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富察贵人 304(1/1)
富察佩筠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赞许:
“这个办法很好,既能检验八旗子弟的真实水平,又能起到警示作用,
让他们明白朝廷的严肃态度。
不过,考核只是手段,最终目的是要提升他们的战斗力。
等这次摸底,就可以加强他们的训练强度
咱们大清的军队,一定不能比那些倭 人差。”
弘昌点了点头,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皇额娘,儿臣明白。
儿臣会在考核中仔细观察,
选拔出真正有能力、有责任感的八旗子弟,
让他们成为大清的栋梁之材。
同时,我也会对那些不思进取、
贪图享乐的八旗子弟进行严厉的整顿,绝不姑息”
富察佩筠微微一笑,继续说道:
“除了八旗子弟,咱们也不能忽视其他方面
绿营军也是咱们大清的重要力量,他们的训练同样不能放松。
这次对八旗军的考核,也可以作为绿营军的参考。
等八旗军的考核一过,过段时间就可以对绿营军进行类似的考核。
这样既能提升军队的整体战斗力,又能增强各军之间的竞争意识。”
弘昌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坚定:
“皇额娘,您说得对。
儿臣会安排将领们加强对绿营军的训练,确保他们也能跟上八旗军的步伐。
同时,儿臣也会在绿营军中推行类似的赏罚制度,
激励他们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
富察佩筠微微一笑,继续说道:
“还有,这次李大海提到的倭国的武士道精神,咱们也不能忽视。
虽然咱们的忠义观念和他们的武士道有所不同,
但咱们也可以从中借鉴一些有用的东西。
比如,咱们可以加强军队的纪律训练,培养士兵们的忠诚和荣誉感。
不过大清将士为咱们大清尽忠职守,咱们也不能亏待他们
尤其是那些牺牲将士的亲人,
咱们要设立专门的抚恤制度,确保他们的家人得到妥善的照顾。
这样,将士们才能无后顾之忧,全心全意地为大清效力。”
弘昌点了点头:“皇额娘,您说得对。
儿臣立刻安排人制定详细的抚恤条例,
确保每一位为大清牺牲的将士的家人都能得到应有的尊重和照顾。
同时,儿臣也会在军队中推广这些政策,
让士兵们知道,他们的付出不会被忽视。”
富察佩筠想到在宫外忙碌的淑和等人
想起那次与她们的谈心,温宜就说过想要上战场
这次正好可以给她们姐妹一次机会
她们这些日子虽然都为纺织厂和?大清百姓报?忙碌
但她们都没有放弃练武,还有她们自己想学的东西
像静和每日早上还有临睡前都会抽时间背医书
这样努力的孩子们,富察佩筠怎能不支持呢?
富察佩筠微微一笑,心中已经有了主意。
“这次八旗军的考核,咱们可以给他们一个下马威.”
弘昌对那些无所事事的八旗子弟也没有好感
乐得看他们的笑话,对给他们下马威很感兴趣
这些八旗子弟现在丢脸,总比将来上战场丢命好
弘昌一脸感兴趣的问道“皇额娘的意思是?”
富察佩筠“淑和她们这些日子虽忙,
每日早晨却都还在练你雪儿姑姑和柳儿姑姑教的功法
那些八旗子弟再厉害也不是她们的对手
这次的考核正好让淑和她们也插上一手”
弘昌眼睛一亮“皇额娘的想法不错,
那咱们就让淑和她们去给那些八旗子弟们好好上一课!”
富察佩筠微微点头,嘴角勾起一抹浅笑:
“没错,让那些成天自以为是的八旗子弟们看看,真正的实力是什么样的。
说不定还能借此激发他们的斗志,让他们知道,
光靠祖辈的功勋混日子是不行的。”
弘昌越想越觉得这个主意妙不可言。他眼中闪过一丝兴奋:
“好!就这么办等淑和姐姐她们一回宫,
儿臣就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她们。”
富察佩筠“这事还是由我告诉她们,
你在我这用过膳后,就回乾清宫去忙吧”
弘昌无奈道“好吧”
淑和等人一回宫,就被富察佩筠让人请到了坤宁宫
富察佩筠把她与弘昌的计划告诉了淑和等人。
淑和、温宜等人听后,眼中闪过一丝兴奋和期待。
这次的考核不仅是对八旗子弟的考验,也是她们展示实力的好机会。
只要向众人展示出她们的实力,
以后好们她们要做其它事情的阻力也会变小
温宜率先开口,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皇额娘,我们一定不会让您失望的。
我们会好好表现,让那些八旗子弟看看,
大清的公主们不仅会办厂、办报,也能在战场上保家卫国!”
