钱?我想这户主人家肯定很大方,能给那么多东西,那工钱肯定也不少。”

沐意没忍住,“小舅母,那给多少,都是我们辛苦挣来的。小舅母不会是想让我们拿出来吧?”

“我就是好奇问问!再说了,大姐不是说出去挣钱,是为了这家里吗?”

“那哪样东西我们没给家里?”

付繁期当然没那么无私,这工钱是浅余姐妹挣来的,她自己都没出什么力。要不是眼下正是需要钱的时候,她哪好意思用女儿的钱。

她留了两百钱,给浅余姐妹自己拿着,其余的拿来做家用。

“爹,娘,庄家给的工钱不多,就几百,我琢磨着,家里什么都缺,这回都置办齐全来。我们家人多,在吃喝上总难吃好。我想着不如在院里围出块地方来,养些鸡鸭,鸡鸭还能下蛋。还有买点种子,种点葱姜蒜,还有日常的青菜,应该差不多了。”

付老爷子满意点头,“你是个心里有盘算的,你说该怎样就怎样。”

到第二天,她列了张清单,要买半斤粗茶,付老爷子爱吃茶,家里来客人也得有茶叶招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