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0章 以为是两个土包子(1/1)
散会之后,胡步云去了张海潮办公室,从包里拿出三盒顶级黄山毛尖,笑着道:“我也不能老来蹭您的茶喝,这两盒茶是我交的伙食费。”
张海潮看了一眼茶叶,淡淡说道:“这茶不简单啊,你从哪里淘来的?拿走拿走,我可不敢要,别把我嘴喝刁了,再喝不惯廉价的碧螺春。”
胡步云笑了笑,“我也就不瞒您了,这茶我也买不起,是高书记离开北川之前,我去看他,从他家里顺出来的,我也没舍得全给您,自己留了一盒。”
要说茶叶再好,也终究只是茶叶,张海潮这个级别的干部,这么重要的岗位,不至于放在眼里。胡步云却毫不隐讳,故意提起高隆,就是想试探一下张海潮。
传闻张海潮下一步是任省政协副主席,那么必定张海潮必定与高隆关系密切,才能获得这样的机会。现在高隆走了,那么张海潮还能不能去省政协,就有了很大的变数。
如果这茶叶张海潮不收,那就说明张海潮想切割与高隆的关系,依附刘浩的可能性比较大。如果张海潮收了茶叶,那就说明他还是念旧情的,以后在发改委,他就是胡步云团结的对象。
只要主任和常务副主任联手,对外不敢说,对内还是能所向披靡的。
张海潮表情没什么变化,拿起一盒茶叶翻转着看了看,淡淡说道:“只要能说清楚来路就行,那我也不能多吃多占,你拿一盒走,就算咱俩平分赃物了。”
胡步云心里一喜,忙说:“那哪行啊,您是领导,我是下属,跟着您干活,有好东西当然得先紧着您。下次有机会见到高书记,说不定还能再顺点更好的呢。”
一个正厅干部,一个副厅干部,为一盒破茶叶推来推去,也是没谁了。不知道的,还以为这就是两个土包子,没见过啥好东西。
就见张海潮微微一笑,“那行吧,茶叶就放在我这里。落实方案的事要抓紧,别搞成一锅夹生饭,那我俩就都脸上无光了。”
胡步云回到自己办公室,看着摊在桌上的方案和刚拿到手的调研分组名单,揉了揉眉心。
“大调研”的架子是搭起来了,可具体动起来,才是见真章的时候。他让综合协调组组长、政策研究室主任马志明立刻通知各小组负责人,下午三点开碰头会,细化调研行程和任务清单。
通知发下去,反应却参差不齐。产业研究组组长、产业发展处主任赵书周,电话里拍着胸脯说马上准备;区域协调组那边,区域协调发展处主任侯着江,声音不咸不淡,说处里人手紧,正在梳理已有材料,需要点时间;创新评估组更绝,节能降碳中心直接说主任许州出差了,得等他回来定。
胡步云听了马志明的汇报,没说什么。但他心里门儿清:赵书周是实干派,侯着江的分管领导是另一位副主任,自然是要看分管领导的眼色行事的。至于节能降碳中心属于边缘部门,突然被拉进核心工作,有点懵,也怕担责任。
下午的碰头会开得有点闷。赵书周带着几个骨干,材料准备得厚厚一摞,问题清单列得明明白白。侯着江姗姗来迟,只带了个年轻科员,汇报时泛泛而谈,明显没深入准备。节能降碳中心派了个副主任来,全程基本是嗯嗯啊啊好好、回去汇报。
胡步云没在会上发火,只是点了几个关键节点,要求各组三天内必须拿出详细的调研提纲和行程安排报综合协调组汇总。“时间紧,任务重,张主任等着看进展。调研不是下去听汇报看材料,是要带着问题沉下去,把真东西挖出来。哪个环节卡壳了,责任到人。”他语气平静,但话里的分量不轻。
散会后,胡步云单独把侯着江留了下来。没绕弯子,直接说道:“侯处,区域协调这块是硬骨头,调研方案里欠发达地区是重点。你那边是有什么实际困难?人手不够,我给你协调;思路不清,我们一起捋一捋。但工作不能这么干。”
侯着江推了推眼镜,一脸为难:“胡主任,不是我不尽力。您也知道,区域协调发展牵扯面太广,省里的、市里的、县里的,还有不同部门之间的协调,盘根错节。有些问题,不是我们一个处室下去跑跑就能摸清的,而且还涉及到上面的一些布局思路,我们把握不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