淑和微微一笑,点了点头:
“是啊,皇额娘。
我们会全力以赴,让这次的考核成为一次展示大清公主实力的机会。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我们不会让那些八旗子弟小看了我们。”
淑和和温宜等公主也渐渐明白,
皇额娘这么支持她们这些公主参与这么多事情最终的目的
其实是想要提高所有女子的地位
所以她们一定会努力
等回了公主所后,她们也没有早早休息
等回了公主所后,她们并没有早早休息,
而是把所学的功法又重新温习了一遍。
次日一早,弘昌早早起来,准备去上朝
他昨日回到乾清宫后,就召了恒亲王,敦亲王等宗室王爷
还有年羹尧 傅恒等军机大臣讨论
次日一早,弘昌早早起来,准备去上朝。
他昨日回到乾清宫后,就召了恒亲王、敦亲王等宗室王爷,
还有年羹尧、傅恒等军机大臣讨论。
他们一致认为,
八旗子弟的考核计划是大清军队整顿的关键一步,必须要进行
所以弘昌今天上朝第一件就是宣布这事
弘昌走进朝堂。等弘昌落座后,张虎德便高声宣布:
“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话音刚落,便有大臣站了出来,准备继续就昨日的话题争论不休。
但是,弘昌却并不想浪费时间,听他们这些无用的争论
弘昌摆了摆手,示意大家安静。
“诸位爱卿,”弘昌的声音平静而坚定,
“朕今日有要事宣布。昨日李大海所报不管有几分真几分假
咱们都应该有些防备,不要等敌人的大炮都烘破了海关
咱们还在守着往日的辉煌沾沾自喜
八旗子弟作为大清的中坚力量,必须重新振作起来。
朕决定,一个月后,将对八旗子弟进行严格的考核。”
朝堂上一片哗然。
大臣们面面相觑,
显然对这个决定感到意外。
弘昌继续说道:“此次考核将涵盖武艺、战术、体能等多个方面。
表现优异者,将获得重赏和晋升机会;
表现不佳者,将受到严厉的惩罚,甚至剥夺旗籍。
朕希望借此机会,让八旗子弟重新找回当年的锐气和斗志。”
大臣们议论纷纷,有的支持,有的则面露难色。
弘昌的目光扫过全场,语气更加严肃:
“朕知道,这个决定可能会触动一些人的利益。
但朕作为大清的皇帝,必须为大清的未来着想。
八旗子弟是大清的希望,不能让他们继续沉迷于享乐,无所事事。
朕希望诸位家中子侄儿孙不是那等不思进取之辈,
而是能为大清效力的栋梁之材。
若是朕发现有人故意阻挠考核,
或者对考核结果进行不公正的干预,朕绝不姑息!”
