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未命名草稿(2/1)

众人听了秀才的话,纷纷心动,开始掏钱购买报纸。

小童的生意一下子火爆起来,不一会儿,一摞报纸就卖光了。

李大娘也买了一份,她打算回去给女儿好好讲讲。

人群渐渐散去,秀才这才收拾好东西离开

这还只是在一处小茶摊,

在城中很多饭店酒馆,都有说书先生,

说起这朝廷新颁布的禁令和《大清百姓报》,

也是讲得绘声绘色,引得众人纷纷侧耳倾听。

这些说书先生本就是靠讲故事为生,

如今有了《大清百姓报》这样的新鲜素材,更是如鱼得水。

他们将报纸上的内容改编成一个个生动的故事,

穿插在自己的说书中,不仅吸引了更多的听众,

也让这些新政策和新观念在百姓中传播得更广。

有了这些说书先生的卖力宣传,只要是识得两个字

手头有几个铜板,不论是达官贵人还是贩夫走卒

都纷纷掏出铜板买上《大清百姓报》,想要第一时间了解这些新鲜事。

有那不识字的,听着这《大清百姓报》这么有意思

也忍不住买上一份,准备回家后找家里识字的人念给自己听。

一时间,《大清百姓报》在京城的大街小巷传得沸沸扬扬,

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有那家中儿女亲事,属于近亲范围的

纷纷开始发愁,不知如何是好。

有的开始托人打听和离的流程,

有的则陷入了痛苦的挣扎,不知该违背朝廷禁令继续维持这门亲事,

还是顺应大势让子女分开。

而有那才刚起了亲上加亲心思的,则暗自庆幸没有酿成大错。

与此同时,纺织厂的名声也随着《大清百姓报》的传播越来越响,

更多的女子渴望进入工厂工作,希望能借此改变自己的命运。

都去纺织厂去询问,纺织厂的门口,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前来咨询的女子和她们的家人络绎不绝,将原本宽敞的厂门围得水泄不通。

淑和等人见状,连忙安排了几位女工出来帮忙维持秩序,解答大家的疑问。。

淑和 淑静 等人看着纺织厂这样热闹的场景,一个个都笑得十分开心。

而负责巜大清百姓报》的温宜等人,

看着《大清百姓报》在京城大街小巷传得沸沸扬扬,也感到十分欣慰。

温宜站在报社的窗前,望着远处热闹的街景,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

她回想起这段时间的忙碌与努力,从筹备报纸到四处收集素材,

再到编辑排版,每一个环节都倾注了她和姐妹们的心血。

如今看到报纸如此受欢迎,她觉得一切付出都值得

等到了下午,宫门快要下钥的时侯,温宜等人聚在一起

开始盘点第一天卖了多少份报纸,同时讨论着接下来的计划。

温宜兴奋地说:“今日这报纸大卖,出乎咱们的预料,

百姓们反响极好,看来咱们的努力没白费。”

其他公主也纷纷点头,脸上满是喜悦。

温妍提议:“明天的报纸咱们可以增加些有趣的故事和实用的生活小知识,

这样能让更多百姓爱看。”

温宜点头同意“安排好明天的排版,咱们该回宫了

回宫咱们要把今天报纸大卖的好消息告诉皇上皇额娘。”

温妍等人一听,脸上都是兴奋干劲满满的去做各自的事情

抓紧时间忙完,回宫

另一边的淑和等人也是早早做好了回宫的准备

公主们带着满满的成就感和兴奋的心情回到了宫中。

而坤宁宫的富察佩筠还有乾清宫的弘昌很快就收到她们回宫的消息

富察佩筠让叶儿备好饭菜酒水

弘昌忙赶去坤宁宫,与富察佩筠一起等着她们。

当公主们回到宫中时,天色已经渐渐暗了下来。

坤宁宫里灯火通明,富察佩筠和弘昌已经等候多时。

看到公主们满面春风地走进来,

富察佩筠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弘昌也快步迎了上去。

“皇上,皇额娘,我们回来了。”

