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心腹(1/1)
"王明?"萧瑾和林焱同时震惊,难以置信地对视一眼。
"这不可能!"萧瑾脱口而出,"王明一直是朕的心腹,这次平叛也是他带头抵抗张德容。"
老太师虚弱地摇头,艰难地继续说道:"正因如此...他才最危险...陛下...切勿轻信...他背后...有更大阴谋..."说完这些话,老太师似乎耗尽了全部气力,再次昏迷过去。
"太医!"萧瑾立刻呼唤太医进来,为老太师诊治。
太医跪地回禀:"陛下,老太师伤势太重,加上年迈体衰,恐怕..."
"全力救治!"萧瑾命令道,"不惜一切代价保住老太师性命!"
离开老太师府邸,萧瑾和林焱并未立即返回宫中,而是转道前往魏成府邸,避开可能的耳目,商议对策。
"陛下,老太师的话令人震惊。"林焱沉思道,"王明作为大理寺卿,确实在平叛中起到了关键作用。若他真是背后主使,那此人心机之深,实在可怕。"
萧瑾面色阴沉:"朕一时难以相信。王明在朝多年,一向忠心耿耿。若他有异心,为何还要帮助朕平定叛乱?"
林焱分析道:"也许张德容等人只是他推出的棋子。当他发现计划可能失败时,便毫不犹豫地'平叛',一方面洗清自己的嫌疑,一方面除掉知情者。这样一来,他既能赢得陛下信任,又能掩盖自己的真实身份。"
"有道理。"萧瑾点头,"不过单凭老太师一句话,还不足以定王明的罪。我们需要更多证据。"
魏成这时插话道:"陛下,微臣有个发现可能与此有关。在彻查张德容府邸时,我们发现了一份名为《太微真录》的古籍。此书记载了一些前朝密事,包括末代皇帝幼子的下落。"
"《太微真录》?"林焱心中一动,"这与我们之前猜测的'天降王者'可能是前朝皇室后裔有关!"
魏成继续道:"更奇怪的是,书中有多处批注,字迹与王明极为相似。"
"立刻将此书取来!"萧瑾命令道。
魏成很快取来那本古籍。三人仔细查看,发现这确实是一本记载前朝秘史的珍贵典籍。其中详细记载了前朝末代皇帝在亡国前,如何秘密将最小的儿子送出宫,交由忠臣抚养的经过。
"看这里。"林焱指着一段批注,"这批注写着'前朝皇室血脉未绝,代代相传,至今已有十七代。第十七代后人隐居民间,姓王名俊。'这字迹确实与王明公文上的笔迹极为相似。"
"王俊?"萧瑾皱眉,"这个名字似曾相识..."
林焱突然想起:"陛下,王明有个儿子,不就叫王俊吗?"
萧瑾面色骤变:"没错!王明的独子王俊,今年二十有余,曾在翰林院任职,后因病辞官,回乡养病,已有三年未见。"
"会不会..."林焱大胆推测,"这位王俊就是他们要推出的'天降王者'?王明身为其父,暗中策划这场政变,意图恢复前朝,扶自己儿子登基?"
"这太疯狂了!"萧瑾难以置信,"但若真如此,一切都能解释得通。"
魏成补充道:"王明身为大理寺卿,位高权重,又长期深得陛下信任。他若真心叛变,必定能掌握朝中诸多机密,为政变创造有利条件。"
"必须立刻采取行动。"萧瑾决断道,"魏成,你暗中调集可靠锦衣卫,监视王明一举一动。林爱卿,你设法查明王俊的下落,看他是否真的'养病在乡'。切记,一切行动务必隐秘,不可打草惊蛇。"
"臣遵旨。"两人同时应道。
林焱思索片刻,又道:"陛下,还有个关键问题需要确认。既然王明可能是真正幕后主使,那姚文华与他是什么关系?为何姚文华要在江南协助我们平定叛乱,又暗中安排人让二皇子自尽?"
