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终至庄前(1/1)

“老婆子我呀,年纪大了,忘了许多事,但东头那柱子啊,记得可清楚了。”

虽有白雾弥漫,但老妪的步伐稳健,丝毫没有停顿,随着老妪的前进,四周的白雾渐渐稀薄,只剩下薄薄的一层,就仿佛一层丝绸轻纱覆盖程星霄的双眼,即便极力睁大双眼,也无法看清前面的状况。

白雾浮动,遮掩着前方的程家庄,灰黑色的房屋剪影和程家庄门牌坊的影子作为背景板,板中有许多人影在晃动,影影绰绰的。

有闲聊的,有肩扛锄头的,有背货的。

好一片热闹的情景,虽听不见声音,但还是感觉耳边有无数人在说话。

在雾中若隐若现,仿佛身处另一个世界,真实与虚幻相互交织。

“他呀,皮的很,常常溜上山玩耍,不是逮只山鸡,就是抓只野兔的。跑回来还冲着我们炫耀,这孩子,可恨的狠!”

“不过,他倒也使得一手好箭术,箭箭例无虚发,有一回还差点射中一只野狐,但还是让它跑掉了。”

老妪絮絮叨叨的边走边说,仿佛说的都是一些陈年旧事,说话间,老妪仿佛被白雾笼罩,而又消散,融于四周之中。

“可惜啊,他最近一次上山遭到了野兽的报复,受伤惨重,正在家休养呢。”

老妪的声音苍桑,却没有老人该有的虚弱感,反倒中气十足。

程星霄紧跟着那老妪,不仅没有跟上老妪的脚步,反倒渐跟渐远,耳边隐隐传来阵阵嬉笑打骂声,农家汉子闲聊声,庄中货郎叫卖声,声音透过雾气直直地传入程星霄的脑海中。

一瞬间,有父亲喝骂自己的声音,母亲劝导父亲的声音。

“混账,今天那二狗家丢了一只鸡,是你干的吧?!”

“我没有!”

“哼,不是你,还是谁,全庄上下就你最闹腾,今天骑着二亮家的牛跑了,明天弄坏东子家的篱笆。庄里只要没好事,就基本是你干的!”

“我没有!”

“哼,你还敢顶嘴!”

“行了,行了,一天天就知道打孩子,怎么不琢磨琢磨今年庄里怎么过冬的问题!”

…….

声音忽远忽近,好似就在眼前,又好似早就发生的事。

程星霄心知这定然是那狐妖施展出的幻术,南征北战、东征西讨数十年,也常常会遇见有幻术强者前来袭击,虽说有数次偷袭成功,但常年的军人生涯依旧使着程星霄努力保持着冷静。

默默的运转功法,内力携带血煞之气游走于已经开辟的经脉之中,一道红光自程星霄的双眼浮现,头脑瞬间清明了不少。

原本白雾笼罩着只剩背影的老妪,仿佛就在程星霄的身边,未曾远离,依旧一步一拐的向前走着,步伐稳健,不紧不慢。

内力灌注双眼,虽说远处的程家庄还是灰蒙蒙的被白雾笼罩,但程星霄周围的环境已经清晰了很多。

原本常常被程家庄人走出的道路,此时却杂草横生,高者有半人高,不过大都呈现青黄交接的姿态,叶尖发黄,叶茎根部墨绿,道路泥泞,坑坑洼洼的。

“看来眼前这个老妪便是一只狐妖。”

程星霄暗暗想道。

“不知那两只是什么妖怪。狐妖善幻术,看来这片白雾就是狐妖施展幻术的凭依,亦或者是狐妖做法用来施展幻术的。但是狐妖肉身偏弱,应该优先击杀,就是不知道那两只是什么妖兽,否则根据自身弱点也比较好克制,现在只能随机应变了。”

一边前进的途中,心中已经有了打算,已经计算其该如何击杀这些妖兽。

“大娘,现在离程家庄还有多远啊?”程星霄出口询问道。

“快了,快了,片刻就到。”

