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章 东京附近农场(1/1)

两人一边散步一边闲聊,街边的路灯散发着暖黄色的光晕,将他们的影子时而拉长,时而缩短。

林真逸双手插兜,微微仰头,若有所思地说道:

“美子,日本文化中,集体观念,家族观念很强,就如你这次回来,参与家族事务。”

“可是,又见一些报道,现下日本很多年轻人,个性化思想也很大。”

樱井美子轻轻捋了捋,被微风吹乱的发丝,脸上露出一抹淡淡的微笑,回应道:

“你观察得还挺细致呢。确实,日本传统的集体观念和家族观念根深蒂固。”

“就像我家,家族产业的传承和发展是大家共同的责任,从小长辈就教导我们,要以家族为重。”

她顿了顿,目光望向街边一家亮着灯的居酒屋,接着说:

“不过现在的年轻人,接触的信息更多元化,受到西方文化影响,个性化思想也在不断觉醒。”

“就拿我的一些朋友来说,他们不再愿意,被传统的家族模式束缚。”

“有的放弃了家族安排的安稳工作,去追求自己喜欢的艺术、音乐,哪怕前路未知,也想为自己活一次。”

林真逸饶有兴趣地听着,点了点头:“这种碰撞,还挺有意思的。那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家族企业或者集体组织,不会受到冲击吗?”

樱井美子微微皱起眉头,认真思考了一会说:“冲击肯定是有的。很多家族企业在传承上遇到难题,年轻一代不想接手,或者想用全新的理念去经营,和老一辈的观念冲突不断。”

“但也有不少家族企业开始做出改变,引入创新的管理模式,鼓励年轻人发挥个性,给他们更多自主空间,这样既能保留传统,又能适应时代发展。”

林真逸双手抱胸,若有所思:“看来任何文化都得与时俱进,不然就容易脱节。”

“那年轻人在追求个性的时候,和老一辈的矛盾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呢?”

“主要还是职业选择,和生活方式上吧。老一辈觉得稳定的工作、按部就班的生活才是正途,而年轻人更看重个人兴趣和自我实现。”

“像我有个堂哥,家里希望他继承家族的料理店,可他一心想去创业,为此和家里闹得很不愉快。”樱井美子无奈地摇了摇头。

“那最后怎么解决的呢?”林真逸好奇地追问。

“后来他说服了家人,家里出资支持他创业,前提是他不能放弃学习料理,毕竟这是家族的传承。”

“现在他的事业,做得有声有色,偶尔也会回店里帮忙,算是找到了一个平衡点。”樱井美子眼中,闪烁着欣慰的光芒。

林真逸感慨道:“这样的结局还挺不错的,看来只要沟通得当,传统和个性也能和谐共处。”

两人继续在灯光下漫步,话题从日本年轻人的现状,聊到文化融合的趋势,不知不觉又走过了几条街道,夜色也愈发深沉。

这时,林真逸想到了农场之事,随口问道:

“美子,这次来东京考察,我看中了东京附近的农场。你是当地人,知道东京附近有农场卖吗?”

樱井美子脚步一顿,偏头看向林真逸,眼神里满是好奇与关切:

“哦?你真打算在这边搞农业呀。东京附近农场资源,倒是不少,不过售卖信息比较分散。”

“有些是家族经营不善想转手,有些是农场主退休了子女又没兴趣接手。”

“你要是真心想买,我可以发动身边朋友帮你打听打听。对了,你对农场有啥具体要求没?”

林真逸眼睛亮了亮,随手比划着:“规模不用太大,30-50公顷左右就行。”

“我想做有机农产品,所以土地得肥沃,水源要干净稳定,最好附近交通也方便,方便运输农产品。”

“还有啊,要是农场本身有一些基础的种植设施,像灌溉系统、温室大棚啥的,那就再好不过了,能省不少事。”

樱井美子轻轻点了点头,认真地说:“行,我记住了。我有个大学同学,他家就在东京郊外有农场,我先联系联系他,问问有没有出售意向,或者知不知道周边有没要卖的农场。”

“这几天你也别闲着,多在网上搜搜相关的农业地产交易平台,说不定能找到合适的。”

林真逸感激地看着樱井美子:“太感谢你了美子,要不是你帮忙,我还真不知道从哪儿下手。你人脉广,对这边又熟,有你帮忙心里踏实多了。”

樱井美子俏皮地笑了笑:“跟我还客气啥,咱俩是朋友嘛。”

“再说了,看着你一步步实现自己的想法,我也觉得挺有成就感的。说不定以后,我还能吃到你种的有机蔬菜呢。”

林真逸也笑了起来:“那肯定啊,等我农场搞起来,第一批新鲜蔬菜,就先给你送过去。”

“不过话说回来,在东京搞农业,除了找农场,还有很多事要操心,比如市场推广、物流运输,想想都头大。”

樱井美子拍了拍林真逸的肩膀,鼓励道:“别担心,万事开头难嘛。”

“市场推广这块,你可以先做个详细的品牌规划,突出有机、健康的卖点。”

“物流的话,我认识几个做物流的朋友,到时候帮你问问,看看能不能拿到优惠价格。一步步来,肯定没问题的。”

林真逸微笑地点点头:“嗯,有你这句话,我更有信心了。我相信只要用心做,肯定能在东京的农业市场,闯出一片天地。”

两人继续向前走着,身影渐渐融入东京繁华的夜色之中。

农场的话题,让林真逸与樱井美子的交谈,愈发深入。

樱井美子歪着头,眼中闪烁着思索的光芒,说道:

“其实除了直接找卖家,你还可以联系当地的农业协会。”

“他们掌握着不少农场的信息,说不定能帮你牵线搭桥。而且农业协会还能提供一些政策咨询,这对刚涉足农业的你来说,很有帮助。”

林真逸眼睛一亮,连忙点头:“这个主意好,我怎么没想到呢。美子,你可真是我的智囊团。那你知道怎么联系,东京附近的农业协会吗?”