"这确实蹊跷。"萧瑾沉思道,"会不会...姚文华是王明的心腹?他协助平定江南叛乱,实则是为了消除不必要的证人,尤其是二皇子,避免他供出王明。"
"很有可能。"林焱点头赞同,"二皇子若被严加审讯,必然会供出更多共犯,包括王明。姚文华杀人灭口,正是为了保护王明。"
"派人严查姚文华的背景,尤其是他与王明的关系。"萧瑾命令道,"同时,加强对王明的监视,但不要轻举妄动,等收集足够证据后再行抓捕。"
商议完毕,三人各自行动。林焱回到府中,立即派出心腹前往王俊名义上养病的地方调查。同时,他命人查阅王明和姚文华的履历,寻找二人可能的关联。
次日清晨,林焱刚起床,便收到一份密报:昨夜有人秘密潜入王明府邸,随后王明带着几名心腹匆匆离府,去向不明。
"不好!"林焱立刻意识到情况不妙,"王明可能已经得知我们的调查,准备逃跑。"
他立即派人通知萧瑾和魏成,同时命锦衣卫在城门布控,严查出城人员,务必拦截王明。
很快,魏成派人回报:王明确实已经离开自己的府邸,但并非逃城,而是前往城南一处偏僻宅院。更奇怪的是,那处宅院名义上是一位商人所有,但多年来鲜有人出入。
"城南宅院?"林焱思索道,"会不会是他们的秘密联络点?"
萧瑾派人召集林焱和魏成入宫,三人在御书房内密议对策。
"根据锦衣卫探报,"萧瑾沉声道,"那处宅院近日确有异常活动。多名可疑人物进出,且都是深夜行动,行踪诡秘。"
"陛下,"林焱建议,"我们可以先派人严密监视那处宅院,摸清里面的情况。等时机成熟,再一举捣毁。"
萧瑾摇头:"恐怕没时间了。老太师伤势加重,已经无法开口说话。而王明明显已有警觉,若不尽快行动,恐怕会打草惊蛇。"
魏成提议:"不如今晚直接包围宅院,一网打尽?"
"可行。"萧瑾点头,随即命令道,"魏成,你调集三百锦衣卫精锐,今晚子时行动,务必生擒王明,查明真相。林爱卿,你与朕一同坐镇指挥。"
天色渐暗,林焱、萧瑾和魏成带领精锐锦衣卫,悄悄包围了城南那处可疑宅院。宅院外表普通,但戒备森严,院墙高大,门窗紧闭,隐约可见内部有人走动。
"各就各位,"魏成低声下令,"务必小心,以免打草惊蛇。"
锦衣卫迅速分散,从四面八方包围宅院。林焱和萧瑾则在不远处的制高点观察局势。
子时将至,宅院内突然传来一阵骚动。随后,一个黑影从后墙翻出,迅速向远处逃去。
"有人逃跑!"林焱大喊,"拦住他!"
几名锦衣卫立刻追了上去,很快将那人制服。林焱走近一看,发现竟是王明的心腹杨松,正是在杭州负责看守二皇子,后来神秘失踪的那个人。
"杨松?"林焱冷笑,"你果然在这里。说,王明在哪?"
杨松满脸惊恐,支支吾吾道:"我...我不知道什么王明...我只是路过..."
"废话少说!"魏成厉声喝道,"老实交代,否则别怪我们不客气!"
就在审问杨松之际,宅院内突然火光大盛,伴随着一声巨响,整个宅院竟被炸药引爆,火光冲天。
"不好!"林焱大惊,"他们要毁灭证据!快救火!"
锦衣卫立刻分成两队,一队救火,一队继续包围宅院,防止有人趁乱逃脱。火势很快被控制住,但宅院已经损毁严重。
"搜!"萧瑾命令道,"一寸一寸地搜,务必找出线索!"