老妪边说边走着,丝毫不顾身后的程星霄,快步着向前走去,就连身边那黄衣孩童也如同那样那般。

程星霄也只好快步跟着,以防可能隐藏在雾中偷袭的妖兽,《血衣练煞决》运转,煞气化罡环绕周身,浑身血气磅礴,内力运转,呼吸之间便有雄浑热量散发,浑身充满阳刚之气。

这正是练武之人所具有的特点,浑身气血凝聚,犹如熔炉一般。

就连周围白雾都隐隐有些驱散,显露出周边的环境。

程星霄牵马而跟,步伐稍快,向着老妪问道。

“我许久未成前来这里,不知最近的程家庄怎么样了,粮食可还充足,生活可还安定?”

“还好,还好,粮食也还充足,生活也还平静。就是最近几年冬季不太好受,寒潮比往年更加强烈,持续的时间也更加长,本来往年的冬季虽然也是寒冷,但忍过时间便就过去了。”

“没想到最近几年的寒冬更加严寒,那北风就跟刀子似的,就连山上的野兽都承受不了,纷纷下山袭击村庄,前年,咱们庄子就死了好几人呢。”

“那西头的老汉、庄子中央的狗子都是让那山狼给咬死的,唉,真是命苦啊。”

“这几年的庄子里种的粮食虽说不多,也就勉强够村民们平时度日了。却不知从哪来的士兵冲进庄子便是一顿翻找,一个不听话便拳打脚踢的,可怜我那瘦弱的儿子啊。”

那老妪说着庄中的闲时往事,就刚才所说的兵匪一事,程星霄也是知道的。

周边三国猛攻燕国,燕国节节败退,虽说后来依靠训练精良的北府军勉强挽回颓势,燕国才能勉强保证燕国国土不失。

或许是因为这几年寒潮之事,虽说三国或许早已联合在一起,对此次战争准备充分,但连年的寒潮也是带给三国极大的压力,粮不充廪,衣未弊体,四国人民苦不堪言,但奈何三国有选择的余地,而燕国却没有。

有的只能保家卫国,有的只能饿殍遍野,寒尸遍地。

虽说燕国在北府军的加入下,固守防线,而后未给三国可乘之机,极大的保留了燕国的主动性,但相比其他入侵的三国而言,燕国可谓是损失惨重。

虽说签订了城下之约,但三国仍旧派遣斥候、骑兵来燕国的国土之上烧杀劫掠。

燕国边境狼烟四起,再加上那些在面对敌国而逃跑的士兵,所说是战时强征入伍的,就比如程星霄,但流窜各地的他们也给燕国各地人民带来了极大的麻烦。

马匪、山贼、兵匪、敌兵、寒潮、妖兽…….

这便是燕国人民所面临着的苦难。

但程家庄距离最近的燕国与金国边界黑岩城足足有五百余里,又怎会有敌军斥候流窜过来呢?

虽然程星霄对此很有疑惑,但也无能为力。

纵使拳骨铮铮,铁枪无双,也无法杀尽恶贼,还这乱世乾坤朗朗。

更何况只有通脉境实力的自己呢?

虽说城下之约早已签订两年之久,但世家庞大,只手遮天,把握朝政,世人只知一郡之首,却不知燕王名讳。

而燕王又因北府军能够力顶三国联军,力挽狂澜而沾沾自喜,却不知如今燕国早已危如累卵,外有三国厉兵秣马,内有寒潮尸骨遍野,同时又有众多妖兽霍乱山林。

燕国早已内忧外患,而燕国王宫却歌舞升平,酒池肉林,这是在给燕国埋下祸根。

程星霄每每都在乐中郎将帐下开会之时,乐中郎将便会唉声叹气一番,可即便乐家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世家。