“我记得,东京都农业协同组合联合会,就很靠谱,他们的官网,有详细的联系方式,还有各种农业相关资讯。我回去发给你。”

樱井美子掏出手机,边说边记下来。

“太谢谢了。对了,要是真买到农场,后续手续肯定很繁琐吧?”

林真逸皱起眉头,担忧而问。

樱井美子拍着胸脯保证:“这你放心,我有个发小是律师,专门处理不动产相关事务。”

“等你找到合适的农场,我让他帮你审查合同,处理产权过户这些手续,保证万无一失。”

林真逸长舒一口气,感激地说:“有你帮忙,事情方便多了。不过话说回来,我还得了解一下东京周边农业的市场行情,不然心里没底。”

“这个简单,我认识一位农业经济专家,他对东京周边的农产品市场,了如指掌。”

“我约他出来,找个时间大家一起吃个饭,你正好可以向他取取经。”樱井美子热情地提议。

林真逸认真地握住,樱井美子的手:“美子,你帮了我太多,都不知道该怎么感谢你。”

“要是没有你,我在东京开展农业项目,肯定困难重重。”

樱井美子脸颊微微泛红,轻轻抽回手,笑着说:“别这么见外,能帮到你我也很开心。我也期待看到你的农场,顺利运营。”

“太感谢了!”林真逸笑着回应。

两人沿着街道缓缓前行,月光洒在身上,勾勒出温暖的轮廓。

他们继续讨论着农场的规划,从种植作物的种类,到未来的发展方向,言语间满是对未来的憧憬。

不知不觉,已走到樱井美子的酒店住处。

“今天真的太感谢你了,美子。你先回去休息吧,等你联系好农业协会和那位专家,咱们再约时间。”林真逸说道。

“好,你也早点回去休息,有消息我第一时间通知你。”樱井美子微笑着,转身走进酒店。

林真逸望着她离去的背影,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在这陌生的城市,因为樱井美子的帮助,他离自己的构想,又近了一步。

带着这份期待,林真逸大步迈向夜色中。

回到酒店后,林真逸躺在床上,脑海里不断回想着与樱井美子的对话,以及未来农场的蓝图,难以入眠。

他索性起身,打开电脑,开始在网上搜索,东京都农业协同组合联合会的官网。

网页打开,他发现网站上,不仅有联系方式,还有各种农业政策解读、市场动态分析,以及会员农场的展示。

林真逸如获至宝,认真地将重要信息整理到文档里。

完成一系列信息收集后,林真逸才放下这些世俗尘事,安然入定。

晨阳明亮,林真逸从定中醒来。

简单洗漱后,便接到了樱井美子的电话。

“早呀,我已经联系上,农业协会的工作人员了,他们说很欢迎你去咨询,还会安排专业人士,给你讲解相关政策和农场资源。”樱井美子的声音,充满活力。

“太好了,美子,你效率真高!那我们什么时候过去?”林真逸心情愉快地问道。

“他们今天下午就有时间,我已经帮你预约好了。下午两点,我在酒店大堂等你,一起过去。”

挂了电话,林真逸开始准备下午要问的问题,把自己对农场的需求、担忧以及未来规划都梳理了一遍,写满了整整两页纸。

下午两点,樱井美子准时出现在酒店门口。

两人乘出租车,一路畅聊,很快就到达了农业协会。

工作人员热情地接待了他们,一位资深的农业顾问,详细介绍了东京周边农场的整体情况,还拿出一些待售农场的资料。

林真逸仔细翻阅着,其中一个位于埼玉县的农场,引起了他的注意。

这个农场占地40公顷,土地肥沃,有完善的灌溉系统,和几座温室大棚,而且距离高速公路不远,交通便利。

唯一的问题,是要价超出了林真逸的预算。

从农业协会出来后,林真逸和樱井美子坐在街边的咖啡馆里,讨论着这个农场。

“价格虽然有点高,但各方面条件确实很符合你的要求。”

“或许我们可以试着和卖家谈谈,看能不能降价。”樱井美子分析道。

林真逸点了点头:“我也是这么想的。美子,你能不能帮我联系一下卖家,安排一次实地考察?我想亲眼看看农场的实际情况,再做决定。”

“没问题,包在我身上。”

樱井美子立刻拿出手机,联系卖家。

一番沟通后,她笑着对林真逸说:“搞定啦,卖家同意明天上午带我们去农场考察。”

林真逸感激地看着樱井美子:“美子,多亏有你。要是没有你,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樱井美子脸颊微红,笑着说:“别这么客气,能帮到你我也很有成就感。”

“希望明天的考察一切顺利,你能早日实现自己的农场梦。”

两人又讨论了一些考察时,需要注意的事项,便各自回去休息,满心期待着明天与农场的初次邂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