锦衣卫冒险进入尚未完全熄灭的宅院内搜索。很快,一名锦衣卫从废墟中发现了一个铁箱,虽然被烧得焦黑,但内部文件大部分还完好。
林焱迅速翻阅这些文件,发现其中有大量与前朝有关的资料,包括皇室族谱、宫廷秘闻、祭祀仪式等。更重要的是,有一份完整的政变计划书,详细记载了如何利用"天降王者"的名义发动政变,推翻大周王朝。
"果然如此!"林焱神色凝重,"这确实是一场试图复辟前朝的阴谋。"
萧瑾仔细查看那份政变计划书,脸色越来越难看:"这计划之周密,准备之充分,远超我们想象。不仅有朝中大臣参与,还有地方势力和外族支持。若非老太师及时揭发,后果不堪设想。"
"陛下,"魏成急匆匆走来,"我们在地下室发现了一个密室,里面..."他欲言又止。
"里面怎么了?"萧瑾追问。
"里面有一具尸体,已经烧得面目全非,但从衣着和随身物品判断,应该是...王明。"
"什么?"林焱和萧瑾同时震惊。
"确认是王明吗?"林焱急问。
魏成点头:"八九不离十。他随身带着大理寺卿的官印,还有一枚王家祖传的玉佩,都是王明的随身之物。"
"这就奇怪了,"林焱困惑不解,"若死者是王明,那谁引爆了炸药?谁在毁灭证据?"
三人面面相觑,一时无言。
这时,又一名锦衣卫匆匆赶来:"大人,我们在密室的暗格中发现了这个。"
他呈上一封信,信封已经被烧掉一角,但内容大部分还能辨认。林焱打开一看,不由倒吸一口冷气。
"陛下,请看这个。"林焱将信递给萧瑾。
信中写道:"王俊贤弟,事已至此,计划恐难成功。张德容败露,二皇子已死,京城叛乱被平定,我的身份也已暴露。为避免连累贤弟,我将以死明志。望贤弟继续隐忍,待时机成熟,再图大业。天降王者,紫气东来。他日得见先祖于九泉,也算无憾。"落款是"姚文华"。
"姚文华?"萧瑾大惊,"他才是真正的主谋?"
林焱迅速翻看其他文件,很快找到了关键线索:"陛下,看这份家谱。姚文华本名姚俊,是前朝皇室第十六代后裔!而王俊是第十七代,是姚文华的侄子!"
"这...这简直难以置信。"萧瑾震惊不已,"姚文华竟是前朝皇室后裔,而王明只是他的棋子?"
"不,"林焱继续分析文件,"王明是他的同谋。王明本是前朝忠臣之后,世代守护皇室秘密。姚文华找到他,说服他加入复辟计划。他们利用王明在朝中的地位和影响力,暗中策划这场政变。"
魏成恍然大悟:"怪不得姚文华会在江南协助我们平定叛乱,他是怕二皇子和陆天华等人供出他来。杀人灭口,自保的同时也保护了真正的'天降王者'王俊。"
"那王明为何会死在这里?"萧瑾不解。
林焱思索道:"可能是姚文华杀的。他知道计划败露,王明身份可疑,便先下手为强,杀人灭口,同时炸毁证据,掩盖真相。"
"若是如此,"萧瑾面色阴沉,"姚文华现在何处?王俊又在哪里?"