但从未涉足政治领域,唯有军中才是乐家一生的归宿。

虽有乐家老前辈冒死进谏,但在三国的重重金钱攻势下毫无进展,气的乐老将军指殿而骂,恨不得脱靴而掷。

但又无可奈何。

边想着,程星霄已经快要走到程家庄前了,那狐妖老妪在程星霄的十步之外停下,而老妪的十步之外是一座高耸直立的石刻牌楼,牌楼中间歪歪斜斜的斜放着半块牌匾,仔细辨认,乃是“家庄”二字。

石刻牌楼之后便是一圈圈二人高的木桩围成的寨子。

木墙不高,却足以将那些妖兽挡在墙外,再加上村中众多猎手、汉子相助,即便是凶猛狂暴的山猪也能挡在庄外。

青蔓攀附而上,木墙之上有着一层厚厚的墨绿的青苔,这两种玩意的生命力很强,即便是在这寒风呼啸之中也牢牢的吸附在木墙上生长。

平时这些都需要庄中闲些的老妇人以及孩童清理的,否则疯涨的青蔓及青苔会极大地破坏木墙的木制结构,唯有常常清理才能在猛兽来袭中保护庄子里的人们。

而大门处两个略高的箭塔早已不见踪影,只有断掉的四根基柱。

透过敞开的大门,也只看到了疯长的野草遍地都是,萧瑟刺骨的寒风吹动路边竹制的篦子、腐烂的木桶、横放的木车。

即使缺失了“程”字,但程星霄依旧能够辨认出这便是程家庄,便是程星霄的家乡,朝思暮想的家。

一股漠然的悲怆涌上心头。

父亲,母亲,小妹,二叔,三叔,四叔,东子,蚊子,崔先生

有十几年没见,每到夜深人静的时候,脑中想起的便是他们。

温柔的母亲,严厉的父亲,喜欢找哥哥的小妹,豪爽的二叔,沉闷的三叔,略有精明的四叔,一起玩到大的东子和蚊子,有学问的崔先生

战百人精神依旧高度集中的程星霄,在这一瞬之间,脑子仿佛被一柄巨锤砸过,宕机愣在原地,眼神之中尽是茫然。

“这便是程家庄了,不知小哥找的可是这里?”

那狐妖还是老妪的模样,但那黄衣孩童早已耐不住性子,化作一只半人高的直立着的黄鼠狼。

身形直立,粗尾倒拖,尖牙宽吻,虽没有凶相,但浑身散发的黑色怨煞之气以及妖兽本身的戾气早已将周身的白雾混成了黑灰之色。

手中的缰绳早已放下,青骢马长啸一声,前蹄高高跃起,竟下嘴要想程星霄,而程星霄依旧一动不动。

宽厚的马嘴直接咬向程星霄的衣服,仿佛青骢马想要带着程星霄逃离。

万物有灵,此马虽不是什么妖兽异种,但也是军中好马,程星霄与马南征北战数年,早已建立深厚的感情。

没想到,程星霄竟纹丝不动,而一双虎目之中早已有两行清泪流下。

泪珠滚烫,犹如滚烫岩浆流过程星霄的心膛,双目赤红,浑身内力喷薄,如同血焰一般笼罩着程星霄。

此时的程星霄就如同血焰修罗一般。

而程星霄的身前已有望眼欲穿的黄鼠狼妖和淡然的狐妖,身后又有另一只獾妖漫步身后。

獾妖不似寻常獾兽,一身棕黄色的毛色,头顶一个破破烂烂的斗笠,看来这獾妖就是一直躺在青石上的老汉了吧。

前面的程家庄内传来几声骚动,程星霄眼睛一亮,以为会是狐妖圈养的血食之类的,那样的话,或许会有程家庄人生活着吧。

但可惜的是,骚动半天,悉悉索索地探出许许多多的头颅,竟是一群狐妖以及一群黄鼠狼妖。

程星霄长叹一口气,将负在身后的镔铁长枪解下,露出这个陪伴程星霄许久的血黑长枪。

浆白长布随风飘落,长枪自手中旋转倒握,枪尖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