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包给我,一定能办砸的(1/1)

“你别给朕说这些有的没的,曹操想要改革就让他去改!什么破改革还能让他变强了不成,还是学江东的,江东徐靖,不过袁术手下一个小卒罢了,能有什么能耐。这曹阿瞒真是越活越过去了!也不知道是不是被我们打傻了!”袁绍直接骂骂咧咧,这种离经叛道的变革他接受不了一点,他觉得曹操是疯掉了。

“正是如此,陛下英明,我大军几十万,全力南下,这曹操拿什么挡得住呢!”许攸立马就是拍马屁。

许攸的奉承话刚落,袁绍却没顺着这股子顺耳话舒展眉头,反倒将案上的青铜酒爵重重一磕,酒液溅出几滴在铺开的舆图上,晕开一小片深色水渍。“英明?朕看是窝囊!” 他手指戳着舆图上“官渡”二字,语气里满是不耐,“几十万大军困在这里多久了?粮草堆得能撑到明年,将士们却只能每日在营里操练,连曹操的营门都摸不到!他倒好,还有心思在襄阳搞什么‘改革’,又是办学堂又是炼玄铁,真当朕不敢动他?”

帐内瞬间安静下来,审配、逢纪几人都垂着眼,没人敢接话。袁绍这股火憋了许久,自打官渡对峙,他这边兵多粮足,却总被曹操用小股兵力袭扰粮道,几次想全力进攻,又被曹操的深沟高垒挡回来。如今曹操分心去管襄阳,他本该趁机破局,可一想到真要全力冲锋,可能要折损数万将士,心里又犯了怵。

许攸见袁绍脸色难看,连忙换了说辞:“主公息怒,不是咱们不敢动,是曹操那老贼太能龟缩!您看他把营寨修得跟铁桶似的,又调了不少兵力守粮道,真要硬攻,咱们确实要多损些弟兄。可他现在把兵器、工匠都派去襄阳,官渡这边的兵力肯定虚了,这正是咱们的机会啊!”

“机会?什么机会?”袁绍斜睨着许攸,手指在案几上敲得“咚咚”响,“是派一万兵去袭扰他的粮道,还是倾全军去攻他的营寨?前者顶多用,后者要损多少人?你算过吗?”

审配这时上前一步,躬身道:“主公,依臣之见,咱们可先派一支精兵,去袭扰曹操往襄阳输送物资的通道。他往襄阳送铜钱、粮草,必然要从官渡后方调运,这条线一断,襄阳的改革没了接济,曹操定然心慌。到时候他要么从官渡抽兵去护粮道,咱们就趁机攻他大营;要么眼睁睁看着襄阳断供,军心必乱。这样既不用倾全军硬拼,又能打乱他的部署,算是稳妥之策。”

袁绍听完,手指顿了顿,心里暗暗盘算:审配这法子确实比硬攻稳妥,可万一曹操早有防备,派去的精兵折了怎么办?他麾下的将士多是河北子弟,每损失一人,都是他的根基。先前统一河北就已经折了不少人,如今要是再在官渡损兵,就算最后赢了,后续平定天下的力气也会弱了大半。

“不妥。”袁绍摇了摇头,眉头皱得更紧,“曹操向来狡诈,他敢往襄阳调物资,必然会在通道上设伏。咱们派精兵去,万一中了他的计,不仅没断了他的粮道,反倒损了自己的人,得不偿失。”

逢纪也上前说道:“主公,那咱们不如就等!曹操把国库的钱、宫中的珍宝都拿去支援襄阳,又要办学堂、炼玄铁,这些都是烧钱的事。他官渡这边本就粮紧,再这么折腾,用不了多久,他的粮草定然会撑不住。到时候他要么从襄阳撤资,要么从官渡撤军,咱们再趁他撤军时掩杀,既能少损兵,又能一战定胜负!”

“等?”袁绍猛地提高了声音,语气里满是焦躁,“朕已经等了快一年了!再等下去,将士们的锐气都要磨没了!你没听见营里的士兵都在议论,说咱们几十万大军连个曹操都拿不下吗?再等,朕的脸面往哪搁?”

帐内又陷入了沉默,众人都知道袁绍的心思,既想尽快破局,证明自己的实力,又怕损失太大,伤了根基。这种矛盾让他迟迟拿不定主意,只能在帐内来回踱步,目光时不时落在舆图上的“襄阳”二字,眼神里满是蔑视。

“什么改革,什么办学堂、炼玄铁,都是些旁门左道!”袁绍忽然停下脚步,冷笑着说道,“曹操以为靠这些就能让襄阳变强?就能跟朕抗衡?简直是痴人说梦!江东徐靖搞那套‘耕商并举’,到现在也不过是偏安一隅,曹操学他,能有什么用?”

他顿了顿,又看向许攸:“你先前说,能联系上曹操派去襄阳的工匠,让他们故意出岔子?这事办得怎么样了?”

