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血染星轨(1/1)

夜色如墨,浓稠地仿佛能滴出水来。包拯一袭青衫,孤身伫立在咸池边的石壁前,周围死寂一片,唯有呼啸而过的风声,像是恶鬼的呜咽。他眉头紧锁,额头上的汗珠顺着脸颊滑落,在月光下闪烁着寒光。修长的手指轻轻划过古老龟甲上的裂纹,动作轻柔却又带着几分急切,细碎石屑簌簌掉落,发出细微的声响,在这空旷寂静的夜里被无限放大。

咸池石壁上,诡异的血珠正缓缓渗出,在清冷的月光下泛着妖异的蓝光,如同恶魔的眼眸,窥视着世间的一切。就在这时,公孙策从阴影中快步走出,神色慌张,他猛地伸出手,一把抓住包拯的手腕,声音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包拯,你快看看,这裂纹的走向,像不像你之前拓印的火种碑文?”

这一句话,仿佛一道惊雷在包拯的脑海中炸开,瞬间劈开了他混沌的记忆。时光仿佛倒转,回到了两年前的郑王府密室。那时的他,年轻气盛,心中怀着对真相的执着与渴望。密室中弥漫着一股陈旧腐朽的气息,他蜷缩在堆积如山的拓片之中,昏暗的烛光摇曳不定,将他的影子拉得长长的。鼻尖几乎贴到了宣纸上,眼睛紧紧盯着那些扭曲晦涩的秦篆,他曾以为这些文字记载的是珍贵的药方,可如今回想起来,那些竟是用祭祀密语描绘的神秘星图:“荧惑守心,天狼食月,火种当现于咸池分野。”

“咸池分野,在秦时正是这土城!”公孙策顾不得手上沾着的鲜血,蹲下身子,手指蘸着石壁上渗出的血水,在地上快速地勾画着。随着他的动作,沙地上逐渐浮现出一幅简化的星图,线条虽然简单,却隐隐透着一股神秘的力量。公孙策一边画一边说道:“《淮南子》载‘咸池者,水鱼之囿也’,但若是将‘水鱼’解作星官……”说到这里,他突然猛地抬起头,目光望向天空。此时,北斗七星洒下清冷的光影,正好笼罩住若溪染血的裙角,那画面仿佛是命运的安排,又透着说不出的诡异。

就在众人沉浸在这神秘星图的思索中时,段誉突然动了。他手持折扇,身姿优雅却又带着几分急切,用折扇轻轻挑起若溪怀中的陶罐。只见十二根扇骨精准地卡住陶罐上的裂纹,如同量身定制一般。段誉手腕轻抖,动作行云流水,伴随着清脆的声响,陶片应声剥落,露出了内壁暗红色的星纹。段誉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自信的笑容:“诸位,这火种碎片,本就是丈量星斗的浑仪。”

然而,气氛瞬间紧张起来。萧峰不知何时已经抽出了弯刀,寒光一闪,弯刀架在了展昭的脖颈上。展昭全身肌肉紧绷,眼中闪过一丝愤怒与警惕,正要暴起反抗,却听见萧峰压低声音,急促地喝道:“看沙丘阴影!”众人顺着萧峰所指的方向望去,只见月光下,西夏铁鹞子的玄甲泛着磷火般的幽绿,阴森恐怖。为首将领手中令旗的纹样,竟与石壁上的血痕别无二致,像是出自同一人之手。

“他们不是为天芒而来。”包拯瞳孔骤缩,心中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这时,他突然感觉到母亲缝在自己衣襟的暗袋发烫,仿佛有生命一般。他下意识地伸手摸去,那里藏着临行前包大娘硬塞给他的护身符。包拯的手微微颤抖着,将护身符取出,打开粗麻布,却发现里面根本不是平安符,而是半片质地与火种碎片相同的玉珏,在微弱的光线下散发着温润的光泽,边缘刻着一个微不可察的“泰”字。