温宜兴奋地喊道,脸上洋溢着满满的成就感。

富察佩筠拉着淑和与温宜的手,仔细端详着她们的脸庞,

眼中满是慈爱:“累了一天了,饿了吧,

快去洗洗手,小厨房已经备好了饭菜,都是你们爱吃的。”

弘昌也拉着静和 温婉这两个小一点的妹妹的手,关切地问道:

“今天累不累?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

静和小脸红扑扑的,温婉也是很高兴的样子

两人一起摇头,静和“我们不累,很好玩。”

淑和微微一笑,轻声说道:“皇上,皇额娘今天纺织厂那边特别热闹,

好多女工都来报名,我们忙得不可开交,

不过看到她们满怀期待的样子,心里也特别高兴。”

温宜接过话茬,兴奋地说道:

“对呀,皇额娘,今天《大清百姓报》也卖得特别好,

到处都在讨论这报纸上的内容,热闹得很

还有好多不识字的百姓也买了报纸,

准备拿回去让识字的人念给他们听。

这说明我们的报纸很受欢迎呢!”

富察佩筠听后,眼中闪过一丝欣慰,柔声说道:

“这都是你们的功劳,为了这份报纸,你们四处奔波,

深入民间收集素材,还亲自编辑排版,辛苦你们了。

今天能有这么好的成绩,说明百姓们认可你们的努力,这就好,这就好。”

弘昌也道“能有这样的好成绩,都靠你们的努力”

富察佩筠“好了,咱们先用膳,用完膳再说。”

大家纷纷落座,开始享用美食。

饭桌上,公主们你一言我一语,分享着今天在外面的见闻。

富察佩筠和弘昌听得津津有味,不时露出欣慰的笑容。

饭后,富察佩筠道“今天这报纸一出,

朝中大臣知道公主们办厂还有办报,定会有所议论。

肯定有人会弹劾你们,觉得女子不应抛头露面,插手这些事。

淑和 温宜你们怕不怕。”

听到富察佩筠的话,公主们对视一眼,脸上露出一丝坚定。

温宜率先开口,声音清脆而有力:

“皇额娘,我们不怕!

我们是为了百姓们好,为了让他们的生活变得更好,才去做这些事情的。

我相信,只有我们做的事情是对的,就没有什么好害怕的。”

淑和也点了点头,补充道:

“是啊,皇额娘。

我们办纺织厂,是为了让那些女子有工作,有收入,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我们办《大清百姓报》,是为了让百姓们了解新政策,

知道朝廷是真心为他们着想的。

这些事情,都是有意义的,我们不能因为别人的闲言碎语就放弃。”

富察佩筠看着她们,眼中满是欣慰和骄傲。

“你们不用害怕,有皇额娘还有弘昌这个做兄弟的护着你们

为你们撑腰,那些酸腐的那些话,你们不必放在心上。”

弘昌也点了点头,严肃道:“是啊,淑和 温宜姐姐还有各位妹妹

你们放心去做,我一定会帮你们挡住那些无端的指责和非议。

咱们大清朝的公主,可不是只会躲在深宫里的人,

咱们也能为百姓们做点实实在在的事情!

你们都是在为我分忧

谁若是敢对你们无端指责,朕一定不会放过他!”

听了富察佩筠和弘昌的话,公主们心中更加坚定了。

她们知道,有了皇额娘和皇上的支持,她们就没有什么好怕的了。

富察佩筠这时眼睛一转,想到一个主意

富察佩筠看向弘昌,眼中闪过一丝精光:

“有些朝臣自己的尾巴都没藏好,还敢对皇家公主指指点点,

也不知他们哪来的脸。

明天谁若在朝堂上弹劾咱们的公主们

你就让张虎德把名字一一记下,

到时候把他们做的那些好事刊登到

《大清百姓报》上,让天下人都看看他们的真实嘴脸,为他们好好扬扬名”

弘昌听了富察佩筠的话,眼中闪过一丝冷光,点头道:

“好主意!那些大臣们平时在朝堂上一副道貌岸然的样子,

背后却干着见不得人的勾当。

正好借着《大清百姓报》把他们的丑事曝光出来,

让他们知道什么叫作‘自作孽,不可活’!”