林焱迅速翻阅剩余文件,发现一张地图,上面标注了一个位置:"雁门关外三十里,有座废弃庙宇,名为'紫气观'。地图上特意标注,可能是他们的秘密据点。"
"雁门关?"萧瑾思索道,"那里与北方游牧部落交界,若想逃出大周疆域,那里确实是最佳选择。"
"陛下,"林焱正色道,"姚文华杀了王明后可能已经逃往雁门关,去与王俊会合。我们必须立刻派人前往追捕,否则一旦他们逃入游牧部落地界,将更难捉拿。"
萧瑾当机立断:"立刻派锦衣卫精锐直奔雁门关,务必生擒姚文华和王俊。同时,通知边关将领严防死守,不得让他们逃出国境。"
林焱提议:"臣愿亲自前往,务必将叛党缉拿归案。"
萧瑾考虑片刻,点头同意:"好。朕派何忠与你同行,带三百锦衣卫精锐,星夜兼程赶往雁门关。"
当夜,林焱与何忠带领三百锦衣卫精锐,悄然离开京城,直奔雁门关。为确保行动隐秘,他们避开官道,选择人迹罕至的小路疾行。
出城后,林焱与何忠分析情况:"姚文华既然已经对王明下手,说明他已经慌了。按照正常行军速度,他至少需要五天才能抵达雁门关。我们日夜兼程,三天内必能追上。"
何忠点头赞同:"确实如此。不过姚文华此人狡猾多变,恐怕会有后手。我们必须小心应对,尤其警惕沿途可能的伏击。"
"说得对。"林焱沉思道,"姚文华既是前朝皇室后裔,肯定深谙权谋之道。我们不能轻敌。"
一路上,林焱不断思考着这个错综复杂的阴谋:姚文华作为前朝皇室后裔,多年来隐忍蛰伏,终于找到时机准备复辟。他利用王明在朝中的地位,结合张德容等守旧派的反变法情绪,又拉拢二皇子这样的野心家,策划了一场惊天大阴谋。
北方边境战事、江南叛乱与京城政变三管齐下,意图一举颠覆大周王朝。若非老太师及时揭发,恐怕后果不堪设想。
经过两天的疾行,队伍已经接近雁门关。此时,前方斥候回报:前方十里处的一个小村庄有可疑人员活动,似乎是姚文华一行人。
"终于追上了!"林焱精神为之一振,"何大人,我们要如何行动?"
何忠思索道:"若贸然进村,恐打草惊蛇。不如先派人暗中侦查,确认姚文华确实在村中,再全力包围,一举擒获。"
"有理。"林焱点头,随即派出几名擅长隐匿的锦衣卫前往侦查。
不多时,侦查的锦衣卫回报:村中确有十余名可疑人物,为首一人体貌特征与姚文华相符。他们似乎在等人,不时有人向雁门关方向眺望。
"看来他们在等王俊。"林焱分析道,"这正是擒获他们的最佳时机。"
何忠立刻部署:"分三队行动。一队正面进村,引起注意;二队从侧面包抄,切断退路;三队埋伏在通往雁门关的路上,防止他们逃脱。"
计划定好,锦衣卫立刻行动。林焱亲自率领第一队,正面进村。刚到村口,就看到几名警惕的守卫。
"什么人?"守卫厉声喝问。
林焱没有隐藏身份的打算,直接亮明身份:"锦衣卫办案,闲人回避!"
守卫闻言大惊,转身就要逃跑示警,却被林焱一箭射中后背,倒地不起。其他守卫见状,纷纷拔剑迎敌,但哪是训练有素的锦衣卫对手,很快被制服。
村内很快响起警报声,一群人从主屋冲出,为首一人正是姚文华。见到林焱,他脸色大变:"林焱?你怎么会在这里?"
"姚文华,"林焱冷笑,"你图谋不轨,意欲复辟前朝,罪无可恕。现奉陛下之命,将你缉拿归案!"
姚文华闻言,知道身份已暴露,不再伪装,厉声道:"林焱,你妄想阻挡历史车轮!我前朝江山,本应世代相传。如今天命在我,你等蝼蚁,焉能阻挡?"
"荒谬!"林焱喝道,"前朝已亡百年,早已成为历史。你痴心妄想复辟,只会带来战乱和苦难。识相的,立刻束手就擒!"
"痴心妄想?"姚文华狂笑,"你以为我会孤军奋战?告诉你,王俊已率五千精兵赶来,再加上北方游牧部落的两万铁骑,足以踏平大周边关,直捣京城!你们,不过是来送死的!"
林焱心中一惊:若姚文华所言属实,情况比想象的更为危急。不过他表面不动声色:"那又如何?大周兵强马壮,岂是你这等叛逆可敌?再说,你口中的王俊,真的会来吗?"
姚文华闻言一愣:"这是什么意思?"
林焱冷笑:"王俊已被锦衣卫抓获,现正押解回京。你在这里等,只怕是等不到了。"
"不可能!"姚文华面色大变,"王俊一直隐藏在游牧部落中,你们怎么可能抓到他?"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林焱不置可否,"姚文华,你已无退路,束手就擒吧!"