记忆如毒蛇般噬咬着包拯的神经。两年前离京前夜,南平王赵泰的身影浮现在他的脑海中。那晚,夜色深沉,赵泰神色凝重,将玉珏重重地拍在他掌心时,包拯清楚地看到他虎口处带着未愈的刀伤,伤口还渗着丝丝鲜血。赵泰的声音低沉而沙哑:“马元方灭门前托我转交,说是从庞太师书房暗格里盗的。”

此刻,玉珏在血光中泛起奇异的荧光,仿佛被某种神秘力量唤醒。紧接着,石壁深处传来齿轮转动的轰鸣,声音沉闷而又震撼,仿佛是古老的巨兽从沉睡中苏醒。公孙策反应极快,突然拽着包拯扑倒在地。几乎同时,三道淬毒弩箭擦着他们的发髻钉入岩壁,发出“砰砰”的闷响,弩箭上的毒液在月光下闪烁着致命的寒光。显然,西夏人终于按捺不住,发动了攻击。

“子午线偏移三刻,浑仪定位误差会导致……”包拯在箭雨中翻滚,躲避着致命的攻击。慌乱中,他的额角撞上了凸起的兽首浮雕,一阵剧痛袭来,却反而让他更加清醒。他的脑海中突然浮现出郑王密室拓片上的残缺星图,与眼前的兽首浮雕重叠在一起,他惊愕地发现,缺失的部分赫然是紫微垣中象征帝星的勾陈一!

就在这时,若溪的尖叫刺破夜空,充满了恐惧与绝望。她怀中的陶罐彻底碎裂,一枚棱形晶体滚落沙地。奇异的是,北斗七星光柱在晶体的折射下竟然凝成实体,如同七条璀璨的巨龙,直插地面。包拯看着光柱穿透自己颤抖的掌心,光芒在他脸上跳跃,他的眼中闪过一丝恍然,他终于明白,火种根本不是什么药方,而是星位校准器。而徐福真正要封印的,是借星力扭曲时空的混沌裂隙,那是一个足以毁灭世间的可怕存在。

“中州王的兵马在驱赶百姓!”展昭一脚踹开扑来的西夏死士,手中的刀锋映出城外冲天的火光。他心急如焚,声音中带着愤怒与焦急:“他们在用活人填阵眼!”

局势愈发混乱,萧峰的弯刀突然转向段誉,眼神冰冷,充满了质问:“大理世子早就知道?”刀刃抵住段誉咽喉时,段誉袖中滑落的铜制星盘还在咔哒转动,盘面刻着与咸池石壁相同的献祭符文,仿佛在诉说着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

“三十年前陈抟老祖观星坠于此地。”段誉神色平静,任由颈间渗出血线,他的笑意中却浸着寒意,仿佛隐藏着无尽的沧桑与无奈,“他临终前攥着家父的袍角说‘荧惑再现时,星轨需要皇族血来修正’。”

包拯握紧发烫的玉珏,心中五味杂陈。这时,母亲在太师府别院哼唱的童谣忽然在他耳畔炸响:“北斗羹,南斗浆,杀却青龙白虎汤……”儿时以为的灶神谣,此刻听来,分明是星祭口诀,其中隐藏的秘密,或许就是解开这一切谜团的关键。

随着晶体的光芒愈发耀眼,石壁在其照射下渐趋透明,仿佛一层薄纱。裂隙中,布满星斑的触须缓缓伸出,如同恶魔的爪子,要将世间万物拖入无尽的黑暗深渊。公孙策突然夺过玉珏,快速按向兽首眼眶,大声喊道:“马元方盗玉珏,是因为这上面有庞氏血脉的星命印记!”

在触须卷住若溪脚踝的刹那,包拯终于看清了裂隙深处的景象。无数嵌着人脸的星团正挣扎哀嚎,声音凄厉,仿佛来自地狱的诅咒。而最前方那张染血的面容,竟是两年前“坠崖身亡”的郑王亲卫统领张喆,他的眼中充满了痛苦与绝望,死死地盯着包拯,像是在诉说着冤屈,又像是在寻求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