淑和闻言很感动,但有些犹豫

“淑和微微皱眉,犹豫地说道:

“皇上、皇额娘,这样是不是不太好?

毕竟大臣们也是朝廷的中坚力量,

如果把他们的丑事曝光出来,会不会引起朝堂上的动荡?

而且,这样做会不会显得咱们皇家过于小气,以牙还牙?”

富察佩筠微微一笑,轻轻拍了拍淑和的手,柔声说道:

“淑和,你的心思细腻善良,这是好事。

但你也要明白,朝堂之上,

有些人总是喜欢以道德的名义来指责别人,却从不反思自己的行为。

他们嘴上说着女子不应抛头露面,可自己却在背后做着见不得人的勾当。

如果让他们这样继续下去,只会让百姓们对朝廷失去信心。”

温宜也道“淑和姐姐,你的性子也太好,这都是那些大臣自找的

这些大臣若是立身持正,又何必害怕曝光呢?

他们平时在朝堂上一本正经,背地里却干着见不得人的勾当。

如果咱们不给他们点颜色看看,他们还会继续嚣张下去。

这样的朝臣根本就不该留着

《大清百姓报》本来就是为百姓发声的,

这次也可以为朝廷正风肃纪。

只要咱们做得光明正大,百姓们自然会支持咱们。”

其她公主也很赞同

弘昌也严肃地说道:

“淑和,你们为百姓们做了这么多好事,

却被这些人无端指责,这本身就是不公平的。

如果让他们继续嚣张下去,以后还有谁敢为百姓们做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大清百姓报》是为百姓发声的,我们也可以用它来揭露那些不法行为,

让百姓们知道真相。

这并不是小气,而是为了维护朝廷的正气,

让那些心怀不轨的人不敢再胡作非为。”

淑和听了富察佩筠和弘昌的话,心中渐渐释然。

她抬起头,眼神坚定地说道:

“皇上、皇额娘,我明白了。

我们是为了百姓们好,也是为了维护朝廷的正气。

如果能让那些不法行为曝光在阳光下,

让百姓们看到朝廷的公正,那也是值得的。”

富察佩筠见大家的情绪都被调动起来,微微一笑,说道:

“好了,今天大家都累了,早点休息吧。

明天还要继续努力呢。

淑和、温宜,你们都回去好好休息,准备明天的工作。

记得,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坚持下去。

以后还有更多事情等着你们”

公主们纷纷点头,起身告退。

富察佩筠和弘昌目送她们离开,眼中满是期待和骄傲。

富察佩筠转头对弘昌说道:

“昌儿,你也要做好准备,明天朝堂上可能会有些风波。

你要稳住大局,不要让那些大臣们影响了朝廷的正气。”

弘昌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坚毅:

“皇额娘,您放心,我会的。

那些大臣们如果敢对公主们无端指责,我一定不会放过他们。

我会让天下人都看到,我们大清朝的公主们是为百姓们做事的,

不是他们可以随意指责的对象。”

第二天,弘昌早早便起来上朝

远远的就听到朝臣们在讨论纺织产和

《大清百姓报》的事情,他们都看到了这纺织厂和《大清百姓报》的成功

偏偏这负责这两件事的却是公主这些女子们

还有那个纺织厂里都是女工,这女子怎么能抛头露面

女子合该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才是

这《大清百姓报》这样的好东西,也该由他们来督办才是

上次听皇上提起这《大清百姓报》,

他们还以为这皇上要仔细考虑找那德高望重的

大臣来办,没想到最后却交给了公主们。

这些大臣们心中满是不甘,公主们都是此女子,还是黄毛丫头

如何能办这么大的事呢

他们一定要劝皇上收回成命,把这事情交给他们来办才是。

弘昌面沉如水,大步走进朝堂,目光如炬般扫视全场。

众朝臣见皇帝到来,纷纷安静下来,行礼如仪。

弘昌落座后,张虎德“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张虎德话音未落,便有大臣站了出来

弘昌神色未明看向殿中那人

张虎德也盯着那大臣,这大臣若是胆大包天指责公主,嘿,那就等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