许攸连忙躬身回道:“主公放心,臣已经派了人去联络,那些工匠多是被逼着去的,只要许给他们好处,定然愿意听话。等他们在襄阳搞砸了炼铁的事,曹操的改革没了玄铁支撑,兵器跟不上,襄阳就是个空架子。到时候曹操又要分心去处理襄阳的烂摊子,官渡这边就更没力气跟咱们抗衡了!”

袁绍点了点头,脸上露出几分意动,可随即又皱起眉头:“这事能成吗?别到时候没搞砸曹操的事,反倒让他察觉了咱们的动作,提前有了防备。”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主公放心,臣派去的人都是心腹,做事隐秘,绝不会泄露行踪。”许攸拍着胸脯保证,“只要工匠那边出了岔子,曹操的改革必然停滞,到时候咱们再趁机在官渡这边做些动作,定能让他首尾不能相顾!”

袁绍沉默了片刻,手指再次敲起案几,最终咬牙道:“好!就按你说的办!你务必让那些工匠把事办砸,越快越好!另外,审配,你再调两万精兵,去曹操的粮道附近埋伏,若是他真从官渡抽兵去护襄阳的物资,你就趁机袭扰他的粮道,断了他官渡的补给!”

“臣遵旨!”审配和许攸齐声应下,各自退去安排。

第二天,曹操大帐,“陛下,这是工匠传过来的情报,工匠说袁绍的军师许攸许给他们好处,让他们襄阳打乱改革事宜,给了他们每人5贯钱。请问这钱怎么处理?”荀攸正在向曹操汇报情报。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袁绍啊袁绍,朕下了血本搞改革,你就给5贯钱???哈哈哈哈哈,堂堂袁本初,居然这么抠门。这样,你去传那几个工匠过来,朕亲自打赏他们,不,直接带朕过去。”曹操乐坏了,袁绍这边偷鸡不成蚀把米,抠门是抠门的,国战你搞离间,给5贯钱,你他妈的简直是在侮辱人啊。

只是一会功夫,曹操就带着人来到了,准备出发的最后一批工匠面前,一阵夸奖,一顿画饼,最后实实在在的给了一波好处,总共5个工匠收到了袁绍的钱,曹操让他们把钱全部留下自己花,然后自己给他们每人二十贯,并许以官职!良田10亩。这下子好了,周边的工匠恨啊,这袁绍凭什么不去收买他们啊!这泼天的富贵,没到他们身上,气死个人了。

二十贯铜钱堆在工匠面前,黄澄澄的色泽在帐内烛火下晃得人眼晕,再加上“官职”“十亩良田”的承诺,那五个收了袁绍钱的工匠当场就红了眼,“噗通”一声跪倒在地,声音都带着颤:“陛下仁德!小的们本来就没打算帮袁绍做事,拿到那五贯钱就想着来报信,没想到陛下还能给这么大的恩典!往后陛下让小的们凿山炼铁,小的们就是累死在墨山,也绝无二心!”

曹操伸手将他们扶起,拍了拍为首那工匠的肩膀,语气带着几分爽朗:“起来吧!朕知道你们都是本分人,袁绍那点小钱就想收买你们,简直是痴心妄想。你们想想,他许你们五贯钱,能让你们家人吃饱穿暖吗?能让你们的孩子有学上吗?朕给你们的,不只是眼前的好处,更是往后几十年的安稳日子,等襄阳改革成了,你们炼出玄铁,造出兵器,那是在为大魏立功,这份功劳,能让你们的名字刻在功劳簿上,让子孙后代都跟着沾光!”

这话一出,周围没被收买的工匠们更是按捺不住,有人忍不住往前凑了凑,声音带着羡慕:“陛下!袁绍那厮怎么就没找咱们啊!要是他敢来,咱们肯定第一时间就报信!往后咱们去了襄阳,一定好好炼铁,您要是觉得咱们做得好,能不能也给咱们些机会?”

曹操闻言,故意板起脸,随即又笑了:“怎么?羡慕了?朕的好处,可不是只给那五位的。你们谁要是能在襄阳炼出合格的玄铁,谁要是能帮着戏志才把铁矿勘探清楚,不管是官职还是良田,朕一样给!不仅给你们,还会给你们的家人发粮票,让他们在官渡这边也能领到足够的粮食,不用跟着你们受苦!”

“陛下万岁!”工匠们齐声高呼,先前还带着几分羡慕的情绪瞬间变成了干劲,有人已经摩拳擦掌:“陛下放心!咱们这就收拾家伙,明天一早就出发去襄阳!保管把那墨山的铁矿挖出来,把玄铁炼得比江陵的还好!”

荀攸站在一旁,看着眼前的场景,好一手恩威并施啊,低声对曹操道:“陛下这一手,既稳住了工匠的心,又让他们对襄阳的改革多了盼头,比单纯斥责或奖赏要管用得多。”

曹操微微点头,目光扫过众人,语气渐渐严肃起来:“不过朕也把丑话说在前面,你们去了襄阳,是为大魏做事,为百姓做事,要是有人敢像袁绍想的那样,搞小动作、坏改革的事,朕不管他是谁,不管他先前立了多少功,定斩不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