朝堂上一片寂静,大臣们被弘昌的强硬态度震住了。
弘昌的目光如剑般扫过全场,语气更加坚定:
“此次考核,朕将亲自监督。
任何试图破坏考核公正性的行为,都将被视为对朝廷的不忠。
朕希望诸位大臣能够明白朕的用心,共同为大清的未来努力。”
大臣们纷纷点头,表示支持。
敦亲王站出来,高声说道:
“皇上英明!八旗子弟确实需要好好整顿一番。
本王愿全力支持皇上的决定。”
敦亲王早就看不惯这些八旗子弟了,一群废物,还要朝廷养着
真是让他不爽
年羹尧也站了出来,点头道:
“皇上,微臣认为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
八旗子弟需要这样的激励,才能重新振作起来。”
说真的年羹尧一点都看不上这些八旗子弟
一点本事没有,每日里提着一个鸟笼到处晃悠,
就知道吃喝玩乐,还整天仗着祖荫四处招摇撞骗,实在有辱八旗子弟的名声。
这次小皇帝决定好好整顿一下,实在是大快人心
傅恒也站了出来,拱手道:
“皇上,奴才以为,这次考核不仅能够检验八旗子弟的真实水平,
还能起到警示作用,让他们明白朝廷的严肃态度。
奴才愿全力协助皇上,确保考核的公平公正。”
弘昌微微点头,目光如炬般扫视全场,语气更加坚定:
“好,既然大家都支持,那这件事就这么定了。
朕会安排专门的监督小组,确保考核的公平公正,杜绝任何徇私舞弊的行为。
朕希望八旗子弟能够珍惜这次机会,
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为大清的未来贡献力量。”
敦亲王等人支持,但很多大臣心里却很抗拒
他们家中有很多受宠庶子或嫡次子,
他们从小娇惯着长大,不能受苦,但幸好有朝廷的奉禄
他们靠祖辈的功绩混日子,根本不想去吃苦,更不想去操劳军务。
如今皇帝要整顿八旗子弟,让他们接受严格的考核,
这些大臣们心里自然十分抗拒。
他们若送家中孩去受苦,家里的女眷肯定会闹
但若不送,这皇上这关肯定过不了
他们担心自己的子弟无法通过考核,
皇上说不能通过考核可能会被剥夺旗籍,失去朝廷的俸禄。
朝堂上,一位大臣站了出来,面露难色,说道:
“皇上,八旗子弟大多是祖辈的功勋之后,
他们从小生活优渥,如今突然让他们接受如此严格的考核,
恐怕有些难以适应。
是否可以给他们一些时间,让他们慢慢适应?”
弘昌冷笑一声,目光如刀般盯着那大臣:
“适应?你们的子弟已经适应了太久的享乐生活!
大清的江山社稷不是靠祖辈的功勋就能守住的。
如果八旗子弟继续这样下去,大清的未来还有什么希望?”
另一位大臣也站了出来,试图缓和气氛:
“皇上,八旗子弟中确实有不少人是祖辈的功勋之后,
他们为大清立下了汗马功劳。
如果因为一次考核就剥夺他们的旗籍,是不是有些过于严厉了?”
弘昌打断他的话,语气冷冽:
“功勋是祖辈的,不是他们的!
如果他们自己没有本事,凭什么享受祖辈的功勋?
大清的俸禄不是用来养废物的!”
朝堂上一片寂静,有些大臣们被弘昌的强硬态度震住了。
他们看出来,这位年轻的皇帝已经下定了决心,
任何人试图阻挠,都将是自取灭亡。
而有些人却心怀侥幸,认为这小皇帝不可能真的这么绝情
他们觉得皇帝可能只是说说而已,
毕竟八旗子弟背后都是权贵家族,真要动起来,阻力太大。
弘昌扫视全场,目光如剑般锐利,他冷冷地说道:
今日朕在此明言,八旗子弟的考核,朕志在必行!
朕会给你们一个月的时间准备,一个月后,考核正式开始。
届时,朕将亲自监督,任何试图破坏考核公正性的行为,
都将被视为对朝廷的不忠!”
弘昌顿了顿又道“朕决定派人出海,去周边各国查探消息,
了解各国的军事力量和武器装备情况。
倘若倭国或者其他国家真的对我们怀有不轨之心,
那么朕绝对不会坐以待毙。
朕必定会采取果断措施,先发制人!
所以,朕希望诸位爱卿都能未雨绸缪,提前做好应对各种可能情况的准备。”
话音未落,年羹尧便挺身而出,高声说道:
“皇上请放心,微臣早已做好再次奔赴战场的充分准备!”
他的声音铿锵有力,透露出一股豪迈之气。
紧接着,敦亲王也毫不犹豫地站了出来,朗声道:
“皇上,上战场怎能少得了本王!”
而傅恒更是早已跃跃欲试,急切地说道:
“皇上,奴才也随时能上战场,为国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