姚文华似乎被林焱的话打乱了阵脚,但很快冷静下来:"就算王俊被捕,我也不会束手就擒。我姚文华,宁死不屈!来人,杀!"
随着姚文华一声令下,他的手下纷纷拔刀冲向锦衣卫。一场激战在小村中爆发。锦衣卫训练有素,很快占据上风,姚文华见势不妙,趁乱向村后逃去。
"别让他跑了!"林焱大喊,随即追了上去。
姚文华身手不凡,疾奔如风,很快冲出村子,朝着一片树林跑去。林焱紧随其后,两人在树林中你追我赶。突然,姚文华停下脚步,转身面对林焱。
"林焱,你真以为抓住我就能结束一切吗?"姚文华冷笑,"告诉你,这只是开始。前朝皇室血脉绵延不绝,就算我倒下,还会有人站起来继续复辟大业!"
林焱不为所动:"姚文华,你的阴谋已经彻底破产。投降吧,或许还能保全性命。"
"投降?"姚文华狂笑,"我姚文华,前朝皇室血脉,岂会向篡位者屈服?就算死,也要死得轰轰烈烈!"说完,他从怀中掏出一枚火折子,点燃了绑在腰间的炸药包。
"不好!"林焱大惊,迅速后退。
"轰!"一声巨响,姚文华与炸药同归于尽,化为一团血肉。
爆炸声惊动了正在村中搜捕余党的锦衣卫。何忠带人赶来,见到林焱安然无恙,松了一口气:"林大人没事吧?"
林焱摇头:"姚文华引爆炸药自尽了。"
何忠惋惜道:"可惜没能生擒,否则能审出更多秘密。"
"无妨。"林焱看着姚文华的残骸,沉声道,"我们已经掌握了足够证据,证明这场阴谋的真相。接下来,要提防王俊和北方游牧部落的动向。"
"已派人通知边关加强戒备。"何忠回报,"同时,陛下也已调集大军前往雁门关,防止敌军入侵。"
林焱点头:"很好。我们继续搜查村子,看能否找到更多线索。"
返回村子后,锦衣卫在姚文华的住处发现了大量文件和信件,进一步证实了前朝复辟阴谋的真相。其中有一封写给王俊的信,详细说明了政变后如何重建前朝政权的计划。
"姚文华野心勃勃,不仅想复辟前朝,还想彻底改变国家制度。"林焱一边翻阅文件,一边分析,"他打算废除科举,恢复世袭,重建贵族政治。若真实现,国家必将倒退百年。"
"这么说,张德容等人只是他利用的棋子?"何忠问道。
林焱点头:"不错。张德容等守旧派反对变法,正好被姚文华利用。姚文华许诺复辟后重用他们,他们便心甘情愿成为推翻大周的工具。"
在村中,锦衣卫还抓获了几名姚文华的心腹。经过严刑拷打,他们交代了王俊的下落:王俊确实在北方游牧部落中,正带领一支队伍向雁门关进发,预计三日内抵达。
"必须立刻通知边关守将,加强防御!"林焱当机立断,"同时,我们也要迅速赶往雁门关,协助守军抵御入侵。"
何忠担忧道:"若王俊真带五千精兵,再加上游牧部落的骑兵,雁门关能否抵挡?"
"雁门关易守难攻,只要守军坚持到朝廷援军抵达,必能击退敌军。"林焱自信道,"况且,我有一计,或可不战而屈人之兵。"
"哦?林大人有何妙计?"
"姚文华已死,是他策划了整个阴谋。"林焱解释道,"若能将此消息传给王俊,或许能动摇他的决心。毕竟,失去了主谋,复辟大业难以为继。"
何忠眼前一亮:"此计甚妙!我立刻派人带着姚文华的遗物和他的首级前往雁门关,向王俊证明姚文华确已身死。"
"就这么办。"林焱点头,随即下令收拾行装,"我们连夜赶往雁门关,务必在王俊到达前做好准备。"
整顿完毕,林焱带领锦衣卫星夜兼程赶往雁门关。一路上,他不断思考着这场惊天阴谋的始末,以及接下来可能面临的挑